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天然药的鉴定 课件(共31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第二课时同步教学(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天然药的鉴定 课件(共31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第二课时同步教学(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天然药物学基础
2
粉末制片---封藏剂
(1)水合氯醛试液
化学透明剂。
特点:透入组织迅速,使干燥收缩的细胞逐渐膨胀复原,能溶解大多数细胞内含物,使细胞组织清晰透明,易于观察。
观察组织;细胞内含物、结晶、细胞;
不加热观察菊糖、橙皮苷结晶。
制片法 :冷装法、加热装片法
注意:天冷时,易析出水合氯醛结晶,加稀甘油避免。
(2)稀甘油
物理性透明剂。透入组织较快,形成良好的透光条件。
临时封藏剂,用于观察糊粉粒、菌丝、淀粉粒等。
3
粉末制片---封藏剂
(3)甘油醋酸试液
观察淀粉粒或测量其大小
(4)蒸馏水
透入组织较快,不能溶解多数细胞内含物,透明度差,易干燥。用于检查淀粉粒的有无或配合其他试剂检查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的性质。
(5)乙醇
50%以上固定乳管;60%~90%固定和观察菊糖;
95%以上观察粘液细胞;
90%乙醇溶解挥发油,与脂肪油区别;
低浓度乙醇软化含粘液质的材料。
4
粉末制片---显色剂
(1)稀碘液
淀粉粒显蓝色或蓝紫色 。
糊粉粒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2)间苯三酚试液与浓盐酸
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再加浓盐酸1滴。木
化细胞壁因木化程度不同,显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3)苏丹Ⅲ试液 加试液,放置15分钟以上或微加热,
角化、栓化细胞壁显橘红色至红色;
脂肪油、挥发油和树脂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4)氯化锌碘试液
加试液,纤维素细胞壁显蓝色或蓝紫色。
5
(5)α-萘酚试液
加 -萘酚试液,再加浓硫酸,菊糖溶解,溶液显紫红色。
(6)钌红溶液
粘液质显红色。加墨汁,各种组织均为黑色,粘液细胞呈透明状。或用95%乙醇装片后,自玻片一边引入一滴蒸馏水,粘液质膨胀溶解而扩散。
(7)稀醋酸 草酸钙结晶不溶解。
(8)稀盐酸
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均溶解,而碳酸钙结晶溶解时产生气泡。
(9)20%硫酸
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均溶解,并生成硫酸钙针晶,但碳酸钙结晶溶解时产生气泡。
(4)解离组织片
如需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特别是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细胞彼此不易分离的组织,需利用化学试剂使组织中各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溶解,使细胞互相分离,再装片观察。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的,可用氢氧化钾法(5%氢氧化钾溶液作解离液);如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的,可用硝铬酸法(10%硝酸与10%铬酸等量混合液作解离液)或氯酸钾法(50%硝酸溶液与氯酸钾作解离液)。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2.中成药显微鉴定
中药丸、散、锭、丹等成方制剂,只要掌握了各个组成天然药物的粉末特征,就可应用粉末鉴定的方法加以鉴定。
中成药显微鉴定时,一般需根据处方,明确品种和药用部位,对各组成药材粉末特征分析比较,排除某些类似的细胞组织及后含物等的干扰和影响,选取各药在该成药中较具专属性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因此,单一粉末药材的主要显微特征在成方制剂中有时不一定作为依据,而某些较次要特征有时还起鉴别作用。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中成药显微鉴定的制片,一般同单味药的粉末。
制片时,如为散剂,可用刀尖或牙签挑取少量粉末;如为蜜丸可将药丸切开,从切面中央挑取少量装片,或将蜜丸切碎,加水搅拌,洗涤后,置离心管中离心分离沉淀,如此反复处理以除去蜂蜜后透化装片;如为水丸或片剂、锭剂,可刮取全切面取样,或用乳钵将整个丸、片、锭研碎取样;如为包衣的丸、丹,可将丸衣与丸心分别制片观察。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显微鉴别】
取样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μ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层纹可见(检山药)。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加热)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μm,(检茯苓)。薄壁组织灰棕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检熟地黄)。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整个排列成行(检牡丹皮)。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检山茱萸)。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检泽泻)。
(四)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天然药物中所含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鉴定天然药物的真伪、优劣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有:
1.物理常数测定
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黏稠度、沸点、熔点、凝固点等的测定。对鉴定油脂类、挥发油、树脂类、及加工品类等天然药物的真实性和纯度,有重要意义。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蜂蜜
1.相对密度应在1.349 以上。
2.正品蜂蜜(含蔗糖约5%),
为左旋。
掺蔗糖的蜂蜜(蔗糖超过20%),
为右旋。
2.显微化学反应
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化学定性反应,方法是将天然药物切片、粉末或浸出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种试液,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应结果。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①黄连中滴加盐酸得到小檗碱盐酸盐结晶(黄色针簇状结晶)。
13
②肉桂加三氯甲烷2~3滴,略浸渍,速加2%盐酸苯肼1滴,可见黄色针状或杆状结晶(桂皮醛)。
③槟榔粉末酸性水浸液滴于玻片上,加碘化铋钾试液,即发生浑浊,放置后可见石榴红色球形或方形结晶(槟榔碱)。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3.微量升华
利用天然药物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以及化学反应。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低温 高温
大黄微量升华
②薄荷 无色针簇状结晶(薄荷脑)
加浓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许,显黄色或
橙黄色,再加蒸馏水1滴即变紫红色。
③斑蝥 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
加碱液溶解,再加酸又析出结晶。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4.荧光分析
是利用天然药物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日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荧光的特性,作为鉴别天然药物的一种简易方法。
如秦皮的水浸液在日光下即有碧蓝色荧光,紫外光下更加强烈;黄连断面在紫外光下产生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有的天然药物浸出液需加一定的试剂才能产生荧光,如芦荟水溶液加硼砂共热则有绿色荧光。一般观察荧光的紫外光波长为365nm。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5.化学定性反应
利用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殊的颜色、沉淀、结晶等反应,来鉴别天然药物的真伪。
如山豆根外皮滴加10%氢氧化钠试液显橙红色,并逐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褪。
马钱子胚乳部分切片,加1%钒酸铵的硫酸溶液1滴,胚乳即显紫色,另取胚乳切片加发烟硝酸1滴,即显橙红色。
甘草粉末置白瓷板上,加80%硫酸1~2滴,显橙黄色。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6.色谱法(层析法)
