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 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 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点 远日点 7月初 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北半球)(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概念 绕地轴的旋转 绕太阳的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 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 1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现象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h(1°/4分钟) 平均约1°/天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向两极(0 km/h)递减 平均约 30 km/s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二、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纬度因素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内陆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纬度、地势 纬度低(28.2°N),海拔高(1 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地形 峡谷地形,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气象 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地形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气象 常年干燥无雨,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少,光照时间长,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安全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周围人迹罕至,安全性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气象 天气状况良好天数较多,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是航天发射的理想场区交通 交通便利且靠近北京,便于与北京航空航天控制中心联系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纬度 纬度更低(19.8°N),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安全 周围都是海洋,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航区及落区安全性好交通 我国首个滨海发射中心,靠海港,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四、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五、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影响的方面 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 扩大(缩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六、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直射赤道,开始向北移动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直射北回归线,开始向南移动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直射赤道,开始向南移动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直射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1:昼夜交替1.概念(1)昼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2)夜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3)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晨昏线 晨线 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 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昏线上正值日落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这样的周期长短适宜,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知识点2:时差1.地方时(1)成因(2)规律Error!2.时区和区时名称 时区 区时属性 范围 时间产生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关系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3.国际日界线(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2)内容: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分界线。(3)意义:“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知识点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2.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知识点4:昼夜长短与昼弧、夜弧1.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2.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如下图:知识点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均为12时。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3.北半球状况(南半球相反)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节气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至北极四周为极昼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昼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至北极四周有极夜现象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到处出现极夜现象知识点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3.变化规律(1)纬度分布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2)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纬度带 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纬度带 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知识点7: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四季更替划分(以北半球为例)类型 范围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天文四季 过渡季节 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过渡季节 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气候四季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2.五带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2)五带划分一、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如下图所示:(2)区时的计算— ↓—(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甲地起飞,经过x小时到达乙地,求飞机降落到乙地的时间。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①降落到乙地的时间=起飞时甲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②降落到乙地的时间=起飞时甲地的时间+行程时间±时差。注意:“±”选取原则为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为加法,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二、日期的变更和计算(1)明确日界线的类型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80°经线日期分割特点 0时所在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180°经线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变(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开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3)确定日期范围①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②旧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4)计算日期比值①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②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③新旧两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三、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注意: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均为地方时。另外,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此公式中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统一标准即可。)(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同一日期,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同一日期50°N的昼长等于50°S的夜长。4.全球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点位置 非极昼、极夜地区 极昼地区(极点除外)北半球 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赤道 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南半球 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正南日出、正南日落5.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二分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至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同。(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含义①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②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③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将两点的纬度求和。如下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30°N)正午太阳高度是HA=90°-=90°-(30°-10°)=70°。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是HC=90°-=90°-(10°+23°26′)=56°34′。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点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2)岩浆活动: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的过程。(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3.对地表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知识点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知识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类型成因分类 形成 典例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凝形成的 花岗岩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 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 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而成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 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岩石转化(1)岩浆岩浆岩。(2)各类岩石变质岩。(3)各类岩石沉积岩。(4)各类岩石岩浆。3.