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弓形虫病由弓形虫寄生于猪、犬、猫等多种动物和人的有核细胞中引起的寄生虫病。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多位隐形感染,主要引起神经、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1910-1939年,世界各国学者从鼹鼠、鼷鼠、松鼠、家鼠、游蛇、鸽、貂、犬、鸡等动物体内发现弓形虫。每一个作者在一种动物体内发现弓形虫时即给一个新名。那段时间有16位学者从18种脊椎动物中发现了弓形虫。命名不同,但基本上属于一种。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为人兽共患病。该病呈世界性发布,在温血动物中广泛存在。临床多位隐形感染,主要引起神经、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捷克医师 Janku 1923年首先报告人体弓形虫病例。(11个月的病孩---右眼失明---左小脑畸形和脑积水---两侧眼底黄斑部有变形病灶---视网膜切片发现弓形虫包囊)。并指出:先天性脑积水与弓形虫有病原学上联系。1937年,Wolf 在一例新生儿脑炎患者的脑、视网膜、脑脊液中发现弓形虫。捷克医师 Janku人类弓形虫病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发现病例多数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四大特征:①. 有脑积水或小脑畸形;②. 有脉络膜视网膜炎;③. 有脑钙化病灶;④. 有随意运动障碍。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的发现是40年代。1941年,Sabin 从5Y急性脑炎小孩的脊髓中找到一株弓形虫。作者以患者姓名第一个字母命名 RH株。(当今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强毒代表株)。一、病原形态特征在其生活发育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形态:1 . 滋养体(速殖子)新月形或香蕉形,一端偏尖,另一端较钝圆,主要见于急性病例,在其腹腔液中常可见到游离的单个虫体。速殖子在宿主的有核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内进行二分裂生殖,被侵害的细胞肿胀呈囊状(称为假包囊)。2. 缓殖子 (组织囊)见于慢性病例的脑、眼、骨骼肌及心肌中,是虫体的休眠阶段,虫体的分泌物可形成一层囊膜,内含数千个缓殖子,这个囊称为包囊。3.裂殖体见于猫的肠上皮细胞内,呈圆形,内含有4-29个呈扇形排列的裂殖子。4.配子体见于猫的肠上皮细胞内,裂殖子经过数代裂殖生殖后变为配子体。大配子和小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最后发育为卵囊。5.卵囊呈卵圆形,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随猫的粪便排出体外。二、生活史1. 中间宿主200多种动物及人2. 终末宿主猫1. 感染源:包括所有的哺乳类动物和多种鸟类。14种家畜、家禽;46种野生动物;7种鸟类;5种爬行两栖动物。家畜中对猪和羊的危害最大病猫排出的卵囊;病畜、带虫动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唾液、痰、眼分泌物、腹腔液等)。三、流行病学中猫、猪、绵羊等是重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经胎盘而感染。又称垂直感染;后者指出生后的人体由外界获得的感染。又称水平感染;2.传播途径和方式①.先天性传播-------母体在孕期感染后,虫体经血流传入胎儿。造成各种先天性畸形、缺陷、残废或死亡;而且可使孕妇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先天性弓形虫病死亡率极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常有畸形、心脏病、眼病和智力发育不全等多种后遗症。美国每年约有3000名婴儿出生时患有弓形虫病。这些婴儿中5-15%死亡;8-10%脑及眼明显损伤;10-13%视觉损伤。②.获得性传播--弓形虫感染以获得性传播为主。过去认为是通过食入含有弓形虫的肉或未煮熟的肉制品的途径感染。但流行病学观察所见,并非全部如此(如在印度调查素食者感染率与肉食者几乎没有差异:224名素食成年人感染率为14%;印度佛教徒感染率为21%)。一些食草类的牛、羊,既不吃肉,与猫也很少有直接关系,但感染率很高。到1969年基本弄清弓形虫生活史后才知道,本病传播途径主要是吃了猫粪污染的含弓形虫卵囊或包囊的食品导致弓形虫病的发生。A.经消化道传播-------猫粪中排出的卵囊污染手或食物(包括未煮熟的猪、牛、羊肉、蛋、未消毒的牛奶)经口感染。B.经接触传染-------猫、猪、犬、兔等动物的痰和唾液中均检出弓形虫。当人类与家畜密切接触(如手、脸被以上动物舐吸或咬伤时)弓形虫可经受损皮肤或黏膜使人感染。有人报告,不养猫的海岛上的居民弓形虫的感染率为7%;而养猫的海岛上居民的感染率高达43-77%。84年甘绍伯调查北京地区接触畜禽者,弓形虫的感染率为15.3%;对照组者为7.9%。讲座提纲-P.25C.经昆虫或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目前研已在蚊、虱、蚤、蜚蠊和臭虫等17种节肢动物体内分离到弓形虫。这一些节肢动物可作为弓形虫卵囊的机械携带者。当它们污染食物时可传播本病。D.经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弓形虫病在动物或人类均可发生弓形虫血症。可波及各脏器造成全身性感染。因此输血或器官移植可能成为传播本病的另一重要途径。E.经空气飞沫或尘埃传播------实验动物的鼻腔分泌物中,可分离到弓形虫。在病人的唾液、痰、鼻黏膜及牙槽等处也分离到弓形虫。因此,弓形虫卵囊随动物粪便排出后污染外环境,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3.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胎儿和幼儿对弓形虫的易感性比成人高;老年人、肿瘤患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对弓形虫易感性↑ 。(免疫功能未成熟或免疫功能下降)。换句话说,孕妇、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器官移植者、AIDS、受血者、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下降者,为弓形虫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兽医、屠宰人员、饲养人员及从事弓形虫病实验室工作人员等职业接触者)人群感染弓形虫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带虫)或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或仅在做血清学检查时被发现。四、症状与病变1. 主要引起神经、呼吸及消化系统的症状。猪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病死率可高达64%。10-50kg的仔猪发病尤为严重。突然绝食,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呼吸急促,咳嗽。眼内出现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皮肤有紫斑,体表淋巴结肿胀。常出现便秘,呈粒状粪便,外附黏液,有的患猪在发病后期拉稀,尿呈橘黄色。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卧地不起。2. 怀孕动物还可发生流产或死胎。先天性弓形虫病斜视斜视、弱智斜视、脑瘫五、诊断1. 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与病变2. 实验室诊断和检出特异性抗体3. 肺、淋巴结和腹水做涂片,吉姆萨染色后检查有无滋养体。六、治疗无特效药,可以用磺胺类药物。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七、防制1. 猪舍内应严禁养猫并防止猫进入圈舍;严防饮水及饲料被猫粪直接或间接污染。2. 控制或消灭鼠类。3. 加强动物畜产品肉蛋奶的卫生检验。4. 病死动物和流产胎儿要深埋或高温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