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15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3讲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3课时西方的文官制度(7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第15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3讲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3课时西方的文官制度(7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3课时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1.通过学习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让学生能够对此有整体“时空观念”的认识2.分析西方文官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其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因素对选官制度的影响,树立学生“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传统官制的弊端。“恩赐官职制”、个人恩惠制、“政党分肥制”等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2.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3.教育发展的影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4.中国科举制度提供借鉴。
5.历史原因。中古时期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事务。
〔概念阐释〕
文官制度,是指西方国家的政府以法律为依据,对各级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的科举制有深厚的渊源关系。中国考试制度传入西方后,英国率先仿效,而后在美国,最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式文官制度纷纷建立。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国文官制度建立
时间 目的或原因 内容
18世纪初 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19世纪初 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1)政务官,随内阁共进退(2)事务官,即文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1855年 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伤亡惨重 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1870年 进一步完善文官制度 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2.文官制度的扩展
(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文官要严格保持中立,必须忠实执行政策。
(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2.影响
(1)积极意义: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2)局限性
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②文官层次越来越多,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主题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评价
[史料一]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
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问题1]根据史料一,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提示]特点:通过立法确立;建立独立于党派之处的考试机关;文官政治中立。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史料二]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两官分途”,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西方国家既要坚持政党轮流执政,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贪污腐败现象,因而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必须忠于政府,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不得参与党派活动,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等
[问题2]怎样看待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作用?
[提示]历史作用: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扩大了选才范围和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防止了独断专权,有利于公正廉明;稳定了政局和社会管理,保证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连贯性。第2课时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知识要点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因素对选官制度的影响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变化
(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③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④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⑤1906年起,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
2.选官制度改革
(1)新政开始后,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成绩优秀者可以“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3)1904年后,清政府又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
(4)1905年后,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概念阐释〕
蒙养学堂
属于小学阶段,中国近代的蒙养学堂是新式学堂,它打破了过去蒙学单个授课模式,实行集体上课;学习内容也与过去只教识字、古文等不同,有算学、格物等现代学科。20世纪初,纳入学制。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2)内容
①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
(1)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2)1913年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3)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职官位上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检验、调查、检查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意在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公务员选任由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
(3)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拓展]概括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特点
(1)选拔方式上,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另有甄别方式),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2)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对民国官员选拔制度影响深远。
(3)继承与发展,渐进变革。
(4)国民政府正式(或开始)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概念阐释〕
国民政府的甄别制度
甄别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建立初期为推行新的文官制度,统一人事管理权,消除中央和地方机关的混乱状况,对旧时的留存官吏进行的审查和淘汰。甄别的标准,主要依靠资格评判和成绩参考两部分来确定。甄别主要是对舞弊官员起到警示作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1)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概念阐释〕
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指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对于干部管理方法进行了修改,并逐步建立起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的管理体制。分部管理,即按工作需要将全体干部分类,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分别进行管理。分级管理,即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分工管理各级干部的制度。
(2)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此时,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
(3)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国家公务员制度
(1)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拓展]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特点
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录用过程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主题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晚清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史料]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问题]依据史料,指出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提示]原因:换取列强信任;可使留学生为求功名而潜修所学,不受蛊惑;设立学堂可以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促进教育发展。总之,废除科举制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拓展]全面认识科举制的废除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其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2.考试内容落后,文体形式僵化。
3.科场舞弊甚多,公平逐步丧失。
4.洋务运动开展和“西学”的冲击。
5.维新改良思潮的推动,新式教育的日渐兴起,给传统的科举考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二)晚清废除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冲击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废科举使儒学地位日益降低,最终使儒家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的思想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而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2.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科举制的废除使以经学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格局逐渐解体,各门学科的分化与独立从可能变为现实。
(2)科举制的废除改变了过去人们所习惯的思想活动路径,造就和壮大了现代科技知识分子队伍,促进了科技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3.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
4.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
5.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第十五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依举荐为官和军功爵制、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至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监察和考核制度。
线索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并未马上建立文官制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公平竞争的思想深入人心,文官制度逐渐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建立。
线索3: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曲折历程。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但是并未建立起一套新的官吏选拔的制度,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荡;北洋政府时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南京国民政府逐步建立了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改革开放后,逐步进行干部制度改革,2005年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第43讲 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1课时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3.从“历史解释”角度,立足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时期:举荐或依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4)察举制
①形成:汉武帝时期。
②含义:察举制先考察而后推举。
③影响: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5)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②开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概念阐释〕
豪强,是东汉社会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它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实力,占有大量的土地;政治上控制朝政,把持地方行政机关;控制了文化和舆论,掌握着意识形态上的解释权;甚至还以隐蔽的方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④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1)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2)刺史制度:汉武帝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拓展]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1)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
2.官员的考核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拓展]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
