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贝斯虫病 课件(共55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巴贝斯虫病 课件(共55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巴贝斯虫病
巴贝斯虫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虫体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血液红细胞内,多见于马、骡、牛、犬等家畜和啮齿动物,偶可寄生于人。其临床主要症状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焦虫病)
由牛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所引起一种急性、热性、季节性血液原虫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病”或蜱热。
黄牛、水牛和瘤牛均易感,常造成死亡,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牛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也有14个省(区)报道有本病存在,主要流行于南方各省。
一、病 原 体
双芽巴贝斯焦虫寄生于红细胞内,是一种大型的虫体,虫体虫体形态有环形、椭圆形和梨籽形等,但以双梨籽形多见,红细胞的染虫率为2%~15%。
二、生 活 史
当蜱叮咬牛时,虫体随蜱的唾液进入牛体,随即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牛是巴贝斯虫的中间宿主。
双芽巴贝斯虫在蜱的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因此,蜱是双芽巴贝斯焦虫的终末宿主。
三、流 行 病 学
1. 宿主与分布
双芽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黄牛、水牛和瘤牛的红细胞内,广泛分布于北美、南美、欧洲(特别是临近地中海的国家),日本、印度、中东、北非、南非、澳大利亚等。在我国已有14个省报告有本病存在,主要流行于南方各省。
2. 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
本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为微小牛蜱与镰形扇头蜱,其中微小牛蜱是我国双芽巴贝斯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双芽巴贝斯虫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3.发病季节
本病的发生与蜱在当年出现的次数基本一致。在南方地区本病多发生在7~9月份,但在蜱活动时间较长的个别地区冬季也可发病。多发生在放牧牛群,舍饲牛发病较少。
4. 牛发病特点
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较轻,死亡少,容易自愈;
成年牛发病率低,症状重,死亡率高;当地牛易感性低,而种牛和外地引进牛易感性高,且病情严重,死亡率也高;老弱及使役过度的牛,病情更为严重。病愈的牛常有带虫免疫现象。
三、症 状
潜伏期8~15 d,病牛体温可达40~41.5℃,稽留热型。
迅速发生血红蛋白尿,并有贫血和黄疸等症状。
粪呈黄棕色,有的牛还出现排出黑褐色、恶臭带有黏液的粪便。
三、症状
症状:高热(40~42℃),贫血,黄疸(黏膜苍白和黄染),血红蛋白尿(尿液淡红→棕红→黑红)。
四、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尸僵明显。结缔组织和脂肪呈黄色胶冻样,血液凝固不良。内脏器官被膜均黄染。脾脏肿大,胆囊扩张,膀胱膨大,肺脏瘀血、水肿。心肌柔软,黄红色。
五、诊断
在流行季节,病牛呈现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时,应考虑本病。
血液涂片检出虫体即可确诊。
六、治疗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贝尼尔:3.5-3.8mg/kg,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黄牛偶尔出现起卧不安,肌肉震颤等副作用,但很快即能消失。水牛对本药敏感,一般用药一次较安全。
(2)锥黄素:3-4mg/kg,配成0.5-1%溶液静脉注射。症状未见减轻时,间隔24小时再用一次。
(3)咪唑苯脲----有治疗和预防作用。1-2mg/kg,配成10%水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预防剂量同上,预防期为2-10周。
七、预 防
(1)灭蜱
消灭牛体上及牛舍内的蜱。
(2)药物预防
个别病例出现或引入牛只之前注射咪唑苯脲进行预防。
(3)注射疫苗
抗巴贝斯虫弱虫疫苗和分泌抗原疫苗。
第四节 泰勒虫病
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原虫寄生于牛羊和其他野生 动物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疾病总称。我国共发现两种: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
环形泰勒虫病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有很强季节性的地方性流行病,流行于我国的华北、西北和东北的部分省、区,多呈急性经过,主要的症状为贫血、高热、消瘦、出血和淋巴结肿大,发病率较高,不同地区病死率为10-90%。
一、病 原 体
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虫体很小,形态各样,有圆环形、卵圆形、逗点形、杆形等,其中以圆环形和卵圆形为主,占总数的70 %-80 %。红细胞的染虫率一般为10 %-12 %,严重者可达80%以上。
二、症 状
牛发病大部分为急性经过。体温升高,40-42℃,稽留热,4-10d维持在41℃上下。病牛精神沉郁,呼吸、心跳加快,体表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初充血肿胀,流出多量浆液性眼泪,以后贫血黄染,布满绿豆大溢血斑。
有的在颌下、胸前、腹下、四肢发生水肿。粪干而黑、有时带粘液和血,后期拉稀,迅速消瘦。卧地不起,多在发病后1-2周死亡。牛食欲废绝,反刍完全停止,溢血斑点增大增多,濒死前体温常降至常温。
三、治疗
1.磷酸伯氨喹啉
0.75-1.5 mg/kg,每日口服一剂连服3剂。该药具有强大的杀灭环形泰勒虫配子体的作用,杀虫作用迅速。
2. 贝尼尔 (三氯脒)
