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植物器官的形态 课件(共18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同步教学 天然药物的加工同步教学(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植物器官的形态 课件(共18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同步教学 天然药物的加工同步教学(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天然药物学基础
(一)产地加工
除少数鲜用外,大多数天然药物采收后需进行产地加工,以促使干燥,符合商品规格,保证质量,便于包装、运输与贮藏。常用的加工方法有:
1.挑选、洗
区分等级和规格,除去杂质、泥沙与污垢。
2.切
体大坚硬或肉质水果类趁鲜切片以利干燥。
二、天然药物的加工
天然药物的加工
3.蒸、煮、烫
利于富含黏液质、淀粉和糖类药材的干燥与贮藏;杀虫杀酶;刮皮润色等。
4.发汗
堆置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干燥、药材变软、润色增香等。
天然药物的加工
天然药物的加工
知识链接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使药材卖出好价,便将药材用硫磺熏制成黄白色(如人参、天麻、白芍、麦冬等),或用苏丹红将药材染成鲜红色(枸杞、丹参等)以满足人们对色彩的追求。但不管是用硫磺熏,还是用苏丹红染都是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令禁止的。
(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常用的干燥方法有:
1.晒干:利用阳光直接干燥,晒后凉透再包装。
☆不宜曝晒的药材有:
①含挥发油类;
②质地薄的叶、花全草类;
③日照后易变色变质者,如白芍、大黄、黄连等;
④烈日下易爆裂者,如郁金、厚朴等。
天然药物的加工
2.烘干
利用人工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温度一般以50 ℃~60℃为宜。此温度一般对药材的成分没有多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也抑制了酶的活性。
3.阴干
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全草类药材,如薄荷、荆芥、紫苏叶、玫瑰花等。
天然药物的加工
案例分析
案例:某药材收购公司在同一产地同时收购了甲、乙两批薄荷药材,确给出了不同的收购价格,甲批次比乙批次收购价高出了许多。药材产家不服,提出质问。经了解,甲批次薄荷采收时正值久晴后的一天下午约2时,且在通风阴凉处摊开干燥所得;而乙批次薄荷是在雨天采收,又逢雨后天晴,便置于烈日下晒干所得。
天然药物的加工
分析:薄荷中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含量越高质量越好。此案例中,甲批次比乙批次薄荷质量显然要好。
①采收时挥发油含量晴天比雨天高;
②挥发油含量午后比午前高;
③含挥发油类药材不宜高温下晒干,否则,挥发油易挥发;
④叶类药材同样不宜高温下晒干,否则,叶类药材易破碎影响外观形态。
天然药物的加工
天然药物干燥新技术
1.远红外干燥和微波干燥 远红外干燥的原理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线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导致物体发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目的。
微波干燥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成热能。
远红外和微波干燥技术的优点是干燥速度快,加热均匀,且能杀灭微生物和虫卵。
2.低温冷冻干燥 利用低温冷冻干燥设备,在低温下使药材内部水份冻结,而后在低温减压条件下除去其中的水分,达到干燥目的。此法可保持药材新鲜时的固有颜色和形状,有效成分基本无损失,如冻干人参。
天然药物的加工
天然药物的加工
天然药物加工的目的:
净化药材,去除非药用部位。
整形和分等,区分不同规格或等级。
干燥药材,保存药效。
消除或降低药材的毒性、副作用和刺激性。
除去杂质或非药用部分
牛膝去芦头、须根
牡丹皮去木心
白芍、桔梗、山药刮去外皮
花类去枝梗
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水洗
产地加工
挑选 洗刷
较大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
产地加工

大黄、土茯苓、乌药、鸡血藤、木瓜
产地加工
富含浆汁、淀粉或糖分的药材
蒸、、煮、烫
百部、白及、北沙参、天门冬、黄精、玉竹
有些药材常需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改变颜色、变软、增加香气、减少刺激性、利于干燥
产地加工
发 汗
厚朴、杜仲
阳光直接晒干
经济、简便
干 燥
晒 干
含挥发油药材
受日晒易变色、变质的药材
烈日下晒后易开裂的药材
不适合晒干
一般50-60℃
含挥发油或需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适合
干 燥
烘 干
干 燥
通风干燥处
避免阳光直射
适合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阴 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