(1)内容全面。既考察经济和社会指标,也评判官吏的道德才能。
(2)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
(3)考核机构专业化。如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考核。
(4)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
3.官员的监察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概念阐释〕
台谏合一:宋以前各朝台(御史)、谏(谏官)职责分明,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谏官并不单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劾大臣;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事权常常相混,故并称台谏。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元朝:1313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在会试后举行。
2.官员的考核
(1)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的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六科给事中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史料一]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132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问题1]根据史料一,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提示]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
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史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於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问题2]史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依据史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提示]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史料三]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问题3]根据史料三,概括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呈现了怎样的趋势,试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提示]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了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素质。
[拓展]
1.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⑥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
⑦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第42讲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1.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角度了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2.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西方社会制度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在坚持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取长补短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1)内容
①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③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④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
(2)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拓展]城邦制度、公民与民主制的联系
2.斯巴达:寡头政治
(1)公民大会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2)长老会议员仅30人,终身任职。
(3)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
3.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政治
(1)执政官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2)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
(3)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罗马帝国:君主独裁统治
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
〔概念阐释〕
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
寡头政治: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
贵族政治: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特征:封君、封臣为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是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重要特征。
〔概念阐释〕
中古早期的西欧政治
中古时期是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到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各国缺少强有力的政权统治,基督教对西欧实行大一统神权统治。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
2.法国:等级君主制
(1)确立:14世纪初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2)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概念阐释〕
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
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政权形式 是国王与各级封建主组成的统治秩序和政权形式。各级封建主只服从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实际权力有限 是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等级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统治基础 各级封建贵族 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作用影响 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使王权得到加强,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英国:议会君主制
(1)确立
①13世纪初,英王约翰被迫签订限制王权的《大宪章》。
②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③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2)特点: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思考:法国“等级君主制”与英国“议会君主制”有何异同?
提示:(1)同:都是君主制度;都存在着王权与教权并立。
(2)异:①方式不同:法国通过三级会议寻求支持,是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斗争的产物;英国通过议会寻求支持,是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斗争的产物。
②作用不同:法国强化了王权;英国削弱了王权。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18世纪,逐渐形成内阁制度。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图解历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的。
②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
③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统而不治,实际最高行政长官是首相。
④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⑤首相由议会的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⑥议会是权力中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以立法权为核心)。
2.美国:联邦共和制
(1)背景:北美独立战争中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2)内容
①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②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概念阐释〕
民主共和和民主共和制
(1)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3.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1)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
(2)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拓展]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国家 主要类型 特点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君主是国家元首;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
美国 联邦制共和国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法国 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立法权、行政权由议会、总统和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主题1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史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摘编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
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史料二]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据亚里士多德估计,每6个雅典公民中就有1人可能担任某种公职。
——摘编自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
[问题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民主提供了渊源”这一观点。
[提示]雅典民主政治中体现的“人民主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的组织形式、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
[史料三]下面是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
[问题2]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提示]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拓展]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属于全体公民的;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
(2)轮番而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在运作方式上,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抽签选举,即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方式决定。
(3)权力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
(4)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雅典人认为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5)公民意识:关心国事、参与政治、轮番执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1)得
①伟大文明的催化剂: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取得辉煌成就,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②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创造出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形式,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本。
(2)失
①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民主。
③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轮流坐庄,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民主后果的危害性: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隐患,最终造成了雅典城邦的衰落;程序性民主不能保证实质性民主。
3.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轮流坐庄 现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会议规定的任期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五百人会议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 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法律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权力制约 三权分立
主题2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史料四]英国首相、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问题3]根据史料四,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下权力结构体现的政治原则。
[提示]原则:权力制衡、人民主权、集体负责制、少数服从多数等。
[史料五]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应提名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而任命之……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问题4]根据史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影响。
[提示]影响:可避免滥用职权(可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互相扯皮,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史料六]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要向议会负责的。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中办法。
——摘编自[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
[问题5]史料六体现了法国政体的哪些特点?总统任期说明了什么?
