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第三章植物的显微结构目 录第一节 植物的细胞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掌握1.植物细胞各种后含物的特征2.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结构特征熟悉1.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2.植物组织、周皮、石细胞的概念了解1.细胞壁的结构特点及鉴别2.维管束的类型与其区别学习目标第一节 植物的细胞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植物是多细胞组成的,但某些低等植物由单细胞构成,如衣藻、小球藻植物细胞的形状多样化,呈球形、类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其他形状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不同细胞的不同形态结构是天然药物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个典型的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可分为3个部分:外面包围着1层较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壁内有生命的物质,总称为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此外细胞壁内还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包括被称为后含物的原生质体的代谢产物和一些生理活性物质1.细胞壁;2.核膜;3.核仁;4.核液;5.质膜;6.胞基质;7.液泡膜;8.质体;9.液泡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植物细胞显微构造模式图(一)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原生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其中核酸又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原生质体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原生质体来完成的。原生质体在不断进行代谢活动并进一步分化形成多种复杂的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简称为核糖体)、溶酶体等1.细胞质细胞质是充满在细胞壁和细胞核之间的半透明、半流动、无固定结构的基质,是原生质体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由蛋白质和类脂组成。在细胞质内还分散着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和后含物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2.细胞核除细菌和蓝藻外,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通常具有单细胞核,但在低等植物细胞中具有双核或多核(1)形态:通常为球形或半球形核膜:双层膜(外膜和内膜),上有小孔称核孔控制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核质:核仁:1至多个,核内合成和储藏RNA的场所碱性染料染色核液(浅色)染色质(深色)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2)结构:3.质体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根据质体所含色素和功能的不同,可将质体分为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1)叶绿体:叶绿体多呈扁球形颗粒状,叶绿素是主要的光合色素,能吸收和利用光能,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养料的工厂(2)白色体:不含色素,呈无色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颗粒状。白色体与积累贮藏物质有关,它包括合成贮藏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贮藏蛋白质的蛋白质体和合成脂肪及脂肪油的造油体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3)有色体:常呈杆状、针状、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常存在于花、果实和根中。其所含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由于两者在植物体中比例不同,故使植物呈现黄色、橙色或橙红色如在胡萝卜的根、蒲公英的花瓣、番茄的果肉细胞中均可看到有色体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质体的类型1.叶绿体;2.白色体;3.有色体4.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具有一百多种酶,主要与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有关,具有“动力工厂”或“能量转换器”的美称5.