物质循环过程一、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的许多湖泊)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 形成石笋、石柱和石钟乳 喀斯特地貌区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 出山口和河口(例:黄河三角洲)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堆积)二、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应用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处举例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玄武岩、流纹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原料三、常见原岩与变质岩的关系原有的岩石 变质后的岩石石灰岩 大理岩页岩 板岩花岗岩 片麻岩砂岩 石英岩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知识点1:地质构造与地貌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1.褶皱(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2)褶皱基本形态(3)地貌褶皱类型 岩层变化 最初形成的地貌 侵蚀后的地貌背斜 一般向上拱起 山岭 A谷地向斜 一般向下弯曲 谷地 B山岭2.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类型:有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两种。(3)地貌①上升岩块:块状山或高地。②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③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知识点2:板块运动与地貌1.六大板块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这些板块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运动与地貌(1)相向运动: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2)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知识点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1)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高,难度比较大。(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2)交通运输线路①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②需要翻越山岭时,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③越来越多地采用桥隧结合的方式。一、褶皱构造与地貌背斜 向斜判读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图示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山岭 谷地侵蚀后地貌及成因 谷地 山岭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层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 ①~④岩层由老到新;P处向斜成山;M处背斜成谷二、断层构造与地貌断层地垒 地堑形态 两条断层线之间,岩层相对两侧上升 两条断层线之间,岩层相对两侧下降图示构造地貌 常形成陡峻的山峰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三、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层为天然气,中部为石油,下层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四、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地震、火山活动频繁。(4)板块内部构造运动比较平缓。五、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宏观地形 图示 实例相向运动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脉、岛弧 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弧相离运动 生长边界 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往形成巨大的裂谷 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处往往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 大西洋中脊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1:河谷的演变发育阶段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初期 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中期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知识点2: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而成。2.冲积平原类型类型 位置 形成山前冲积平原 山前 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 三角洲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而成知识点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的影响(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聚落规模Error!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沿河分布。(2)山区河谷: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3)河流中下游:城市较密集。一、河谷的形成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与河谷形态不同。如下图所示: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 分布 成因 地貌特点山前冲积平原 山前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较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 河口处 河流携带着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前方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 多为三角形或扇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三、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解释。北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需考虑南北半球)。其成因解释如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四、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解释如下表: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聚落密度 小 较小 大原因 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各城市与人口的分布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1:锋与天气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2)分类及天气①分类:温度比移经地区气温高的气团叫暖气团,比移经地区气温低的气团叫冷气团。②天气: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区域,天气现象单一,多晴朗天气。2.锋面(1)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作锋面,如图中B。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作锋线,如图中C。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2)天气特征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锋面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知识点2:锋的类型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移动幅度很小的锋符号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 冷气团密度大,在锋面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面上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雨区位置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我国典型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知识点3: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1.低气压(气旋)(1)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简称低压。(2)气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大气的这种流动叫气旋。(3)天气: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常出现阴雨天气。2.高气压(反气旋)(1)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简称高压。(2)反气旋:高压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南半球相反),这种环流系统与气旋相反,叫反气旋。(3)天气: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一、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行进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行进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二、冷暖锋的判断(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②看锋面坡度③看雨区的位置(3)依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三、气旋与反气旋气旋 反气旋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与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四、锋面气旋图的判读第一步:确定低压中心。图中①处等压线闭合且气压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为低压中心。第二步:确定低压槽。图中AB和CD所在的狭长区域是从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低压槽。第三步: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往往与低压槽槽线重合,如图中AB、CD处。第四步: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和锋面类型。图中E、F、G、H四点中,F、G处分别相对于E、H处来说,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位于冷气团一侧;E、H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位于暖气团一侧。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第五步:分析天气特征。图中暖锋(CD)的锋前G处多连续性阴雨天气,冷锋(AB)的锋后F处多出现大风、降水天气,气旋中心①处也多阴雨天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知识点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七个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各一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各一个)、极地高气压带(南北极各一个)。3.六个风带:①北半球: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西南风)、极地东风带;②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西北风)、极地东风带。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知识点4: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1.原因:海陆的热力差异。(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2.影响(1)北半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①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②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知识点5:季风环流1.季风: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2.分布及成因(1)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一、气压带的成因及特点气压带 成因 特性 气流 属性极地高压带(2个) 热力原因(冷却收缩下沉) 冷高压 下沉 干冷副极地低压带(2个) 动力原因(暖轻气流爬升到冷重气流之上) 冷低压 上升 冷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 动力原因(堆积下沉) 热高压 下沉 干热赤道低压带(1个) 热力原因(受热膨胀上升) 热低压 上升 湿热二、风带的分布、成因及特点风带 风向 属性北半球 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中纬西风带(2个)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热三、巧记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口诀法:“陆高切低,陆低切高”。