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2) 课件(共60张PPT) 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2) 课件(共60张PPT) 人卫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60张PPT)
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目 录
第八节 被子植物
第八节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特征
被子植物是现今植物界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最为茂盛的类群,是陆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
绝大多数药用植物都属于这个类群,药用种类十分丰富
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下:
1.孢子体高度发达。植物体高度发达并进一步分化,乔木、灌木,更多为草本。输导组织为导管和筛管,输导功能更加完善。配子体进一步退化,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
2.生殖器官高度特化。具有真正的花,称为有花植物。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子房发育成果实
3.具有双受精现象,具胚乳。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3n染色体,发育为胚乳
4.营养方式多样。除自养外尚有寄生、腐生、共生等其他方式
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
器官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根 主根系 须根系
茎 维管束环列,具形成层 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叶 具网状脉 具平行脉
花 通常为5或4基数 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3基数,花粉粒具单个萌发孔
胚 具2片子叶 具1片子叶
双子叶植物纲分离瓣花亚纲(原始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后生花被亚纲)2个亚纲
(一)离瓣花亚纲
离瓣花亚纲又称原始花被亚纲,是比较原始的被子植物
包括无花被、单被或重被,而花瓣通常分离的类型
一、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代表科
1.蓼科 Polygonaceae
多为草本。节常膨大。单叶互生,全缘,托叶膜质,包围茎节成托叶鞘
花两性,单被,花被片3~6,萼片花瓣状,宿存;子房上位,2~3心皮合生成1室,1胚珠。瘦果或小坚果,多有翅,种子有胚乳
约50属,11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13属,235种。分布全国;已知药用的有10属,136余种
*P3~6,(3~6)A3~9 (2∶1~4∶1;1)
一、双子叶植物纲
蓼科
G
【药用植物】
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和根状茎粗壮,肉质,断面黄色
基生叶有长柄,叶片掌状深裂;茎生叶较小,柄短;托叶鞘长筒状。圆锥花序大型顶生;花小;紫红色;花被片6,2轮;雄蕊9;花柱3。瘦果具3棱,有翅,暗紫色
分布于甘肃、四川西部、陕西、青海和西藏等省区。生于高寒山区,多有栽培。根及根状茎(大黄)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一、双子叶植物纲
掌叶大黄
2.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多草本,少有灌木和木质藤本。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
单叶或复叶。花多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单生或总状、聚伞、圆锥花序;萼片3至多数,绿色或呈花瓣状,稀基部延长成距;花瓣3至多数或缺;雄蕊和心皮常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多少隆起的花托上,子房上位,1室,胚珠1至多数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少蒴果和浆果
*↑K3~∞C3~∞,0 A∞ 1~∞∶1∶1~∞
一、双子叶植物纲
毛茛科
G
【药用植物】
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多年生草本。主根纺锤形或倒圆锥形,周围常生数个圆锥形侧根
叶互生,3深裂。总状花序狭长,花序轴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蓝紫色,上萼片盔帽状;花瓣2,变态成蜜腺叶;有长爪;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聚合蓇葖果
栽培种其母根(川乌),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子根(附子)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止痛;一般经炮制药用
一、双子叶植物纲
乌头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味连)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常分枝成簇,生多数须根,均黄色
叶基生,3全裂,中央裂片具柄,各裂片再作羽状深裂,边缘具锐锯齿
聚伞花序有花3~8朵,黄绿色;萼片5,狭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心皮8~12,离生
蓇葖果具柄。根状茎(味连)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一、双子叶植物纲
黄连
3.木兰科 Magnoliaceae
乔木和灌木。单叶互生;托叶大, 脱落后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
花大, 两性,单生于枝顶或叶腋, 花被不分花萼与花瓣, 花被片6至多数, 每轮3片。雄蕊多数离生, 螺旋状排列。花药长于花丝。心皮多数离生, 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部。子房1室, 每室胚珠2个或多颗
果实为聚合蓇葖果聚合浆果, 种子有丰富的胚乳
一、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科
【药用植物】
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a.)Baill.