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也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明显区别之一在幼小的细胞中液泡不明显、体积小且数量多而分散,随着细胞生长,液泡逐渐增大,彼此合并成几个大液泡或形成1个中央大液泡,并将细胞质、细胞核等挤向细胞的周边,因此具有1个大的中央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生活细胞的显著特征液泡内的细胞液除水分外,还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物,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树脂、盐等,有些是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一)后含物1.淀粉淀粉粒多呈圆球形、卵圆球形或多面体等,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3种类型:只有1个脐点的淀粉粒称为单粒淀粉;具有2个以上脐点,每个脐点有各自层纹的称为复粒淀粉;具有2个以上脐点,每个脐点除有本身的层纹环绕外,在外面另被有共同层纹的称为半复粒淀粉淀粉粒的有无和形态特征可作为鉴定中药材的依据之一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一)后含物淀粉粒理化性质不溶于水,热水中膨胀而糊化,与酸、碱共煮分解为葡萄糖淀粉粒同时含有2种淀粉,遇稀碘液显蓝紫色直链淀粉粒与稀碘液显蓝色,支链淀粉粒与稀碘液显紫红色甘油醋酸试液装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常显偏光现象,糊化的淀粉粒无偏光现象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各种淀粉粒1.马铃薯;2.豌豆;3.姜;4.半夏2.菊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多含在菊科、桔梗科和龙胆科等部分植物根的细胞中。菊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所以新鲜的植物细胞中看不到菊糖显微观察:浸于乙醇,一周后作成切片,可见类圆形或扇形结晶的菊糖理化鉴别:菊糖遇10%的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浓硫酸,将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3.蛋白质植物细胞中的贮藏蛋白质与构成原生质体的活性蛋白质完全不同,它是化学性质稳定的无生命物质,常呈固态化学鉴别:遇碘呈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菊糖(桔梗)4.脂肪和脂肪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脂,也是植物贮藏的一种营养物质,在常温下呈半固体的为脂肪,液体的为脂肪油脂肪和脂肪油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遇碱则皂化;遇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红色或紫红色,遇四氧化锇显黑色常贮藏在种子、胚和分生组织细胞中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5.晶体晶体是植物细胞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沉积而成。晶体常见有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2种类型(1)草酸钙结晶:是细胞中最常见的晶体,草酸钙晶体不溶于醋酸,但遇10%~20%硫酸时便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晶体析出。草酸钙结晶的形状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通常单独存在于细胞内,呈正方形、斜方形、菱形、长方形等,如甘草、黄柏。有的单晶交叉而形成双晶,如莨菪叶2)针晶:晶体为两端尖锐的针状,在细胞中多成束存在,称针晶束,常存在于黏液细胞中,如半夏、黄精。有的针晶不规则地分散在细胞中,如苍术根茎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3)簇晶:由许多单晶联合成的复式结构,呈球形,每个单晶的尖端都突出于球的表面,如大黄、人参等4)砂晶:呈细小的三角形、箭头状或不规则形,分布在细胞里,如颠茄、牛膝、地骨皮等5)柱晶:呈长柱形,长度为直径的4倍以上,如射干、淫羊藿等草酸钙晶体的形状、大小和存在位置,随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因此,晶体形状和大小的区别可作为鉴别中药的依据之一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各种草酸钙结晶1.针晶束(半夏块茎);2.簇晶(大黄根茎);3.砂晶(颠茄根);4.方晶(甘草);5.柱晶(射干根茎)理化鉴别:草酸钙结晶:不溶于稀醋酸;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遇20%硫酸时溶解,形成硫酸钙针状晶体析出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溶解,产生CO2气泡(2)碳酸钙结晶:又称钟乳体,其一端与细胞壁连接聚集大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形成,形状如一串悬垂的葡萄。钟乳体多存在于爵床科、桑科、荨麻科等植物中,如穿心莲、无花果、大麻等植物叶的表皮细胞中均含有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并产生二氧化碳气泡,据此可与草酸钙结晶区别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碳酸钙结晶(二)植物生理活性物质是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物质总称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为蛋白质,也有极少部分为RNA;具有高度专一性和可逆性维生素:参与酶的形成,调节植物生长、呼吸及物质代谢植物激素:一类复杂的调节代谢的有机物质,对植物生理过程产生显著作用。