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全草类药材 课件(共38张PPT) 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四章 全草类药材 课件(共38张PPT) 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十四章
全草类药材
目 录
第一节 全草类药材概述
第二节 常见全草类药材的鉴定
掌握
全草类重点药材麻黄、鱼腥草、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的来源、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典型代表药材麻黄、薄荷的显微结构、理化鉴别特征及功能主治
熟悉
全草类一般药材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和功能与主治
了解
全草类药材的采收加工与产地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全草类药材概述
定义: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地上部分,具有木化程度低,生长年限短的特点
入药部位:
①带根或连根茎的全株,如蒲公英、细辛
②地上部分茎叶,如藿香
③带花和果的地上部分,如荆芥、香薷
④地上草质茎,如石斛
⑤小灌木的草质茎枝梢,如麻黄
性状鉴别: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特点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有毛茸、气孔;中柱鞘常为厚壁组织; 维管束的类型
粉末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腺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花粉粒
第二节
常见全草类药材的鉴定
一、麻黄
1.来源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主产于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地。草麻黄产量大,常与中麻黄混用,木贼麻黄产量小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药材草麻黄
药材中麻黄
药材木贼麻黄
一、麻黄
2.性状鉴别
草麻黄
①细长圆柱形,少分枝
②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
③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连合成筒状
④体轻,质脆,易折断
⑤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玫瑰心),近圆形
⑥气微香,味涩、微苦
一、麻黄
三种麻黄的性状比较
草麻黄:少分枝,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2片,反曲,基部连合成筒状
中麻黄:多分枝,膜质鳞叶3片,上部钝三角形或三角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2片,上部为短三角形,先端多不反曲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
一、麻黄
3.显微鉴别
1.表皮
2.气孔
3.下皮纤维
4.皮层
5.中柱鞘纤维
6.外韧维管束
7.髓
8.棕色块
草麻黄茎横切面组织构造
一、麻黄
3.下皮纤维
8.木质部
1.表皮
2.气孔
4.皮层
5.中柱鞘纤维
6.韧皮部
7.形成层
9.髓
草麻黄茎横切面组织构造简图
一、麻黄
三种麻黄横切面比较
中麻黄
维管束12~15个,
形成层环类三角形,
环髓纤维较多
木贼麻黄
维管束8~10个,
形成层环扁圆形,
无环髓纤维
草麻黄
维管束8~10个,
形成层环扁圆形,
偶有环髓纤维
一、麻黄
4.理化鉴别
①粉末微量升华,得细小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②药材纵剖面置紫外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5.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一、麻黄
麻黄根
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红棕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和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苦。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麻黄根
一、麻黄
二、鱼腥草
1.来源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可采,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鱼腥草
2.性状鉴别
①茎圆柱形,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上生有须根
②全缘叶片心形,互生,先端渐尖;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表面常紫红色;叶柄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
③具鱼腥气,味涩
二、鱼腥草
鱼腥草
3.功能与主治
温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不宜久煎。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二、鱼腥草
三、金钱草
1.来源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主产于四川
金钱草
2.性状鉴别
①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
②全缘叶对生,宽卵形或心形,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③气微,味淡。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三、金钱草
金钱草
3.功能与主治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三、金钱草
广金钱草
豆科植物广金钱草 Desmodium styraci folium(Osb.)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茎圆柱形,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央有髓;全缘叶互生,小叶1或3,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cm;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圆;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紧贴的灰白色绒毛,侧脉羽状;披针形托叶1对。气微香,味微甘。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
广金钱草
三、金钱草
四、广藿香
1.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
广藿香
2.性状鉴别
①茎分枝偏向一侧,嫩茎略呈方形,表面被柔毛。老茎类圆柱形,被灰褐色栓皮
②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
③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
④气香特异,味微苦。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四、广藿香
广藿香
3.功能与主治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四、广藿香
藿香
唇形科植物藿香 Agastache rugosa (Fisch.et Mey.)O.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茎方柱形,密被柔毛,暗绿色有纵皱纹。对生叶完整者卵形,长2~8cm,宽1~6cm。气芳香,味淡而微凉。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脘痞呕吐,妊娠呕吐。藿香叶偏于发表,藿香梗偏于和中
藿香
四、广藿香
五、荆芥
1.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荆芥
2.性状鉴别
①茎方柱形,上部分枝,表面淡黄绿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
②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对生叶羽状分裂,多已脱落。穗状轮伞花序顶生。花冠多脱落
③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以色淡黄绿、穗密而长、香气浓者为佳
3.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五、荆芥
荆芥
六、益母草
1.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益母草
2.性状鉴别
鲜益母草
①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
②花前期茎呈方柱形,有纵沟,表面青绿色,断面中部有髓
③青绿色,叶交互对生,有柄,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气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
①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
②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
③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紫色,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cm
六、益母草
益母草
3.功能与主治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茺蔚子
益母草的干燥成熟果实。三棱形,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至灰褐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截状,另一端渐窄而钝尖。果皮薄,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六、益母草
七、薄荷
1.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主产于江苏、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江苏产的量大质优,称为“苏薄荷”
薄荷
2.性状鉴别
①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
②质脆易断,断面白色,髓部中空
③叶对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紫色
④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以干燥、枝梗红紫,叶多,色灰绿,无根、香气浓者为佳
七、薄荷
薄荷
3.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①表皮外被角质层
②四棱角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明显
③木质部于四棱处发达
④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
七、薄荷
薄荷(茎)横切面简图
1.表皮;2.厚角组织;3.皮层;4.内皮层;5.形成层;6.髓部;7.木质部;8.韧皮部;9.橙皮苷结晶
叶粉末
①气孔直轴式
②腺鳞
③腺毛为单细胞头,单细胞柄
④非腺毛由1~8个细胞组成,常弯曲,壁厚,有疣状突起
七、薄荷
叶粉末的显微结构
4.理化鉴别
粉末微量升华得油状物,镜检,有针簇状薄荷醇结晶析出;加浓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许,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示薄荷醇)
5.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气
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入煎剂宜后下
七、薄荷
本章小结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