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件(共62张PPT) 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件(共62张PPT) 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第十三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目 录
第一节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概述
第二节 常见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鉴定
掌握
果实与种子类重点药材五味子、木瓜、苦杏仁、桃仁、山楂、决明子、枳壳、小茴香、马钱子、槟榔、砂仁、连翘、陈皮的来源、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典型代表药材五味子、枳壳的显微结构、理化鉴别特征及功能主治
熟悉
果实与种子类一般药材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和功能与主治
了解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采收加工与产地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概述
药用部位:果实类中药常采用完全成熟、近成熟或幼小的果实入药。药用部位包括果穗、完整果实和果实的一部分
性状鉴别:应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断面及气味等特征
显微鉴别: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的特点
一、果实类药材
药用部位:种子类中药采用成熟种子入药。多数药材用完整的种子,少数用种子的一部分,有时用种子的加工品入药
性状鉴别:应注意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合点、种脊、质地、纵横剖面及气味等特征
显微鉴别:种皮特征、胚乳等
二、种子类药材
第二节 常见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鉴定
一、五味子
1.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主产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
五味子
2.性状鉴别
①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②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油润;有的表面出现“白霜”
③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以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者为佳
一、五味子
五味子
3.显微鉴别
粉末暗紫色。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8~50μm,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棕色物质。种皮内层石细胞呈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3μm,壁稍厚,纹孔较大。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微细的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含淀粉粒(醋五味子淀粉粒已糊化)
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
种皮表皮石细胞(侧面观)
种皮内层石细胞
果皮表皮细胞
一、五味子
一、五味子
五味子粉末特征
1.果皮碎片(示分泌细胞及角质层纹理);2.种皮外层石细胞;3.种皮内层石细胞;4.胚乳细胞;5.淀粉粒;6.中果皮碎片
4.理化鉴别
取粗粉约1g,加水滤过浓缩后,用5倍量乙醇、水、活性炭滤过。将2ml滤液,以氢氧化钠中和,加1滴硫酸汞试液煮沸滤过,滤液加高锰酸钾试液1滴,紫红色消失而生成白色沉淀
5.功能与主治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四神丸),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一、五味子
南五味子
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药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枚,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主含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等成分。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五味子酯甲不得少于0.2%。性味、功能同五味子
南五味子
一、五味子
二、木瓜
1.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由绿转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主产于安徽、湖北、四川、浙江等地,多系栽培品
木瓜
2.性状鉴别
①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
②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
③剖面边缘均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可见凹陷,棕黄色
④种子扁长三角形,形似橘核稍大而扁,表面红棕色,有皱纹,多脱落,脱落处表面平滑而光亮
⑤果肉微有清香气,味酸微涩
以外皮抽皱,肉厚、色紫红色、质坚实、味酸者为佳
二、木瓜
木瓜
3.功能与主治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二、木瓜
光皮木瓜
为同属植物木瓜(榠楂) 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药材多纵剖为2~4瓣,外表红棕色,光滑无皱或稍粗糙,剖开面较饱满,果肉粗糙,显颗粒性;种子多数密集,扁三角形;气微,果肉微酸涩,嚼之有沙粒感;果肉横切面可见花托部分皮层占整个果肉厚度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木瓜
三、苦杏仁
1.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 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 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 Prunus mandshruica (Maxim.) Koehne或杏 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山杏主产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野生与栽培品均有;西伯利亚杏主产于东北、华北地区,多系野生;东北杏主产于东北各地,多系野生;杏主产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区,多系栽培。河北产量大,山东产品质佳
苦杏仁
2.性状鉴别
①扁心形,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肥厚,一端尖,另一端钝圆,左右不对称
②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有不规则的皱纹
③尖端稍下侧边缘有一短棱线痕(种脐),基部有一椭圆形点(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痕(种脊),从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的维管束脉纹分布于种皮中
④种皮薄,剥去后,内有白色子叶2,富油性
⑤与水共研可产生苯甲醛香气
以颗粒饱满、完整、苦者为佳
三、苦杏仁
苦杏仁
3.理化鉴别
取约0.1g捣碎的苦杏仁,置于挂有三硝基苯酚试纸的试管中,加水湿润,用软木塞塞紧,于温水浴中10min后,试纸显砖红色
4.功能与主治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三、苦杏仁
苦杏仁中毒及解救
内服过量苦杏仁易出现中毒。轻者恶心、呕吐 腹痛、头晕头痛、乏力、嗜睡等;重者除上述症状加剧外,并有呼吸困难、急促,继而不规则、缓慢,口唇青紫、瞳孔扩大、四肢厥冷、昏迷、惊厥等。急救时,先洗胃或催吐,再静脉注射亚硝酸钠及硫代硫酸钠溶液
三、苦杏仁
四、桃仁
1.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 Prunus persica (L.) Batsch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野生与栽培品均有
桃仁
2.性状鉴别
(1)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0.8~1.2cm,厚0.2~0.4c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一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2)山桃仁: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长约0.9cm,宽约0.7cm,厚约0.5cm
两者均以颗粒饱满,均匀,完整、外皮色棕红、种仁色白富油性者为佳。桃仁优于山桃仁
四、桃仁
桃仁
3.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疲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四、桃仁
五、山楂
1.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野生及栽培品均有
山楂
2.性状鉴别
①为圆形片,皱缩不平
②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
③果肉深黄色至淡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淡黄色果核,多脱落
④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以片大、皮红、肉厚者为佳
五、山楂
山楂
3.功能与主治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五、山楂
南山楂与山楂叶
1.南山楂
为同属植物野山楂 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均为野生。果实类球形,较小,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常有种子露出;表面棕色至棕红色,有细纹和灰白色小点,有宿萼痕迹;质坚硬,核大,果肉薄;气微,味酸,微涩
2.山楂叶
为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晾干。药材多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绿色至棕黄色,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具2~6羽状裂片,边缘具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6cm,托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状;气微,味涩微苦。主含黄酮类及金丝桃苷等成分。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计,不得少于7.0%;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金丝桃苷不得少于0.050%。性平,味酸,功能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
五、山楂
六、决明子
1.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钝叶决明 Cassia obtusifolia L.或决明(小决明) Cassia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决明 Cassia obtusifolia L.