[提示]特点: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权力中心在议会。
说明:法国共和制保留封建残余,是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产物。
[拓展]英、美、法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妥协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是国王与议会、贵族与资产阶级不断斗争、不断妥协的过程,英国政治势力的相互妥协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2)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部与北部相互妥协的产物,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3)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充满了腥风血雨,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充满了暴力,是政治斗争“妥协”的反面教材,给法国带来了长期的动荡,最终共和派和君主派被迫走上妥协之路。第3课时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历史上多次变法与改革,认识其经验和教训 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变法的概况,让学生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这一基础知识2.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变法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近现代改革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兼并战争不断。
(2)目的: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3)概况
内容 意义
①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③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②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内容
①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②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3)作用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提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场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3.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
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③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④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进行改革,但新法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
⑤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4)作用: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5)结果: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
4.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
①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②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③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2)内容
①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③改革税制。
(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特别提示]张居正改革的确能减轻当时的社会积弊,缓和社会矛盾,维持封建统治的短期稳定。但是,改革是在整个封建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的一种微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这就是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4)结果: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4)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2.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9月。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3)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③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拓展]
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客观: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
(2)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维新派未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帝党官僚身上。
②维新派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甚至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
③维新派自己既没有真正的实力,又完全脱离群众,甚至仇视农民革命。
④策略失误: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
2.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1)进步性: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2)局限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但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根据,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学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
(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4.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②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开始标志: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②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③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拓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如何理解“转折”?
项目 理解
指导方针上 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工作中心上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政治上 从维护僵化体制到全面改革;从强化集权、个人崇拜到建设民主政治
文化上 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组织上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5)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6)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7)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拓展]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
(1)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
(3)灵活运用改革方法,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主题 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
[史料一]一、“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谱牒)”;三、“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等级分享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四、“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这四条法令对秦国的历史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军功爵制研究》
[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军功爵制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背景?
[提示]特点:以军功大小授爵;按爵级享受相应待遇。政治背景:兼并战争频繁,谋求富国强兵;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史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问题2]根据史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文化,改革热情高。
[拓展]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
(1)原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根源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目的:富国强兵、发展实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
(3)类型
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②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
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
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4)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
(5)实质:改革主要是对国家管理制度的革故鼎新,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6)意义:中国古代的改革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就显示出其对国家宏观管理、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巨大作用。而封建时代的改革,都是对当代或前人弊政进行改革并有所创新的产物。封建社会的阶段性繁荣与改革有关,一些王朝的中兴也与改革有关。第2课时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1.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近代史上的作用2.从“时空观念”出发,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建立的人民政权所产生的深远意义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新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背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其标志是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2)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3)内容
①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4)作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
(1)开始:辛亥革命后。
(2)转折:1913年春“宋教仁案”发生和二次革命被镇压。
(3)失败: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影响: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但不久被迫取消帝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概念阐释〕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1912—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各部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1928年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洋政府彻底覆灭,国民政府完成了短暂的形式上的统一。
[拓展]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不能成功的原因
①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
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③政党仓促成立(不成熟),且党争不休。
④国民缺乏参政素养(或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
⑤中国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的政治环境。
⑥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
3.国民政府的“训政”时期
(1)开始:1928年。
(2)表现
①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实质:一党专政。
(4)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概念阐释〕
“军政”“训政”“宪政”
(1)“军政”就是军政府,由军队暂时管理国家,作为训政预备期,进行民主启蒙、机构建设之类的工作。
(2)“训政”指孙中山提出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第二个阶段。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所有的县都实行完全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3)“宪政”就是宪法政治,是指依据宪法,进行民主设计而形成的社会政治治理状态,是“民治”和“宪治”的结合与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3)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
(4)作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1)措施
①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2)作用: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拓展]“三三制”原则
1.内容: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2.评价
①团结开明地主和民主人士,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争取抗战胜利;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②三三制原则让中国共产党积聚了力量,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后来的成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③为新中国建立民主政权积累经验。
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人民政权
(1)举措
①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
