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下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教材分析《我们奇妙的世界》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本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教学目标1.认识“呈、雕、蔚”等9个生字,区分多音字“劲”,会写"幻",理解词意“雕饰、余晖”的意思,联系生活理解“光芒、光辉”的不同。2.借助关键词句整合信息,厘清课文写了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并能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描写天空的事物,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3.通过生活体验、沉浸想象、感情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从"抓住变化、加入想象"等方面把事物写清楚,体会天空的奇妙。教学重点通过生活体验、沉浸想象、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品读天空珍藏部分,了解课文从"抓住变化、加入想象"等方面把事物写清楚,体会天空的奇妙。教学过程一、提问激趣、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揭题读题《我们奇妙的世界》。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学习字词。(1)借助形旁理解词语 "余晖"联系生活理解"光芒、光辉"的不同用法。(2)读准多音字"劲",理解不同读音的不同意思。(3)"开火车"认读词语。2.梳理文章脉络。(1)找出中心句。(2)预习单汇报。(3)请学生按序板贴天空的珍藏。三、学习第二到八自然段、了解天空的奇妙。(一)学生汇报,交流感受(二)品读太阳一天变化带来的奇妙聚焦"太阳、余晖"段落。(1)师生交流。(2)出示表示颜色的词"粉红色、蔚蓝色、金色…",指导朗读,感受颜色之美(3)重点生字"幻"的书写指导(4)抓住关键词 "慢慢地变"和"不时地变幻"体会颜色之多。(5)视频欣赏激趣朗读。小结:一天日升日落,太阳让天空不断地换上绚丽多彩的新衣,它真是个(魔术师),就像作者说的,这是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三)品读"云彩"晴雨变化带来的奇妙1.聚焦"晴天云彩"段落。(1)拆解组合法理解"雕饰"的意思。(2)朗读、想象说话2.聚焦"雨天云彩"段落。(1)拟声词(滴滴答答、哗啦啦、叮叮咚咚…),拓展体会雨点声音变化。(2)朗读句子。小结:云彩会呈现各种奇妙的形状,会带来大自然的音乐家雨点,让人不禁赞叹这是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四)放手学生品读"加入想象"1.出示"水洼、群星"段落,提问学生作者是怎样写出奇妙的。2.师生交流,品读想象的奇妙3. 标红想象部分,自由读,读出奇妙。师:作者在看到每一样事物后,既发现了事物的变化,又写出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五)配乐齐读2到8自然段四、总结全文,梳理学法1.出示单元导语部分,单元目标。2.小结: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个部分来写我们奇妙的世界,作者抓住与天空密切相关的事物,描写了天空在一天中的变化,通过抓住事物特点的变化,如颜色、形状、声音的变化,加上丰富的想象,向我们展现了这个奇妙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奇妙是因为一切都是又生命的。五、扩展练笔1.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2.分享评价。教学反思本文语言生动,将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物,描写得充满诗意和画面感。课上完,我做了以下反思:文章的自然段较多,但是每个自然段都很简短,而且结构清晰明朗,描写天空和大地的层次类似。因此在课前利用预学单进行预习,重点在于复习学生找关键词句梳理课文内容的能力。本文中要求识记的生字以集中形式出现,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识字方法的多样,并将易错字词比较分析,使学生加深记忆。本课朗读的重点,在于读好关键词句。在课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奇妙”;随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明白世界的奇妙之处正在于“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在指导朗读描写天空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朗读,找出朗读重点,为后面学习大地部分的内容提供范例。学生在读写的学习体验中,实现了语言的积累。但是朗读方式多以齐读为主,在个性化朗读指导上要加强,怎样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奇妙”,读出“变化”,还需要加强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加强教学语言的品读能力。在课后“小练笔”中,本意结合作者表达方式的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有教、有学、有评,实现课堂学习的完整性,但因为课时进度安排不合理,导致没有完成这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实在需要好好的反思,对前面的教学内容做出调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