1.着花及果的枝 ;2.种子
2.性状鉴别
①决明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小决明呈短圆柱形,较小
②决明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
③一端平坦,另一端斜尖,背腹面各有一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一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小决明表面棱线两侧各有一条宽广的浅黄棕色带
④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子叶2片,黄色,呈“S”形折曲并重叠
⑤气微,味微苦
六、决明子
决明子
3.功能与主治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常见伪品
望江南 同属植物望江南 Cassia occidentalis L.的种子,习称“圆决明”。呈扁圆形,一端具突尖,长3~5mm,宽2~4mm,厚1~2mm;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四周有薄膜包被,两面平,中央有1椭圆形凹陷;质硬不易破碎;气微、味淡
六、决明子
七、枳壳
1.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主产于江西、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多系栽培品
枳壳
2.性状鉴别
①呈半圆球形,翻口似盆状
②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顶端有明显的花柱基痕,基部有果柄痕
③横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隆起,边缘散有1~2列点状油室,中央褐色,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囊内有种子数粒
④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味苦、微酸
以外皮色绿褐、肉厚瓤小、肉色白净外翻、质坚硬、香气浓者为佳。以产于江西清江、新干最为著名,习称“江枳壳”
七、枳壳
枳壳
3.功能与主治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七、枳壳
枳实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 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酸橙主产于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甜橙主产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3~1.2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以外果皮黑绿色、果皮厚而肉呈凸起状、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枳实
七、枳壳
八、小茴香
1.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主产于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多系栽培品。以山西产量大、内蒙古产品质佳
小茴香
2.性状鉴别
①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
②表面黄绿色或淡绿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
③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④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以颗粒饱满、色黄绿、气香浓者为佳
八、小茴香
小茴香
3.显微鉴别
(1)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多数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共6个。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糊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八、小茴香
小茴香(分果)横切面图
A.简图;B.详图
(2)粉末:绿黄色或黄棕色。油管显黄棕色至深红棕色,常已破碎。分泌细胞呈扁平多角形。镶嵌状细胞为内果皮细胞,5~8个狭长细胞为1组,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网纹细胞棕色,壁颇厚,木化,具卵圆形网状壁孔。内胚乳细胞多角形,无色,壁颇厚,含多数直径约10μm的糊粉粒,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直径约7μm
八、小茴香
小茴香粉末图
1.果皮表皮碎片;2.油管碎片;3.镶嵌状细胞;4.木薄壁细胞;5.内胚乳细胞;6.网纹细胞
4.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适量乙醚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1ml,加0.4% 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溶液2~3滴,溶液呈橘红色
5.功能与主治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八、小茴香
混用品
部分地区有将同科植物莳萝 Anethum graveolens L.及葛缕子 Carum carvi L.的果实误作小茴香药用。前者果实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mm,直径2~3mm,厚1mm;背棱稍突起,侧棱延展成翅,后者又称“野茴香”,果实细圆柱形,微弯曲,长3~4mm,直径约1mm;表面黄绿色或灰棕色,顶端残留柱基,基部有细果柄,分果长椭圆形,背面纵棱5条,棱线色淡
八、小茴香
九、马钱子
1.来源
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东海岸、越南、缅甸、泰国等地。9~10月果实由绿变黄时,将鲜果采摘后,除去果肉,可见3~8枚种子,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烈日下晒干即可
马钱子
2.性状鉴别
① 呈纽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微凹
②表面密被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绢状辐射状茸毛,有丝样光泽。边缘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央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
③质坚硬,沿边缘剖开,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
④气微,味极苦
以个大饱满,质坚肉厚,表面灰棕色微带绿,有细密毛茸,有光泽者为佳
九、马钱子
马钱子
3.化学成分
本品含总生物碱2%~5%,主要为士的宁(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此外,尚含番木鳖苷、绿原酸、脂肪油及多糖类成分。番木鳖碱为马钱子的最主要成分,约占总物碱的45%;马钱子碱的药效只有番木鳖碱的1/40
4.功能与主治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九、马钱子
云南马钱
为同属植物云南马钱 Strychnos pierriana A.W.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与马钱子的主要区别为:种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圆形,边缘较薄而微翘,子叶卵形,叶脉3条;种子表皮茸毛平直或多少扭曲,毛肋常分散
