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和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和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4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二、拓展资源
丛书:《星星带我回家》《海螺“除草”记》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情境创设】
“叮叮”,老师的手机显示一封求助信:
求助信
洪老师:
您好!
我和爷爷出去郊游,没跟上导游,走丢了。这里树木枝叶稠密,沟渠很多,我没带指南针,实在无法辨别方向,心里很慌张,在林子里乱闯了很久,没碰到一个人。我会永远困在这里吗?请帮我想想办法吧!
您的伙伴:“没头脑”
1.分析求助信,明确任务。
2.这封求助信讲了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没头脑”在野外迷了路,急需我们的帮助。谁想来做野外小向导?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3.揭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活动一:情境识字,词语巩固,生字书写。
1.读求助信,认写生字。
这封信中有几个难读、难写的字,我们先来认识它们吧。
认读“导、稠、渠、实、辨、慌、闯、永”8个生字,理解“沟渠、辨别、慌张、稠密”词义。
2.认读词语。
慌张 帮助 辨别 忠实 向导 一盏灯 永远 乱闯 碰上 稠密 稀少 沟渠 积雪 指南针 特别
(1)强调“稠”“盏”的读音。
(2)同桌互相检测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字,并按结构进行分类。
指 帮 导 碰 积 针 助 永 特
左右结构:指 碰 积 针 助 特
上下结构:帮 导
独体字:永
4.读帖学法,指导练写。
(1)指导练写上下结构的字:帮、导。
①观察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注意间架结构。
②“帮”的右上部分第1笔横撇弯钩起笔与左上第1笔横平齐。“巾”字窄于上部,居中,竖沿着竖中线行笔。整个字三部分都要写紧凑。重点指导“导”:注意“寸”的横要稍长,托住上半部。注意“导”上面是“巳”不是“已”。
③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④学生练习书写“导”,同桌相互检查。
(2)指导练写左右结构的字:碰、特、积、指、针、助。
①学生仔细观察“碰、特、积、指、针、助”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课件演示写法,讲解书写要点。
“碰”:右边的第1笔点,起笔要高于左边“石”的第一横。最后一横在“石”字的下面起笔。
“特”:牛字旁最后一笔为提。第7笔横起笔在牛字旁横和提的中间。第8笔横比第7笔横短。最后一点写在竖中线上。
“积”:“口”比禾木旁稍低。“只”字的撇穿插到禾木旁点的下面,最后一笔是长点。
“指”:“扌”中的提收笔指向右部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右部上边略宽于下边。
“针”:“十”字的横穿插到金字旁第2横和第3横中间。最后一笔竖稍长,收笔比金字旁下端低。
“助”:第5笔为提,不要写成横。“力”的撇要穿插到左下方。
③教师示范书写,学生在课本描红后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
(3)指导书写独体字:永。
①观察生字的结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②教师重点指导“永”字的写法。
“永”:第1笔在竖中线起笔。横折钩中的竖段要写在竖中线上。第5笔是捺,不是长点。
教师示范“永”字的书写,学生在课本描红后在练习本上练写两个。
5.师生评价,修改练写。
借助下面的评价表格,师生进行评价,看看你能得几颗星。书写不理想的,重新练写。
姿势正确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 ☆ ☆ ☆ ☆
活动二:探索天然“指南针”。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探索大自然里藏着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吧。
出示学习任务: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课文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没头脑”辨别方向?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我能帮“没头脑”辨别方向:
天然“指南针” 具体用法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读通、读懂了课文,帮助“没头脑”找到了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帮他辨别了方向。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多观察,细细去想,就能找到天然的“指南针”。今后,我们不仅要做辨别方向的向导,还要做学习的向导。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我们已经找到了“指南针”,接下来要通过语音告诉“没头脑”。怎样说才能让他听得清楚、明白?让我们到文中寻找小妙招。
活动一:语音助脱险。
1.生读,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下图)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谁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在哪里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怎样辨别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大家发现了妙招一:“谁—在哪里—怎样辨别”。用上它,就能把方法说得清楚、明白了。那赶紧把这个办法通过语音告诉“没头脑”吧。
2.“没头脑”能听明白吗?请大家对照评价单,给这个同学打星。
标准 星级
语音响亮,正确清晰
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内容恰当,方法有效
语速恰当,情感真挚
3.“没头脑”回复信息:谢谢小向导,你的方法很好,可是,我这里没有太阳,正下着雨呢。呜呜,怎么办?
过渡:怎么办呢?小向导们赶紧教他第二种办法吧。
4.寻找妙招二。
(1)认真读,第四小节中还藏着什么小妙招?
(2)大家发现了小妙招二:“什么情况—谁—怎样辨别”。
(3)请一个小向导用上妙招二,把这个方法用语音发送给“没头脑”。其他同学认真听,对照评价单(同上),给他打星。
(4)播放“没头脑”的回复:现在雨没了,可是已经是晚上了,四周黑乎乎的,看不清哪边稠哪边稀了,你们的第二个方法也用不上,怎么办?请你们再帮帮我吧。
5.运用妙招,传递办法。
过渡:你们再教教他其他办法吧!一二组准备北极星的方法,三四组准备沟渠里积雪的方法。
小结: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大雪天沟渠里的积雪融化得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6.请小向导把你们的办法,通过语音发送给“没头脑”,齐读。
中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是(南)方,地上的树影指着(北)方。
夜晚,我们可以看看星星,北极星所在的一方就是(北)方。
在阴雨天里,我们可以看大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冬天下雪时,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北)方,化得慢的那边是(南)方。
7.播放“没头脑”的回复:我终于找到了方向,走出树林,现在我很安全了。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你们的方法真管用!
小结:“野外小向导”真了不起!我们通过努力,运用大自然的现象,帮助“没头脑”解决问题,脱离了危险。还记得有哪些妙招吗?妙招一:谁—在哪里—怎样辨别。妙招二:什么情况—谁—怎样辨别。
活动二: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拓展交流:除了文中的方法外,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2.请同学们阅读丛书中的《星星带我回家》,看看星星是怎样为我们指引方向的。
3.继续阅读丛书中的《海螺“除草”记》,学生交流,在这篇文章中,又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哪些奥秘?总结全文,交流感受。
汇报时用上小妙招:谁—在哪里—怎样辨别;
妙招二:什么情况—谁—怎样辨别。
4.延续:寻觅“指南针”。
向日葵朝阳生长,早晨朝东,中午朝南,傍晚朝西;蚂蚁穴的洞口冬天大都是朝南的,夏天是朝北的;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教师小结:“野外小向导”的旅途到这里就结束了,大自然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呢!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共26张PPT)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求助信
洪老师:
您好!
我和同学出去郊游,没跟上导游,走丢了。这里树木枝叶稠密,沟渠纵横,我没带指南针,实在无法辨别方向,心里很慌张,在林子里乱闯了很久,没碰到一个人。我会永远困在这里吗 呜呜,请帮我想想办法吧!
您的伙伴:没头脑
这封求助信讲了什么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情境识字,词语巩固,生字书写
导、稠、渠、实、辨、慌、闯、永
下面的生字你认识吗?说说你的识字方法。
慌张 帮助 辨别 忠实 向导 一盏灯 
永远 乱闯 碰上 稠密 稀少 沟渠 
积雪 指南针 特别
我会认
指 帮 导 碰 积 针 助 永 特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字: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字,并按结构进行分类。
指 帮 导 碰 积 针 助 永 特
左右结构:指 碰 积 针 助 特
上下结构:帮 导
独体字:永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字,并按结构进行分类。
我会写