是利用一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的不同,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下产生差速位移,从而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单一成分带。色谱法可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进而可用于鉴定天然药物。
根据其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排阻色谱法等;根据分离方法分为纸、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1. 生晒参
2. 红参
3. 朝鲜红参
4. 西洋参(进口)
5. 西洋参(国产)
6. 人参皂苷对照品Rb1(S1)、Rb2(S2)、Rc(S3)、Re(S4)、Rd(S5)、Rg1(S6)、Rf(S7)、F11(S8)
人参与西洋参的薄层色谱图
TLC示例
19
7. 分光光度法
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分光光度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光谱法、质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等。这些方法,过去多用于纯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上,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药材的鉴定,其中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最多。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样品来源 A432 A458 A458/A432
国产番红花 0.83 0.73 0.88
进口番红花-1 0.60 0.54 0.89
进口番红花-2 0.52 0.46 0.89
进口番红花-3 0.18 0.15 0.85
进口番红花-4 0.13 0.11 0.84
西红花紫外吸收光谱图
2015版Ch. P.规定:A458/A432 应在0.85~0.90之间;且A432 不低于0.50。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8.水分测定
天然药物中含有过量的水分,不仅易虫蛀、霉烂变质,使有效成分分解,且相对地减少了实际用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烘干法(挥发油少或者没有的药材);
甲苯法(含有挥发性成分样品);
减压干燥法(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GC法(无水乙醇浸提,测水分含量)
9.灰分测定
天然药物中的灰分,包括天然药物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以及天然药物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即总灰分。各种天然药物在无外来搀掺杂物时,总灰分应在一定范围以内,如果所测灰分值高于正常范围,表明掺有泥土、砂石等无机杂质。
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了天然药物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阿胶不得过1.0%,西红花不得过7.5%,肉桂不得过5.0%,它对保证天然药物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有些天然药物的总灰分本身差异较大,特别是组织中含草酸钙结晶较多的品种,如大黄,测定总灰分有时不足以说明外来无机物的存在,还需要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即不溶于10%盐酸中的灰分。因天然药物所含的无机盐类(包括钙盐)大多可溶于稀盐酸中而除去,而来自泥砂等的硅酸盐类则不溶解而残留,所以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较准确的表明天然药物中是否有泥砂等掺杂及其含量。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10.浸出物测定
对于有效成分或主成分尚不明确,或其成分明确尚无精确定量方法的天然药物,一般可根据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质,进行浸出物的测定。天然药物中的成分在水或其他适当溶剂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浸出物的含量大致有一定的范围。因此以浸出物的含量控制天然药物的质量,目前具有实际意义。
浸出物测定通常包括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11.挥发油测定
利用天然药物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能与水蒸气同时馏出来的性质,在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测定。适用于含较多量挥发油的天然药物。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挥发油提取器
甲法:用于测定密度比水小的挥发油。
乙法:用于测定密度比大小的挥发油,如丁香油、桂皮油等。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12.含量测定
是指对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或指示性成分,以及有毒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天然药物品质评价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含量测定方法有化学定量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大黄素甲醚
大黄素
HPLC法测定何首乌中结合性蒽醌
13.有害物质检查
天然药物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物质、霉菌和霉菌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
天然药物如果污染了有害物质就会危害人民健康。近年来,中药的安全性评价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对天然药物中的有害物质作限量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
农药的种类很多,主要为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其中有机氯类农药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是使用最久、数量最大的农药,虽然我国已于1983年开始禁用有机氯农药,但由于它们用后在土壤和生物体中长期残留和蓄积,对人类危害极大。故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食品和药物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和限量问题。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甘草、黄芪含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一。药典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药物中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详见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 Q。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黄曲霉毒素检查
许多天然药物如储存不当易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因此世界各国对食品和药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根据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的成分黄曲霉毒素Bl、B2和G1、G2能溶于氯仿、甲醇而不溶于己烷、乙醚和石油醚的性质,在紫外光下(365nm)观察,分别呈蓝色和黄绿色荧光,或通过薄层色谱,用已知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作对照,根据斑点大小定量。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重金属检查
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铅、汞、铬、铜、镉等。《中国药典》收载重金属检查的中药主要是矿物药类,如石膏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少数挥发油,如丁香罗勒油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八角茴香油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个别加工品,如阿胶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操作方法详见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 E。
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