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图示法:大西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7月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1月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识点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2.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1)暖高压控制地区:气候炎热干燥。(2)冷高压控制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知识点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多。2.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少。3.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降水较多。4.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降水较少。知识点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分布、成因和特点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炎热少雨温带海洋 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海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2.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知识点4: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影响因素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大气 环流 气压带、 风带 低气压带控制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干燥;西风带控制多雨,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干燥;海风(向岸风)控制多雨,陆风(离岸风)控制少雨;风从低纬吹向高纬增温,反之降温季风 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冬季风控制低温少雨或寒冷干燥下 垫 面 海陆分布 沿海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地形 山地较同纬度平原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洋流 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使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知识点5:气候与自然景观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水热条件组合→不同自然景观。一、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热带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全年高温,分旱 北纬10°~25°之 亚洲中南半岛、气候 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雨两季 间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中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三、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温度较低,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5)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一般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一般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四、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以温定半球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处的半球。最低月 最高月 半球1月 7月 北半球7月 1月 南半球(2)以温定热量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的热量带。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热量带>15 >25 热带>0 >18 亚热带<0 >18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10 寒带(3)以水定型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雨型 特征 可能气候类型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4)确定气候类型: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五、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相似点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①年降水量较多(>1 500 mm);②7月份降水可突破600 mm;③雨季较短,多为6~9月热带草原气候 ①年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 000 mm);②湿季较长,多为5~10月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雨热同期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长;③年降水量较多(800~1 500 mm)温带季风气候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短;③年降水量较少(500~600 mm)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总量有时相当 最冷月均温>0 ℃,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0 ℃,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少;②有明显的雨季;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多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多;②单月降水一般不超过100mm;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少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点1:陆地水体1.类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2.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2)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4)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知识点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与湖泊(1)洪水期:河流补给湖泊。(2)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2.河流与地下水(1)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2)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3.河流与冰川、积雪(1)冰川、永久积雪:夏季河流径流量大。(2)季节积雪:春季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4.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补给水源 补给季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大气降水 雨季 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并在雨季形成汛期 降雨量 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 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春暖 积雪厚度和地形状态 东北地区雪融水 后融化,但因积雪量较少,仅形成春汛冰川融水 夏季 气温较高的夏季,冰川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气温降低,冰川封冻,河流断流 气温高低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 全年 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 水位 普遍地下水 全年 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 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 水位 普遍一、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全年(年雨)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②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描述(或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水文特 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判断; 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流速 流速快或慢 决定于河道地势落差状况含沙量 含沙量 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 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结冰期 有或无, 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有结冰期; 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河段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①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②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③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④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⑤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⑥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 ℃,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三、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判读方法(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 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2.主要应用(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第二节 洋 流知识点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形成: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在海洋表层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2.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①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②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南极大陆外围。(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①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旋转。②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旋转。3.分类(按性质)(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知识点2: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1)全球环流①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②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2)大陆沿岸①暖流:增温增湿。②寒流:降温减湿。2.对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海底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2)秘鲁沿海:东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营养物质上涌,形成渔场。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分布 中低纬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海区环流 方向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逆时针洋流 性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洋流 模式2.特殊的环流模式(1)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①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②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2)南半球西风漂流南半球中纬度40°—60°海域,形成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3.