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百合花》课件(共4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百合花》课件(共4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茹志娟
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篇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的风味。
——茅盾
阅读《百合花》,感受青春美和人性美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故事”,小时候我们听着妈妈讲的故事入睡;长大后我们通过许许多多的书籍电影去读前人的故事、他
人的故事,来理解自己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借着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一起穿越回1946年的中秋,去看看中国一个普通农村的角落,有怎样的故事上演——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初读课文
01
走近作者
茹志鹃
(1925--1998)
当代女作家,上海人,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1942年在浙江初中毕业,1943年冬参加新四军,当过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任过华东军区工团组长,分队长,创作组副组长,等职。1955年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文艺月报》编辑,小说、散文组组长,上海作家协会理事。1979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本文是她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有自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
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
撂 ( ) 讷 ( ) 憨 ( )
讪 ( ) 嬷 ( ) 砦 ( )
磕 ( ) 瞅 ( ) 拗 ( )
虔 ( ) 髻( ) 忸怩 ( )
liào
qián
chǒu

niù
初读效果检测
shàn
hān

zhài

niǔ ní

一、读准加点字的音。
初读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1.张皇:
2.忸怩:
3.憨憨:
4.执拗:
5.尴尬:
6.讪讪:
7.虔诚:
难为情的样子。
恐慌,慌张。
(神色、态度)不自然。
傻气,难为情。
恭敬有诚意。
二、掌握下列字词
初读效果检测
梳理情节
02
文体解读:小 说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1.人物
小说三要素
2.情节
3.环境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
小说、诗歌、戏剧、剧小说、散文
从文学体裁上说,这是一篇什么?
读正文,梳理情节:
小说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展开情节。
01
按照小说的情节布置,划分文本层次。
02
03
这是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件故事:我是个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我的是一个小通讯员,他腼腆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小通讯员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她不借给,因此,小通讯员两次受羞,且挂破上衣。新媳妇心存内疚,执意寻找弥合的机会。后来,小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了这位年轻的战士。
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百合花 开端(1-23段) 通讯员带我前往包扎所
发展(24-43段) ①
高潮(44-57段) ②
结局(58-59段) 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
这篇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了1946年的一天,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以及我们向一个刚进过门的新媳妇借被子等故事,在掌握大致情节后,请将下面图表中的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通讯员带我前往包扎所(1-23)
通讯员随“我”借被子(24-43)
通讯员救人牺牲(44-57)
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58-59)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带路—借被—牺牲—献被(盖被)
故事
展现了风景美
展现了人性美,真诚善良
展现了风俗美,童真童趣
军民鱼水情的人情美
第4段——
第42段——
第47段——
第57段——
思考:这些段落有必要存在吗,为什么?
这篇小说主题的营造绝不仅仅依靠故事情节,更依赖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
展示了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主题。
诗化小说,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重意象,重象征,淡化情节,利用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段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氛围,进而凸显小说主题。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
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的主要特点 情节 与传统小说相比,都不以情节取胜,选材以小见大,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甚至连姓名都没有;凸显人性美、人情美
环境(景物、意境) 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自然美与人性美融为一体
语言 充满诗意美,重视营造气氛,有诗的象征和意境,抒情性强。
分析人物
03
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1.正面描写:
①外貌(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要体现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
作用: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促进情节的发展、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③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作用:使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举手投足中窥见人物的心态、心境、性格等。
④神态描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的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⑤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的描写。
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2.侧面描写:
不把笔墨用在要描写的对象上,而是通过对环境或其他人物的言行进行描写,从而突出所要描写的对象的特征。这种描写方法不仅是对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还是塑造人物形象、增强其立体感的重要手段。
