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长寿区重点中学九年级指标到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重庆市长寿区重点中学九年级指标到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年重点中学指标到校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2天(其中优130天、良202天),同比2021年增加6天,无重污染天气,评价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均达标。其中2月、3月、8月、11月优良率为100%,1月、10月、12月主要是PM2.5浓度超标,4月、5月、6月、7月、9月主要是臭氧浓度超标。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2.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植物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4.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5.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A. B. C.D.
6.“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 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
7.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常温)如表:
物质 淡盐水 肥皂水 汽水 蔗糖水 苏打水 自来水
pH 7 10 3~4 7 7.5~9.0 6~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苏打水比肥皂水的碱性弱
B.自来水呈中性或弱碱性
C.淡盐水、蔗糖水呈中性
D.汽水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
8.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师、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师谢军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他带领团队设计并研制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该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有关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7
B.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C.硝酸铷的化学式为RbNO3
D.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Rb+
9.基于“宏观-微观-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10.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 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 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1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闻气体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称量食盐
12.科学家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5”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蓝色气体
C.“氮5”是一种白色化合物
D.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表中对物质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 水中氢气、氧气分离出来
B CO具有可燃性和CO2能用于灭火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14.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氧化二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三氧化二碳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C.三氧化二碳具有可燃性
D.三氧化二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15.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四句诗所描写的物质依次是( )
A.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碳酸钙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
C.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
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碳酸钙
16.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与小苏打发生反应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元素②的元素符号是 ;在①~⑥六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序号);
(3)元素①和元素⑤形成的化合物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做火柴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然后使硫燃烧。该过程中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
(3)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请写出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19.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如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1)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2)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 (填化学式)、CaCO3和BaCO3。
(3)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 。
(4)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 (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20.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次氯酸钠 22.7 26.7 34.8 50.0 52.4 56.5
①0℃时,100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 g氯化钾。
②30℃时,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将此溶液恒温蒸发10g水,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 g。
③50℃时,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 次氯酸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我们常用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定期对教室消毒。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 g。
21.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1)①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为 。
(2)②中无气体生成,由①②实验能得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 (填强或弱)。
(3)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填序号)。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小明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 ,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3.蜡烛燃烧的探究:甲乙两小组按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获得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附着有黑色固体
(提出问题)同学们查阅教材实验,得知无色液滴是水(H2O),但黑色固体是什么呢?
(猜想)
(1)小芳同学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小勇同学猜想是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位同学猜想合理 (填“小芳”或“小勇”)。
(实验验证)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甲、乙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甲组 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黑色固体燃烧,不剧烈,发出 (填红或蓝)光,b中溶液变浑浊。
乙组 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 ,(填物质名称),点燃酒精灯加热。 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中溶液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
(3)①实验结束时,停止通入气体,后续两步操作的顺序应是 (填字母序号)。
A.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移走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B.先移走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②b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 (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水
(反思)
(4)①进一步实验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产生黑色固体越多。查阅资料可知:蜡烛+氧气(足量)→二氧化碳+水;蜡烛+氧气(少量)→一氧化碳+水;……由此推测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 (文字简述)。
②甲、乙小组最终证明了蜡烛中一定含有 (填字母序号)。
A.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B.碳和氧两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某同学对若干块矿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克?
(2)如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试卷第2页,共8页
1.D
【详解】A、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能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C、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面粉粉尘,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故做法正确;
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做法错误;
C、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以防止人接触灯泡的金属部分时触电,故做法错误;
D、在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超速行驶,会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故做法错误。
故选A。
3.A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比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选项错误。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选项错误。
D.植物油和水不可以形成溶液,只能形成乳浊液,选项错误。
故选:A。
4.D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详解】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该标志是可循环标志,一般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商品的包装上,许多饮料瓶、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标志着商品或商品的包装是用可再生的材料做的,不符合题意;
B、该标志是国家节水标志,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C、该标志是绿色食品标志,一般印刷在符合要求的食品包装上,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一般张贴在严禁烟火的地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钠原子核外共3层电子,第一层2个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1个电子。A 正确。
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变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正确。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所以C错。