如赤霉素、激动素、脱落酸抗生素和植物杀菌素:抗生素指微生物产生的杀死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赤霉素;植物杀菌素指植物产生的杀菌物质,如蒜辣素、辣椒素二、细胞的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和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在中药显微鉴定中,细胞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细胞壁的分层1.胞间层是相邻的两个细胞所共有的薄层,亦称中层,是细胞分裂最初期形成的2.初生壁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的果胶类物质在胞间层内侧增加形成的3.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原生质体的分泌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在初生壁的内侧继续积累使细胞壁加厚而形成三、细胞壁(二)纹孔和胞间连丝1.纹孔细胞壁的次生壁在形成过程中,在初生壁上并非均匀地增厚,很多地方留下了没有增厚的凹陷状构,称为纹孔。纹孔通常呈小窝或细管状,相邻的细胞壁其纹孔常在相同部位成对地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纹孔有三种类型,即单纹孔、具缘纹孔和半缘纹孔①单纹孔:次生壁上未加厚的部分,呈圆孔形或扁圆形,纹孔对的中间有纹孔膜。单纹孔多存在于薄壁细胞、韧皮纤维和石细胞中②具缘纹孔:又称重纹孔。纹孔四周的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呈架拱状隆起,形成一个圆形的纹孔腔,纹孔腔有一圆形或扁圆形的纹孔口。在松柏类裸子植物的管胞中,其纹孔膜中央常增厚形成纹孔塞③半缘纹孔:常形成于管胞或导管与薄壁细胞之间。即纹孔对的一边有架拱状隆起的纹孔缘,而另一边形似单纹孔,没有纹孔塞,正面观具两个同心圆显微观察粉末时,半缘纹孔和不具纹孔塞的具缘纹孔难以区别三、细胞壁2.胞间连丝细胞间穿过细胞壁初生壁上的微细孔眼,联系相邻细胞的纤细的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如柿种子内的胚乳细胞三、细胞壁纹孔的类型A.单纹孔;B.具缘纹孔;C.半缘纹孔1.立体模型;2.正面观;3.切面观柿核胞间连丝(三)细胞壁的特化1.木质化细胞壁内增加了亲水性的木质素而变得坚硬牢固,增强了植物细胞的机械强度。导管、木纤维、石细胞等的细胞壁即是木质化的细胞壁鉴别:木质化的细胞壁遇间苯三酚溶液和浓盐酸,将显红色或紫红色2.木栓化细胞壁内增加了脂肪性的木栓质,它是一种脂肪性化合物,木栓化的细胞壁不透水也不透气,使细胞内原生质体与周围环境隔绝而死亡,成为死细胞鉴别:木栓化细胞壁遇苏丹Ⅲ试剂可被染成红色或橘红色三、细胞壁三、细胞壁3.角质化植物细胞产生的脂肪性角质,常在茎、叶或果实的表皮外侧形成一角质层鉴别:角质层遇苏丹Ⅲ溶液显红色或橘红色4.黏液质化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质等成分发生变化可发生黏液质鉴别:遇玫红酸钠乙醇溶液可被染成玫瑰红色;遇钌红试剂可被染成红色5.矿质化某些植物细胞壁中含有硅质或钙质等,增强了细胞壁的硬度,增加了植物的机械支持能力 。如禾本科植物的茎、叶鉴别:细胞壁能溶于氟化氢,但不溶于醋酸或浓硫酸节末小结典型的植物细胞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细胞质:原生质体的最基本组成部分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和生长发育质体:植物细胞特有线粒体: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节末小结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单纹孔胞间连丝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加间苯三酚溶液和浓盐酸,显红色或紫红色木栓化:遇苏丹Ⅲ试剂可被染成红色或橘红色角质化:遇苏丹Ⅲ试剂可被染成红色或橘红色黏液质化:遇玫红酸钠乙醇液染成玫瑰红色、遇钌红试剂染成红色矿质化:硅质化细胞能溶于氟化氢,但不溶于醋酸或硫酸细胞壁的特点节末小结淀粉单粒复粒半复粒稀碘液直链淀粉显蓝色支链淀粉显紫红色菊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遇10%的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浓硫酸,将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蛋白质晶体草酸钙晶体(单晶、针晶、簇晶、砂晶和柱晶)碳酸钙结晶后含物脂肪和脂肪油:遇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红色或紫红色;遇四氧化锇显黑色细胞后含物的类型及特征第二节 植物组织植物组织:是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和生理功能相同,而又彼此紧密联系的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低等植物:没有典型组织的分化高等植物:具有组织的分化,进化程度越高,组织的分化越明显,分工越精细植物的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一、概述1.