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课件(共59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课件(共59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PART 01
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PART 02
畜禽对
糖类的消化
目 录
Contents
PART 03
畜禽对
粗纤维的利用
01
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一)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植物性饲料的主要成分,占植物性饲料干物质的50-80%。糖类是畜禽采食量最大,吸收利用最多的能源物质。
01.
概念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广布自然界。糖类的另一个名称“碳水化合物”的由来是生物化学家在先前发现某些糖类的分子式可写成Cm(H2O)n,故以为糖类是碳和水的化合物,但是后来的发现证明了许多糖类并不合乎其上述分子式,如:二脱氧核酸(C5H10O4)和鼠李糖(C6H12O5)。而有些物质符合上述分子式但不是糖类,如甲醛的分子式为(HCHO),它可符合(CH2O)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02.
分类
糖类的种类较多,在常规分析中,糖类包括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存在于植物的秸秆与秕壳中,形成细胞壁成分,不易溶于水,一般情况下不易被动物消化和吸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反刍家畜瘤胃及动物大肠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被消化利用,但木质素则不能被消化利用。
易溶于水,主要存在于果实与根茎中,易被动物消化与吸收。动物消化吸收淀粉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糖类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等
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糖(淀粉、糖原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02.
分类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乳糖
糖原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淀粉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淀粉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淀粉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红薯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甜菜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马铃薯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二)糖类的营养作用
01.
糖类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直接氧化供能。
少量形成糖原(贮存于肝脏和肌肉中,存量少,不超过体重的1%)。
02.
糖类是形成体脂的主要原料
饲料中的糖类除了氧化供能外,多余的还可转化为脂肪贮存在动物体内。但一般是在肝脏和肌肉中贮积了足够的糖原后,再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贮存。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一、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二)糖类的营养作用
03.
糖类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各组织中。如戊糖构成核酸;粘多糖,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蛋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为动物体提供合成NEAA的碳架。
04.
糖类为泌乳家畜合成乳糖、乳脂提供原料
乳糖是初生仔畜的主要能量来源。
乳糖在肠道内的吸收较其他糖类慢。
它可促进胃肠蠕动,也可促进钙质的吸收。
02
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一)概况
糖类在畜禽体内有两代谢方式:葡萄糖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
1、单胃畜禽
糖类在畜禽消化管内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等单糖,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后,参与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合成糖原、合成脂肪等。
2、反刍家畜
糖类在瘤胃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如乙酸、丙酸、丁酸等,也进入肝脏,同样参与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合成糖原、合成脂肪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二)单胃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碳水化合物

麦芽糖
双糖
十二指肠
葡萄糖
小肠
吸收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二)单胃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粗纤维

小肠
大肠

转化
细菌发酵
丁酸
丙酸
乙酸
碳水化合物脂肪酸
肝脏
E
吸收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二)非反刍(单胃)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单胃动物对(CH2O)n的消化起始于口腔(猪),尤其是淀粉的消化。
消化道前端(从口腔到回肠末端)主要是营养性(CH2O)n消化的场所。后端(回肠末端以后)主要是微生物消化结构性(CH2O)n的场所。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猪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家禽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
单胃草食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三叶草
沙打旺
胡萝卜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二)非反刍(单胃)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胃对(CH2O)n的消化量很有限,主要是为后期消化作准备。
十二指肠是(CH2O)n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以直接吸收为主,代谢以葡萄糖代谢为主,VFA代谢为辅。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二)非反刍(单胃)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二)非反刍(单胃)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二)非反刍(单胃)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表2-4 猪、牛对不同来源粗纤维消化率的比较 单位:%
畜体 棉铃壳 小麦壳 幼嫩青草
猪 5 10 55
牛 59 39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三)反刍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饲料中的糖类在口腔内基本不发生化学变化,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饲料中糖类,特别是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器官。饲料中的粗纤维在瘤胃中发酵分解为乙酸、丙酸、丁酸三种VFA。这三种VFA被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而彻底氧化分解供能。乙酸、丁酸还可以合成短链脂肪酸,乳中的脂肪约有75%是以糖类在瘤胃中发酵产生的乙酸和丁酸为原料而合成的。丙酸可转变为葡萄糖,进而转化为乳糖。所以,乳牛适当多喂粗饲料可以提高乳脂率。
除前胃外,反刍动物消化管各部分对糖类的消化吸收与非反刍动物相同。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三)反刍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三)反刍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三)反刍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三)反刍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二、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三)反刍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特点: 消化和吸收
03
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一)粗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粗纤维可填充胃肠道。CF不易消化,吸水量大,可填充胃肠道,给动物以“饱感”,有利于动物安静,便于管理;
促进胃肠蠕动和粪便的排泄。维持胃肠道正常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粗纤维不仅使家畜有饱感,而且保证了消化的正常进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刺激胃肠道发育。
供能作用。低级脂肪酸可被彻底氧化分解供能,是(草食动物)重要的能源物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01.
不同种类的畜禽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不同。
草食动物牛、羊、兔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较高,杂食畜禽对CF的消化利用率较低。
牛日粮中CF含量不能低于15%,兔日粮中CF含量不能低于3%。
一般幼猪、鸡日粮中CF含量不能超过5%,生长猪不能超过8%。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02.
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影响对粗纤维的消化。
日粮中CP含量过少,会影响瘤胃微生物的增殖,这时如果增加蛋白质的含量,甚至只增加尿素的喂量,也可促进胃肠中微生物的增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
日粮中CF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畜禽对能量的利用,而且将影响畜禽对其他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
日粮中适当添加钙、磷、食盐等矿物质,可提高畜禽对CF的消化吸收。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03.
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的影响。
粗饲料粉碎过细,轻则会影响反刍动物对CF的消化吸收,重则引起酸中毒、蹄叶炎、皱胃移位等。
若加工成颗粒饲料,则可造成饲料在瘤胃内停留时间过长,PH降低,导致CF消化率降低。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动物对饲料中粗纤维消化率(%)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反刍动物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对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玉米压片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颗粒饲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三、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二)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
干粉料
课堂小结
BRIEF SUMMARY
糖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畜禽对糖类的消化
畜禽对粗纤维的利用
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是形成体脂的主要原料
是形成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原料
为泌乳家畜合成乳糖、乳脂提供原料
概况
单胃动物消化代谢特点
反刍动物对糖类的消化
糖类的组成
与营养作用
思考题
THINKING
01
(CH2O)n的分类。
02
(CH2O)n的营养生理作用。
03
比较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对(CH2O)n消化、吸收、代谢的异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