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生物学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C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的,A错误: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醋酸菌是需
氧细菌,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细胞膜上进行,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D错误
2.D细胞外和液泡内的PH低于细胞质基质,所以H+进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H进入液泡是逆浓度梯度,
方式不同,A错误。SO)S1和NHX都是能运输N+和H的转运蛋白,功能相同并不代表他们的结构一定相
同,B错误。H+一ATP泵也是ATP水解酶,但酶不能提供活化能,C错误。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人到根周
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
的比例异常,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Ca+调节Na+、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
例。所以C+对HKT1的作用为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D正确。
3.C酶浓度只能改变酶促反应速率,不会改变酶的活性,C错误:葡萄糖也会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
D正确。
4,D由图可知,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互换,A、B错误,D正确;题中没有说明该生物是雄性
还是雌性,不能肯定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一定是精细胞,C错误。
5,B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丙酮酸,所以糖酵解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正确:细胞
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B错误;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可以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糖酵解产生的
NADH可以将丙酮酸脱氢产生的乙醛还原为乙醇,D正确。
6.CRNA是单链,所以RNA复制时要经过两次碱基互补配对才能合成子代病毒RNA,A正确:如逆转录病
毒需要将RNA和逆转录酶注人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B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链
球菌,C错误:RN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对克里克中心法则的补充,D正确。
7.C密度梯度离心是在密度梯度介质中依密度而分离的离心法,只有一个离心转速,差速离心法有多个转速,
C错误。
8.B鸡爪胚胎发育时期璞的消亡是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A正确;胚胎中组织分化明显的阶段是原肠胚,B
错误。
9.C若不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解离,则该细胞是活细胞,碱性染料无法进人活细胞,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中染
色体的行为,A错误:细胞乙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且祥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
16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但核DNA分子加倍,故细胞乙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
32个,B错误;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每一极染色体的形态各有8种,且每一极有2个染色组,C正确:细胞丁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
出现一个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使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2个子细胞,D错误。
10.C患儿在发热过程中,体温升高的时间内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A正确:CD4+T细胞是一种辅助性T
细胞,CD8+T细胞是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和分化,B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直接杀死病毒,只能使靶细胞裂解,让病毒暴露,C错误;表中数据显
示,有胸腔积液组腺病毒肺炎患儿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数量均少于无胸腔积液组,因此
有胸腔积液组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症状较重可能与宿主的细胞免疫被抑制有关,D正确。
11.D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不仅是ABA和GA的相对含量,A错误;GA能促进
种子的萌发,破除休眠后种子对GA的敏感性升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打破休眠后,种子对外界环境因素
的敏感性大于休眠时,促使种子处于非休眠状态,B错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是细胞分裂素的作用,C错误;
ABA的作用是抑制种子萌发,促进种子休眠,外界环境信号因素引起休眠诱导会促进ABA的合成,故A处
是合成ABA,D正确。
12.D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应该求累计最大值,不能求平均值,D错误
【“皖八”高三三联·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HD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茵有由细胞膜构成的生物膜系统
B.它们均以D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
C,醋酸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膜上进行
D.核糖体是所有细胞都有的细胞器
2.盐地碱蓬能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与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有关。下图是盐地碱蓬根
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示意图(HKTI、AKT1、SOS1和NHX均为转运蛋白)。在高盐胁迫
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
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
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Na+、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
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膜外
Na'
pH:5.5
SOS
Na"
H-ATP泵
H
Na
ADP+Pi
NHX
ADP+Pi
H'
H
Na
H
ATP
液泡pH:5.5
ATP
pH:7.5
H-ATP泵
A.H+进入细胞和进人液泡的方式是一样的
B.SOS1和NHX都能运输Na+和Ht,所以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
C.H+一ATP泵也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活化能
D.细胞质基质中的Ca2+对HKT1的作用为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
3.下列与教材实验探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磷脂分子置于水一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呈单层分布
B.叶绿体可通过改变自身的方向来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C.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酶浓度和酶的抑制剂等
D.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葡萄糖来防止其在酒精检测时的颜色干扰
【“皖八”高三三联·生物学第1页(共6页)】
HD
4,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Bb,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
的一个细胞,其中一条染色体的基因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未
A.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标出
B.未标出部分基因均为A
C.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会产生3种或4种精细胞
D.图示时期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5.细胞的有氧呼吸需要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丙
酮酸,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通过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也可以形成酒精、乳酸或甘油等,
乙酰辅酶A也可来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糖酵解全过程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B.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可以为合成必需氨基酸提供原料
C.氨基酸代谢的产物有尿素、二氧化碳和水
D.糖酵解产生的NADH可用于酒精发酵时乙醇的合成
6.下图表示三种病毒合成自身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OoOx0e
1
DNA
RNA
7
RNA
00o0o0p0c0o∞
8/0
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A.图乙所示病毒RNA要经过两次碱基互补配对才能合成子代病毒RNA
B.有些病毒侵染细胞时RNA和部分蛋白质可进入细胞
C.图甲可表示T2噬菌体侵染肺炎链球菌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D.图乙和图丙过程是对克里克中心法则的补充
7.下列有关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
B.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密度梯度离心需要设置不同梯度的离心速度
D.荧光标记标记的一般是生物大分子,而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的是元素
8.鸡爪与鸭掌的最大不同在于,鸡爪的趾骨间没有璞状结构,但在胚胎发育形成趾的时期,这两
种动物的趾间都有蹼状结构。为了探究蹼状结构的形成和消失是如何进行的,科学家进行了
如下实验:①将鸭胚胎中预定形成鸭掌部分的细胞移植到鸡胚胎的相应部位,结果鸡爪长成
了鸭掌;②将鸡胚胎中预定形成鸡爪部分的细胞移植到鸭胚胎的相应部位,结果鸭掌长成了
鸡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鸡爪
鸭草
实验①结果
实验②结果
A鸡爪胚胎发育时期蹼的消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B.实验中移植时间应选择在囊胚期
C.两组实验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D.鸡爪与鸭掌的相似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间接证据
9.如图是在洋葱(2=16)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
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皖八”高三三联·生物学第2页(共6页)】
H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