分生组织具有分生能力的一群细胞称为分生组织部位:根、茎先端等植物生长部位、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增加细胞数目,使植物不断生长特征:体积较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液泡和质体分化分类:原生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来源 初生分生组织 位置 侧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定义:又称基本组织,在植物体中,薄壁组织分布很广,占有最大的体积,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具有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故又称营养组织特征:细胞壁薄,液泡较大,细胞排列疏松,常有间隙,是生活细胞细胞形状:呈球形、椭圆形、圆柱形、多面体等二、植物组织的类型2.薄壁组织概念: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位置:存在于植物体表面构成:由一层或数层细胞组成功能: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侵害分类:根据来源和形态的不同,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二、植物组织的类型3.保护组织二、植物组织的类型(1)表皮:分布: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表面构成: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形成,通常由1层扁平的长方形、多角形或波状不规则形,彼此嵌合,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的生活细胞组成特点:细胞质稀薄,液泡大,一般不含叶绿体,有的表皮细胞可分化形成气孔或向外突出形成毛茸,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之一(2)气孔:组成:形状狭长的细胞间隙,由2个表皮细胞分化呈半月形或哑铃型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分布:叶片、嫩茎、花、果实的表面气孔:2个表皮细胞分化呈半月形或 哑铃型的保卫细胞对合 而成,中间的孔隙气孔器: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合称作用: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散。 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呈肾型;单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呈哑铃型保卫细胞:通常比周围的表皮细胞要小,是生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并含有叶绿体一般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相邻的细胞比较薄,其余各处较厚,充分膨胀,气孔拉开,失水则关闭副卫细胞:在保卫细胞周围还有2个或多个和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胞称为副卫细胞二、植物组织的类型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双子叶植物的常见气孔轴式1)不定式(无规则型):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大小基本相同,形状与表皮细胞相似。如艾叶、桑叶、枇杷叶等2)不等式(不等细胞型):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有3~4个大小不等,其中1个较小。如菘蓝叶等3)直轴式(横列式):气孔周围也有2个副卫细胞,但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垂直。如薄荷叶等4)平轴式(平列式):气孔周围常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如番泻叶等5)环式(辐射型):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形状比其他表皮细胞狭小,围绕气孔排列成环状。如茶叶、桉叶等双子叶植物的常见气孔类型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各种气孔轴式1.直轴式;2.平轴式;3.不等式;4.不定式;5.环式(3)毛茸:是由表皮细胞向外分化形成的突起附属物,具有保护、分泌物质、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腺毛非腺毛1)腺毛:具分泌作用的毛茸,由腺头和腺柄两部分组成腺头:为圆球形,由1个或几个分泌细胞组成。具分泌挥发油、树脂、黏液等物质的功能腺柄:由1个或多个细胞组成腺鳞:由无柄或短柄的腺毛,头部常由6~8个细胞组成,呈扁球形,排列在同平面上,如唇形科的薄荷间隙腺毛:腺毛存在薄壁组织内部的细胞间隙中,如广藿香二、植物组织的类型根据毛茸的结构和功效分2)非腺毛: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无头、柄之分,顶端通常狭尖,不能分泌物质,单纯起保护作用由于组成非腺毛的细胞数目、形状以及分枝状况等不同而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线状毛:毛茸呈线状,一般由单细胞组成。如忍冬叶、番泻叶鳞毛:毛茸的突出部分呈鳞片状或圆形平顶状(胡颓子)丁字毛:毛茸呈丁字形,如艾叶、菊花叶分枝毛:毛茸呈分枝状,如毛蕊花、裸花紫珠叶星状毛:毛茸分枝呈星形放射状,如石韦叶和芙蓉叶棘毛:壁厚而坚牢,木质化,细胞内有结晶体沉积(大麻)冠毛:生于果端,果实传播,如蒲公英二、植物组织的类型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各种非腺毛1.多细胞非腺毛(洋地黄叶);2.单细胞非腺毛;3.丁字毛(艾叶);4.鳞毛(胡颓子叶);5.星状毛(毛蕊花叶);6.分枝状毛(悬铃木)各种腺毛1.洋地黄腺毛;2.洋地黄腺毛;3.金银花腺毛;4.曼陀罗叶腺毛;5.