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课件(共24张PPT)《土木工程制图基础 》同步教学(华南理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绪论 课件(共24张PPT)《土木工程制图基础 》同步教学(华南理工版)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2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3章 点、线、面的投影
第4章 线面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5章 投影变换
第6章 曲线与曲面
第7章 基本立体
第8章 平面截切立体
第10章 组合体
第11章 轴测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13章 透视投影
第14章 标高投影
第15章 计算机绘图
第9章 两立体相贯
第1章 绪论
1.1 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1.3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1.4 多面投影体系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5 工程图学发展概述
第1章 绪论
返回本章目录
【知识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2.掌握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3.了解工程图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时代精神、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第1章 绪论
1.1 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1.1.1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土木建筑工程图,研究在平面图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绘图。
通过课程学习,为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专业图样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经过进一步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可造就具有丰富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学习画法几何,应在理解几何形体投影特性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解题能力。
学习土木工程制图基础,应了解和严格遵守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踏实地进行制图技能的操作训练,养成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仪器和准确画图的习惯。应能结合所学的投影理论和初步的专业知识,运用专业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绘制和阅读专业图样。
学习计算机绘图部分,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并输出习题所指定的图形。 利用本书所配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精美的三维模型、动画,可较有效地提高理解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效率。
1.1 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本课程的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培养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培养自觉贯彻国家标准的意识,能够查阅国家标准等设计资料和设计手册的能力;
能够正确绘制、阅读土木建筑专业图样的基本能力;
具有徒手绘制草图的技能以及利用现代工具进行计算机绘图设计的能力;
培养具有工程意识,从事工程设计应有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返回本章目录
1.1 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第1章 绪论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1.2.1 投影的形成
投射线通过形体,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形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发自投射中心S 的投射线通过△平面ABC三个顶点,与投影面相交产生的交点a、b、c即为△平面ABC三个顶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abc即为△ABC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1.2.1 投影的形成
投射线通过形体,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形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如图,发自投射中心S 的投射线通过△平面ABC三个顶点,与投影面相交产生的交点a、b、c即为△平面ABC三个顶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abc即为△ABC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2.2 投影的分类
中心投影法——通过交汇于一点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法。
2. 平行投影法——通过一组相互平行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法。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2.2 投影的分类
中心投影法——通过交汇于一点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法。
2. 平行投影法——通过一组相互平行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下图分别是用平行正投影法绘制的三面投影图和轴测图,以及利用中心投影法绘制的透视图。工程实际中常用这几种方法表达空间形体。
(a)三面投影图 (b)轴测图 (c)透视图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3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直线和平面的正投影具有下列基本性质:
1、显实性 当空间几何元素(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投影反映几何元素的实长或实形,简称显实性或真形性。
2、积聚性 当空间几何元素(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投影具有积聚性。
3、类似性 当空间几何元素(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投影具有类似性。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4、定比性 如果点将直线段分割为一定比例,则其投影也将线段的投影分割为相同的比例。
5、从属性 如果点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仍在直线的投影上;如果直线在平面内,则直线的投影仍在平面的投影内
6、平行性 空间的一组直线或一组平面相互平行时,其投影也相互平行(包含重合)。
1.3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4 多面投影体系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当点的空间位置已定,其投影可以唯一确定,但已知点的投影,却无法唯一确定该点的空间位置。
两个具有不同结构的形体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完全相同,仅根据立体的某个投影无法完整确定形体的结构。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4.1 三面投影体系
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三投影面体系。
正立投影面用字母V表示,简称正面或V面;
水平投影面用字母H表示,简称水平面或H面;
侧立投影面用字母W表示,简称侧面或W面。
国际上常用的投影空间为第一角和第三角,我国的工程图样采用第一角成图。
形体在V面上的投影称为正面投影;在H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投影;在W面上的投影称为侧面投影。
1.4 多面投影体系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4.2 三面投影的形成
形体放置在三面投影体系中,从前向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形体的正面投影;从上向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形体的水平投影;从左向右投射,在W面上得到形体的侧面投影。
1.4 多面投影体系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为了将三面投影画在同一张图纸上,需要将三投影面展开。按国家标准规定,展开时保持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 至与V共面;W面绕OZ轴向外旋转90 至与V共面。
在投影面的展开过程中,形体上各几何元素的投影对应关系保持改变。
1.4.2 三面投影的形成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1.4 多面投影体系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第1章 绪论
1.5 工程图学发展概述
工程界,将指导工程技术实践的图,称为工程图样。
1970年,在我国的河北省平山县的古墓中发掘出一块约公元前400年的铜版。铜版的背面记述了中山王颁布修建陵园的诏令,正面是中山王陵园的平面图,即“兆域图”。
“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工程图样。它是采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平面图,与现代建筑制图中的平面图表达方法基本相同。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界画,也就是以亭台楼阁为题材的绘画,到唐代渐趋成熟,到五代北宋达到艺术高峰。五代宋初画家卫贤所绘界画《闸口盘车图》采用轴测画法,表现了一个官营磨面作坊。
1.5 工程图学发展概述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因为建筑工程的需要,北宋时期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制作法则的著作《营造法式》。此书由北宋的将作少监李诫编著,于公元1100年编成,公元1103年颁发施行。书中规范了各种建筑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此书以图为主,辅之以文字说明,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建筑物和建筑构件。
1.5 工程图学发展概述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德国画家丢勒对几何学深有研究,对用图形表达物体的形状结构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的著作中已应用三个互相垂直的画面表现人脚的形状结构。丢勒不仅采用三视图表达脚的外形,标注了尺寸,还画了两个断面图。
1.5 工程图学发展概述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十八世纪末,法国科学家加斯帕·蒙日(Gaspard Monge,1746-1818)对工程图学的发展作出具有划时代的贡献。蒙日创建的画法几何学奠定了现代工程图学的理论基础。在《蒙日画法几何学》一书中有一个非常简单且有代表性的题目,用旋转法求线段的实长。
1.5 工程图学发展概述
返回本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从此迈入“数字化”的时代。
过去,人们通过纸质的工程图样来传递设计信息。今天,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以电子版的的工程图样来传递设计信息。设计图可以呈现在图纸上,可以呈现在显示器上,也可以呈现在手机屏上。
不论是以纸质的形式呈现,还是以电子的形式呈现,对于现代社会,设计图、施工图、零件图和装配图不可或缺。否则,将是“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文矣!”
1.5 工程图学发展概述
返回本章目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