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教学设计逐字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匆匆教学设计逐字稿

资源简介

8.匆匆教学设计逐字稿
上课,同学们好!
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的匆匆指的是什么匆匆?(时间、时光)
赏析课文从赏析词语开始,考考你预习的情况,谁会读?
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伶伶俐俐
读错了没关系,改过来就好,我相信第二遍你会读得更好。
特别是这两个词有点难读,请你来。
头涔涔、泪潸潸
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带读、跟读)
谁来猜猜看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太棒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关注字的偏旁:汗水不停地流;泪水不停地流。)
这样的词在生活中常见吗?因为朱自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在白话文兴起的时期,词语也是有时代感的。其实作家也是有时代感的,接下来我们把这组词再来读一读。(齐读)
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叠词)同学们看,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朱自清就用了16个叠词,他特别爱用叠词,也善用叠词,大家一起看看这两个片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盹儿,踢几脚球儿,赛几趟跑儿,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野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听完了,叠词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美妙、有节奏感、画面感)
朱自清生活在扬州,江南温婉如水的生活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朱自清,所以他的作品就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特点。
赏析完词语,接下来我们好好品读课文,赏析作者情感。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示时间匆匆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请你来分享。并将体会到的作者情感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分享完每一段中表示时间匆匆的句子与感受。师引读这些句子:朱自清对时光流逝表示不舍表现在——读;朱自清对时光流逝表示惋惜表现在——读;朱自清对时光流逝表示无奈表现在——读……)
读着读着我们感受到朱自清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与惋惜,对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惆怅与伤感。同学们,古往今来,写时光流逝的文章多如牛毛,为什么这篇匆匆会成为代表作之一呢?接下来我们好好去探究探究,去赏析作者的表达,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找到相关语句写批注,并与同桌交流。请生交流。
非常好,掌声送给他。三自然段用了排比展现了一幅幅生活细节。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生活画面,圈一圈。让我们用朗读来展现这一幅幅画面。
同桌合作,一人读红色部分(什么时),一人读黑色部分,边读边想时光匆匆的画面。
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成果。女生读红色部分,男生读黑色部分(伴乐)。看大家读得这么投入,我也想加入,给不给我这个机会?跟我读,我要提高难读,我读红色部分,剩下的你们读,准备好了吗?
大家深情朗读时,日子从我们耳边飞过了。同学们,你们的日子,又到哪里去了呢?请选择其中一个句式说一说。
同学们,朱自清就是把抽象的时间,幻化成具体的生活细节,正是这些生活细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不舍、惋惜、无奈、遗憾。
太棒了,你们发现了朱自清的一个写作秘密。(板书:生活细节)
还有什么发现,请你交流。
你的发现太了不起了。同学们看,这几个片段连用了十几个问号。把他的情感通过问号表达出来。让我们跟着朱自清的文字一起来问一问。(1/4自然段的问句)
朱自清正是用了这一连串的问号,问出了他心里的——(不舍、惋惜、无奈、遗憾)这直抒胸臆的连问让他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强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几岁吗?猜猜看。(八千多个日子里)你预习很认真,书读得很仔细!
老师告诉大家,他当时24岁。再看看24岁之前他的人生经历。18岁就考入北京大学。20岁就出版了处女座诗集。22岁成立了第一个诗社,创办了第一个诗歌杂志。23岁成了五四时期重要作家之一。看了这些,你心里有什么想问的?
是啊,24岁已然成为文坛新星,正是风华正茂,大展身手的时候,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不着急,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要创作匆匆,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慨?请大家默读阅读材料,边读边想作者创作《匆匆》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圈出相关语句,找依据。并同桌交流说发现。(句式:读了材料——,我发现可能是因为——)【家庭和事业遭到了打击,不被认可,陷入孤独境地】
通过大家交流,我们看到了朱自清不论是对于国家前途还是自己的未来都很迷茫。个人的经历、社会局势的变化也会导致情感的变化,所以他有感而发写下了《匆匆》,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感到伤感。
同学们同样是写时间,曹操的《龟虽寿》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又有什么不一样?请大家一起读。
你从这首诗当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不服老)哪几句让你特别有这方面的感觉?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读出那种大气。
读着这几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想向天再借500年的宏愿。他那么想延年益寿想干什么?我们来看一则资料。(53岁的他,刚才取得北伐胜利。)
曹操的诗给我们感觉是:激昂的,朱自清的《匆匆》却给我们哀婉的,黯然神伤的。为什么 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经历不同,情感表达就不同)请你补充。(曹操北伐胜利,目标清晰。)人生经历对情感表达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