“帮”的右上部分“阝”起笔与左上第一笔“一”平齐。“巾”字窄于上部,居中,“丨”沿着竖中线行笔,整个字三部分都要写紧凑。
“寸”的“一”要稍长,托住上半部。注意“导”上面是“巳”不是“已”。
2






“碰”的右边第一笔“丶”起笔要高于左边“石”的第一横。最后一笔“一”在“石”字的下面起笔。
“特”的第七笔“一”起笔在牛字旁“一”的下方,第八笔“一”比第七笔“一”短,最后“丶”写在竖中线上。
“积”的“口”比“禾”稍低。“只”字的“丿”穿插到禾木旁“丶”的下面,最后一笔是长点。
“指”的右部上边略宽于下边。
“针”的“十”字的“一”穿插到金字旁第二横和第三横中间。最后一笔“丨”稍长,收笔比“钅”下端低。
“助”的第五笔不要写成“一”,“力”的“丿”要穿插到左下方。
我会写

“永”:第一笔在竖中线起笔,整体居中。
借助评价表格互相评价,写得不好的在练习本上再重新写一个。
活动二
探索天然“指南针”
2
学习任务: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课文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没头脑辨别方向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我能帮“没头脑”辨别方向
天然“指南针” 具体用法
今天,我们读通、读懂了课文,帮助没头脑找到了大自然天然的“指南针”,帮他辨别了方向。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多观察,细细去想,就能找到天然的指南针。今后,我们不仅要做辨别方向的向导,还要做学习的向导。
第二课时
活动三
语音助脱险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谁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在哪里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怎么辨别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谁 —— 在哪里 ——怎样辨别
标 准 星 级
语音响亮,正确清晰
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内容恰当,方法有效
语速恰当,情感真挚
谢谢小向导,你的方法很好,可是,我这里没有太阳,正下着雨呢。呜呜,怎么办
寻找妙招二:什么情况——谁——怎么辨别
中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是(南)方,地上的树影指着(北)方。
夜晚,我们可以看看星星,北极星所在的一方就是(北)方。
在阴雨天里,我们可以看大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冬天下雪时,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北)方,化得慢的那边是(南)方。
我终于找到了方向,走出树林,现在我很安全了。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你们的方法真管用!
妙招一:谁一在哪里一怎样辨别;
妙招二:什么情况一谁一怎样辨别。
除了文中的方法外,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二)请同学们阅读丛书《星星带我回家》,看看星星是怎样为我们指引方向的?
(三)继续阅读丛书《海螺“除草”记》,交流,在这篇课文中,又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哪些奥秘?总结全文,交流感受。
1.汇报时用上小妙招:谁一在哪里一怎样辨别。
2.妙招二:什么情况一谁一怎样辨别。
(四)延续:跨媒介寻觅“指南针”
向日葵朝阳生长,早晨朝东,中午朝南,傍晚朝西;蚂蚁穴的洞口冬天大都是朝南的,夏天是朝北的;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野外小向导的旅途到这里就结束了,大自然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呢!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