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1)课件(共44张PPT)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1)课件(共44张PPT)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目 录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第二节 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鉴定
掌握
根及根茎类重点药材的来源、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典型代表药材的显微、理化鉴别特征、功能与主治
熟悉
根及根茎类一般药材的来源、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功效与主治
了解
根及根茎类药材采收加工、主要产地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根及根茎均为植物的地下部分
以植物的根及根茎作为药用的药材称为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与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有着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于初春和秋后采收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一)根类药材
指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根无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1.性状鉴别
(1)根通常圆柱形、长圆锥形,或为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有的马尾状,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白薇、细辛等
黄芪(圆柱形)
黄芩(圆锥形)
白薇(马尾状)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根类药材性状鉴别
麦冬(纺锤形)
(2)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有的顶端带根茎和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习称“芦碗”,如人参、桔梗等
纵皱纹
皮孔疙瘩
芦碗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白芷
人参
桔梗
(3)根的质地有的质重坚实,如三七,有的体轻松泡,如南沙参;有的呈粉性(含淀粉粒),如山药等;或纤维性、角质状,如葛根、郁金等
山药——重实、粉性
郁金——角质
三七——坚重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南沙参——松泡
(4)根类药材的断面,先区分出双子叶植物根还是单子叶植物根
双子叶植物根:主根明显;常有栓皮;横切面有形成层环,木质部比例较皮部范围大,自中央向外有放射状纹理,无髓部
甘草横切面
怀牛膝横切面
三七横切面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须根系;常无栓皮;横切面有内皮层环,皮层宽广,中柱较小,中央有髓部,无放射状纹理
单子叶植物根横切面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根的断面有无分泌物散布,如当归、苍术等含有油点等有明显香气
根类生药的色泽、质地、尤以横断面及气味对鉴别有重要意义
苍术——油点
何首乌红棕色
木香断面
丹参色红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2.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具次生构造;外层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成环;射线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双子叶植物根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常见异常构造:同心型异型维管束(商陆、川牛膝);韧皮部维管束(何首乌);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木间木栓(内涵周皮)(黄芩、秦艽)
A
C
1
2
B
D
1
2
A、B:何首乌横切简图与断面;C、D:牛膝横切简图与断面; 1.异常维管束;2.正常维管束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2)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一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明显;维管束辐射型;无形成层;髓部明显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单子叶植物根横切面
(二)根茎类药材
根茎类药材是指以地下根茎或以地下根茎为主、带有少许根部或鳞茎带肉质鳞叶的药材。根茎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节间;侧面和下面有细长不定根或根痕
1.性状鉴别
①根茎多呈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有节和节间,常残留茎基和茎痕、叶柄基部或叶痕及芽或芽痕,下部残存不定根或根痕。鳞茎多扁平皿状,节间极短。蕨类植物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
贝母
黄连
知母
胡黄连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②双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木部具明显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部
③单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无木栓层,有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髓不明显
双子叶黄连根茎横切面
单子叶莪术根茎横切面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2.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具次生构造;外表为木栓层,少数有表皮;有的有初生皮层,皮层有根迹或叶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中柱外方部位有厚壁组织(如纤维和石细胞)。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环状排列,中央有髓部。异常构造:①髓维管束:大黄,形成“星点”;②内含韧皮部:茄科、葫芦科
大黄根茎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根茎横切面简图
髓部星点
(2)单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具初生构造;外表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少数为“后生皮层”;皮层明显,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通常可见,较大根茎则不明显;中柱有多数维管束散布,髓部不明显。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型或周木型、周韧型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单子叶根茎横切面
1.表皮;2.厚壁组织;3.叶迹维管束;4.内皮层;5.中柱(分体中柱)
(3)蕨类植物根茎: 均为初生构造;表皮一列,下有下皮层;一般具网状中柱,网状中柱的一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别品种的重要依据;有髓部。横切面可见周韧型维管束断续排列(如:绵马贯众)。有的基本组织有间隙腺毛(绵马贯众)。木质部有管胞无导管
除了组织构造,还须注意有无分泌组织如油室,油细胞、厚壁组织、草酸钙结晶等及其存在部位、类型、分布情况。多数药材含淀粉粒,但菊科和桔梗科含菊糖无淀粉粒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绵马贯众根茎横切面简图
【点滴积累】
1.根无节、节间和叶;根茎有节、节间,鳞茎节间极短;蕨类常有鳞片或鳞毛
2.根及根茎类生药性状鉴别要点
色泽、横切面、气味
3.根及根茎类生药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周皮;维管束无限外韧型;形成层成环;射线明显;无髓。根茎有髓。异常构造有同心型、韧皮部维管束;内涵韧皮部;木间木栓)
单子叶植物(初生构造;无木栓层;皮层宽厚,内皮层明显;维管束辐射型;无形成层;有髓。根茎中柱维管束散布,髓不明显)。蕨类植物根茎(网状中柱、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别品种的重要依据;中央有髓部)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第二节 常用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鉴定
【来源】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药用大黄主产四川、贵州等地。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一、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大黄
【性状鉴别】
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无星点,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涩者为佳
