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件(共57张PPT)-高一《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件(共57张PPT)-高一《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果皮
中果皮
种皮
种子
外果皮
内果皮
胚乳

果实结构
果实与种子的结构
  果实(Fructus)及种子(Semen)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药材商品中常未予严格区分,大多数是果实、种子一起入药;少数主要是用种子。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一、五味子(附:南五味子)
二、山楂(附:山楂叶)
三、苦杏仁(附:桃仁)
四、决明子
五、枳实(附:枳壳)
六、吴茱萸
七、巴豆
八、酸枣仁
九、小茴香
十、连翘
十一、马钱子
十二、枸杞子(附:地骨皮)
十三、栀子
十四、槟榔(附:大腹皮)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植物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叶互生,近膜质,阔椭园或倒卵形,边缘生有腺齿。花单性异株,花被片乳白色或粉红色。雄花雄蕊5,雌花心皮离生,聚合浆果红色,穗状。
如图9-1所示。
五味子五味俱备,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这就是五味子名称的出典 。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图9-1 五味子原植物
【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不规则圆球形或扁球形。
2.外皮红、紫红或红褐,果肉柔软皱缩,有的黑红色或具“白霜”。
3.种子肾形,棕黄,有光泽,种皮硬而脆,种仁黄白。
4.果肉味酸;种子味辛、微苦,有香气。如图9-2所示。
图9-2 五味子药材与种子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显微鉴定注意点】
1.果实横切面
(1)果实基本结构:果皮、种子。
(2)外果皮1列,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中果皮;内果皮。
(3)种皮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种皮内层石细胞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
(4)种皮中有油细胞层1列,含棕黄色挥发油。
(6)胚乳细胞多角形,含脂肪油和糊粉粒。
如图9-3所示。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图9-3 五味子横切面详图
1.外果皮
2 中果皮
3.中果皮维管束
4.内果皮
5.种皮外层石细胞
6.种皮内层石细胞
7.种脊维管束
8.油细胞
9.薄壁细胞
10.种皮内表皮细胞
11.胚乳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显微鉴定注意点】
2.粉末
(1)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角形或稍长,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物。
(2)果皮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有角质线纹,油细胞散布其间。
(3)种皮内层石细胞呈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较薄,纹孔较大而密。
(4)尚有淀粉粒及胚乳细胞等。
如图9-4所示。
图9-4 五味子粉末图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
  1.木脂素 约含5%,主为五味子素等。
  2.挥发油 种子约含2%,果肉含少量。
  3.其他 有机酸、种子尚含脂肪油约33%。
【理化鉴定】枸椽酸盐反应
【功效应用】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知识链接
南五味子
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2005版药典收载。主产于华中、西南。南五味子粒较小,呈球形或扁球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粒 ,肾形,种皮易碎。果肉气微,味酸。功效和化学成分与五味子相似。如图9-5所示。
图9-5 南五味子药材
一、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山楂”。
【产地】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晒干。
二、山楂 Fructus Crataeg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类圆形切片,多卷边,皱缩不平。
2.外皮红或红棕,有灰白小斑点。
3.横切面具3~5粒浅黄色果核。
4.有的可见内凹的宿存花萼
5.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如图9-6所示。
图9-6 山楂药材
二、山楂 Fructus Crataeg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
1.有机酸类 枸椽酸(药典规定不得少于4.0%),山楂酸、熊果酸等。
2.黄酮类 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等。
【功效应用】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疝气疼痛等;现用治高脂血症等。
二、山楂 Fructus Crataeg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知识链接
山楂叶
山楂、山里红的干燥叶。叶多破碎,绿色至棕黄色,完整展开呈宽卵形,长5~12cm,宽长5~9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具2~6羽状裂片,边缘具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6cm,托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气微,味涩、微苦。主含金丝桃苷、槲皮素、牡荆素等成分。功效:活血化瘀、理气通脉。用于气滞血瘀,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现代用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
