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根及根茎类药材1 课件(共30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常见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鉴定川贝母同步教学(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根及根茎类药材1 课件(共30张PPT)《天然药物学基础》常见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鉴定川贝母同步教学(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天然药物学基础
2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英)Tendrilleaf Fritillary Bulb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分为两类,谓川贝味甘而补肺,……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一、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
卷叶贝母(川贝母 )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
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 、
甘肃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
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
太白贝母 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
瓦布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var. wabuensis 的干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
“栽培品”。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二、植物形态
1.卷叶贝母
①鳞茎圆锥形。
②叶对生,茎中部兼有散生或轮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稍卷曲。
③花多单性,紫色至黄绿色,常有小方格,少数具有斑点或条纹,叶状苞片3枚,蜜腺窝明显突出。
④蒴果。
川贝母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2.太白贝母
与川贝相近,内花被片匙形。
花被片先端边缘有紫色斑带。
太白贝母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3.暗紫贝母
①茎下部叶对生,上部的1~2枚散生或轮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不卷曲。
②花单性,深紫色,有黄褐色的小方格,叶状苞片1枚,先端不卷曲,蜜腺窝稍突出或不明显。
③蒴果长卵形。
4.瓦布贝母
与暗紫贝母相近,植株较高,蜜腺窝较长。
暗紫贝母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5.甘肃贝母
①茎最下部的叶对生,上面的散生,条形,先端不卷曲。
②花多单性,浅黄色,有紫色的斑点,叶状苞片1枚,蜜腺窝不明显。
甘肃贝母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6.梭砂贝母
①叶3~5枚生于茎的中部或上部,散生或茎上部的对生,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②花单性,浅黄色,具红褐色的斑点或小方格。
③宿存花被包住蒴果。
梭砂贝母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三、采制
采挖季节因各地气候不同而异。
野生品多在夏、秋季或积雪融化后杂草未长时采挖。
用种子播种栽培的于第三年茎叶祜萎后采挖,除去残茎、叶、根,快速干燥。
用鳞茎及分割鳞茎繁殖的于次年采挖。
鳞茎鲜重在3g以下的,盛于网袋中,淘洗,扎紧袋口,撞至残根脱落及鳞茎表皮略有擦伤为度,晾干,摊于竹席上,盖以黑布,曝晒呈粉白色。如遇天气不好,撞后摊于筛板上,用无烟热源或烘房于40~50℃烘干。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四、产地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按原植物产地为:
川贝母 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青贝的主流品
种之一。
暗紫贝母 主产于四川松潘。松贝主流品种之一。
甘肃贝母 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又称“岷
贝”。青贝主流品种之一。
梭砂贝母 因四川产品多集散在康定(旧名打箭炉)而
名炉贝。炉贝的主流种之一。
川贝栽培品 主产四川。
1.松贝
①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
②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心芽和小鳞叶;先端钝圆或稍尖,基部平,有鳞茎盘及须根。
③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④气微,味微苦。
五、性状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2.青贝
①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②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③基部平。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3.炉贝
①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
②表面类白色(白炉贝)或浅棕色(虎皮斑贝),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马牙嘴”),基部稍尖或较钝。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4.川贝栽培品
①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cm,直径1~2.5cm。
②表面类白色或黄棕色,稍粗糙,有的具有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多开裂而较平。
栽培品药材(太白贝母)
六、显微鉴定
1.松贝、青贝、栽培品:白色。
①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整或略作分枝状,直径5~64 μm , 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
②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
③螺纹导管直径5~26μm。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川贝母粉末图
1.淀粉粒 2.表皮细胞
3.导管
2.炉贝:浅黄色。
①淀粉粒呈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 直径约至60μm,脐点呈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
②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可达64 μm。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七、 化学成分
1.主含甾体生物碱
卷叶贝母含有川贝碱、西贝母碱、番茄次碱等。
暗紫贝母含贝母辛、松贝甲素、松贝乙素等。
梭砂贝母含梭砂贝母碱、梭砂贝母酮碱等。
甘肃贝母含岷贝碱甲、岷贝碱乙、川贝酮碱、梭砂贝母酮碱、西贝母碱等。
太白贝母含贝母辛、贝母素乙等。
瓦布贝母含西贝母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等。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八、功效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主治: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 中带血,癗疠,乳痈,肺痈。
用量:3~10g;研粉冲服1~2g。不宜与川乌、 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九、附注 药典品
1.浙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一般直径在3.5厘米以上者分成两瓣,摘除心芽,商品称“大贝”或“元宝贝”;3.5厘米以下者不分瓣,不摘除心芽,商品称“珠贝”。
(a)浙贝母(大贝)药材
(b)浙贝片饮片
(c)浙贝母(珠贝)药材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贝母有川贝、浙贝之分。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川贝与浙贝虽然都能化痰止咳,但川贝以治疗虚证(肺虚久咳,痰少咽燥)见长,而浙贝则开泄力大,清火散结力强,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的咳嗽,可见二者作用机理不同,不能混同药用。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2.平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Maxim.的干燥鳞茎。 主产于东北。
扁球形,顶端略平或微凹入。
冒充松贝销售。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3.湖北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Hupehensis
为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o。的干燥鳞茎。
呈扁圆球形,高0.8~2.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
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4.伊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Pallidiflorae
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
主产于新疆自治区。
药材新疆贝母呈扁球形,高0.5~1.5cm。表面类白色,光滑。外层鳞叶2瓣,月牙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平展而开裂,内有较大的鳞片及残茎、心芽各1枚,基部钝圆。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性。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伊犁贝母呈圆锥形,较大。表面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心脏形,肥大,大小相近抱合。顶端稍尖,少有开裂,基部微凹陷。
5.伪品——丽江山慈菇
在云南、四川曾以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或老鸦瓣Tulipa edulis 的鳞茎误作川贝母使用。上述2种均含秋水仙碱等生物碱,有毒。
河南、湖南、贵州等地曾以
葫芦科植物假贝母(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的鳞茎作贝母
使用,假贝母含皂苷等。以上3种植物的
鳞茎一侧有1条纵凹沟,而无分瓣的肥厚鳞叶。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土贝母
川贝母 Fritiliariae Cirrhosae Bulbus
实例解析
案例:王女士外出旅游买回一包“川贝”,有懂行的朋友看后告知“川贝”里面掺进了大量廉价薏苡仁。
分析:注意观察薏苡仁的腹面可与正品区别。
薏苡仁药材
腹面有一条较宽而深的纵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