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一节 禽流感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禽的病毒性传染病。又称为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疾病特点:①表现形式复杂:隐性,温和表现,烈性表现;②病原变异快;③对养禽业危害严重,并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1.形态特征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杆状或长丝状;有囊膜,基因组分节段单股负链RNA;A型流感病毒因其表面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而被分为16个不同的HA亚型;和9个不同的NA亚型其中HPAI主要由H5和H7亚型AIV引起。一、病原学特征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判定标准:尿囊液种毒,接种4-6周龄8只易感鸡,每只静脉注射0.2mL, 若6-8只死亡可判为HPAIV。2.接种特性3.血凝特征AIV能吸附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表面,引起红细胞凝集,这种现象能抵抗AIV的抗体抑制,可用HA和HI鉴定病毒和流行病学调查。AIV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可灭活;对热比较敏感,65℃ 30min或煮沸(100℃ 2min)以上可灭活;阳光直射下40~48h灭活,紫外线直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4.抵抗力易感动物:火鸡、鸡、鸭、鹅、鹌鹑、鸵鸟、野鸟。传染源:鸭是AIV的天然宿主,无症状及呼吸道感染。患病禽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病毒污染的水源,直接接触毒株感染,WHO认为禽类粪便是传播的主要渠道,候鸟迁徙。养殖密度高的地区多发,尤其规模>1万羽、环境差的鸡场。二、流行病学特征疫点集中在长江以南,疫情的传播有1/3与活禽贩运和交易有关;水禽和候鸟作为媒介宿主的作用突出,污染面广,消除比较困难;病毒毒力增强,感染宿主范围扩大,对水禽和小鼠的致病力增强;一年四季流行,高峰期集中在冬春季节,尤其11月至次年4、5月;高致病力禽流感源头至今未搞清楚,特别是“华南家鸭是疫源”的证据明显不足。精神萎顿,羽毛蓬乱,食欲、饮欲下降,嗜睡,呼吸困难;拉黄白、黄绿色稀粪;冠和肉髯出血和多灶性坏死;腿、脚鳞片下出血;病鸡有震颤、扭头歪脖等神经症状;死亡一般发生在感染后2~7天,死亡率可高达100%。三、临床症状-以H5N1亚性HPAIV为例1.颈部及胸部皮下充血、出血,腿部、胸部肌肉出血。四、病理变化1.鸡鼻腔粘液增多,鼻粘膜潮红出血,按压鼻孔有带血鼻液;2.喉头、气管充血、出血,气管、支气管有多量黏液;3.肺淤血、出血;4.腺胃乳头有刮不完的灰白色分泌物,乳头基部出血,严重者肌胃角质层下出血溃疡;胰脏点状出血5.胰腺有斑点状出血和黄白色坏死点6.脾脏肿大,出血7.肠道充血出血、肠壁菲薄十二指肠出血肠壁变薄8.肾脏淤血、出血9.心肌炎(心肌坏死、有白色条纹,俗称“虎斑心”),水禽多见。心冠脂肪出血点心内膜出血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主要技术有:病毒分离鉴定、HA&HI、ELISA、中和试验、免疫荧光、RT-PCR。五、诊断6.1常规措施建立必要的疫情预警系统,作好应付重大疫情爆发的人、财、物的应急方案准备。每天做好常规的消毒工作(包括带鸡消毒、场地消毒、器具消毒等),将病毒拒之禽场以外,这是最基本的措施。认真执行常规免疫程序,避免发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其他继发传染病。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避免和其他群交叉饲养,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发病或死亡的禽必须要无害化处理,禁止出售或随意丢弃。六、综合防控策略以扑杀和生物安全为主的方法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韩国、日本、泰国、越南和中国台湾)扑杀及强制性免疫和生物安全相结合的措施(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塞、中国香港、墨西哥)世界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建议免疫接种可以作为扑杀的补充手段;扑杀与免疫相结合是我国目前禽流感防治的技术核心。实践证明,接种同亚型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对禽流感的感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尤其能有效地预防高致病力禽流感的爆发,避免发生毁灭性的死亡和减蛋。6.2禽流感的免疫预防H5N2亚型灭活疫苗H5N1亚型基因工程灭活疫苗H5亚型鸡痘病毒活载体基因工程苗H9N2亚型灭活疫苗H5N1亚型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多价、多联疫苗理想的禽流感疫苗株参考免疫程序免疫接种应注意的事项疫苗选择:①弱毒疫苗:不允许使用;②灭活油乳剂疫苗(安全、保护效果好);③生产工艺与制苗毒株;④单价苗(推荐)、多价苗(H5+H9)、多联苗(AI+ND)接种时间和次数:①雏禽的免疫效果往往较差;②最好作二次免疫或多次免疫;③多次免疫的间隔期:3个月,但最好避开产蛋高峰期,以免影响产蛋率注射方式和部位:颈部皮下或臂部肌肉注射加强免疫效果检测:试剂、操作不良反应:①产蛋率轻微下降,随后恢复;②几个小时内鸡群稍沉静,随后恢复正常;③注射部位发热、肿胀、溃烂。农业部禁止将人的抗流感药物用于动物生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也不允许,目前尚无针对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禽群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和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奥司他韦(oseltamivir, Tamiflu达菲)、中药)注射自制的抗血清或高免蛋黄液的效果不稳定,无正规产品。对禽流感的防制必须将重点放在预 防 工 作6.3禽流感疫情的扑灭措施若发现可疑的高致病力禽流感,必须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汇报疫情,以便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隔离、封锁、扑杀、消毒等)阻止疫情扩散。H9亚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H5N1亚型:封锁疫区,坚决扑杀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理基本步骤:发现→上报→诊断→封锁→扑杀→消毒→安全验收→解除封锁6.4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快速诊断严密封锁坚决扑杀彻底消毒紧急免疫加强监测追踪调查控制措施疫区:原则上扑杀所有的禽只;关闭禽类产品交易市场;进行卫生、消毒处理。根据需要,对疫区实施封锁。受威胁区:强制免疫并进行疫情监测。强制免疫费用国家100%负担,其中对东、中、西部中央财政分别承担20%、50%、80%。关闭10公里范围内的活禽市场。封锁封锁期限:21天指令下达单位:人民政府解除封锁要求:疫区内最后一只家禽扑杀后满21天,未发现其他传染源和新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疫情;所有易感禽类采取国家批准使用的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后超过14天,并在四个月免疫保护期之内。解除封锁后:继续进行疫情监测,至少六个月后才可再饲养家禽。1、扑杀疑似病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2、疫点周围设置隔离安全带3、设置安全进出口4、对疫点进行全面消毒疫点:扑杀所有的禽只,并进行相关的卫生、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扑杀补助10元/只。消毒药物:生石灰0.3%二氧化氯0.3%过氧乙酸方式:火焰消毒高压水枪冲洗喷洒消毒药物福尔马林熏蒸无害化处理: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产品、排泄物以及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其它物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可选择深埋、焚化、焚烧等方法,饲料、粪便也可以发酵处理。以上处理所涉及到的运输、装卸等环节要避免洒漏,运输装卸工具要彻底消毒,确保环境不受二次污染。思考题1.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2.禽流感病毒接种鸡胚的部位和病变?3.简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典型病理变化?4.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腺胃出血的区别在于?5.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后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