薄荷叶腺鳞(4)周皮:组成: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3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复合体分布:木本植物加粗生长期根、茎的表面。多年生木本植物,除叶外,茎与根幼年保持表皮,随其增粗,表皮破坏,而产生周皮木栓层:是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的细胞所组成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栓内层:由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是木栓层)向内分裂产生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周皮1.角质层;2.表皮;3.木栓层;4.木栓形成层;5.栓内层;6.皮层4.机械组织作用:起支持和巩固作用,有很强的抗压、抗张、抗曲挠的能力特征:细胞壁增厚,细胞多为细长形类型: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壁增厚的方式,可分为:厚角组织:在角隅处加厚,也可在切向壁靠胞间隙处加厚厚壁组织:具全面增厚的次生壁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厚角组织1.细胞腔;2.胞间层;3.增厚的细胞壁(1)纤维:纤维:一般为两端尖斜的长梭形细胞,细胞壁增厚,胞腔小甚至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多为死细胞。纤维通常成束状,纤维细胞的末端彼此嵌插,因此增强了植物器官的支持和巩固作用。由于植物种类不同,所含的纤维类型也不同,通常根据纤维在植物体内所存在部位不同,可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①韧皮纤维:主要分布在韧皮部的纤维称为韧皮纤维。韧皮纤维常聚合成束,细胞呈长梭形,较长,两端尖,细胞壁厚,细胞腔呈缝隙状。在横切面观细胞多呈圆形、多角形等,常呈现出同心环纹层。细胞壁增厚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因此,韧性大,拉力强。如亚麻、苎麻等植物二、植物组织的类型②木纤维:主要分布在木质部的纤维称为木纤维。木纤维为长梭形细胞,比韧皮纤维短,细胞壁均木质化,细胞腔小,因此,比较坚硬,支持力强。此外,在药材鉴定中,还有晶鞘纤维(晶纤维)、分隔纤维、嵌晶纤维、分枝纤维等晶鞘纤维(晶纤维):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内含有晶体所组成的复合体。如甘草、黄柏、葛根等植物的薄壁细胞中含有方晶,而石竹、瞿麦等含有簇晶分隔纤维:细胞腔中有菲薄横隔膜的纤维,如姜等嵌晶纤维:纤维外层密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如南五味子的根中的纤维嵌有方晶,草麻黄茎的纤维嵌有细小的砂晶分枝纤维:纤维长梭形,顶端具有明显的分枝,如东北铁线莲的根二、植物组织的类型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各种纤维1.晶纤维(甘草);2.单纤维;3.分隔纤维;4.嵌晶纤维;5.纤维束(2)石细胞:石细胞是植物体内形状多样并特别硬化的厚壁组织,由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强烈增厚分化形成特点:均木质化,大多数细胞腔极小,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消失,成为具有坚硬细胞壁的死细胞,有较强的支持作用形状:椭圆形、类圆形、类方形、不规则形等,也有分枝状、星状、柱状、毛状等多种形状分布:多见根皮、茎皮、叶柄、果实、果皮和种子中。可单独存在,也可成群存在薄壁组织中,是药材鉴定依据的重要特征之一二、植物组织的类型药材鉴定中还有:①分隔石细胞:石细胞腔内产生薄的横隔膜,如虎杖根及根茎②嵌晶石细胞:石细胞次生壁外层嵌有非常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并稍突出表面如南五味子根皮、侧柏种子、桑寄生;茎及叶(含方晶);龙胆根(含砂晶)等二、植物组织的类型石细胞1.苦杏仁种皮;2.黄柏树皮;3.厚朴树皮4.五味子果实;5.椰子果皮;6.梨果肉5.输导组织定义: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组织特征:细胞一般呈管状,上下相接,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内类型:根据构造和运输物质不同分为:一类是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主要是由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二类是韧皮部中的筛管、伴胞和筛胞,主要是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1)导管和管胞:导管:被子植物中最主要的输导组织,是由许多长管状或筒状的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的,横壁在发育过程中溶解消失形成穿孔,穿孔的形成使导管的横壁打通, 上下导管分子成为贯通的管道,因而具有较强的输导能力导管在形成过程中,其木质化的次生壁非均匀增厚,根据导管增厚时所形成的纹理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即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导管)二、植物组织的类型①环纹导管:导管壁上增厚部分成环状的,导管直径较小,存在植物幼嫩器官中,如玉米和凤仙花的幼茎中②螺纹导管:导管壁上增厚部分成螺旋状的,导管直径一般较小,存在于植物幼嫩器官中,如“藕断丝连”就是一种常见的螺纹导管③梯纹导管:在导管壁上增厚部分与未增厚的部分间隔排列呈梯状。多存在于植物器官的成熟部位二、植物组织的类型④网纹导管:导管壁上增厚部分密集交织形成网状,网孔是未增厚的细胞壁,导管直径较大,多存于植物器官的成熟部位,如大黄的根及根茎根等⑤孔纹导管:导管壁几乎全面增厚,未增厚的部分为具缘纹孔或单纹孔。