落叶木质藤本。叶纸质或近膜质,阔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疏生有腺齿的细齿
雌雄异株;花被片6~9,乳白色至粉红色;雄蕊5;雌蕊17~40
聚合浆果排成长穗状,红色。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及四川等地。生于山林中。果实(五味子)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涩
一、双子叶植物纲
五味子
4.十字花科 Cruciferae(Brassicaceae)
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
萼片4,2轮;花瓣4,排成十字形;雄蕊6,4长2短,为四强雄蕊,稀4或2,常在雄蕊旁生有4个蜜腺
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由假隔膜隔或2室,侧膜胎座,每室胚珠1至多数。长角果或短角果
一、双子叶植物纲
草本
【药用植物】
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一至二年生草本。主根圆柱形,灰黄色。全株灰绿色。主根长,圆柱形,灰黄色
基生叶有柄,圆状椭圆形;茎生叶较小,圆状披针形,基部垂耳圆形,半抱茎。圆锥花序;花黄色,花梗细,下垂。短角果扁平,顶端钝圆或截形,边缘有翅,紫色,内含1粒种子
根(板蓝根)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叶(大青叶)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茎叶加工品(青黛),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
一、双子叶植物纲
菘蓝
5.蔷薇科 Rosaceae
草本,灌木或乔木,常具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有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排成伞房、圆锥花序,花托杯状、壶状或突起;花被与雄蕊常合成杯状、坛状或壶状的托杯(又叫被丝托),萼片、花瓣和雄蕊均着生在花托托杯的边缘
萼片、花瓣常5;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至多数,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含1至多数胚珠
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蔷薇科分为四个亚科,为蔷薇亚科 Rosoideae、梅亚科 Prunoideae、梨亚科 Maloideae、绣线菊亚科 Spiraeoideae
一、双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表面黯棕红色。茎带紫红色
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9片,穗状花序椭圆形;花小,萼裂片4,紫红色;无花瓣;雄蕊4,花药黑紫色;子房上位。瘦果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根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一、双子叶植物纲
地榆
杏 Prunus armeniaca L.
落叶小乔木。叶柄近顶端有2腺体。花单生枝顶,先叶开放;萼片5;花瓣5,白色或带红色;雄蕊多数;心皮1
核果,球形,黄红色,核表面平滑;种子1,扁心形,圆端合点处向上分布多数维管束
产于我国北部,多系栽培。种子(苦杏仁)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一、双子叶植物纲

一、双子叶植物纲
6.豆科 Leguminosae(Fabaceae)
草本或木本。茎直立或蔓生;叶互生,多为羽状或三出复叶,少单叶,有托叶
花两性,萼片5,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多少连合;花瓣5,多为蝶形花,少数假蝶形或辐射对称;雄蕊一般为10,常连合成二体,少数下部合生或分离,稀多数;子房上位,1心皮,1室,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荚果
根据花的特征,本科分为含羞草亚科 Mimosoideae、云实亚科(苏木亚科) Caesalpinoideae、蝶形花亚科 Papilionoideae三个亚科
【药用植物】
决明 Cassia obtusifolia L.
