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等离子弧焊接等离子弧焊接(PAW )等离子弧焊是借助水冷喷嘴对电弧的拘束作用,获得高能量密度的等离子弧进行焊接的方法。按焊缝成形原理,等离子弧焊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其他类型:脉冲等离子弧焊、交流等离子弧焊、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等。穿孔型等离子弧焊熔透型等离子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1.1 等离子弧焊的基本方法及应用1.1.1 穿透型等离子弧焊(小孔型等离子弧焊)该焊法可实现一定厚度范围内的金属单面焊双面成形。利用等离子弧能量密度大和等离子流吹力大的特点,将工件完全熔透,并在熔池上产生一个贯穿焊件的小孔。等离子弧通过小孔从背面喷出,被熔化的金属在电弧吹力、液体金属重力和表面张力相互作用下保持平衡。焊接过程:随着焊枪前移,小孔也跟随前移,熔化金属因表面张力作用而依附在等离子弧周围的固体金属壁面上,并且由于电弧的作用不断地沿着小孔周围向后推动,随即填满原先的小孔而凝结成均匀的焊缝。这种过程称小孔效应。显著的小孔效应完美的双面成形PAW焊缝截面形状与TIG捍比较1-焊件 2-焊缝 3-液态熔池中的小孔 4-保护气 5-进水 6-喷嘴 7-钨极 8-等离子气 9-焊接电源 10-高频发生器 11-出水 12-等离子弧 13-尾焰1.1.1 穿透型等离子弧焊(小孔型等离子弧焊)采用穿透型焊接法时,要保证焊件完全熔透且正反面都能成形,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穿透性的小孔,并精确控制小孔尺寸,以保持熔池金属平衡的要求。小孔效应只有在足够的能量密度条件下才能形成。板厚增加时所需的能量密度也增加,而等离子弧的能量密度难以再进一步提高。因此,穿透型焊接法只能在一定的板厚条件下才能实现。关键技术:焊件厚度:1.1.1 穿透型等离子弧焊(小孔型等离子弧焊)焊件太薄 由于小孔不能被液体金属完全封闭,故不 能实现小孔焊接法。焊件太厚 受到等离子弧能量密度的限制,形成小孔困难。会因熔化金属多,液体金属的质量大于表面张力的承托能力而流失,不能保持熔池金属平衡,严重时将会形成小孔空腔而造成切割现象。等离子弧焊(小孔技术)一次焊透的厚度材 料 不锈钢 钛及其合金 镍及其合金 低合金钢 低碳钢 铜及其合金焊接厚度范围(mm) 3~8 ≤12 ≤6 2~8 2~8 ≈2.51.1.1 穿透型等离子弧焊(小孔型等离子弧焊)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30~100A)和较低的离子气流量,采用混合型等离子弧焊接的方法。1.2 熔透型等离子弧焊(熔入型焊接法)在焊接过程中不形成小孔效应,焊件背面无“尾焰”。液态金属熔池在弧柱的下面,靠熔池金属的热传导作用熔透母材,实现焊透。工艺特点:主要用于薄板(0.5~2.5mm)的焊接。厚板多层焊的第二层及以后各层的焊接。焊件厚度:焊接速度快,焊缝美观,焊缝质量好,成本低,等离子焊接已广泛运用于设备制造业中对各种型式的接头进行焊接、医疗设备、真空装置、薄板加工、波纹管、仪表、传感器、汽车部件、化工密封件等。应 用1.3 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电流在30A以下,采用混合型等离子弧。这种方法使用很小的喷嘴孔径( 0.5~ 1.5mm),得到针状细小的等离子弧。维 弧钨极与喷嘴之间的形成的非转移等离子弧。其供电电源为维弧电源。维弧电流一般为2~5A,维弧电源的空载电压一般大于90V,以便引弧。钨极与焊件间形成的转移型等离子电弧。主 弧微束等离子焊更是在实际运用中显露出巨大的优势,其焊缝质量可与激光焊比美。在小电流(小于10A)时帮助和维持转移弧工作。当维弧电流大于2A时,转移型等离子弧在小至0.1A焊接电流下仍可稳定燃烧,因此小电流时微束等离子弧十分稳定。应用:维弧的作用1.3 微束等离子弧焊主要用于焊接厚度1mm以下的超薄、超小、精密的焊件。微束等离子技术已成功的应用于大多数金属的焊接,如钢、不锈钢、各种合金钢、铜、镍、钛、钼、钨、金、铂、铑、钯等各种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典型应用产品有传感器膜盒,焊接波纹管,微电机定子铁心,电子产品,不锈钢锅等。结构厚度:材料种类:典型产品1.3 微束等离子弧焊1.4 三种等离子弧焊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场合类别 电流范围/A 可焊厚度范围/mm 等离子弧类型 焊缝成型方法 应用场合大电流等离子弧焊 100~500 3~8 转移型 小孔法焊接技术 厚度<8mm的结构中电流等离子弧焊 15~100 0.5~3 联合型 熔透法 薄板结构小电流(微束)等离子弧焊 0.1~15 0.025~0.5 联合型 熔透法 超薄金属零件精密焊接非转移型等离子弧可对金属和非金属工件进行喷涂。可喷涂金属涂层,也可喷涂非金属涂层(如碳化物、氧化物、硼化物等)。1.4 三种等离子弧焊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