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植物器官的形态 课件(共61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 -根同步教学(人卫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植物器官的形态 课件(共61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 -根同步教学(人卫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61张PPT)
天然药物学基础
第三节 植物器官




果实
种子
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生长和繁殖后代有关的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的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外部特征和类型
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
呈圆柱形,生长在地下,向四周分枝,越分越细。根无节和节间,不生叶和花,也不长芽。
如龙胆、当归、三七、防风等根可供药用。
一、根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外部特征和类型
通性: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
功能:
     1.吸收、输导作用
     2.固着、支持作用
     3.合成、贮藏作用
     4.繁殖作用
一、根

(1)按根的来源分
主根、侧根和纤维根
1.主根 2.侧根 3.纤维根
胚根
主根
侧根
纤维根

(2)按根发生的位置分
主根、侧根和纤维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有固定的生长位置,称定根。
落地生根、秋海棠的叶,玉米茎节等也可长出根来,这种没有固定生长位置的根,称为不定根。
(a)芦根    (b)绿萝

2.根系的类型
一株植物上所有的根,合称根系。
根系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直根系(桔梗) (b)须根系(麦冬)

(1)直根系
主根发达,粗壮,一般垂直向下生长,而且与侧根、纤维根有明显的区别。一般双子叶植物是直根系,如桔梗、黄芪、人参、党参等。

(2)须根系
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枯萎,而从茎的基部长出许多粗细相仿的不定根,呈胡须状,没有主根与侧根的区别。一般单子叶植物是须根系,如麦冬、百合等。
3.变态根的类型
有些植物的根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异,称为根的变态。

根的变态
贮藏根
圆锥根
圆柱根
圆球根
块根
支持根
攀援根
气生根
呼吸根
水生根
寄生根
全寄生植物
半寄生植物
肉质直根
(1)贮藏根:由于贮藏营养物质,而使根变的肥大肉质,这种根称贮藏根。
☆肉质直根:由主根膨大而
形成的贮藏根,按其形状不同,
可分为:
圆锥状根,如三七、白芷;
圆柱状根,如黄芪、甘草;
圆球状根,如芜青、萝卜 。

☆块根:由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呈块状或纺锤形。
如红薯、何首乌、百部等。

(c)
(d)
(a)圆锥状根(白芷)  (b)圆柱状根(黄芪)
(c)圆球状根(萝卜)  (d)块根(何首乌)
(a)
(b)

(2)支持根
茎节上产生的不定根伸入土壤中,从而增强茎的支持作用。如薏苡、玉米、高粱等。

玉米
高粱
(3)攀援根
茎上产生的不定根,能攀援岩石、墙壁、树干而使植物向上生长。如爬山虎、常春藤、络石藤等。

(4)气生根
茎上产生的不定根悬挂空中能吸收和贮藏空气中的水分。如榕树、石斛、吊兰等。
(a)吊兰 (b)石斛


榕树
(5)呼吸根
生长在湖沼或热带海滩地带的植物,如水松、红树等,由于植株的一部分被淤泥淹没,呼吸十分困难,部分根垂直向上生长,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 。

水松
落羽杉
(6)水生根
水生植物的根呈须状垂生于水中,纤细柔软并常带绿色,称水生根,如浮萍、菱、睡莲等。

水生根(大漂)
(7)寄生根
寄生植物产生的不定根,伸入寄主植物体内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供自己生长发育。如菟丝子、桑寄生、肉苁蓉。

菟丝子(全寄生)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桑寄生(半寄生)
课堂活动
1.肉质直根与块根有何区别?
2.常见食物中哪些属于变态根类型,各属哪一类?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二)根的显微结构
1.根尖的结构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有根毛的这一部分。
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
玉米根尖纵切面
1.根冠 2.分生区
3.伸长区 4.成熟区


(1)根冠
根冠位于根尖的最顶端,称帽状,保护其内的分生组织。
根冠外部的细胞随根生长不断脱落,细胞壁常粘液化并从根冠一直延伸到根毛区,可以保护根尖免受土粒的磨损,有利于根尖在土壤中生长,同时分泌的粘液有利于无机元素的吸收。