一年生草本。偶数羽状复叶,小叶3对
花成对腋生;萼片5,分离;花瓣黄色,最下面的两片较长;发育雄蕊7
荚果细长,近四棱形。种子多数,菱状方形,淡褐色或绿棕色,光亮。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多栽培。种子(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一、双子叶植物纲
决明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茎粗壮,味甜。全体密生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7。卵形或宽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蓝紫色;二体雄蕊。荚果呈镰刀状弯曲,密被刺状腺毛及短毛。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根状茎及根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一、双子叶植物纲
甘草
7.芸香科 Rutaceae
多为木本,稀草本,有时具刺,含挥发油。叶、花、果常有透明的油腺点。叶常互生,多为复叶或单身复叶,无托叶
花辐射对称,两性,稀单性。单生或簇生,排成聚伞、圆锥花序;萼片3~5,合生;花瓣3~5;雄蕊常与花瓣同数或为其倍数,着生在花盘基部;子房上位,心皮2至多数,合生或离生。每室胚珠1~2。柑果、蒴果、核果、蓇葖果
本科显微结构含油室,果皮中常有橙皮苷结晶,草酸钙方晶、棱晶、簇晶较多
一、双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单身复叶,叶翼不明显。萼片5;花瓣5,黄白色;雄蕊15~30,花丝常3~5枚连合成组。心皮7~15。柑果扁球形
成熟果皮(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果皮及内果皮间维管束群(橘络)能通络理气、化痰;种子(橘核)能理气散结、止痛;叶(橘叶)能行气、散结;幼果或未成熟果皮(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一、双子叶植物纲
茶枝柑(陈皮)
8.五加科 Araliaceae
多为木本,稀多年生草本。茎常有刺。叶多互生,常为单叶、羽状或掌状复叶
花两性稀单性或杂性,辐射对称;伞形花序或集成头状花序,常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萼小,萼齿5,花瓣5 ~ 10,分离,雄蕊着生于花盘的边缘,花盘生于子房顶部,子房下位,由2~15心皮合生,通常2~5室,每室胚珠1
浆果或核果
一、双子叶植物纲
五加科
【药用植物】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多年生草本。主根圆柱形或纺锤形,上部有环纹,下面常有分枝及细根,细根上有小疣状突起(珍珠点),顶端根状茎结节状(芦头),上有茎痕(芦碗),其上常生有不定根(艼)
掌状复叶轮生茎端,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淡黄绿色; 花5基数;子房下位,2室,花柱2
浆果状核果,红色扁球形。根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叶能清肺、生津、止渴。花有兴奋功效
一、双子叶植物纲
人参
9.伞形科 Umbelliferae
草本。常含挥发油而具香气。茎常中空,表面有纵棱。叶互生,多为1至多回三出复叶或羽状分裂;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
花小,两性,辐射对称,复伞形或伞形花序,各级花序基部常有总苞或小总苞;花萼5齿裂,极小;花瓣5,先端常内卷;雄蕊5,与花瓣互生,着生于上位花盘(花柱基)的周围;子房下位,2心皮,2室,每室1胚珠,花柱2,基部常有膨大的盘状或短圆锥状的花柱基,即上位花盘与花柱结合体。双悬果
一、双子叶植物纲
伞形科
【药用植物】
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短,有数条分枝,根头部有环纹,具特异香气
叶二至三回三出复叶或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花瓣5,绿白色;雄蕊5;子房下位
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有5棱,侧棱延展成薄翅。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区。多为栽培
根(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一、双子叶植物纲
当归
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多年生草本。主根较粗,少有分枝,黑褐色,质硬。茎多丛生,上部多分枝,稍成“之”字形弯曲
基生叶早枯,中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全缘,具平行叶脉7~9条。复伞形花序;伞辐3~8;小总苞片5,披针形;花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两侧略扁,棱狭翅状。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生于向阳山坡
根(北柴胡)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一、双子叶植物纲
柴胡
(二)合瓣花亚纲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又称后生花被亚纲(Metachlamydeae)
花瓣多少连合成各种形状的花冠,如漏斗状、钟状、唇形、管状、舌状等,由辐射对称发展到两侧对称