二、山楂 Fructus Crataeg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东北杏(辽杏)Prun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及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北方,以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产量最大。
【采收加工】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果核,取出种子,晒干。
三、苦杏仁 Semen Armeniacae Amarum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扁心形。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
2.表面黄棕至暗棕,有不规则皱纹。
3.尖端一侧有短线状种脐,基部有椭圆形合点,自合点分散出多数脉纹。
4.子叶2枚,乳白色。
5.气微,味苦。
如图9-7所示。
图9-7 苦杏仁药材
三、苦杏仁 Semen Armeniacae Amarum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主含苦杏仁苷约3%,脂肪油约50%,另含苦杏仁酶、樱叶酶、蛋白质及氨基酸等。
【功效应用】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有小毒,内服不宜过量。
三、苦杏仁 Semen Armeniacae Amarum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知识链接
桃仁
苦杏仁同属植物桃Pruns persica (L.)Batsch或山桃P.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0.8~1.2cm,厚0.2~0.4cm,表面密被细小颗粒状突起,中部膨大,基部钝圆稍偏斜,味微苦;山桃仁呈类长卵圆形,较小而肥厚,长约0.9cm,宽约0.7cm,厚约0.5cm。含苦杏仁苷与苦杏仁酶。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肠燥便秘。如图9-8所示。
三、苦杏仁 Semen Armeniacae Amarum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堂互动
通过观察标本,找出苦杏仁和桃仁的主要性状区别?
图9-8 桃仁药材
三、苦杏仁 Semen Armeniacae Amarum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取出种子。
四、决明子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决明
(1)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
(2)表面黄绿或暗棕,平滑,有光泽。
(3)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的淡黄棕色凹线纹。
(4)种皮薄,子叶2枚,黄色,呈“S”形曲折并重叠。
(5)气微,味微苦。
如图9-9所示。
图9-9 决明药材
四、决明子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2.小决明
(1)呈短圆柱形。
(2)棱线两侧各有1片浅黄棕色的宽广色带,凹陷不明显。
如图9-10所示。
图9-10 小决明药材(放大)
四、决明子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主含蒽醌衍生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钝新素、钝叶素及其苷类等。
【功效应用】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四、决明子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和四川省。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5~6月收集自落果实,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大者横切为两瓣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
五、枳实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半球形,少数为球形。
2.外果皮暗棕绿色或黑绿色,见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果柄痕。
3.切面中果皮略隆起,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油室,瓤囊棕褐色。
4.质坚硬。气清香、味苦而微酸。
如图9-11所示。
图9-11 枳实药材
五、枳实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有升压作用的辛弗林及N-甲基酪胺。另含挥发油以及黄酮类成分橙皮苷、新橙皮苷。
【功效应用】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秘结,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五、枳实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知识链接
枳壳
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8月摘取尚未变黄的未成熟绿色果实,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药材呈半球形,直径3~5.5cm。外皮绿褐色或棕褐色,略粗糙,散有众多小油点。横切面果皮厚0.6~1.2cm,黄白色,较光滑,略向外翻,有维管束散布,边缘有棕黄色油点1~2列,质坚硬,不易折断。瓤囊9~13瓣。气香,味苦、微酸。含有橙皮苷、新橙皮苷以及挥发油、生物碱、有机胺等化学成分。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功效。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如图9-12所示。
五、枳实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堂互动
通过观察标本,找出枳实和枳壳的来源和主要性状区别?
