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动物寄生病流行病学 课件(共15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动物寄生病流行病学 课件(共15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三章
动物寄生病流行病学
研究某种寄生虫病在动物群体中的发生、传播、流行及转归等规律的科学。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01
感染源
02
03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生物媒介感染、
交配感染等。
易感动物
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
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动物。
患病动物、隐形感染者等。
1.感染源
01
02
03
04
患某种寄生虫的动物
带虫者
患病动物和带虫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粪、尿、痰、血液
被虫卵或幼虫污染的饮水和饲草
2.感染途径
01
经口感染
经皮肤感染
经胎盘感染
02
03
通过饮水、饲料等感染。蛔虫病、脑多头蚴病
牛皮蝇蛆病、日本分体吸虫病。
寄生虫从母体直接进入胎儿。弓形虫
指寄生虫或虫卵感染易感动物的方式。
04
交配感染
经接触感染
经生物媒介感染
05
06
通过自然交配或者是人工授精的器械感染。如:牛胎儿毛滴虫、马媾疫锥虫。
体表寄生虫,硬蜱、疥螨
通过节肢昆虫的吸血感染。伊氏锥虫,梨形虫
3.易感动物
01
02
年龄
幼龄动物易感染,且发病较重,成年动物常为带虫者。
动物的营养状态
营养贫乏,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力全面减退。
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动物。通常每一种动物只对一定种类的寄生虫有易感性,而这种易感性又受到宿主本身诸多因素的影响。
03
动物的品种、性别
不同宿主对同一种寄生虫的易感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华枝睾吸虫在豚鼠体内的获虫率为49.8%、家兔为35.9%、大鼠为28.8%、仓鼠为21.3%、犬为16.8%、小鼠为1.7%。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01
02
地方性
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这种情况称为地方性。
如:日本分体吸虫病:长江水域
脑多头蚴病: 西北地区
原因:各地的宿主、中间宿主、媒介和气候条件的不同。
流行季节往往与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出现的季节相一致。
夏季:梨形虫病、伊氏锥虫病、牛皮蝇蛆病。
秋冬:脑多头蚴病
四季:弓形虫病、旋毛虫病
季节性
02
03
04
散发性
自然疫源性
某些寄生虫病在没有人类参与的情况下,也可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的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称为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
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动物寄生虫病大多呈散发性流行,而且常呈慢性经过,病程长。
多房棘球绦虫,通常在野生动物狐狸(终末宿主)和鼠类(中间宿主)之间循环感染。
三、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01
02
外界环境
在宿主体内时,宿主为外界环境;
在自主生活阶段,自然界为外界环境。。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卫生条件、风俗习惯、肉品检验制度等。
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受
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为:
(一)外界环境
宿主
生物因素
地理气候
条件
宿主种类、品种、年龄、营养状况、动物使役和免疫状态等都直接影响到寄生虫的侵入、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进而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
中间宿主、终末宿主、保虫宿主的存在与否、数量多少及活动情况都对寄生虫病能否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日本分体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
植被:植被形成的阴湿小生态环境,有利于寄生虫虫卵、幼虫的生存和发育。
外界环境指纬度、海拔、河流、湖泊、沼泽、土壤等地理环境和气温、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
外界环境的各种气候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环境中的虫体数量,进而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温度、②湿度、③光照 、④雨量、⑤土壤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卫生条件、风俗习惯、肉品检验制度的实施情况、动物饲养管理条件、动物的防疫保健与调运等社会因素都对寄生虫病的流行产生影响。
(二)社会因素
与自然条件相比,社会因素的影响更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