D、钠原子的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化合价为+1价。所以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7.B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苏打水pH范围为7.5~9.0,肥皂水pH为10,当溶液pH大于7时,显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故苏打水比肥皂水的碱性弱,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数据可知,自来水pH范围为6~7,则自来水呈中性或弱酸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由表格数据可知,淡盐水、蔗糖水pH均为7,故淡盐水、蔗糖水呈中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汽水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A、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所以铷的原子序数是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7,说法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说法错误;
C、由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外层的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铷元素一般显+1价,硝酸根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硝酸铷的化学式为RbNO3,说法正确;
D、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外层的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铷的离子符号表示为:Rb+,说法正确;
故选B。
9.B
【详解】A、从图示看出,该反应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小球,代表三种不同的原子,故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说法正确;
B、从图示看出,产物中有两种化合物,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C、由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A、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因此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正确;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被吸入人体,错误;
C、氧气从b导管进入,a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正确;
D、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b端为气体输出端,使氧气从a端流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正确。
故选B。
【点睛】“多功能瓶”在实验中有很多用途:当用它净化或检验气体时,必须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试剂,气体由长管进入。此外可以用它来收集气体: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由长管进入,比空气小的由短管进入;采用排水法收集,则需先将瓶子装满水,然后气体由短管进入,此外,气体净化原则:不减少被净化的气体,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气体干燥原则: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
11.C
【详解】A、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选项不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煽动瓶口,让气体飘入鼻孔,故选项不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选项不正确。
12.D
【详解】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
B、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B错误;
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由“氮5”的化学式N5可知,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A、水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B、CO具有可燃性和CO2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选项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A。
14.D
【详解】A、三氧化二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7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72大于29,则三氧化二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三氧化二碳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B
【详解】“千锤万击出深山”描述的的是石灰石;“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答案选B。
【点睛】需要学生分清楚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易混淆点。
16.B
【详解】A、N点时pH=7,溶液为中性,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是无色的,错误;
B、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P点时pH<7,溶液显酸性,硫酸过量,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钠,硫酸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正确;
C、根据图像,M点pH大于7,N点pH=7,M→N过程中pH大于7,但pH逐渐减小,则溶液碱性逐渐减弱,错误;
D、M→N,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该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N点时,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N→P过程中硫酸过量,硫酸钠的质量不变,错误。
故选B。
17.(1)金属
(2) O ⑥
(3)
【详解】(1)如图元素③位于第三周期的第Ⅲ主族,故是13号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如图元素②位于第二周期第Ⅵ主族,是八号元素即氧元素,故填元素符号是:;
根据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列的是稀有气体的元素,而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图可知⑥元素符合,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⑥;
(3)根据题意元素①和元素⑤分别是1号元素氢元素和17号元素氯元素,在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故化合物化学式为,则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8.(1)
(2) 白磷比硫的着火点低
(3)
【详解】(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2)该过程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白磷的着火点比硫低,所以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
(3)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9.(1)玻璃棒
(2)氢氧化镁##Mg(OH)2
(3)氢氧化钠(NaOH)和碳酸钠()
(4)取少量溶液乙,加入足量的氯化钙(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
【详解】(1)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溶解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答案为:玻璃棒。
(2)过量的氯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Mg(OH)2、CaCO3和BaCO3,故答案为:氢氧化镁或者Mg(OH)2。
(3)加入的过量的氯化钡被碳酸钠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没有被除去,所以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溶液乙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要验证氢氧化钠的存在,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碳酸钠能与足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显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可取样,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过滤,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
20.(1) 27.6 75 10 大于
(2)10
【详解】(1)①0℃时,氯化钾溶解度为27.6g,所以此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7.6g氯化钾。
②30℃时,次氯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即50g水中最多溶解25g次氯酸钠,有5g次氯酸钠不能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30℃时10g水可溶解5g次氯酸钠,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即会析出5g固体,再加未被溶解的5g固体,烧杯中固体质量为10g。
③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降温后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降温后氯酸钾溶液的质量为。降温后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为。所以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大于次氯酸钠。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其溶质质量不变,所以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2000g×0.05%÷10%=10g。
21.(1)氢气##H2
(2)弱
(3)
(4)BD
【详解】(1)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或H2);
(2)①中有气体生成说明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排在氢前,②中无气体生成说明铜的金属活动顺序排在氢后,由①②实验能得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弱;
(3)③中发生的反应为铁与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方程式为:;
(4)实验①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氢的前边,实验②中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的后边,实验③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铁 > 铜,实验④中铜能将银置换出来,说明金属活动性:铜 > 银,由上述分析可知,分析实验③④或①②④的现象,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故选BC。
22.(1)试管
(2) 反应物液面以下 D
(3)熄灭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小明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3)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3.(1)小芳
(2) 红 氧气
(3) B B
(4) 氧气不充足时,蜡烛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了碳 C
【详解】(1)碳是黑色固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所以小芳的猜想合理;
(2)由b中石灰水变浑浊,可知黑色固体为碳,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发白光,故填:红、氧气;
(3)①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吸,使得试管破裂。
故选B;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故选B;
(4)①含碳物质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会产生碳,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燃烧时,氧气不充足,蜡烛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碳;
②甲、乙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蜡烛中肯定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也可能来自蜡烛。
故选C。
24.(1)1.2;(2)3;(3)18.25%
【分析】比较第三次和第四次的数据可知: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1.2g;比较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数据可知第一次中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因此第二次中也是消耗2.5g碳酸钙,所以用第一次的剩余固体质量减去第二次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就是第二次剩余固体的质量;根据第一次加入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
【详解】(1)比较第三次和的四次的数据可知: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1.2g
(2)比较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数据可知第一次中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因此第二次中也是消耗2.5g碳酸钙,故
(3)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