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基础—— 温里药 课件(共13张PPT) 《中兽医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兽医基础—— 温里药 课件(共13张PPT) 《中兽医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中兽医基础—— 温里药
一、含义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二、作用及适应证:
温里散寒——中寒证(寒邪直中脾胃)、
肺寒痰饮、肝经寒证
温里助阳——阳虚证(脾阳虚衰、心阳不足、肾阳亏虚)
回阳救逆——亡阳证
三、选择用药及配伍
1、外寒直中,应配辛温解表药
2、寒凝气滞血瘀者,配理气活血药
3、寒温内蕴,配芳香化湿药或温燥去湿药
4、脾肾阳虚,配温补脾肾药
5、亡阳气脱,配大补元气药
四、使用注意
1、本品辛热燥烈,剂量不宜过大。
2、易耗损津液,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
者忌用。
3、妇女胎前产后、气候炎热时慎用。
附 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附 子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 回阳救逆,温中散寒,补火助阳。
【主治】 大汗亡阳,四肢厥冷,伤水冷痛,冷肠泄泻,风寒湿痹。
【用法与用量】 马、牛15~30g;羊、猪3~9g;犬、猫1~3g;兔、禽0.5~1g。
【注意】 孕畜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同用。
干 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干 姜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主治】胃寒食少,冷肠泄泻,冷痛,四肢厥冷,风寒湿痹,痰饮喘咳
【用法与用量】马、牛1 5~30g;羊、猪3~10g;犬、猫1~3g;兔、禽0.3~1g。
肉 桂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肉 桂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 补火助阳,温中除寒。
【主治】 脾胃虚寒,冷痛,肾阳不足,风寒痹痛,阳痿,宫冷。
【用法与用量】 马、牛15~30g;羊、猪5~10g;兔、禽1~2g。
【注意】 孕畜禁用。
吴茱萸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石虎 或疏毛吴茱萸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吴茱萸
【性味与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 温中止痛,理气止呕。
【主治】 脾胃虚寒,冷肠泄泻,胃冷吐涎。
【用法与用量】 马、牛15~30g;羊、猪3~10g;犬、猫2~5g。
小茴香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小茴香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主治】寒伤腰胯,冷痛,冷肠泄泻,胃寒草少,腹胀,宫寒不孕。
【用法与用量】马、牛15~60g;羊、猪5~lOg;犬、猫l~3g;兔、禽0.5~2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