九、马钱子
十、槟榔
1.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主产于海南、广东、广两、福建、中同台北等地,多系栽培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国资源丰富
槟榔
2.性状鉴别
①呈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粗糙,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常附着少量灰白色内果皮碎片、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边有1个新月形或三角形的疤痕状种脐,并有维管束痕迹
②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问的大理石样花纹
③饮片为类圆形薄片,切面呈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周边淡黄棕色或红棕色
④气微,味涩、微苦
十、槟榔
槟榔
3.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含量达0.3%~0.7%,其中摈榔碱含量最高,为其有效成分。此外,尚含鞣质、脂肪油及氨基酸类成分
4.理化鉴别
粉末0.5g,加水3~4ml,再加5%硫酸液1滴,微热数分钟,滤过。取滤液1滴于玻片上,加碘化铋钾试液l滴,即显混浊,放置后,置显微镜下观察,有石榴红色球晶或方晶产生(检查槟榔碱)
5.功能与主治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十、槟榔
槟榔的商品等级与大腹皮
槟榔的商品等级 一等:每千克160个以内,无枯心、破碎、虫蛀。二等:每千克160个以外,有破碎、枯心不超过5%,轻度虫蛀不超过3%
大腹皮 为槟榔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成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十、槟榔
十一、砂仁
1.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 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药材依次称为“阳春砂”“绿壳砂”和“海南砂”。 阳春砂主产于广东,以阳春县所产最为著名,广西也产,多系栽培品;绿壳砂主产于越南、泰国等地,我国云南、广东也有栽培;海南砂主产于海南、广西等地
砂仁
2.性状鉴别
(1)阳春砂、绿壳砂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2)海南砂 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十一、砂仁
砂仁
3.功能与主治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十一、砂仁
进口砂仁与伪品
进口砂仁:又称缩砂,原植物与绿壳砂一致。产于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伪品:除上述种类外,砂仁属和山姜属的多种植物亦作砂仁入药。主要有:砂仁属植物红壳砂仁等数种植物的果实在我国云南等地亦作砂仁入药。其蒴果近球形,表面暗红色至棕褐色,疏生柔刺;果柄短,有淡锈色柔毛;花萼宿存,被毛;子房3室,中轴胎座,每室有种子11~15粒,紧密排列成2~3行;种子多数,方形或多角形,红褐色;气香,味微苦
十一、砂仁
十二、连翘
1.来源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 Forsythia suspense (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本品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湖北等地,野生与栽培均有。9月上旬白露前8 ~ 9天,采摘尚未成熟的青绿色果实,除去杂质,用沸水煮片或用笼蒸熟,取出晒干,习称“青翘”;10月霜降前后采摘成熟果实时,果皮呈黄褐色,果壳开裂,除去种子和杂质,晒干,习称“黄翘”或“老翘”
连翘
2.性状鉴别
①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
②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突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柄或已脱落
③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
④气微香,味苦
“青翘”以色墨绿、不开裂者为佳;“老翘”以色黄、壳厚、无种子、纯净者为佳
十二、连翘
连翘
3.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痛,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十二、连翘
十三、陈皮
1.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本品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江苏等地,均为栽培品
陈皮
2.性状鉴别
(1)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久贮后颜色变深,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2)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气香浓郁
十三、陈皮
陈皮
十三、陈皮
3.功能与主治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青皮、橘核与橘络
1.青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焕桑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将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将未成熟果实的果皮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个青皮类球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或黑绿色,有细密凹下的油室,断面外缘有油室1~2列,瓤囊淡棕色。四花青皮果皮为4个长椭圆形裂片,内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小筋络。断面外缘有油室1~2列。二者气香,味苦、辛,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食积气滞等
2.橘核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烟操成熟种子。略呈卵形,表面光滑,淡黄白色或淡灰白色,一侧有种脊棱线,一端钝圆,另端渐尖。外种皮薄而韧,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苦,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癖
3.橘络
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内的筋络。由果皮内撕下,晒干。长条形的网络状。多为淡黄白色,陈久则变成棕黄色。用于咳嗽痰多胸胁胀痛
十三、陈皮
本章小结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性状鉴别
应注意形状、颜色、表面、断面等特征,尤其应注意相似药材的区分
显微鉴别
药材和饮片的性状鉴别特征
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
药材的理化鉴别现象
应注意三层果皮细胞的特点
五味子、木瓜、苦杏仁、桃仁、山楂、决明子、枳壳、小茴香、马钱子、槟榔、砂仁、连翘、陈皮
五味子、小茴香
五味子、苦杏仁、小茴香、马钱子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