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黄瓜生产-任务资讯 课件(共16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黄瓜生产-任务资讯 课件(共16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任务一 黄瓜生产
任务资讯
组织实施

相关链接
计划决策



检查评价

任务资讯

(一)植物学特征
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中幼果具刺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又称胡瓜,王瓜。
原产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北部地区 。
黄瓜以嫩瓜食用,具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可凉拌、熟食、盐渍、酱渍等。
图1 黄瓜植株
(一)植物学特征
浅根系,根系主要分布在约30cm的耕作层内,不宜选择粘重土壤。
再生能力差,育苗对必须采取护根措施。
根系喜湿但不耐涝,喜肥但不耐肥。
1.根
(一)植物学特征
幼苗直立生长;自6~7片叶后,茎节伸长不能直立生长,故需要搭架或吊绳引蔓。
茎为无限生长类型且具顶端优势,茎的粗细和节间长短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
茎上叶腋处可发生侧枝,生产上应注意整枝打杈。
图2 黄瓜的茎
2.茎
(一)植物学特征
子叶对生,幼苗生长初期主要的营养来源。
真叶互生,叶片大而薄,故蒸腾量大。
黄瓜叶片从显露到展开约需5d,从展开到定型约需10d,至50d,叶片成为老龄叶。从展开到达到最大值后15d光合作用最旺盛。
图3 黄瓜的叶
3.叶
(一)植物学特征
花腋生,雌雄异花同株,雌花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
品种间自然杂交率高达53%~76%。
图5 黄瓜的雄花
图4 黄瓜的雌花
4.花
(一)植物学特征
果实为假果,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
呈绿色或白色,外被蜡质,果实呈长圆筒形,长15~60cm。
开花后7~15d便可采收嫩果。开花至果实成熟一般需35~45d。
图6 黄瓜的果实
5. 果实
(一)植物学特征
由授粉到种瓜采收需35~40d,每果可结籽100~300粒。
种子扁平、长椭圆形、黄白色,千粒重20~40g。
发芽年限4~5a,但1~2a的种子生活力高。
图7 黄瓜的种子
6.种子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喜温暖,不耐炎热,适宜温度为20~25℃,不耐寒,气温下降到10~13 ℃,即停止生长。最适地温20~23℃, 地温12℃以上根毛开始生长,高于25 ℃易引起根系衰弱和死亡 。
20~25℃/10~15 ℃
25~29℃/18~22℃
图8 黄瓜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同
1.温度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黄瓜对光照周期有显著分化,野生黄瓜具有明显的短日性,华南型黄瓜对短日较为敏感,而华北型黄瓜表现为日照中性植物。
黄瓜需强光照,也能适应较弱光照,其光饱和点为70klx,光补偿点为2klx,黄瓜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温度、光照、水分、CO2浓度对于黄瓜的光合速率均有明显影响。
光照不足常引起落花,强光伴随高温干旱,则会引起卷叶、坐果率低或果面灼伤。
2.光照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黄瓜喜湿润。其蒸腾系数露地为400~800,保护地为200左右。
黄瓜根系较浅,吸收能力弱,因此,对RH和土壤水分要求严格,在高温、强光和空气干燥的环境中,易失水萎蔫,影响光合作用。
理想的空气湿度应该是苗期低,成株期高,夜间低,白天高。高达85%~95% ,低到60%~70%。黄瓜生长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90%,但苗期控制在60%~70%。
3.水分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黄瓜适宜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土壤pH5.5~7.6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但以pH6.5为最佳。根系适宜的土壤溶液浓度为0.03%~0.05%,过高或肥料不腐熟易发生烧根现象。
生产1000kg商品瓜约需N 2.8~3.2kg,P2O5 1.2~1.8kg,K2O 3.6~4.4kg,CaO 2.9~3.9kg,MgO 0.6~0.8kg; 其中N∶P2O5∶K2O要素的配合比例应为1∶1∶2。
4.土壤营养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黄瓜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量CO2,通常合成1kg碳水化合物约需CO21.45kg,黄瓜光合作用CO2的饱和浓度为0.1%,在高温、高湿强光环境中, CO2的饱和浓度可达1%。
黄瓜根系最适宜的土壤含氧量为15%~20%,低于2%时生长不良。在生产中可通过多施有机肥、中耕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在土壤板结或过湿的情况下,氧气不足,土壤浓度呈还原状态,会形成多种有害物质,影响根系活动并导致病害发生。
5.气体
(三)生长周期
种子萌发到第2片子叶平展,真叶显露
从子叶平展到第4片真叶充分开展
从第4片真叶展开至第1雌花坐果到座果
从第1花序座果到果实采收完毕
图9 黄瓜生长发育周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