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任务三 菜用大豆生产栽培技术五(一)播种育苗1.品种选择选用早熟丰产品种,如台湾292白毛豆、日本矮脚毛豆、台湾75毛豆等。(一)播种育苗1.播前准备(1)种子处理 播种前3~4d,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剔除小粒、秕粒和有病斑、虫斑、破伤的种子,晾晒1~2d,然后在50~55℃水中浸种10~15min,捞出备用。(2)根瘤菌和钼酸铵拌种 用200g菌粉加水2.5kg拌已消好毒的种子,在根瘤菌拌种同时加入1.5%的钼酸铵浸液,拌种后晾干即可播种。(一)播种育苗2.播种及管理2/上~3/上播种,播种应选择“冷尾暖头”的天气进行。播种前浇足底水。撒播育苗的,以豆粒铺满床面不相互重叠为度;营养钵育苗的,每钵播3~4粒,每667m2播种量需4~5kg。7~10d即可出苗。出苗前不通风,出苗后要及时揭去地膜,适当通风降温,控制棚温白天18~25℃,夜间10~15℃。定植前1周进行低温炼苗。(二)扣棚盖膜,整地作畦,施基肥1.扣棚盖膜 定植前10d左右进行,通过闷棚以提高棚内土温。2.施足基肥 一般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复合肥40kg,过磷酸钙60~70kg,钾肥15~20kg或草木灰100~150kg,开沟深施或全层施肥。3.整地作畦 定植前3~4d整地作畦,畦呈龟背形,畦宽1.5m(连沟),畦高20~22cm。(三)定植(1)定植时间菜用大豆在幼苗第1对真叶由黄绿色转为青绿色而尚未展开时定植。一般大棚套小棚加地膜栽培于2月下旬定植,大棚套小棚栽培于3月上旬定植。(2)栽培方法与密度每畦种四行,每穴3~4株,穴距20~22cm,每667m2种10000~15000株。(三)定植(3)定植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到带肥、带药、带土坨定植,定植时保持秧苗根坨面与畦面相平,定植后浇好点根肥。(4)盖地膜定植后即行盖地膜,要求破口要小,扶苗出膜的操作要轻,地膜要拉紧铺平,紧巾地面,种植孔四周用土压牢。为防杂草,可选用黑地膜。(四)田间管理1.温度 定植后3~5d不通风,以保温保温,促进还苗;还苗后白天保持24~30℃,夜间18~24℃,白天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要通风换气,避免烤伤秧苗。随着秧苗的生长发育,大棚要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3月份后外界温度开始转暖,更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止菜用大豆植株徒长,4月初揭膜。(四)田间管理2.间苗补苗 当秧苗定植缓苗活棵后,即可间苗补苗。间苗淘汰弱苗、病苗和杂苗,每穴留2~3株,至少2株;发现缺株,即移苗补栽,并浇活棵水2~3次,保证补苗后秧苗成活。(四)田间管理3.追肥 在初花期667m2施尿素12.5~20kg,进入开花结荚期再重追1次肥,667m2施尿素5~10kg,草木灰100~150kg,过磷配钙5kg,以确保菜用大豆结荚充实饱满。菜用大豆钾肥不足时,容易发生“金镶边”,造成植株小叶先端边缘发黄,严重时植株枯死。可在早晨露水未干时,顺风向菜用大豆植株上撒草木灰数次,每667m2每次50kg。(四)田间管理4.水分管理 幼苗期一般不浇水,开花后浇水宜少,结荚后需水量增加,地干即浇水,在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而受涝害。5.防止徒长,增加结荚 菜用大豆植株发生徒长则落花落荚,秕粒、秕荚增多,降低产量,可以采取摘心。摘心宜在开花初期,将植株顶心摘去1~2cm即可。(五)防病治虫1.防病 病害主要是锈病。可选用400g/l氟硅唑乳油(福星)4000~5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800~1200倍防治。2.治虫 害虫有大豆食心虫、黄条跳甲和豆荚螟等。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可选用3%甲维盐微乳剂(奥翔)、2.2%甲维盐微乳剂(三令)2500~3000倍液防治;黄条跳甲用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更猛)800~1000倍喷雾防治。(六)采收一般在豆粒饱满,豆荚仍为绿色时采收。分批采收,采收2~3次,在傍晚或早晨时采收,品质最佳。667m2产可达500kg以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