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任务一 芦笋生产任务资讯组织实施一相关链接计划决策二三四检查评价五计划决策三计划决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获取芦笋生产的相关信息后,研讨并获取工作过程、工具清单、材料清单,了解安全措施,填入工作任务单,制定芦笋生产方案。计划决策1.计划材料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数 量表1 芦笋生产所需材料单2.工具使用表2 芦笋生产所需工具单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数 量计划决策3.人员分工表3 芦笋生产所需人员分工名单序号 人员姓名 任务分工计划决策4.生产方案制定生产方案的内容:1.芦笋品种与种植制度2.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 种子、肥料、农药、生产工具、农膜、绳等。3.田间生产的具体内容制定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整地作畦、(2)种子处理、(3)播种 、(4)田间管理 、(5)病虫草害防治 、(6)采收4.资金预算 土地、设施租金;农资费用;劳动力费用;管理费用等。5.讨论、修改、确定生产方案。6.购买种子、肥料等农资。组织实施四组织实施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学习工作单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开展芦笋生产演练;并记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或调整情况。(一)播种育苗生产上应选择地温达15℃左右播种。春季采用小拱棚覆盖,营养钵育苗。夏、秋季可采取条播方式育大苗要5~6个月,地下有10~15条条状根,苗高35~45 cm,育小苗要2~3个月,苗高20 ~25 cm。(二)整 地施肥种植芦笋的大田应深翻30~40cm,清除杂草和异物。全面施肥,667m2施腐熟有机肥4000kg、45%三元复合肥50kg,3%辛硫磷颗粒剂4 kg,施于沟中,上面盖一层土后再定植。(二)定植白芦笋按1.6~1.8 m,绿芦笋按1.3~1.5 m作畦,畦中间开宽40~50 cm,深30~40 cm的定植沟,小苗栽在距地面7~10cm处,每隔50 cm单株或双株定植。(四)田间管理1.施肥定植活苗后,施一次淡水粪,隔2个月施一次,入秋后加大肥量,冬季或早春应重施一次有机肥,采笋期追施氮肥2~3次,采笋结束后,除去培土应追施1次复壮肥,最后1次追肥应在霜前2个月,以免不断发生新梢,妨碍根部的养分积累。(四)田间管理2.中耕、除草杂草滋生或久雨土壤板结,要及时除草松土。3.排水与灌溉高温季节要注意排水,及时松土,多雨季节也要加强排水,防止积水而使茎芽腐烂和茎枯病。栽培时应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70%~80%,停止采笋后,还须注意灌水。特别应注意冬前灌冻水,一定要灌足,灌透,这对提高来春嫩茎的产量甚为重要。(四)田间管理4.疏枝、清园弱茎、有病害茎应及时除去,过于繁茂的枝叶也可疏去部分枝叶,并把枯、残叶及时清除,留下健壮、粗大、无病虫侵染的枝叶。夏季、冬季还应及时清除所有茎叶、每次疏枝、清园时,都要把枝叶,搬出种植地深埋或烧掉,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四)田间管理5.搭架芦笋茎杆高细,茎枝繁茂,在植株徒长和大风吹垄时,容易倒伏,对采收绿芦笋的,可在雨季前开沟排水和拉铁丝支撑茎枝,以防倒伏。(四)田间管理6.培土白芦笋栽培在采收前10~15d,10cm深处的土温达10℃左右开始培土,培土要用细土,培土厚度25~30cm为宜;采收绿芦笋的,应保持地下茎上部有15 cm的土层。(五)采收嫩茎采收期自4/上~8月。绿芦笋采收时,用刀将嫩茎自近地面处割下,用湿布擦净附着在嫩茎上的泥沙。白芦笋采收在早上黎明时进行,用刀至笋头下17~18cm处切断,用土填平收割后的空洞,采收的嫩茎应注意避光,可用潮湿黑布覆盖,以防阳光照射变色。每667m2芦笋产量一般为300~500 kg。留母茎栽培高产在1 300 kg以上。检查评价五(一)记录单各小组按修订后的生产方案进行芦笋生产,每组选定1名小组长,组织实施过程,小组和个人记录生产情况。1.小组工作记录单(参考主题一 蔬菜种类与分类)2.个人记录单 (参考主题一 蔬菜种类与分类)(二)评价表芦笋生产任务完成后,学生、小组、教师检查任务执行情况,并评分。学生该项目得分为自评占10%、教师评小组占30%、教师评个人占30%,小组评个人占30%。(二)评价表学习任务: 班级: 学习小组: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时间: 四阶段 评价内容 分值 自评 教师评小组 教师评个人 小组评个人资讯 10分 芦笋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特性 1芦笋栽培制度 1芦笋市场行情 1芦笋育苗定植 1芦笋定植后的环境调控方法 1芦笋定植后的肥水管理方法 1芦笋常见病虫害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方法 1芦笋产品采收标准 1了解芦笋生产新技术 1工作任务认知程度 12.计划与决策 20分 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 5制定、讨论、修改生产方案 5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生产资料组织准备 5产品质量意识 2(三)评价表四阶段 评价内容 分值 自评 教师评小组 教师评个人小组评个人3.实施 50分 培育壮苗 5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3芦笋定植、地膜覆盖 2芦笋肥水管理 5芦笋环境调控 5芦笋化控技术 5芦笋病虫害防治技术 5分期采收及采后处理 5工作态度端正,注意力集中,有工作热情 5与小组成员讨论能够解决生产问题 5团队分工协作,操作是否安全、规范、文明 5(三)评价表四阶段 评价内容 分值 自评 教师评小组 教师评个人 小组评个人4.检查与评价 (20分) 任务完成的规范性、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教学资源运用情况 2学习纪律与敬业精神 4产品质量 4技术报告、生产方案的质量 4学习迁移效果 3总分 100自认为完成好的地方 自认为完成不满意的地方 自认为整个工作过程需要完善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