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3)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图1);反之则位于南半球。(2)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如图2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4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2.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内容 方法 图示判断 性质 “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确定 流向 “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该图为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判断 名称 该图若为大西洋某区域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低值(高纬地区)→暖流→巴西暖流3.根据海陆轮廓、岛屿等地理事物进行判读(1)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图中E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大西洋。(2)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的中低纬海域。(3)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图中AB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应是北大西洋暖流;BC洋流向南流,应是加那利寒流;由C出发向西流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4)分析洋流的影响图中E处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发育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沿岸受寒流影响,热带荒漠景观延伸到西部海岸地带。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知识点1: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水分交换(1)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2)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2.热量交换(1)海洋吸收了太阳辐射后,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3.影响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知识点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影响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③还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含义: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一、全球的热量平衡(1)全球的热量平衡海—气之间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不断进行着不同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输送,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如下图所示:(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二、全球的水量平衡(1)地球上多年水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减现象,长期以来保持着水量在全球的总量平衡。①对于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大陆上流入海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②对于大陆,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流出大陆的多年平均径流量。③对于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所以,对于海洋来说,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对于陆地来说,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而全球这两者则是水量平衡的。说明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2)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通过蒸发作用,海洋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如下图: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别与联系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 弱,甚至转为西风 强南赤道暖流 弱 强赤道逆流 强 弱秘鲁寒流 西偏,被暖流取代 强太平洋水温 东岸 升高 降低西岸 降低 升高太平洋两岸气候 东岸 降水增加 降水减少西岸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对全球的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拉尼娜发生年份图示洋流 秘鲁寒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降水偏少,易出现旱灾;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多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2.物质和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三大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知识点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2)过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营养盐。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2)碳稳定: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与大气的碳交换、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3.作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知识点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要素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知识点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响应特点(1)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一、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知识点1:地域差异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空间尺度差异(1)全球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较小尺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3)更小尺度: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知识点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热量变化。(3)分布规律: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4)分布地区Error!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2)分异基础:水分变化。(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大陆内部自然景观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知识点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海拔的变化。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不同。3.分异规律: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知识点4:地方性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2.形成:受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一、陆地自然地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成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异规律 延伸方向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更替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以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地带 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 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地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 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4.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 雪线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人类活动因素 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 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图示四、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图3)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的自然景观的差异。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 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山体的两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五、地方性分异规律因素 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 (现实状况)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几乎无陆地地形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或直逼海岸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 】的旋转运动。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 】方向 【 】北极上空看呈【 】,南极上空看【 】周期 太阳日:【 】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 】周期速度 角速度:约为【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 】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 】周期。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点 近日点 【 】初 线速度【 】,角速度【 】B点 远日点 【 】初 线速度【 】,角速度【 】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 】的平面。