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伶官传序
五代史
关于五代
五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的时期。
从公元907年朱温称帝起到960北宋建立止,仅半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中原地区就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前后相继,中原以外则有吴、南唐、吴越、楚 、 闽 、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独立王国,史称“五代十国”。
“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五十三年间, 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 四岁而已。”
李存勖是李克用与侧妃曹氏所生,自幼便善于骑射,胆略过人,心性豁达,深得父亲宠爱。他爱读《春秋》,而且精擅音律,可谓文武双全。
李存勖十一岁时,随父征讨王行瑜,并向唐昭宗报功。唐昭宗非常欣赏李存勖,轻抚其背部,道:“儿将来之国栋也,勿忘忠孝于予家。”后来,唐昭宗还对人称赞“可亚其父”。意思是说,李存勖能超过其父亲,使父亲屈居亚军。李存勖遂得名李亚子。
朱温: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李存勖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伶官
解读题目
五代史伶官传序
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

序: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文章的“前言”或编者的“按语”,或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读者理解下文有的内容。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课文中三处观点句,哪句话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宦官进曰:“臣见长安全盛时,大明、兴庆宫楼阁百数。今大内不及故时卿相家。”庄宗曰:“吾富有天下,岂不能作一楼 ”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 ”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署,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 ”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新五代史》曾有这样的记录:
作者是如何来写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由时间理出过程,概括出和庄宗有关的时间点和相关事件。
时间点 相关事件
908年(23岁) 接受遗命,“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12年(27岁) 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38岁) 灭后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926年(41岁) 身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总起
提出论题:
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分说:正面叙述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分说:反面叙述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总结:得出教训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启示
做事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梳理文章思路,思考作者如何由史实提出观点?
史实能否有力地支撑观点和结论?
思考庄宗的“忧劳” “逸豫”体现在哪里?史实的叙述是否突出了这一点?
908年(23岁)
得天下
912年(28岁)
923年(38岁)
受父三矢,继父遗命
灭燕雪恨,以组系仇
灭梁君臣,建立后唐
15年
3年
926年(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忧劳
逸豫
失天下
五代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一代战神死于追星
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 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徇色禽之荒乐。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舆赋,竭万姓之脂膏。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矧咸有之,不亡何待!
《旧五代史》关于庄宗本纪的最后评价说:
写作背景
对内:北宋王朝建立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对外: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写作目的: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叙述史实一般比较简练概括
1.选材独特,独具匠心
世传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 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梁,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庄宗藏三矢于武皇庙廷。及讨刘仁恭,命幕吏以少牢告庙,请一矢盛以锦囊,使亲负之,以为前驱。凯旋之日,随俘馘纳矢于太庙,伐契丹,灭朱氏亦如之。