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人物衬托、人物对照等。
作用:往往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可以是一个事物、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一个简短的情节。
主要分为三类:人物细节描写、景物细节描写、生活细节描写
新媳妇
“我”
小战士
问:
小说中主要提到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找出文章中关于通讯员的描写,
并简要概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通讯员
7.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8.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
(肖像)外貌描写
年轻、憨厚、朴实的农家小伙子
始终与“我”保持距离,既不让“我”赶上,又不将“我”拉的很远。不让“我”赶上,因为他不好意思与女同志打交道,表明他是一个羞涩、腼腆的小伙子。不将“我”拉的很远,因为他的任务是陪“我”到战地包扎所,担心“我”迷路,表明他是一个善良而有责任心的人。
5节和6节怎样描写小通讯员的反常行为?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写小通讯员的腼腆、羞涩、局促,表现出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第8节末“他见我挨他坐下”后对“他”描写属于什么描写?写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小通讯员
38、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语言描写)
42、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54、“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侧面描写)刻画了小通讯员对革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①为什么说老百姓死封建?通讯员遇到什么情况?这样写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②利用误会法,便于和后文形成对比,突出新媳妇借被子的可贵。
通讯员说“老百姓死封建”,仔细品味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总结: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1)充满朝气,热爱生活。如文中写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和一枝野菊花。
(2)不善言辞,拘谨腼腆。如文中写“我”面对着通讯员坐着时,他“张皇”“局促不安”“脸涨得像个关公”。
(3)憨厚朴实,善良纯洁。如他认识到自己借被子的方法不对,可能会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时,马上“松松爽爽地”带“我”前去解释;借到被子后,当他知道这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时,又立刻感到不安,想要把被子送回去。
(4)关心同志,体贴别人。护送“我”时,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没让我撂得太远”;回去时,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
(5)不畏牺牲,舍己为人。在战斗中,当一颗手榴弹在担架队员们中间冒着烟乱转时,他毫不迟疑地扑了上去,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解除了危险。
小说中的新媳妇是个怎样的形象?文章用哪些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
新媳妇
30.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外貌描写)
美丽娴静
走进人物
34.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动作描写)
44.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的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来她到底问我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告诉她同志弟不是这里的,他现在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的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一张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语言描写)
55.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神态,动作描写)
56、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动作描写)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57.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59.“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动作、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形象:腼腆羞涩、淳朴善良、深明大义、重情重义、果敢坚决
新媳妇:
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文章用哪些手法来塑造这一人物?
小说人物的作用“我”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展开情节。“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者。
②“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
③通过“我”和小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情节
人物
主题
“我”: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特点:大方爽朗、善解人意 、善于做群众工作
小通讯员
新媳妇
“我”
是一个憨厚朴实,拘谨腼腆、舍己为人的通讯员形象。
是一个美丽、淳朴、善良的农村女性形象
是一个大方、爽朗、机灵的文工团女战士形象,是一个次要人物。
三位平凡普通的人,闪耀着人情美、人性美的光辉
军:








腼腆
质朴
英勇
善良
纯朴
圣洁
“我”(线索)
军民骨肉情
课文结构
百合花
通讯员
新媳妇
英俊整洁 充满活力
纯洁腼腆 热爱生活
憨厚朴实 关爱他人
责任感强 勇于牺牲
美丽娴静 
淳朴善良
热爱子弟兵
军民团结
血肉相连
探究意蕴
04
全文出现的一直是百合花被,为什么标题是《百合花》?
百合花的清丽、纯洁、淡雅等特点,既可以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也能够象征小通讯员的淳朴、真诚和高尚,还可以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纯洁美好的军民鱼水情,也可以象征舍己为人的人性美。
意象:百合花
百合花被子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百合花被子是构成小说的主要情节,“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百合花”的清丽、纯洁、淡雅等特点,既可以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也能够象征小通讯员的纯朴真诚和高尚:还可以象征纯洁美好的军民鱼水情,象征舍已为人的人性美。
主题
歌颂了人民战士的崇高品质和人民对子弟兵的真挚感情,揭示了军民团结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根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