(2)分生区
分生区位于根冠的内侧,全长约1-2毫米。此区是分裂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区,又称生长点。
分生区产生的新细胞,一部分补充根冠因摩擦而脱落的细胞;而大部分经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逐渐形成根的各种组织。此区是根端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具有顶端分生组织的特点。

(3)伸长区
由分生区向上发育,细胞分裂活动愈来愈弱而开始伸长和分化。
伸长区前段的大多数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细胞分裂的次数愈少,而细胞纵向伸长迅速,细胞质成一薄层位于细胞的边缘部分,液泡明显。到伸长区后段,细胞分裂已经停止。伸长区的长度通常为2~6毫米,外观较为透明洁白,可与生长点相区别。

(4)成熟区
根毛区位于伸长区之上,随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不同,长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根毛区表面密生根毛,增大了根的面积,根毛区是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所以又称吸收区。根毛区内部的细胞已停止伸长,并多已分化成熟而成为各种成熟组织,故亦称为成熟区。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做横切面,可看到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1)表皮
单层紧密细胞,无胞间隙、角质层和气孔,有根毛。有吸收作用,属于吸收薄壁组织。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2)皮层
多层薄壁细胞,有贮藏作用。
l)外皮层:为皮层最外方的一层细胞,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
2)皮层薄壁组织:为外皮层内方的多层细胞,占皮层的绝大部分。细胞常呈类圆形、细胞壁薄,排列疏松,有细胞间隙。

3)内皮层
为皮层最内方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包围在维管柱的外面。
凯氏带(点)增厚:
左右径向壁、上下横壁(横壁)呈木质化或木栓化的带状增厚,横切面有的呈点状。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内皮层及凯氏带
1.内皮层
2.凯氏带
3.凯氏点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课堂活动
凯氏带与凯氏点是什么关系?
(3)维管柱
根的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称为维管柱,包括维管柱鞘(中柱鞘)和维管束,少数植物还具有髓部。
①维管柱鞘
维管柱鞘紧靠内皮层,
为维管柱最外方组织,多
数为一层排列整齐的薄壁
细胞组成。其细胞具有潜
在的分生能力。

②维管束
位于根的最内方,为辐射型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分化成熟的顺序是自外向内逐渐发育成熟,故称为外始式。先分化成熟的称为原生木质部,后分化成熟的称后生木质部。

原生木质部
后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成熟方式也是外始式,即原生韧皮部在外方,后生韧皮部在内方。被子植物的初生韧皮部一般有筛管和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偶有韧皮纤维,而裸子植物的初生韧皮部只有筛管。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木质部
韧皮部
内皮层
中柱鞘
 根的初生木质部的束数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如十字花科,伞形科的一些植物有二束,称为二原型;毛茛科唐松草属有三束,称为三原型;束数更多的称为多原型,一般双子叶植物束数少,为二至六原型。

3.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髓)三部分。
有些单子叶植物根表皮细胞可切向分裂,形成多列木栓化细胞,称为根被。如麦冬、百部等。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麦冬横切面
(1)表皮
表皮细胞1层,寿命短,根毛枯死后,常解体而死亡脱落。
有些单子叶植物根表皮细胞可切向分裂,形成多列木栓化细胞,称为根被。如麦冬、百部等。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麦冬横切面
(2)皮层
根发育的后期,外皮层常特化成栓化的厚壁组织,当表皮和根毛枯死后,替代表皮执行保护作用。
大部分植物内皮层早期发育成凯氏带结构,发育后期成五面增厚,左右径向壁、上下横壁、内切向壁(内壁)显著木质化或木栓化增厚,横切面呈马蹄形。 保留有通道细胞。