花冠各式的连合增强了对昆虫传粉的适应及对雄蕊、雌蕊的保护。合瓣花类群较离瓣花类群进化
一、双子叶植物纲
1.唇形科 Labiatae
多为草本,富含挥发油。茎四棱,叶对生
花序通常为腋生聚伞花序排列成轮伞花序,或再聚合成总状、穗状、圆锥状等复合花序;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5裂,宿存;花冠5裂,唇形;雄蕊4,二强,或仅2枚;子房上位,心皮2,合生,通常4深裂形成假四室,每室含1胚珠,花柱2,着生于四裂子房的底部
果实为4枚小坚果
一、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科
【药用植物】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
多年生草本,有清凉香气。茎四棱,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圆形,两面均有腺鳞及柔毛
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紫色或白色,4裂,上唇裂片较大,顶端2裂,下唇3裂片近相等;雄蕊4,二强
小坚果椭圆形,藏于宿存的花萼内。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栽培。地上部分(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一、双子叶植物纲
薄荷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柔毛及腺毛。根圆柱形,外赤内白。茎四棱形
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轮伞花序呈总状排列;花萼二唇形;花冠蓝紫色,二唇形,上唇略呈盔状,下唇3裂;能育雄蕊2;小坚果长圆形,黑色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根和根状茎(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一、双子叶植物纲
丹参
2.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多为草本。有些种类具乳汁或树脂道。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无托叶
头状花序外围有1至多层总苞片组成的总苞,总苞片叶状、鳞片状或针刺状;头状花序有三种类型:①外围为舌状花(雌性不育花,称边花),中央为两性管状花(称盘花),如向日葵;②全部为两性舌状花,如蒲公英;③全部为两性管状花,如红花。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常变态成冠毛、鳞片或刺状;花冠合生,3~5裂,管状或舌状;雄蕊5或4,聚药雄蕊;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1室,每室含1胚珠,柱头2裂
连萼瘦果(有花托或萼管参与形成的果实),又称菊果
一、双子叶植物纲
白术
牛蒡
一、双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全株被白色绒毛。叶片卵形至披针形,叶缘有粗锯齿或羽状深裂
头状花序具多层总苞片,边缘膜质,外层绿色;外围为雌性舌状花,白色、淡黄、淡红或淡紫色;中央为两性管状花,黄色。瘦果无冠毛,不发育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安徽(亳菊、滁菊)、浙江(杭菊)、河南(怀菊)等地。头状花序(菊花)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一、双子叶植物纲
菊花
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一年生草本。叶互生,近无柄,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缘齿端有尖刺
头状花序外侧总苞2~3列,上部边缘有锐刺,内侧数列卵形,无刺;全为管状花,初开时黄色,后变为红色
瘦果近卵形,具四棱,无冠毛。原产埃及,各地有栽培。花(红花)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一、双子叶植物纲
红花
1.禾本科 Gramineae
(1)多为草本,有时为木本(竹类)。地下常具根状茎或须状根;地上茎节和节间明显,常中空,特称为秆。单叶互生,排成2列,通常由叶片、叶鞘和叶舌组成,叶片狭长,具明显中脉及平行脉;叶鞘抱秆,通常一侧开裂,顶端两侧各伸出一耳状突出物,称为叶耳;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的内侧有呈膜质或纤毛状的叶舌
二、单子叶植物纲
(2)花小,两性或单性,以小穗为单位排列成穗状、总状或圆锥状花序。小穗的主干称小穗轴,基部有外颖和内颖(总苞片),小穗轴上着生1至数朵花,每花外有外稃和内稃(小苞片),外稃厚硬,顶端或背部常生有芒,内稃膜质;内外稃之间,子房基部有2~3枚透明肉质的退化花被(浆片或鳞被);雄蕊通常3~6枚,少为1枚,花丝细长,花药丁字形着生,花药2室;雌蕊1,子房上位,2~3心皮合生,1室,1胚珠,花柱2~3,柱头常羽毛状。颖果,种子富含淀粉质胚乳
二、单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薏苡 Coix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由多个小穗组成的总状花序成束状腋生,小穗单性,雄小穗排列于花序上部,从骨质念珠状总苞中伸出;雌小穗位于基部,包于骨质总苞内
颖果球形,成熟时包于光滑球形的骨质总苞内。干燥成熟种仁(薏苡仁)为利水渗湿药,能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二、单子叶植物纲