②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③理论探索: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2)作用: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础: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2)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3)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4)作用: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5)挫折: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6)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③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4)完善
改革开放后,该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民主政治建设
[史料]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成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经法庭判决被剥夺公民权的人和精神病患者以外,“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参议会制度,行使各项监督选举权利。194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对抗日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作了重申,并提出了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在中共中央提出“三三制”政权以后,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边区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法制建设。据统计,中共中央、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曾先后制定、颁布了五六十种、1000多件法律法规。
——摘编自刘路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
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探析》
[问题1]根据史料,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
[提示]措施:推行普选制;成立参议会制度;按照“三三制”原则组建民主政权;进行法制建设。
[问题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提示]意义:调动边区人民群众抗日的积极性,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边区的经济发展,巩固了边区的民主政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当时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
[拓展]比较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
时期 制度建设 地区 意义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政权 农村革命根据地 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主政权边区政府参议会三三制原则 敌后抗日根据地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政权行政区《论人民民主专政》 解放区 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十四单元 政治制度
时空坐标
主干线索
线索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发展演变的趋势:中枢权力机构经历了秦朝的三公九卿、西汉时期的中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元朝的中书省等变化;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清朝设置了军机处。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发展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变动较大。总的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线索2:西方民主政治建立的历程:(1)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民主制的建立起到了借鉴的作用;古罗马则是由共和制发展到帝制。(2)近代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近代代议制政治制度相继在西方国家建立,但是因为各国国情不同代议制的特点也不相同。
线索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创立了共和制,但是革命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共和制名存实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进行的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步确立并发展完善。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九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新的部署,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线索4: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古代历史上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变法与改革;近代清政府为了学习西方进行了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力求挽救统治危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等,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41讲 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 1.掌握先秦到秦朝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进步性2.掌握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3.掌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督抚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政治:以世袭制打破禅让制传统。
2.商
(1)实行内外服制。
(2)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
(1)内容
①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特征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它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
③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概念阐释〕
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特别提示]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1)权力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2)权力继承: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3)权力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
(1)春秋时期,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变革,君主权力加强。
(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拓展]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的原因
(1)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
(2)政治: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周王室衰微。
(3)各国进行改革或变法。
(4)根源在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2.内容
(1)皇帝制:这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司其职。
②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
③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和县两级。
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③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概念阐释〕
官僚政治
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制度。
(4)文书制度:秦朝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概念阐释〕
文书制度
秦朝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文书档案制度的改革。“以文书御天下”是对文书作用的最好概括。秦朝制定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尊君抑臣的文书制度,其对文书的名称、体式及文书档案管理制度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专断权力,加强了秦朝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为其后朝代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思考:与先秦政治制度相比,秦朝政治制度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提示:(1)变化:由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皇帝独制天下;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皇帝直接任免官员治理天下。
(2)原因:国家统一,疆域扩大;吸取分封制导致诸侯争霸,分裂割据的教训;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法家思想理论的指导。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时期,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③意义: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宋: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形成二府三司制。
(4)元: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废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拓展]中国古代丞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丞相和内阁职责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丞相是百官之首,统领百官,参与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皇帝顾问,不直接统领六部,没有法定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6)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特别提示]内阁与军机处虽参与决策,但并无决策权,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内阁、军机处均是皇帝利用亲信集团强化君权的机构。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
2.地方行政制度
(1)汉
①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②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
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4)宋: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来又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5)元: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6)明清
①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行使。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
③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主题 探究从“史料实证”方面认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
——摘编自王俊《中国古代地名》
[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
[提示]相同点:都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后地位下降。
[史料二]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行省制度的创行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省的名称一直沿用到当代。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当,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问题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提示]特点:行省划分遵循犬牙交错的原则,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行省兼具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行省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中央设置机构,加强对行省的监察;省官互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对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三]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摘编自梁励《中国古代地方
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问题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
[提示]特征: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越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越低的发展趋势;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不断变化。
[问题4]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
[提示]原因:(1)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
(2)国家疆域的扩展。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4)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
[拓展]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
(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2)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3)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4)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5)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6)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2.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赋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