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药物制剂综合实验1.掌握不同药物浓度的稀释与配制方法2.观察实验药物的配伍禁忌,了解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3.加深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实验目的一药物制剂的配制二注射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药物的配伍禁忌三药物的溶解性实验内容一、药物制剂的配制(一)配制75%及50%乙醇(二)配制2%碘酊(三)配制癣药水(复方苯甲酸醇液)(四)配制花露水1.实验药品:无水乙醇(95%),蒸馏水实验物品:50ml量杯,玻璃棒2.操作步骤: 配制75%乙醇加入蒸馏水至50ml 配制50%乙醇加入蒸馏水至50ml3.注意事项:①75%乙醇配制复方癣药水;50%乙醇配制花露水。②配制好倒入回收瓶。③75%乙醇常外用作为消毒剂。(一)配制75%及50%乙醇1.实验药品:碘0.2克,碘化钾0.15克,50%乙醇加至10毫升2.实验物品:天平,牛角匙,50ml量杯,玻璃棒3.操作步骤:称取碘片0.2克及碘化钾0.15克,置于量杯内,先加少量50%乙醇搅拌溶解,然后再加入乙醇至10毫升即得4.注意事项:①碘片称取时尽量选小块。②碘与碘化钾同时放入量杯内,先用少量50%乙醇搅拌溶解,此过程较慢,需不停搅拌,促使溶解。(二)配制2%碘酊1.实验药品:苯甲酸3克,水杨酸1.5克,碘酊3~4滴2.实验物品:天平及砝码,50毫升量杯,玻璃棒,牛角匙,滴管。3.操作步骤:分别称取苯甲酸,水杨酸置于量杯内,先加入少量乙醇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加入75%乙醇至50毫升搅拌均匀即可,最后加入碘酊3~4滴。4.注意事项:①苯甲酸、水杨酸为消毒防腐药,对皮肤有刺激性,注意不要弄到皮肤上。②乙醇加足后加入碘酊3~4滴,(加入目的有颜色表明外用、碘有消毒防腐作用。(三)配制癣药水(复方苯甲酸醇液)1.实验药品: 硼酸0.25克,50%乙醇,色素,香精2.实验物品:天平及砝码,牛角匙,10毫升量杯,50毫升量杯,玻璃棒,滴管,酒精灯。3.操作步骤: 1.称取硼酸0.25克加入蒸馏水10毫升,加热冷却后再加入50%乙醇至50毫升。 2.与上液中加入食用色素少许着色后再加入香精5滴搅拌均匀即可。4.注意事项:①蒸馏水少许加热即可,目的是促使硼酸溶解。②因乙醇有挥发性,故需待溶解冷却后再加入,以防挥发(四)配制花露水序号 药物 现象1 维生素C 1ml + 氨茶碱1ml2 红霉素 1支 + 生理盐水 5ml3 红霉素 1支 + 注射用水 5ml4 氯霉素1ml + 复合维生素B 1ml5 氯丙嗪1ml + 碳酸氢钠 1ml6 NaHCO3 1ml + 地塞米松 1ml7 氨茶碱1ml + 氯丙嗪 1ml8 CaCl21ml + 地塞米松 1ml9 KCl1ml + 红霉素 1ml10 青霉素1ml+氯丙嗪1ml。二、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药物的配伍禁忌1.目的:观察pH值对磺胺药溶解性的影响,从而理解本类药物排泄途径时尿液pH的酸碱度与其不良反应的关系。2.原理:磺胺类药被吸收后,主要在肝内乙酰化失活,乙酰化磺胺在尿中溶解度低,易析出结晶损伤肾,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尿路阻塞和尿闭等症状。3.药品:1:3醋酸溶液,磺胺嘧啶粉,10%氢氧化钠溶液。4.仪器:试管4支、pH试纸、注射器、烧杯三、磺胺类药物的溶解性步骤 药物 是否溶解及PH值1 SD粉10mg, 加蒸馏水2 加1:3醋酸溶液 1—2滴3 加1:3醋酸溶液 1—5滴①对照管 ②加10%NaOH溶液3-5滴 ③加水后的情况,再加10%NaOH溶液实验记录1.实验物品使用前要清点,如有破损报告实验教师及时更换。2.试管、注射器、玻璃器皿等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药液漏出,影响实验结果。3.液体药物抽取过多时,不宜再放回原处。注意事项1.配伍用药的概念、目的。2.简述配伍禁忌。3.注射剂在配制后无可见变化是否一定不存在配伍禁忌。4.如何避免磺胺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思考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