鸢尾根横切面一部分
1.内皮层(马蹄形增厚) 
2.通道细胞
特例:单子叶植物百部保有凯氏点。
 (3)维管束
单子叶植物的束数多在六束以上,有的棕榈科植物束数可达数百数之多。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4)薄壁组织与髓
双子叶植物构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常有几层薄壁细胞。
单子叶植物根的中央有薄壁细胞—髓。
薄壁细胞区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不同点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内皮层 凯氏带/点 马蹄形
维管束数目 2-6原型 多原型
维管束中心 无髓 有髓
相同点 均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束构成; 表皮细胞一层; 皮层细胞多层; 辐射状维管束; 外始式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异同点
3.根的次生结构
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生长时,能产生次生分生组织,即产生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由于次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根的次生结构,从而根逐渐增粗。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1)形成层的活动及次生维管束
首先形成弧形段形成层,然后形成凹凸相间形成层环,最后形成形成层圆环。维管束由辐射型转变为外韧型。

次生维管组织是次生结构的主要部分。次生木质部的增加远远大于次生韧皮部。
韧皮射线和木射线合称维管射线(薄壁细胞),有横向输导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次生韧皮部
韧皮射线、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维管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木射线,导管、管胞
木纤维、木薄壁细胞


 在次生韧质部中通常有油细胞、树脂道、油室、乳汁管等分泌组织。
薄壁细胞中常有淀粉、晶体、糖类等。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周皮的形成
形成层的活动使根不断加粗,表皮和皮层破裂。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活动形成周皮,周皮代替了表皮起保护作用。周皮形成后表皮和皮层逐渐枯死脱落。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中柱鞘细胞
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
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
周皮
部位
活动
结构
脱分化
植物学上的根皮指的是周皮。药材中的根皮指的是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
栓内层
课堂活动
双子叶植物的根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特点?

周皮代替表皮
无限外韧型维管束代替辐射型维管束。
4.根的异常结构(三生构造)
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除了正常的次生结构外,次生韧皮部外缘或皮层等处的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不断产生新的形成层,形成许多新的无限外韧型维管束,称为异常维管束,形成根的异常结构。常见有以下两种类型。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①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当根的正常维管束形成不久,形成层往往失去分生能力,而在相当于中柱鞘部位的薄壁细胞转化成新的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大量薄壁细胞和一圈异型的无限外韧维管束,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多圈异型维管束,并有薄壁细胞相间隔,一圈套住一圈,呈同心环状排列。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牛膝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②附加维管束
当中央较大的正常维管束形成后,皮层中部分薄壁细胞转化为多个新的形成层环,产生许多单独的和复合的大小不等的异型维管束,相对于原有的形成层环而言是异心的,形成异常构造。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③木间木栓
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在次生木质部内也形成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included periderm)。木间木栓通常由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细胞软化形成。

Ⅰ怀牛膝
Ⅱ牛膝
Ⅲ商陆
Ⅳ何首乌
Ⅴ黄芩
Ⅵ甘松
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IⅡⅢ)
附加维管柱(Ⅳ)
木间木栓(ⅤⅥ)
第二章 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三)侧根的形成
侧根起源于根的中柱鞘一定部位。由于中柱鞘位于根内部,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形成侧根原基,侧根原基分化产生根冠及生长点,经生长穿过皮层、表皮进入土壤成为侧根。

小结
根通常生长于土壤中,无节和节间,一般不生芽和叶。
主根由植物种子中的胚根直接发育形成,主根分枝形成侧根和纤维根,这些根都具有固定的生长位置,称为定根;由茎、叶上产生的根称为不定根。
定根构成直根系,不定根构成须根系。
根的变态包括储藏根(肉质直根和块根)攀援根、寄生根、支持根、气生根和水生根。
根尖包括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的初生构造自外向内为表皮、皮层(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及维管柱。表皮上具有根毛。内皮层细胞通常具有凯氏带(点)。维管束为辐射型,具有外始式初生木质部。
根的次生构造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层成环,中间贯穿有维管射线。
植物学的根皮指周皮,药材中的根皮指形成层以外部分,包括周皮和韧皮部。
除正常维管束之外,一些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可产生异常构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