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一场525活动,让学生放下了手机?老师:我们也要做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一场525活动,让学生放下了手机?老师:我们也要做 素材

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 一场525活动,让学生放下了手机?老师:我们也要做
主题:放下手机,做一个幸福的人
启动仪式
适合对象:全体师生
活动流程:
1. 新一届四年级心理委员颁发了聘书和勋章。
2. 五年级心理委员集体向全体同学宣读倡议书《对“网络成瘾”说不》,呼吁同学们能做到不沉迷手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放下手机,去做一个幸福的人。
3. 校长向同学们解释了“预防网络成瘾”心理活动的意义,以及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
4. 启动仪式:砸碎了代表“网络成瘾”的手机模型,代表“幸福”的五彩气球从里面飞向天空,宣告本届心理健康教育周正式启动!
宣读倡议书
手机模型启动仪式
宣传活动
1 幸福心理课
活动对象:4-6年级
活动时间:各班心理课
活动内容:
小学生对“幸福”的自由联想是什么?他们认为幸福是什么呢?他们在用一副曼陀罗作品,用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用细腻的笔触在悄悄告诉你!静心绘画,沉浸其中,体验没有手机,依然能感受到的轻松和愉悦。
2 心理主题微班会
适合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班会课
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为各年级段量身定制了关于合理使用手机的心理主题微班会:1-3年级主题为《假如,给你玩手机……》,4-6年级主题为《放下手机,去有风的地方》。
通过本次心理班会课,引导低段的孩子学习养成玩手机的规矩,学会与父母沟通、签订协议,不被手机掌控;引导高段孩子从认知上澄清和辨析手机游戏,了解沉迷手机的危害,学习应对网络成瘾的方法。放下手机,到有风的地方去。
1-3年级心理主题班会
4-6年级心理主题班会
游园活动
活动主题:
“放下手机”蓝色心理游园会
活动对象:3-6年级学生
活动内容:
在这场心理游园中,学生可以放松身心,徜徉在蓝色海洋中,打开五感,去体验,去学习,去闯关。
1 预防网络成瘾温度计
活动内容:
这一关,学生需要去认真阅读十条网络成瘾的表现,进行自我对照,并在小温度计上为自己打个分,涂色,判断自己符合多少个网络成瘾的特征。
2 欲罢不能APP
活动内容:
这一关,学生对自己平时最常玩的手机app进行选择,把贴纸贴在相应的app图片下面。背景墙上,从贴纸的情况就可以清晰了解学生的上网情况。
3 手机之心理满足
活动内容:
学生手握玩具枪,对背景墙上,六个心理满足进行瞄准,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发射。最后,我们也可以在背景墙上,清晰看到孩子们的最真实的内心需求。
4 沉迷手机的危害
活动内容:
学生将他认为的手机带来的最大的危害,撕下来、揉成团扔进一个手机危害处理器中,对危害进行清除,以此来提升认知。
5 放下手机,你行,我也行
活动内容: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解决问题的心理专家,有时同伴互助带来的力量会更大。通过一封求助信的方式,让孩子们去为案例中迷茫的同学提供帮助,给他提建议,如何做到放下手机。
6 送你一朵小红花
活动内容:
最后一关,放下手机,体验幸福,可以做些什么呢?送自己一朵小红花,写下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行动,来结束这一场蓝色心理游园。
教师活动
适合对象: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
幸福从来不需要宏大叙事,更多的是微小日常。我们在教师中,掀起了一场幸福刮刮乐的热潮,每天刮一刮,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一张老照片、一束鲜花、一餐美食、一句话、一段时光……都会给心灵充氧,给幸福加码!
一位老师在朋友圈说到:幸福,不需要很多,只要一点点,一点点就好……用一个活动,呼吁老师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要慢下脚步,关注心灵,体验幸福,丰盈人生。
亲子共读
适合对象:4-6年级家长
活动内容:
自制《预防网络成瘾家长手册》,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参与亲子共读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玩手机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放下手机,走到户外去,有节制有规则的玩手机,优化情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