7-10 mg/kg,配成7 %溶液,分点作深部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次。
第五节 球 虫 病
球虫病是畜牧生产中重要的和常见的一种原虫病。幼龄的鸡、兔、牛、猪的球虫病危害大,常致死。
鸡 球 虫 病
鸡球虫病常呈爆发性流行,世界各地普遍发生,主要危害15~50日龄的雏鸡。临床上主要症状为贫血、血痢、消瘦、生长受阻等。发病率高达50 %-70%,死亡率20%-30%,严重者可达80% 。
1.柔嫩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引起肠壁增厚和肠道出血。常在感染后的第五天及第六天引起宿主的盲肠严重出血和高度肿胀,后期出现干酪性肠芯,因此又称为盲肠球虫。
2.巨型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有一定致病力,引起肠壁增厚和肠道出血。
3.堆型艾美耳球 虫
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前段,主要是十二指肠,有较强的致病作用。
4.和缓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前段,致病力弱,一般无明显的病变,仅有黏液渗出。
5.早熟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前1/3段,致病力弱,一般无明显的病变,仅有黏液渗出。
6.毒害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寄生于小肠中1/3段,致病力强,引起肠壁扩张,增厚,坏死及出血等病变,在肠壁浆膜上可见到许多圆形的裂殖体白色斑点,此为本病的特异性病变。
7.布氏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区。致病力较强,引起肠道的凝固性坏死和黏液性带血的肠炎。
二、流 行 病 学
1. 鸡是各种鸡球虫的唯一宿主。各种鸡球虫的致病性不同,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强,其次是毒害艾美耳球虫,但生产中多是一种以上的球虫混合感染。
2.发病日龄
各年龄和品种的鸡均易感,但主要发生于 3-6周龄的雏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毒害艾美耳球虫常危害8-18周龄的鸡。
3. 传染源和感染途径
成年鸡多为带虫者,患病耐过的鸡排的卵囊可达数月之久,因而是主要传染源。鸡通过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而遭到感染。
4.流行季节
我国北方,7-8月份最严重。南方3-5月份最严重。但在全年孵化的养鸡场及笼养的现代化鸡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
三、症 状
1. 慢性型:多见于4-6月龄鸡或成年鸡。病鸡消瘦,足、翅膀发生轻瘫,产蛋量下降,有间歇性下痢,很少死亡。
2.急性型:病初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呆立,食欲减退,泄殖腔周围被稀粪污染,粪中带血或全是血粪,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昏迷,翅膀轻度瘫痪,两脚外翻,不久死亡。如果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球虫病,开始粪便为咖啡色,后期为血粪。
四、诊断
成年鸡和雏鸡的带虫现象普遍。因此,确诊球虫病需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变化,结合粪便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检查有无卵囊,直接涂片或漂浮法。
五、治疗
1. 磺胺二甲基嘧啶 (SM2) 按0.1 %混入饮水,连用2 d,或按0.05 %混入饮水,饮用4 d,休药期为10 d。
2.氨丙啉 按0.012 %-0.024 %浓度混入饮水,连用3 d,休药期为5 d。
3. 磺胺-2-甲氧嘧啶 (SDM)以0.1~0.2%比例混入饲料,或0.05-0.1%浓度饮水,连用3~5天。
4.百球清
2.5 %溶液,按0.0025 %浓度混入饮水,既1 L水中加入百球清1ml。
5. 磺胺氯吡嗪
按0.03 %浓度混入饮水,连用3 d ,休药期为5 d。
兔 球 虫 病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家兔的肠道和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内的兔,其中对1-3月龄以内的兔危害最严重,死亡率可达70%。
1.松林艾美尔球虫
2.肠艾美尔球虫
3.盲肠艾美尔球虫
4.中型艾美尔球虫
5.纳格浦尔艾美尔球虫
6.梨形艾美尔球虫
7.长形艾美尔球虫
8.无残艾美尔球虫
9.穿孔艾美尔球虫
10.小型艾美尔球虫
11.斯氏艾美尔球虫
12.大型艾美尔球虫
临 床 症 状
食欲减退或废绝,动作迟缓,伏卧不动,眼、鼻分泌物增多,唾液分泌增多,口腔周围被毛潮湿,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病兔尿频或常作排尿姿势,后肢或肛门周围为粪便所污染。
肝脏肿大而呈现腹围增大,肝区触诊敏感。病后期幼兔往往出现神经症状,痉挛或麻痹,头向后仰,四肢抽搐,尖叫,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治 疗
1.磺胺六甲氧嘧啶(SMM) 按0.1%浓度拌料,连用3-5天,隔一周,再喂要一个疗程
2.复方磺胺二甲基嘧啶 (SM2)与三甲氧苄氨嘧啶(TMP)按5:1混合后,以0.02%浓度拌料,连喂3~5天,停药一周后,再喂要一个疗程。
3. 磺胺二甲氧嘧啶 按0.2 %浓度拌料,连用3~5天,隔一周,再喂要一个疗程
4.地克珠利 按1 mg/kg饲料,连用1~2月,可预防兔球虫病。
预 防
1.养兔场要建在干燥向阳处,兔场要保持干燥,兔舍应保持清洁和通风。
2.幼兔和成年兔分笼饲养,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
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及饮水卫生,及时清扫粪便,防止兔粪污染草料和饮水。
4.作好使用铁丝兔笼,笼底应有网眼,使粪尿流入下面的底盘之中,对兔笼等可用开水、蒸气或火焰消毒,或将兔笼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死卵囊。
5.合理安排母兔的繁殖,使幼兔断奶不在梅雨季节。
6.早球虫 病流行的季节里,对断奶的仔兔,可在饲料中拌入药物,以预防兔球虫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