薏苡
2.天南星科 Araceae
植物多含刺激性汁液。单叶或复叶,常基生,叶柄基部常具膜质叶鞘,多为网状脉。花小,两性或单性,肉穗花序,外包有一大型佛焰苞
单性花,同株或异株,无花被,雄蕊1~6,分离或合生;雌花序中常有不育雄蕊,合生成雄蕊柱或完全退废而与肉穗花序轴的上部合生形成附属器
两性花常具花被片4~6,鳞片状;雄蕊与其同数而对生;雌蕊子房上位,由1至数心皮组成1至数室,每室1至数枚胚珠。浆果密集生于花序轴上
本科的突出特征是:肉穗花序, 通常有彩色佛焰苞; 草本; 叶具网状脉
二、单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半夏 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块茎扁球形。叶柄中下部有下块茎(珠芽。花单性同株,佛焰苞下部闭合成管状,附属器鼠尾状,伸出佛焰苞外
浆果红色,卵圆形。干燥块茎(半夏)为化痰药,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有毒;炮制加工品法半夏能燥湿化痰;炮制加工品姜半夏能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炮制加工品清半夏能燥湿化痰
二、单子叶植物纲
半夏
3.百合科 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少数为灌木。地下部分常具鳞茎、根状茎、球茎或块根。茎直立或攀缘,有时枝条变态成绿色叶状枝
单叶互生、少为对生或轮生或全为基生,少有退化成鳞片状。花序总状、穗状或圆锥花序,有时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单被花,花被片6,2轮排列,分离,花瓣状,每轮3枚,或花被联合,顶端6裂;雄蕊常6枚;子房通常上位,由3心皮合生成3室,中轴胎座,每室胚珠1至多数。蒴果或浆果
本科的突出特征是: 为典型的3数花, 雄蕊6,子房上位,3心皮, 中轴胎座,3室; 常具鳞茎或根状茎
二、单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百合 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
鳞茎球形,茎光滑有紫色条纹。叶倒卵状披针形至倒卵形,上部叶常比较小,3~5脉
花喇叭形,花被片乳白色,背面稍带淡紫色,顶端向外张开或稍外卷,有香味;花粉粒红褐色;子房长圆柱形,柱头3裂
蒴果矩圆形,有棱。干燥肉质鳞叶(百合)入药为滋阴药,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二、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鳞茎有鳞叶3~4枚,叶通常对生,少数互生或轮生,下部叶片狭长矩圆形至宽条形,中上部叶狭披针状条形,叶端多少卷曲
单花顶生,花被紫色具黄绿色斑纹,或黄绿色具紫色斑纹,叶状苞片通常3枚,先端卷曲
分布于四川,生于高山灌丛及草甸。干燥鳞茎 (川贝母)能清热润肺, 化痰止咳, 散结消痈
二、单子叶植物纲
川贝母
4.姜科 Zingiberaceae
多年生草本。有芳香或辛辣味。单叶基生或茎生,茎生者通常2列,多有叶鞘和叶舌,叶片具羽状平行脉
花两性,稀单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2轮,外轮萼状,常下部合生成管,一侧开裂及顶端齿裂,内轮花冠状,下部合生成管,上部3裂,通常后方一枚裂片较大;雄蕊变异很大,退化雄蕊2或4枚,内轮2枚联合成花瓣状显著而美丽的唇瓣,能育雄蕊1枚着生于花冠上,花丝细长具槽;子房下位,3心皮合生成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细长,着生于能育雄蕊的花丝槽中,柱头漏斗状。蒴果,稀浆果状,种子具假种皮
本科突出特征:草本, 全株芳香。 萼片花瓣区分明显。 能育雄蕊1,退化雄蕊成花瓣状
二、单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根状茎粗壮,分支,断面淡黄色,有辛辣气味。叶片披针形,无柄
苞片绿色至淡红色,花冠黄绿色,唇瓣到卵状圆形,中裂片具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
原产太平洋群岛,我国广为栽培。根状茎(生姜、干姜)入药,干姜为温里药,能温中回阳、温肺化饮,生姜为解表药;能发汗解表、温胃止呕、化痰止咳
二、单子叶植物纲
干姜
5.兰科 Orchidaceae
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排成2列,有时退化成鳞片状,常有叶鞘。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成穗状、总状、伞形或圆锥花序,很少单生
花被6,2轮,花瓣状,外轮3,上方中央1片称中萼片,下方两侧的2片称侧萼片;内轮3,侧生的2片称花瓣,中间的1片特称为唇瓣,常有艳丽的颜色,其结构较为复杂,常3裂或中部缢缩而成上、下唇,或基部有时囊状或有距,由于子房180°扭转使唇瓣由近轴方转至远轴方
二、单子叶植物纲
雄蕊和雌蕊合生成半圆柱形合蕊柱,与唇瓣对生;能育雄蕊通常1枚,位于合蕊柱顶端,少2枚,位于合蕊柱两侧,花药2室,花粉粒常黏合成花粉块;雌蕊子房下位,3心皮组成1室,侧膜胎座,含多数微小胚珠
柱头常前方侧生于雄蕊下,多凹陷,常2~3裂,通常侧生的2个裂片能育,中央不育的1个裂片演变成位于柱头和雄蕊间的舌状突起称蕊喙,其能分泌黏液。蒴果,种子极多,微小粉末状,无胚乳,胚小而未分化
本科突出特征:花具唇瓣, 雄蕊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 花粉结合成花粉块; 子房下位, 侧膜胎座, 种子微小而多
二、单子叶植物纲
【药用植物】
天麻 Gastrodia data Bl.
