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 课件(共23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棘球蚴病 课件(共23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
肝包虫对寄生部位引起机械压迫,造成组织萎缩和功能障碍,破裂时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细粒棘球蚴绦虫最常见的家畜循环是犬/羊,人类感染主要来源于犬。
1.成虫(细粒棘球绦虫)
体长2-7 mm,平均3.6 mm。除头节和颈部外,整个虫体只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偶而多1-2节。
具有顶突和4个吸盘,頂突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呈放射状排列。
一、形态结构
2. 幼虫(细粒棘球蚴)
包囊状,大小不一,蚕豆大到鸡蛋大甚至小孩头大,分为囊壁和囊液,囊壁分为两层,外层角质层,内层生发层,上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小米粒样的原头蚴。
二、生活史
1.中间宿主:牛、羊、人、鼠
2.终末宿主:犬科动物
3.发育过程:见下图
三、流行区域
四、主要症状
触诊肝区不适,隐痛或胀痛,肝肿大,肝表现隆起。肝门附近的棘球蚴可压迫胆管出现黄疸。
机械压迫使周围肝组织萎缩 ,消化功能障碍,出现食欲下降或者废绝。个别出现肝炎或者过敏反应。
后期消瘦、体温升高,腹泻,卧地不起,严重者死亡。
五、诊断
1.幼虫
生前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免疫学方法辅助诊断。
2.成虫
肉食兽粪便的孕节或虫卵检查。
六、治疗
1.药物治疗
丙硫咪唑:60 mg/kg,连服2次。
吡喹酮: 25-30 mg/kg,口服1次。
2.手术治疗
防制将包囊弄破。
七、防制
1. 消灭传染源,以吡喹酮驱除犬的细粒棘球绦虫。
2. 避免牛、羊、人与犬的密切接触,防止食入狗粪污染的食物或饮水。
3. 加强屠宰场的管理病畜的内脏要深埋,防止被犬吃食后感染本虫。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