——王禹偁《五代史阙文》
2.语言精炼,形象生动
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梁,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
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 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语言精炼,形象生动
庄宗藏三矢于武皇庙廷。及讨刘仁恭,命幕吏以少牢告庙,请一矢盛以锦囊,使亲负之,以为前驱。凯旋之日,随俘馘纳矢于太庙,伐契丹,灭朱氏亦如之。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轻拓展
还记得宝玉挨打的原因吗
金钏之死:金钏是王夫人的丫鬟,因与贾宝玉玩笑过火,被王夫人撵出贾府,最后投井自杀。贾环向贾政告状,说贾宝玉强奸不遂,导致金钏投井而死,使得贾政对贾宝玉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怒。
忠顺王府索人:伶人蒋玉菡是忠顺王府的人,贾宝玉与蒋玉菡交往密切。当忠顺王府找不到蒋玉菡时,就来到贾府找人。贾政因贾宝玉私下结交伶人蒋玉菡而怒不可遏....
思考:宝玉私下结交伶人,贾政会为什么会如此生气
古人追星也疯狂
唐玄宗李隆基和清朝的咸丰皇帝都是著名的戏迷,他们不仅喜欢欣赏戏曲表演,还会亲自参与戏曲的演出。此外,慈禧太后也是一位戏痴,她喜欢皮黄戏,对昆曲的唱法也有很深的研究。
除了统治者之外,一些文人雅士也喜欢欣赏戏曲表演,并为戏子们写下了不少赞美之词。比如,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就曾经为一位名叫董其昌的戏子写过赞誉之词,称他为“古今第一美少年”,并邀请他到家中表演戏曲。
宝玉不求上进也就罢了,但他竟然因为私下与伶人交好而得罪了其他权力集团的掌权者。
如果你是贾政,你会怎么劝宝玉远离戏子
明确劝说目的:远离伶人
明确劝说口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肃中流露出关心)
找到劝说依据:从《伶官传序》中挖掘素材
可借鉴的论据:(李存勖死于伶人之手)
可借鉴的观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劝说思路:
为什么:分析与伶人交往可能带来的危害(给宝玉个人及贾府)
怎么做:给宝玉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如果你是贾政,你会怎么劝宝玉远离戏子
诫子书
吾儿宝玉:
近日闻汝与戏子蒋玉菡过从甚密,此乃败坏家风之举。贾府以儒雅立身,以礼义传家,汝与戏子交往,岂不有损家风,玷辱门楣 此事已传至忠顺王府,吾深感祸端之将至。
伶官戏子,自古皆视为微贱之流,其行为举正轻浮不端,易诱汝入歧途。汝与之交往,将有损汝之德行。吾知汝一向聪慧,当明辨是非,远离伶人。
古人有云:“居安思危”。汝之所为关乎贾府之颜面,亦关乎家族之长远。吾欲以古事喻之:昔日李存勖,勇猛非凡,能征善战,克复唐朝,建立后唐。然其得权之后,安稳之余,则沉湎于声色犬马,疏于朝政。对伶人宠爱过溺,以至藩镇叛乱,臣子背离,身死族灭,国亡矣!
如果你是贾政,你会怎么劝宝玉远离戏子
以古人为镜,可知兴衰之理。智勇之人易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此乃千古不变之理。宝玉,汝宜自警,勿因安逸而失大,以古人为鉴。方能行稳致远也。再观历史之事:商纣王因宠溺妲己而败政灭国;周幽王因宠溺褒姒而导致众叛亲离;秦始皇因溺于豪奢而二世即灭;唐明皇因溺于美色而致安史之乱;宋徽宗因沉溺艺术而致靖康之变。此皆前车之鉴,吾儿当深省之。
望汝能以此为契机,反省自身之过失。贾府之声誉系于汝一身,汝当爱之如命。当与君子交,言语有节,行为有度;当致力于经济仕途,吾望汝能明吾苦心,晓吾对汝之期望。
三垂冈
清 · 严遂成
英雄立马起沙陀 , 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 , 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 , 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 ,至今人唱《百年歌》。
英武“李亚子”,昏庸“李天下”
对比阅读
《过秦论》、《伶官传序》——对比阅读
《过秦论》、《伶官传序》——对比阅读
一、评述历史的角度
二、文章表现形式
三、文章表现手法
四、得出结论的方式
五、语言特点
一、评述历史的角度
对比阅读
两篇史论都是站在作者所处的时代,评说前朝得失,鉴古观今,从“人事”出发,思考帝王应如何治国。

《过秦论》通过宏大的历史事件分析影响王朝更替的因素。《五代史伶官传序》从极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天下大事。

对比阅读
二、文章表现形式
《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以散体写史论
予尝谓贾谊之《过秦》,陆机之《辩亡》,皆赋体也,大抵屈宋以前,以赋为文。——(宋)项安世
所谓“以赋为文”,指的是古文写作中,借用赋体,铺陈、夸张,喜用排比、对偶的写法,打破文章体式。
三、表现手法
对比阅读
对比
1.行文上先扬后抑。
2.对比构成层层递进。
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结局:陈涉>秦朝
伶人<燕梁<庄宗 结局:伶人>庄宗
3.运用对称词语形成对比。
四、得出结论的方式
对比阅读
《过秦论》先叙后议
《五代史伶官传序》,叙议结合。
对比阅读
五、语言特点
1.语言灵动多变,长短交接,整散结合;
2.论述前代衰亡时,使用语言极其相似。

《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对比阅读
五、语言特点
《过秦论》文采斐然,辞藻相对华丽,气势充沛,铺张扬厉。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字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文从字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