腐生草本。块茎椭圆形或卵圆形,有均匀的环节,节上有膜质鳞叶
茎黄褐色或带红色,叶退化成膜质鳞片,颜色与茎色相同,下部鞘状抱茎。花淡绿黄色或橙红色,花被合生,下部壶状,上部歪斜,唇瓣白色,先端3裂
主产西南;生于林下腐殖质较多的阴湿处,现多栽培,与白蘑科密环菌共生。干燥块茎(天麻)为平肝熄风药,能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除痹
二、单子叶植物纲
天麻
石斛(金钗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附生草本。茎丛生,肉质状肥厚,稍扁圆柱形。叶革质,长圆形,先端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
总状花序,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萼囊圆锥形;唇瓣宽卵形,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唇瓣中央具1个紫红色大斑块
分布于长江以南,全草(金钗石斛)为滋阴药,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
二、单子叶植物纲
石斛
本章小结
藻类植物的特点
形态结构 植物体的构造简单,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叶状体或枝状体
生活方式 植物体内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属自养型植物
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生活环境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气生,生活如在潮湿的土壤、树表面
种类 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红藻门、褐藻门
本章小结
菌类植物的特点
形态结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生活方式 不含叶绿素,异养方式多样,包括寄生、腐生、共生
繁殖方式 以孢子进行繁殖
生活环境 非常广泛,土壤、水、空气中,人和动植物体内
种类 细菌门、黏菌门和真菌门
本章小结
地衣植物的特点
形态结构 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藻类主要是蓝藻和绿藻
生活方式 真菌在地衣的构造上占主导地位,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真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湿度
繁殖方式 由真菌决定,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
生活环境 非常广泛,土壤、水、空气中,人和动植物体内
种类 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本章小结
苔藓植物的特点
形态结构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及维管组织,有性世代占主体地位
生活方式 绿色自养生物
繁殖方式 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称精子器,合子发育成胚
生活环境 绝大多数为陆生,主要生长在阴湿环境中
种类 苔类和藓类
本章小结
蕨类植物的特点
形态结构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及维管组织,多为多年生草本,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均能独立生活
生活方式 绿色自养生物
繁殖方式 具颈卵器和精子器,合子发育成胚
生活环境 分布广泛,以热带、亚热带为多
种类 5个亚门
本章小结
裸子植物的特点
形态结构 孢子体发达,胚珠裸露
生活方式 绿色自养生物
繁殖方式 颈卵器退化,种子进行繁殖,多胚现象
生活环境 分布广泛,特别是北半球亚热带高山地区及温带至寒带地区
种类 5纲,12科
本章小结
被子植物的特点
形态结构 孢子体极度发达,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真正的花
生活方式 绿色自养生物
繁殖方式 具有双受精现象,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有果皮包被
生活环境 分布广泛,特别是北半球亚热带高山地区及温带至寒带地区
种类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本章小结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