(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 】,目前是【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 】运动(1)移动规律(北半球)(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概念 绕地轴的旋转 绕太阳的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 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 1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现象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h(1°/4分钟) 平均约1°/天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向两极(0 km/h)递减 平均约 30 km/s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二、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纬度因素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内陆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纬度、地势 纬度低(28.2°N),海拔高(1 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地形 峡谷地形,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气象 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地形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气象 常年干燥无雨,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少,光照时间长,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安全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周围人迹罕至,安全性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气象 天气状况良好天数较多,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是航天发射的理想场区交通 交通便利且靠近北京,便于与北京航空航天控制中心联系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纬度 纬度更低(19.8°N),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安全 周围都是海洋,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航区及落区安全性好交通 我国首个滨海发射中心,靠海港,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四、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五、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影响的方面 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 扩大(缩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六、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直射赤道,开始向北移动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直射北回归线,开始向南移动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直射赤道,开始向南移动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直射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1:昼夜交替1.概念(1)昼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 】,称为【 】。(2)夜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称为【 】。(3)晨昏线(圈):【 】和【 】的分界线(圈)。晨昏线 晨线 自西向东,由【 】到【 】的分界线,晨线上正值【 】昏线 自西向东,由【 】到【 】的分界线,昏线上正值【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 】。3.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这样的周期长短适宜,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知识点2:时差1.地方时(1)成因(2)规律Error!2.时区和区时名称 时区 区时属性 范围 时间产生 全球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 】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 】关系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3.国际日界线(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2)内容:原则上以【 】经线作为分界线。(3)意义:“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知识点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规律: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赤道上【 】偏转。2.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 】,不影响其【 】。知识点4:昼夜长短与昼弧、夜弧1.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2.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 】,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 】,如下图:知识点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昼夜【 】,均为【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 】。3.北半球状况(南半球相反)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节气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 】 纬度越高,昼【 】,夜越【 】,至北极四周为【 】 夏至日,北半球昼【 】、夜【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 】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 】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至北极四周有【 】现象 冬至日,北半球昼【 】,夜【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到处出现【 】现象知识点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 】的交角。(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 】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 】。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 】。3.变化规律(1)纬度分布春秋分日 由【 】向南北两侧【 】夏至日 由【 】向南北两侧【 】冬至日 由【 】向南北两侧【 】(2)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纬度带 夏至日达【 】冬至日达【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纬度带 夏至日达【 】冬至日达【 】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 每年太阳直射【 】次知识点7: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四季更替划分(以北半球为例)类型 范围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天文四季 过渡季节 一年内白昼【 】、正午太阳高度【 】的季节 过渡季节 一年内白昼【 】、正午太阳高度【 】的季节气候四季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2.五带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2)五带划分一、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如下图所示:(2)区时的计算— ↓—(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甲地起飞,经过x小时到达乙地,求飞机降落到乙地的时间。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①降落到乙地的时间=起飞时甲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②降落到乙地的时间=起飞时甲地的时间+行程时间±时差。注意:“±”选取原则为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为加法,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二、日期的变更和计算(1)明确日界线的类型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80°经线日期分割特点 0时所在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180°经线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变(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开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3)确定日期范围①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②旧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4)计算日期比值①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②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③新旧两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三、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注意: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均为地方时。另外,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此公式中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统一标准即可。)(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同一日期,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同一日期50°N的昼长等于50°S的夜长。4.全球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点位置 非极昼、极夜地区 极昼地区(极点除外)北半球 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赤道 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南半球 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正南日出、正南日落5.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二分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至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同。(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含义①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②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③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将两点的纬度求和。如下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30°N)正午太阳高度是HA=90°-=90°-(30°-10°)=70°。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是HC=90°-=90°-(10°+23°26′)=56°34′。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点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 】。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 】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 】。(2)岩浆活动:岩石圈破裂时,深处【 】沿破裂带上升,侵入【 】或喷出【 】的过程。(3)变质作用:岩石受【 】、【 】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3.对地表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知识点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 】能。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 】、【 】和【 】等的过程。可分为【 】和【 】。(2)侵蚀作用:【 】、【 】、【 】、【 】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 】、风力【 】或冰川【 】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 】下来的过程。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知识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类型成因分类 形成 典例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 】岩石圈上部【 】形成的 【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 【 】、安山岩、【 】沉积岩 碎屑物质被搬运后【 】下来,经压实、【 】而成 【 】、【 】、页岩、【 】变质岩 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 】、高【 】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片麻岩、【 】、石英岩、【 】2.岩石转化(1)岩浆【 】。(2)各类岩石【 】。(3)各类岩石【 】。(4)各类岩石【 】。3.物质循环过程一、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础上演变而来的)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的许多湖泊)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 形成石笋、石柱和石钟乳 喀斯特地貌区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 出山口和河口(例:黄河三角洲)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堆积)二、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应用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处举例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玄武岩、流纹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原料三、常见原岩与变质岩的关系原有的岩石 变质后的岩石石灰岩 大理岩页岩 板岩花岗岩 片麻岩砂岩 石英岩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知识点1:地质构造与地貌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 】。