一、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大黄
【显微鉴别】
大黄粉末:黄棕色。大型草酸钙簇晶,直径有的至190 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脐点星状;复粒由2~8个分粒组成
1.大型簇晶
2.网纹导管
电子显微镜下的簇晶
一、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理化鉴别】
(1)大黄饮片或横切面紫外光灯下显红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
(2)大黄粉末或稀醇浸出液加碱显红色
土大黄荧光
一、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大黄荧光
【功能与主治】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邂,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孕妇慎用。
中成药举例:三黄片,大黄蟅虫丸
一、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含有大黄的药物
知识拓展
大黄常见伪品
1.藏边大黄
蓼科植物藏边大黄 Rheum emodi Wall.的根茎。有少数星点,香气弱,味苦而微涩。新鲜断面荧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2.河套大黄(波叶大黄)
蓼科植物河套大黄 Rheum hotaoense C.Y.Cheng et Kao的干燥根及根茎。横切面淡黄红色,无星点。味涩而微苦。新鲜断面荧光灯下呈蓝紫色荧光
3.华北大黄
蓼科植物华北大黄 Rheum franzenbachii Munt.的根及根茎。断面无星点。气浊,味涩而苦。新鲜断面荧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一、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藏边大黄
河套大黄
华北大黄
一、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来源】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n Thunb.的干燥块根。主产四川、云南、河南、湖北、广西。 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照炖法或蒸法炮制而成的加工品称制首乌
二、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何首乌
【性状鉴别】
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多红棕色,有浅沟
体重,质坚实,断面多浅红棕色,呈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云朵)样花纹,习称“云锦花纹”
气微,味微苦涩;以体重坚实、断面浅黄棕色、云锦花纹明显、粉性足者为佳
二、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何首乌
【性状鉴别】
制何首乌:不规则皱缩状块片,厚约1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有的可见云锦纹。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
以黑褐色、断面角质样、黑色为佳
二、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制首乌
【显微鉴别】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棕色物。韧皮部较宽广,其内散在有4~11个异型维管束,为外韧型,导管稀少。中央维管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
二、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何首乌横切面
【功能与主治】
生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用于疮痈,瘥疡,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
二、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知识拓展
首乌藤(夜交藤):为何首乌的干燥藤茎。长圆柱状,直径4~7m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具扭曲纵纹,外皮菲薄,可剥离。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黄白色或淡棕色,导管明显,髓部白色疏松。无臭,味微苦涩。功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
【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n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主产四川。母根及较小的子根晒干后为生川乌。取净生川乌,大小分档,水浸泡至无干心,取出,水煮4~6h(或蒸6~8h),至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即制川乌
三、川乌(Aconiti Radix)
川乌
【性状鉴别】
生川乌:不规则圆锥形,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落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制川乌: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的片。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质脆,断面有光泽。气微,微有麻舌感
以个大饱满坚实、断面不空心者为佳。制川乌以片大、均匀为佳
三、川乌(Aconiti Radix)
川乌与制川乌
【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生品内服宜慎;一般炮制后用。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中成药举例:小活络丹
三、川乌(Aconiti Radix)
附: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
三、川乌(Aconiti Radix)
草乌
【性状鉴别】
生草乌:不规则长圆锥形。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的顶端一侧有枯萎芽。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及数个瘤状侧根。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气微,味辛辣、麻舌
以个大、坚实、断面白色、粉性大者为佳
制草乌:不规则圆形或类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有粗糙感,有灰白色多角形环和稍突起小点,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质脆。气微,味微辛辣,稍有麻舌
以片大、厚薄均匀、身干为佳
生草乌
三、川乌(Aconiti Radix)
制草乌
【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一般炮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中成药举例:大活络丹,云南白药
三、川乌(Aconiti Radix)
含川乌的药物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子根(侧根)的加工品。产四川、陕西,以四川江油最负盛名。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去母根、须根及泥沙,称“泥附子”,常加工成下列品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四、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附子
【性状鉴别】
1.盐附子
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习称“钉角”。体重,横切面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盐附子以个大体重、有盐霜、无空心、无腐烂者为佳
四、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盐附子
2.黑顺片
纵切片,上宽下窄。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脉纹。气微,味淡
3.白附片
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余同黑顺片
黑顺片和白附片均以片大、厚薄均匀、无盐软片者为佳
四、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黑顺片
白附片
【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类、白及、白蔹同用
中成药举例: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
四、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含有附子的药物
知识链接
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是我国公布的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中的3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专用账册记录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