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猪 瘟 课件(共16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猪 瘟 课件(共16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二节 猪 瘟(CSF)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特征: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发生在猪上的一种高度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之分。
该病以发病急、发生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为特征。
一、病原
猪瘟病毒是ssRNA病毒,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其RNA为单股正链。病毒粒子呈圆形,大小为38~44nm,核衣壳是立体对称二十面体,有包膜。
猪瘟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不能凝集红血球,与牛腹泻病毒有相关抗原。该病毒对乙醚敏感,对温度、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抵抗力较强。
二、流行
猪瘟流行广泛,发疯率、死亡率高;
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和呼吸道;
母猪感染后,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
该病一年四季流行,可对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三、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厌食,喜欢饮脏水,便秘和腹泻相交替,拉板栗状粪便。 可分为败血症型和肠炎型。
败血症型:全身粘膜出血,皮下、腹部、四肢内侧有紫色斑点,呼吸衰竭,公猪包皮有积尿。分为最急性、急性、温和型猪瘟三种。
肠炎型:反复复发性拉稀,多由长途运输后注射猪瘟疫苗造成,以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为特征。
四、病理变化
膀胱出血可作为诊断的特征;
回肠粘膜脱落坏死,盲肠扣状溃疡;
脾脏有紫黑色出血性梗死;肾脏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
五、治疗
1.针对败血症:
A:百特先锋+克毒星分点肌注,清瘟败毒散拌料
B:双黄连+利巴韦林交替饮水,氟苯尼考+黄芪多糖分点肌注,清瘟败毒散拌料。
2.针对肠炎型:头孢类+痢克沙分点肌注,用清瘟败毒散和止痢先锋交替拌料。
3.预防:可用瘟毒康或者黄金散+阿莫西林或者阿奇霉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