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1)课件(共37张PPT)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1)课件(共37张PPT)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概述
第二节 藻类植物
第三节 菌类植物
第四节 地衣植物
第五节 苔藓植物
第六节 蕨类植物
第七节 裸子植物
目 录
掌握
植物分类等级;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区别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
熟悉
植物命名的原则;低等植物、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药用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的主要鉴别特征
了解
植物分类方法及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概述
一、植物的分类单位
植物分类等级又称分类群或分类单位,是用来表示植物间类似的程度、亲缘关系远近的系统
植物分类等级的高低通常是依植物之间形态类似和构造的简繁程度划分的
植物分类等级由大至小主要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有时因范围过大,各分类等级根据需要还可以在该等级之下增设亚级,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等
种以下除亚种外,还有变种、变型及品种等等级
现以黄芪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
界:植物界 Regnum vegtabile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豆目 Leguminosales
科:豆科 Leguminosae
亚科:蝶形花亚科 Papilionoideae
属:黄芪属 Astragalus
种: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变种: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var. mongholicus (Bunge.) Hsiao
一、植物的分类单位
二、植物的命名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所倡用的“双名法”
双名法规定:每种植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学名后附命名人的姓名或其缩写。如:
1.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姓名缩写)
2.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er
(属名)(种加词) (命名人姓名缩写)
3.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姓名缩写)
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在学名中通常用缩写,如亚种用subsp.或ssp.、变种用var.、变型用f.等表示。学名由属名+种加词+亚种(变种或变型)加词组成,最后加命名人。如:
(1)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2)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d Cav.ssp.munda W.Beck.
二、植物的命名
三、植物的分类方法及系统
本书根据修订的恩格勒系统对植物界的分门及排列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
(一)定距式检索表
将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号码,分开间隔在一定距离处,依次进行检索直到查出所要鉴定的对象为止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自养·················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异养·················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
1.植物体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二)平行式索表
将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号码紧紧并列,而每一项的后面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鉴定的对象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 4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3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
小结
1.植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2.植物的命名方法是采用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的“双名法”来命名
3.植物分类系统有人为分类系统和自然分类系统
4.本节课介绍了两种植物分类检索表: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
第二节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植物界中一群最原始的低等类群,基本构造和功能与高等植物有着本质差别
构造简单,无根茎叶分化,多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体等,仅少数具有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的构造
藻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使其显现出不同颜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活方式
藻类植物约有三万余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115种,分为8个门。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与药用关系较大
常用药用藻类植物
羊栖菜 Sargassum fusiforme (Harv.)Setch.
褐藻门马尾藻科,藻体固着器假须根状;主轴周围有短的分枝及叶状突起,叶状突起呈棒状
其腋部有球形或纺锤形气囊和圆柱形的生殖托。分布于辽宁至海南,长江口以南为多
藻体称海藻(小叶海藻),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
海藻
第三节 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特征
菌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并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质而生活的一类低等植物
真菌的营养体除少数种类是单细胞(如酵母)外,大多数为分枝的丝状体,其每一条细丝称为菌丝,组成1个菌体的全部菌丝称为菌丝体
子实体: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一定形状和结构的菌丝体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状结构
菌核:由菌丝密集成的颜色深、质地硬的核状体。菌核中贮有丰富的养分,对于干燥和高、低温度抵抗力很强,菌核是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如茯苓、猪苓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密结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称根状菌索
常用药用菌类植物
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
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于昆虫蝙蝠蛾幼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夏秋季节,本菌的子囊孢子侵入寄主幼虫体内,并发育成菌丝体。染菌幼虫钻入土中越冬,本菌细胞在虫体内继续发展和蔓延并以菌核的形式过冬。翌年夏季自幼虫体的头部长出棍棒状的子座,并伸出土层外。子座上端膨大,在表层下面埋有一层子囊壳,壳内生有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带子座的菌核入药,作“冬虫夏草”,能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冬虫夏草
常用药用菌类植物
茯苓 Poria cocos(Schw.)Wolf.
属多孔菌科。菌核近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可达数千克。表面粗糙,呈瘤状皱缩,灰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白色或略带粉红色,由无数菌丝及贮藏物质聚集而成。子实体无柄,平伏于菌核表面,呈蜂窝状,幼时白色,成熟后变为浅褐色,孔管单层,管口多角形至不规则形,孔管内壁着生棍棒状的担子,担孢子长椭圆形到近圆柱形,壁表平滑,透明无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现多栽培。寄生于赤松、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等的根上。菌核入药作“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茯苓
第四节 地衣植物
地衣植物主要特征
地衣是植物界一个特殊的类群,它是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植物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地衣中的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供给整个植物体使用,菌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提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地衣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真菌是地衣体的主导部分。地衣约有500属,26000种。它们分布极为广泛。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可腐蚀岩石,对土壤的形成起着开拓先锋的作用
常用药用地衣植物
节松萝 Usnea dlffracta Vain.