导管直径较大,多存在于植物器官的成熟部位,如甘草的根及根茎、蓖麻等二、植物组织的类型输导组织1.环纹导管;2.螺纹导管;3.梯纹导管;4.网纹导管;5.孔纹导管(2)筛管、伴胞和筛胞:1)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由筛管分子(组成筛管的每一个管状细胞称为筛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的2)伴胞:在被子植物筛管分子的旁边,常有一个或多个小型并细长的薄壁细胞,和筛管相伴存在。伴胞和筛管是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来,其细胞质浓,细胞核大。 伴胞为被子植物特有,蕨类和裸子植物中不存在3)筛胞: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运输养料的输导分子。筛胞是单个的狭长的细胞,无伴胞存在,直径较小,两端尖斜,没有特化的筛板,只有存在侧壁上的筛域二、植物组织的类型筛管与伴胞(纵切面)1.筛板;2.筛管;3.伴胞6.分泌组织定义:细胞具有分泌作用,能分泌某些特殊物质(挥发油、乳汁、树脂、黏液)等,这种细胞称为分泌细胞。由分泌细胞所构成的组织称为分泌组织分泌组织的作用:防止组织腐烂,帮助创伤愈合,免受动物吃食,排除或贮积体内废弃物等;可以引诱昆虫,以利于传粉可做药用:乳香、没药、松节油、樟脑、蜜汁、松香以及各种芳香油等分泌组织根据分泌物是积累体内还体外:外部泌组织和内部泌组织二、植物组织的类型(1)腺毛:是具有分泌作用的毛茸,由表皮细胞特化而来。腺毛多见于植物的茎、叶、芽鳞、子房、花萼、花冠等部位(2)蜜腺:是能分泌蜜汁的腺体,由一层表皮细胞或其下面数层细胞特化而成。腺体细胞的细胞壁较薄,细胞质浓厚。蜜腺一般位于虫媒花植物的花萼、花冠、子房或花柱的基部,具蜜腺的花均为虫媒花,如油菜花、槐花、荞麦花等(3)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多呈圆球形、椭圆形、囊状或分枝状,其分泌物贮存在细胞内,当分泌物充满整个细胞时,即成为死亡的贮存细胞由于贮藏的分泌物不同,可分为:油细胞(含挥发油),如姜、厚朴、桂皮等;贮有挥发油称油细胞黏液细胞(含黏液质),如半夏、天南星、山药等;贮有黏液称黏液细胞二、植物组织的类型(4)分泌腔:又称为分泌囊或油室。是由一群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数为挥发油,并储存在腔室内,故又称油室。柑橘类植物的叶、果皮等均具有分泌腔(5)分泌道:是由分泌细胞彼此分离形成的1个长形胞间隙的腔道,根据分泌物的不同,可分为树脂道、油管和黏液道(6)乳汁管:是1种能分泌乳汁的长管状细胞,常具分枝。构成乳汁管的细胞是生活细胞,液泡里含有大量的乳汁,具有贮藏和运输营养物质的机能。乳汁具黏滞性,多呈乳白色、黄色或橙色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分泌组织1.分泌细胞;2.溶生式分泌腔;3.裂生式分泌腔;4.分泌道;5.乳汁管1.维管束的组成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与韧皮纤维组成,其质地较柔韧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与木纤维组成,其质地较坚硬作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各器官中起着输导和支持作用2.维管束的类型(1)有限外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无形成层,维管束增粗有限。如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2)无限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有形成层,维管束可逐年增粗。无限外韧维管束是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中最为常见的维管束类型三、维管束及其类型(3)双韧维管束:木质部的内外两侧都有韧皮部。常见于茄科、旋花科、葫芦科、夹竹桃科、萝摩科等植物茎中的维管束(4)周韧维管束:木质部位于中间,韧皮部围绕在木质部的周围。常见于禾本科、百合科、棕榈科、蓼科及蕨类的某些植物的维管束(5)周木维管束:韧皮部位于中间,木质部围绕在韧皮部的周围。常见于石菖蒲、百合科、天南星科、鸢尾科等少数单子叶植物的根状茎中(6)辐射维管束: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并形成一圈。常见于单子叶植物根的构造及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三、维管束及其类型三、维管束及其类型维管束的类型详解1.外韧维管束;⒉周韧维管束;3.周木维管束;4.双韧维管束;5.辐射维管束维管束类型详解1.外韧维管束;2.双韧维管束;3.周韧维管束;4.周木维管束;5.辐射维管束节末小结原生分生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植物组织分化再分化分生组织成熟组织来源位置按功能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薄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 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 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表皮、周皮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输导组织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筛胞分泌组织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蜜腺内部分泌组织维管束有限外韧维管束、无限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