图9-12 枳壳药材
五、枳实 Semen Cass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采收加工】8~11月果实近成熟但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六、吴茱萸 Fructus Evod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略呈扁球形或五角星状扁球形。
2.表面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具5角星形裂隙。
3.花萼残存,果柄被黄色毛茸。
4.横切面5室,各具1淡黄色种子,放大可见切面边缘显黑色油点。
5.香气浓烈,味辛辣微苦。
6.用水浸泡果实,有粘液渗出。
如图9-13所示。
图9-13 吴茱萸药材
六、吴茱萸 Fructus Evod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吴萸烯等挥发油,及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生物碱。
【功效应用】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脘腹冷痛、呃逆吞酸、呕吐腹泻、疝痛、痛经。外治口疮,高血压。
六、吴茱萸 Fructus Evod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说:“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
【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b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
七、巴豆 Fructus Croton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具三棱。
2.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
3.果实3室,每室有种子1粒。
4.种子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合点与种阜间有隆起种脊。种仁黄白色,富油质。
5.气微,味辛辣,有毒,不宜口尝。
如图9-14所示。
图9-14 巴豆药材
七、巴豆 Fructus Croton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巴豆油约40%~60%,有毒。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
【功效应用】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有大毒。应用:巴豆常取巴豆仁制霜使用,巴豆霜有峻下积滞,逐水消肿功能。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痛、腹水肿胀、喉痹。生品外用蚀疮去腐,顽癣。孕妇忌服,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七、巴豆 Fructus Crotonis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
【化学成分】主含酸枣仁皂苷A、B,水解均产生酸枣仁皂苷元。
【功效应用】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八、酸枣仁 Semen Ziziphi Spinos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
2.表面紫红或紫褐,平滑有光泽。
3.一面较平,中央有1隆起纵线;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
4.种皮薄而脆,胚乳白色,子叶浅黄。
5.气微,味淡。
  如图9-15所示。
图9-15 酸枣仁药材
八、酸枣仁 Semen Ziziphi Spinos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小茴香又称茴香、香丝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全株具特殊香辛味,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称“茴香”。常用于肉类、海鲜及烧饼等面食的烹调。小茴香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我国始载于《唐本草》。
【来源】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采割,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九、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图9-16 小茴香原植物
【植物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粉霜,有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茎生叶互生,叶片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至丝状,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花小,无花萼,花瓣5,金黄色,中部以上向内卷曲,雄蕊5,雌蕊子房下位,2室。双悬果卵状长圆柱形,有五条隆起的纵棱。
如图9-16所示。
九、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由两个分果合抱而成。
2.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花柱基。
3.分果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接合面稍平;
4.有特异芳香气,味微甜、微辛。
  如图9-17所示。
图9-17 小茴香药材
九、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图9-18 分果横切面简图
【显微鉴定注意点】
1.分果横切面
(1)外果皮为1列细胞。
(2)棱脊处维管束。
(3)维管束内外侧有多数大形木化网纹细胞。
(4)背面纵棱间各有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
(5)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
(6)种皮细胞l列,含棕色物质。
 如图9-18、 9-19所示。
九、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图9-19 分果横切面详图
1.外果皮 2.中果皮 3.网纹细胞 4.木质部 5.韧皮部 6.内果皮 7种皮 8.油管 9.内胚乳
【显微鉴定注意点】
1.分果横切面
九、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显微鉴定注意点】
2.粉末
(1)外果皮 
(2)内果皮 
(3)油管碎片 
(4)木化网纹细胞 
(5)内胚乳细胞及小簇晶
如图9-20所示。
图9-20 小茴香粉末
九、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5%~8%,主要为茴香醚、α-茴香酮等。尚含脂肪油、蛋白质等。
【理化鉴定】检查香豆素
【功效应用】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
九、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