属于松萝科。植物体丝状,长15~30cm,二叉分枝,基部较粗,分枝少,先端分枝多
表面灰黄绿色,具光泽,有明显的环状裂沟,横断面中央有韧性丝状的中轴,具弹性,由菌丝组成,其外为藻环,常由环状沟纹分离或成短筒状
菌层产生少数子囊果,子囊果盘状,褐色,子囊棒状,内生8个椭圆形子囊孢子。分布全国大部分省区
生于深山老林树干上或岩壁上。含有松萝酸、环萝酸、地衣聚糖。松萝酸有抗菌作用
节松萝
第五节 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高等植物。植物体有茎、叶的分化,但尚无真正的根,均无维管组织,较低等的种类为没有茎、叶分化的扁平叶状体(如地钱)
具多细胞的生殖器官。雌性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称为精子器。合子发育成胚
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萌发经过原丝体阶段
在世代交替中配子体处于主导地位。这是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明显不同的特征之一
常用药用苔藓植物
地钱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属于苔纲,地钱科。植物体为绿色扁平二分叉的叶状体,匍匐生长,有背腹之分
在背面可见表皮上有许多菱形或六角形的气室,室中央具一白色小点即气孔,腹面具紫色鳞片及假根。地钱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阴湿土壤和岩石上
全株含莽草酸,叶状体能清热解毒、祛瘀生肌,可治黄疸性肝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等
第六节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特征
蕨类植物是原始的维管植物。大多数的蕨类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仅少数为一年生
蕨类植物的特征有:孢子体发达,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具维管组织;孢子囊(及孢子叶)常集生成孢子叶穗 、孢子囊穗、孢子囊群或孢子果;配子体大多数能独立生活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为原叶体,有明显的世代交替。产生孢子,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处于主导地位,不产生种子
蕨类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下:
1.根
通常为不定根
2.茎
大多数为根状茎,匍匐生长或横走少数具地上茎,直立成乔木状,如杪椤
3.叶
多从根状茎上长出,有簇生、近生或远生的,幼时大多数呈拳曲状,是原始的性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可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种
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功能又可分成孢子叶和营养叶两种。孢子叶是指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又称能育叶;营养叶不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仅能进行光合作用,又称不育叶
4.孢子囊
孢子囊是制造并容纳孢子的结构,呈不同的形状,成熟时破裂释放孢子。孢子囊在小型叶蕨类植物中单生于孢子叶的近轴面叶腋或叶的基部,形成孢子叶球和孢子叶穗。在大型叶蕨类聚集成不同形状的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生于孢子叶的背面或边缘
5.原叶体
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形成绿色、叶状的原叶体,结构简单,生活期短,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腹面生有精子器,并产生多数带有鞭毛的精子,以水为媒介进入颈卵器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孢子体
6.孢子体内维管组织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内有了明显的维管组织的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中柱,是蕨类植物鉴别的依据之一
常用药用蕨类植物
金毛狗脊 Cibotium barometz(L.)J.Sm.
蚌壳蕨科,植株呈树状,高2~3m,根状茎粗壮,木质,密生黄色有光泽的长柔毛,状如金毛狗。叶片三回羽状分裂,末回小羽片狭披针形;侧脉单一,或二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每裂片1~5对,囊群盖二瓣裂,呈蚌壳状。分布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湿处酸性土壤中。根状茎入药,作“狗脊”,能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
金毛狗脊
第七节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特征
裸子植物因其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包被,种子发育成熟后裸露无果皮包被而得名
裸子植物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颈卵器植物;又因能产生种子,与被子植物合称为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和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
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有:
1.植物体(孢子体)发达
多为木本植物,稀为亚灌木植物(如麻黄)或藤本(如买麻藤),大多数是常绿植物,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有形成层及次生生长,但木质部仅有管胞,而无导管(除麻黄科、买麻藤科外),韧皮部有筛胞而无伴胞。叶为针形、条形或鳞形,极少为扁平形的阔叶(如银杏)。根系发达,多为主根系
2.胚珠裸露,产生种子
花被常缺,仅麻黄科、买麻藤科有类似于花被的盖被(假花被),雄蕊(小孢子叶)聚生成小孢子叶球(雄球花),雌蕊的心皮(大孢子叶)呈叶状而不包卷形成子房,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胚珠裸生于心皮的边缘,经过传粉、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种子外无子房壁形成的果皮包被
3.配子体非常退化,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雄配子体是萌发后的花粉粒,由2个退化原叶体细胞、1个管细胞和1个生殖细胞组成
雌配子体是由胚囊及胚乳组成,近珠孔端产生颈卵器,颈卵器埋于胚囊中,仅有2~4个颈壁细胞露在外面,颈卵器内有一个卵细胞和1个腹沟细胞,无颈沟细胞,比蕨类植物的颈卵器更为退化
4.具多胚现象
大多数的裸子植物具多胚现象,这是由于一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多胚,或者由于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发育成原胚,再由原胚组织分裂为几个胚而形成多胚
常用药用裸子植物
银杏(白果、公孙树) Ginkgo biloba L.
银杏科。落叶乔木。单叶,扇形,具柄,长枝上的叶螺旋状散生,2裂,常具波状缺刻。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生于短枝上,雄球花成柔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具2药室,雌球花极为简化,裸生两个直立胚珠,常只1个发育。种子核果状,外种皮肉质,成熟时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纸质,棕红色;胚乳丰富,子叶2枚。银杏为我国特产
银杏的种子(白果)供食用(多食有毒),种仁能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叶中提取的总黄酮能扩张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银杏
草麻黄(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高30~40cm。有木质茎和草质茎之分,木质茎短,匍匐地上或横卧土中,草质茎绿色,小枝对生或轮生,节明显
叶鳞片状,基部鞘状,下部1/3~2/3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常向外反曲。雄球花常聚集成复穗状,生于枝端,具苞片4对;雌球花单生枝顶,有苞片4~5对,最上1对苞片各有1雌花,红色,浆果状,内有种子2枚
草质茎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亦作提取麻黄碱原料。根能止汗
常用药用裸子植物
草麻黄(麻黄)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