1.褶皱(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2)褶皱基本形态(3)地貌褶皱类型 岩层变化 最初形成的地貌 侵蚀后的地貌背斜 一般【 】拱起 【 】 A谷地向斜 一般【 】弯曲 【 】 B山岭2.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 】、【 】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类型:有【 】位移与【 】位移两种。(3)地貌①上升岩块:【 】或【 】。②下降岩块:【 】或低地。③断层沿线:常发育成【 】、【 】。知识点2:板块运动与地貌1.六大板块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 】,这些板块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运动与地貌(1)相向运动:形成巨大【 】、【 】、【 】等。(2)相离运动:形成【 】、【 】。知识点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1)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 】,难度比较【 】。(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 】稳定性【 】。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 】,其次是【 】。(2)交通运输线路①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 】、山【 】和【 】地带选线。②需要翻越山岭时,一般采用【 】曲折的线路设计。③越来越多地采用【 】的方式。一、褶皱构造与地貌背斜 向斜判读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图示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山岭 谷地侵蚀后地貌及成因 谷地 山岭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层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 ①~④岩层由老到新;P处向斜成山;M处背斜成谷二、断层构造与地貌断层地垒 地堑形态 两条断层线之间,岩层相对两侧上升 两条断层线之间,岩层相对两侧下降图示构造地貌 常形成陡峻的山峰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三、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层为天然气,中部为石油,下层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四、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地震、火山活动频繁。(4)板块内部构造运动比较平缓。五、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宏观地形 图示 实例相向运动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脉、岛弧 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弧相离运动 生长边界 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往形成巨大的裂谷 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处往往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 大西洋中脊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1:河谷的演变发育阶段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初期 以【 】和【 】侵蚀为主 河谷【 】,谷壁【 】,横剖面呈“【 】”形中期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道更为【 】,河谷【 】后期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 】,横剖面呈【 】的【 】知识点2: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而成。2.冲积平原类型类型 位置 形成山前冲积平原 【 】 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 河流【 】游 由多个被废弃的【 】连接而成三角洲平原 河流【 】 三角洲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而成知识点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的影响(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 】、【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的【 】和【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 】,土壤【 】,利于【 】,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 】。2.聚落规模Error!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 】分布。(2)山区河谷:一般分布在【 】向山坡过渡的地带。(3)河流中下游:城市较【 】。一、河谷的形成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与河谷形态不同。如下图所示: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 分布 成因 地貌特点山前冲积平原 山前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较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 河口处 河流携带着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前方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 多为三角形或扇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三、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解释。北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需考虑南北半球)。其成因解释如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四、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解释如下表:地形 高原 山区 平原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 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 多呈狭长的带状 条带状 团状、带状聚落密度 小 较小 大原因 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各城市与人口的分布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1:锋与天气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 】、【 】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2)分类及天气①分类:温度比移经地区气温【 】的气团叫【 】,比移经地区气温【 】的气团叫【 】。②天气: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区域,天气现象单一,多【 】天气。2.锋面(1)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作【 】,如图中B。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作【 】,如图中C。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 】。(2)天气特征锋面两侧的【 】、【 】、【 】差别很大,锋面附近常伴有云、大风、【 】等天气现象。知识点2:锋的类型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为【 】、【 】、【 】等。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概念 【 】主动向【 】方向移动的锋 【 】主动向【 】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移动幅度很小的锋符号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 冷气团密度【 】,在锋面【 】;暖气团密度【 】,在锋面上锋面坡度 【 】 【 】 【 】雨区位置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 单一冷气团控制,【 】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 】、雪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 】 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 】过境后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 】,气压【 】,天气【 】 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 】,气压【 】,天气【 】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我国典型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知识点3: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1.低气压(气旋)(1)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 】,简称低压。(2)气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 】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 】偏转,按【 】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大气的这种流动叫【 】。(3)天气:低压中心形成【 】气流,常出现【 】天气。2.高气压(反气旋)(1)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 】,简称高压。(2)反气旋:高压气流由【 】流出,在北半球按【 】方向旋转流出(南半球相反),这种环流系统与气旋相反,叫【 】。(3)天气:高压中心形成【 】气流,天气【 】。一、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行进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行进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二、冷暖锋的判断(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②看锋面坡度③看雨区的位置(3)依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三、气旋与反气旋气旋 反气旋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与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四、锋面气旋图的判读第一步:确定低压中心。图中①处等压线闭合且气压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为低压中心。第二步:确定低压槽。图中AB和CD所在的狭长区域是从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低压槽。第三步: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往往与低压槽槽线重合,如图中AB、CD处。第四步: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和锋面类型。图中E、F、G、H四点中,F、G处分别相对于E、H处来说,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位于冷气团一侧;E、H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位于暖气团一侧。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第五步:分析天气特征。图中暖锋(CD)的锋前G处多连续性阴雨天气,冷锋(AB)的锋后F处多出现大风、降水天气,气旋中心①处也多阴雨天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 】和【 】得到交换。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知识点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三圈环流:【 】、【 】、【 】。2.七个气压带:【 】(赤道附近)、【 】(南北纬30°附近各一个)、【 】(南北纬60°附近各一个)、【 】(南北极各一个)。3.六个风带:①北半球:【 】、【 】(西南风)、极地东风带;②南半球:【 】、【 】(西北风)、极地东风带。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 】,冬季【 】。知识点4: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1.原因:【 】。(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 】,陆地气温较【 】,出现【 】。(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 】,陆地气温较【 】,出现【 】。2.影响(1)北半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①1月份【 】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②7月份【 】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知识点5:季风环流1.季风: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2.