【化学成分】果皮中含连翘酚、连翘苷、连翘苷元等,连翘酚为抗菌成分。种子含挥发油4%以上。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十、连翘 Fructus Forsythi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十、连翘 Fructus Forsythiae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长卵圆形,稍扁,顶端锐尖。
2.表面有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
3.青翘多不开裂,突起的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棕色,一侧有翅。
4.老翘开裂或裂成两瓣,内有一纵隔;质脆;种子多脱落。
5.微有香气,味苦。
  如图9-21所示。
图9-21 连翘药材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马钱子以番木鳖之名始载于《本草纲目》。由于它很象古代挂在马脖子上的连钱,故名马钱子,由于其果实味极苦,故又有“苦实”之称。
【来源】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我国云南有栽培。
【采收加工】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果肉,晒干。
十一、马钱子 Semen Strychn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扁圆钮扣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
2.表面密生银灰色丝状茸毛,自中央向四周辐射状排列。
3.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种孔,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
4.子叶2,心形,菲薄,叶脉5~7条。
5.味极苦,有毒。
  如图9-22所示。
图9-22 马钱子药材
十一、马钱子 Semen Strychn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吲哚类生物碱,总碱含量3% ~5%,其中士的宁(番木鳖碱)为主要成分,其次为马钱子碱,尚含多种微量生物碱。
【理化鉴定】马钱子碱反应:取胚乳切片,加钒酸铵1滴,显蓝紫色(士的宁反应);另取切片,加浓硝酸1滴,显橙红色。
十一、马钱子 Semen Strychn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功效应用】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本品有大毒,用量0.3~0.6g,经炮制后作丸、散用。不宜生用,不宜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课堂互动
生马钱子、生巴豆在我国都是作为毒性中药管理,其有毒化学成分各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十一、马钱子 Semen Strychn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来源】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十二、枸杞子 Fructus Lycii
【化学成分】含枸杞多糖(约5%)、甜菜碱、抗坏血酸及氨基酸等。
【功效应用】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强腰膝。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痿黄,目昏不明。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纺锤形或椭圆形。
2.鲜红或暗红,具不规则皱纹,略有光泽。
3.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柄痕。
4.果肉较厚,质柔润。黄色种子多数,类肾形,扁而翘。
5.味甜、微酸。
  如图9-23所示。
图9-23 枸杞子药材
十二、枸杞子 Fructus Lycii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知识链接
地骨皮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或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干燥根皮。槽状、筒状或不规则卷片,厚0.1~0.3cm。外表面灰黄色、土黄色,粗糙,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面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甜后苦。能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
图9-24 地骨皮药材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十二、枸杞子 Fructus Lycii
【来源】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化学成分】含栀子苷、去羟栀子苷、山栀苷、西红花苷、西红花酸及氯原酸等。
【功效应用】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十三、栀子 Fructus Gardeniae
【性状鉴定注意点】
1.椭圆形或长卵形。顶端残留萼片,基部稍尖。
2.表面深红或红黄,略有光泽,具有5~8条翅状纵棱。
3.内表面具2~3条隆起假隔膜。
4.红黄色种子粘结成团;种子表面有多数细小的疣状突起。
5.味微酸而苦。
6.水试,水染成鲜黄色。
  如图9-25所示。
图9-25 栀子药材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十三、栀子 Fructus Gardeniae
  【来源】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化学成分】含槟榔碱等生物碱,总生物碱量0.3%~0.7%。
【功效应用】杀虫消积,降气行气,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十四、槟榔 Semen Arecae
课堂互动
观察药材标本,说出槟榔的大理石样花纹为什么组织?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圆锥形或扁球形。
2.表面粗糙,具稍凹下的网状浅沟纹。
3.底部中央有一圆形凹窝,旁边有新月形或三角形种脐。
4.质坚硬,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5.味涩、微苦。
  如图9-26所示。
图9-26 槟榔药材
十四、槟榔 Semen Arec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知识链接
大腹皮
冬季至次春采收槟榔的未成熟果实,低温烘干,剥取的果皮,称“大腹皮”。药材呈椭圆 形、长卵形的瓢状。外果皮为深棕色至近黑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隆起横纹,内果皮凹陷,表面略光滑呈硬壳状。体轻,质硬,纵向撕裂后可见中果皮纤维。味淡、微涩。含大量鞣质,能下气宽中,行水消肿。多用于治疗腹部胀满、水肿、小便不利。如图9-27所示。
图9-27 大腹皮药材
十四、槟榔 Semen Arecae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