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课件(共19张PPT)-《药物学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5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课件(共19张PPT)-《药物学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总论
四个教学单元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品管理及使用基本知识
教学单元一
药品管理及使用基本知识
LOGO
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药物的标识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4
药物的命名
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5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6
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药品的命名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4
药品的标识与药品说明书
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5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6
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及机制)
What a drug does to the body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what the body does to a drug
任务
指导用药 :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开发新药提供资料,发现新用途 阐明生命过程。
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药学监护:以患者为中心,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中,负责患者与用药相关的各种需求并为之承担责任;
药学干预:对医师处方的规范性和适宜性进行监测;
药学咨询:承接患者和医护人员有关用药的咨询,解答与用药相关的各种问题,普及用药常识,指导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主要组成(P40)
合理用药基本要素——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
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书写药历(medication history)是药师进行规范化药学服务的具体体现。药历是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和实施药学服务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其源于病例,但又有别于病历。药历由药师填写,作为掌握用药情况的记录,其监护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用药方案、用药经过、用药指导、药效表现、不良反应、治疗药物监测、各种医学实验室数据、对药物治疗的建设性意见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忠告。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便于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医疗质量
知识链接——药历(P42)
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药物的标识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4
药物的命名
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5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6
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药品的命名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4
药品的标识与药品说明书
实用药物学基础研究内容
5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6
一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二是未批准在本国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属新药管理范畴。
新 药
( new drug )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新药研究
chengzj@vip.
第一阶段实验研究
生物制品
传统药
天然药
化学药
第二阶段
动物药理学
有效性
安全性
第三阶段
临床药理学
Ⅰ期:
安全性
Ⅱ期:
初步有效性
Ⅲ期:
扩大的有效性
药物的代谢和安全评价
Ⅳ期:
上市后再评价
第四阶段
新药:我国未上市销售的药品
新的化学结构、药物组分、剂型或新的用途的药物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药学研究:工艺路线、理化性质、质量标准、稳定性。
药效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Ⅰ期临床
Ⅱ期临床
Ⅲ期临床
Ⅳ期临床
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I期临床试验
对象主要是健康志愿者,人数为20~30人,评价内容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确定可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量与合理给药方案。
Ⅱ期临床试验
对象为新药的适应证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病例数不少于100对。目的是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考察,对新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出初步评价。
新药开发研究与评价
Ⅲ期临床试验
为扩大的临床试验,在多家医院或全国范围内进行,有的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病例数不应少于300例。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价。
Ⅳ期临床试验
是在新药投产后进行的,为上市后临床试验或称上市后药物监察,目的是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新药进行社会性考察,着重于不良反应监察。
Ehrlich(1854~1915)
德国细菌学家
1908年获Nobel Prize
合成了上千种化合物,1910年 筛选出“606”,用于治疗梅毒和锥虫引起的非洲昏睡病,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时代。
班廷与助手贝斯特及用于胰岛素实验的狗
1922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发现胰岛素,用于糖尿病,于1923年获Nobel Prize 。
1929年发现青霉菌分泌物,命名为青霉素。
1941年Chain和Floreg分离和提纯了青霉素,并研制工艺。
1945年获Nobel Prize 。
Fleming(1881~1955)
英国细菌学家
青霉素:人类平均寿命提高10岁。
20世纪50年代前的获奖多为某药的发明,此后则侧重于药理学的基础研究。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科学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指导。
布莱克(1924~) 英国药理学家
1962年研制出第一种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的受体阻滞药物。
1964年研制出新一代 治疗冠心病的代表药—普萘洛尔。
1988年获Nobel Prize 。
多马克(1895~1964)
德国细菌学家
1934年发明了化学抗菌药物磺胺,于1939年获Nobel Prize 。
1950年发明了治结核病的雷米封。
瓦克斯曼
(1888~1974)
俄裔美国微生物学家
1943年发现链霉素。
1952年获Nobel Prize
继青霉素和链霉素后,人们又发现了上百种抗生素。
20世纪中叶是化学药的黄金期:磺胺类、抗生素、抗疟药、抗组胺药、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精神失常药、抗癌药、激素类、维生素类纷纷问世。
肺结核病人的胸部 X光照片
链霉素前,肺结核为不治之症
美国的弗奇戈特、伊格纳罗和穆拉德因
发现NO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信使作用,于1998年获Nobel Prize 。
对研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有重要意义,“伟哥” 是其副产品
掌握的重点
1、药品命名的前后缀
2、药品的贮存保管方法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
4、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含义
5、药品通用名与商品名的区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