分布及成因(1)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 】,冬季盛行【 】;成因:【 】。(2)南亚:夏季盛行【 】,冬季盛行【 】;成因:【 】和【 】。一、气压带的成因及特点气压带 成因 特性 气流 属性极地高压带(2个) 热力原因(冷却收缩下沉) 冷高压 下沉 干冷副极地低压带(2个) 动力原因(暖轻气流爬升到冷重气流之上) 冷低压 上升 冷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 动力原因(堆积下沉) 热高压 下沉 干热赤道低压带(1个) 热力原因(受热膨胀上升) 热低压 上升 湿热二、风带的分布、成因及特点风带 风向 属性北半球 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中纬西风带(2个)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热三、巧记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口诀法:“陆高切低,陆低切高”。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图示法:大西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7月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1月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识点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 】气流,水汽容易【 】,【 】丰富,气候【 】。2.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 】气流,水汽不易【 】,降水【 】。(1)暖高压控制地区:气候【 】。(2)冷高压控制地区:气候【 】。知识点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降水【 】。2.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降水【 】。3.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降水【 】。4.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降水【 】。知识点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分布、成因和特点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 【 】之间 【 】、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 】、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压带或【 】控制 全年【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南北纬【 】之间的大陆西海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 】,冬不冷夏不热2.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热带草原气候 【 】~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压带和【 】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 】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 】知识点4: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 】、【 】、【 】、【 】、【 】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影响因素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 】大气 环流 气压带、 风带 低气压带控制【 】,高气压带控制【 】;西风带控制【 】,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 】;海风(向岸风)控制【 】,陆风(离岸风)控制【 】;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反之【 】季风 夏季风控制【 】,冬季风控制【 】或【 】下 垫 面 海陆分布 沿海地区一般气温【 】,降水【 】;内陆地区一般气温【 】,降水【 】地形 山地较同纬度平原【 】,气温【 】、【 】;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 】洋流 暖流使沿岸气温【 】,降水【 】;寒流使沿岸气温【 】,降水【 】知识点5:气候与自然景观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水热条件组合→不同自然景观。一、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北纬10°~25°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中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三、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温度较低,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5)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一般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一般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四、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以温定半球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处的半球。最低月 最高月 半球1月 7月 北半球7月 1月 南半球(2)以温定热量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的热量带。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热量带>15 >25 热带>0 >18 亚热带<0 >18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10 寒带(3)以水定型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雨型 特征 可能气候类型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4)确定气候类型: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五、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相似点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 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①年降水量较多(>1 500 mm);②7月份降水可突破600 mm;③雨季较短,多为6~9月热带草原气候 ①年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 000 mm);②湿季较长,多为5~10月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雨热同期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长;③年降水量较多(800~1 500 mm)温带季风气候 ①最冷月均温<0 ℃;②雨季较短;③年降水量较少(500~600 mm)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总量有时相当 最冷月均温>0 ℃,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0 ℃,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少;②有明显的雨季;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多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均温低于0 ℃的月份多;②单月降水一般不超过100mm;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少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点1:陆地水体1.类型:【 】、湖泊、【 】、沼泽、【 】等。2.类型、水量、分布等受【 】的制约。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具有【 】作用。(2)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 】。(3)为人类活动提供【 】资源。(4)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知识点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与湖泊(1)洪水期:【 】补给【 】。(2)枯水期:【 】补给【 】。2.河流与地下水(1)丰水期:【 】补给【 】。(2)枯水期:【 】补给【 】。3.河流与冰川、积雪(1)冰川、永久积雪:【 】河流径流量大。(2)季节积雪:【 】积雪融化,河流出现【 】。4.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补给水源 补给季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大气降水 雨季 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并在雨季形成汛期 【 】 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 【 】 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 积雪【 】和地形状态 东北地区量较少,仅形成春汛冰川融水 【 】 气温较高的夏季,冰川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气温降低,冰川封冻,河流【 】 【 】高低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 【 】 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 水位 普遍地下水 【 】 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 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 水位 普遍一、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全年(年雨)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②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描述(或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水文特 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判断; 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流速 流速快或慢 决定于河道地势落差状况含沙量 含沙量 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 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结冰期 有或无, 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有结冰期; 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河段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①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②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③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④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⑤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⑥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 ℃,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三、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判读方法(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 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2.主要应用(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第二节 洋 流知识点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形成:【 】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在海洋表层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2.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①北半球呈【 】方向流动。②南半球呈【 】方向流动。(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 】方向流动。(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 】大陆外围。(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①冬季呈【 】方向旋转。②夏季呈【 】方向旋转。3.分类(按性质)(1)暖流:从水温【 】的海区流向水温【 】的海区。(2)寒流:从水温【 】的海区流向水温【 】的海区。知识点2: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1)全球环流①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 】。②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 】和【 】。(2)大陆沿岸①暖流:【 】。②寒流:【 】。2.对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 】强烈,海底营养物质【 】,【 】繁盛,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2)秘鲁沿海:东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 】带着海底【 】上涌,形成渔场。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分布 中低纬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海区环流 方向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逆时针洋流 性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洋流 模式2.特殊的环流模式(1)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①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②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2)南半球西风漂流南半球中纬度40°—60°海域,形成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3.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3)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图1);反之则位于南半球。(2)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如图2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4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2.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内容 方法 图示判断 性质 “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确定 流向 “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该图为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判断 名称 该图若为大西洋某区域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低值(高纬地区)→暖流→巴西暖流3.根据海陆轮廓、岛屿等地理事物进行判读(1)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图中E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大西洋。(2)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的中低纬海域。(3)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图中AB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应是北大西洋暖流;BC洋流向南流,应是加那利寒流;由C出发向西流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4)分析洋流的影响图中E处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发育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沿岸受寒流影响,热带荒漠景观延伸到西部海岸地带。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知识点1: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水分交换(1)海洋通过【 】作用,向大气提供【 】,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2)大气中的水汽【 】后以【 】的形式返回海洋。2.热量交换(1)海洋吸收了太阳辐射后,再通过潜热、【 】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 】。(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 】,驱使表层海水运动。3.影响海—气相互作用通过【 】与【 】,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 】和【 】的平衡。知识点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 】的现象。(2)影响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 】或【 】,甚至出现【 】,气候由原来的【 】少雨变为【 】,引发洪涝灾害。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 】或【 】,气候由【 】转变为【 】,带来【 】或森林大火。③还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含义: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 】的现象。(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一、全球的热量平衡(1)全球的热量平衡海—气之间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不断进行着不同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输送,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如下图所示:(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二、全球的水量平衡(1)地球上多年水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减现象,长期以来保持着水量在全球的总量平衡。①对于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大陆上流入海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②对于大陆,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流出大陆的多年平均径流量。③对于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所以,对于海洋来说,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对于陆地来说,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而全球这两者则是水量平衡的。说明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2)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通过蒸发作用,海洋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如下图: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别与联系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 弱,甚至转为西风 强南赤道暖流 弱 强赤道逆流 强 弱秘鲁寒流 西偏,被暖流取代 强太平洋水温 东岸 升高 降低西岸 降低 升高太平洋两岸气候 东岸 降水增加 降水减少西岸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对全球的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拉尼娜发生年份图示洋流 秘鲁寒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降水偏少,易出现旱灾;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多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 】、【 】、【 】、【 】、【 】及【 】等。2.物质和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 】。(2)三大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 】,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知识点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 】的生产功能。(2)过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 】,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及营养盐。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 】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 】、保持性质【 】的功能。(2)碳稳定: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 】含量,通过植物与大气的【 】交换、【 】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 】含量的相对稳定。3.作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知识点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要素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 】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 】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 】的。2.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知识点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 】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 】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响应特点(1)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 】的,各要素变化也【 】。(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一、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知识点1:地域差异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空间尺度差异(1)全球性:【 】分异和【 】分异。(2)较小尺度:【 】、【 】等之间的差异。(3)更小尺度:【 】和【 】的差异、山体【 】和【 】的差异。知识点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 】差异。(2)分异基础:【 】变化。(3)分布规律:【 】向延伸、【 】向更替。(4)分布地区Error!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1)影响因素:【 】分布。(2)分异基础:【 】变化。(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 】向大陆【 】自然景观呈现【 】、【 】、【 】的有规律变化。知识点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 】的变化。2.分异基础:【 】不同。3.分异规律:【 】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 】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知识点4:地方性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 】、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2.形成:受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一、陆地自然地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成因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异 延伸方向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规律更替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以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地带 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 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地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 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4.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 雪线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 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 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图示四、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图3)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的自然景观的差异。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 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山体的两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五、地方性分异规律因素 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 (现实状况)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几乎无陆地地形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或直逼海岸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章节知识总结-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章节知识总结-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