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第14章 标高投影本章概论14.1 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本章概论知识目标:掌握标高投影的概念及点、直线的标高投影表示法。掌握图解法或数解法求平距的方法、求直线的实长和倾角、平面的实形等问题。掌握线线、线面、面面相对位置的标高投影图解方法。掌握曲面和地形面的标高投影表示法。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标高投影的形成原理,从标高投影中识别其反映的地面特征,能够运用标高投影中平面的各种表示法,绘制平面的标高投影。能够读懂曲面和地形面的标高投影图,运用标高投影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专业制图打下基础。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一组标有高度数字的地形等高线的水平投影,能清楚地表达地面起伏变化的形状。常用高度以米为单位,称为标高,也称高程。这种在水平投影上加注某些特征面、线及控制点的标高数值来表示空间形体方法称为标高投影法。所得到的单面正投影图称为标高投影图。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14.1.1 点的标高投影以水平面H为基准面,在点的水平投影旁注出该点距H面的高度,即得点的标高投影图。通常设水平基准面H的标高为零,高于基准面的标高为正,低于基准面的标高为负。设点A的标高+5,记为a5 ,点B 的标高-2,记为b-2,点C的标高为0,记为C0。在标高投影图中,还必须画出绘图比例尺,并注明刻度。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14.1.2直线的标高投影在直线的H投影ab上,标出直线的两个端点a和b的标高,例如a5b2,就是直线的标高投影。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14.1.2直线的标高投影直线的坡度和平距当直线的水平距离为一个单位时的高差,或者说,直线上任意两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直线的坡度,记为i。设直线上点A和点B的高差为H,其水平距离为L。直线对水平面的倾角为α,则直线的坡度为i = —————— = tan α高差(H)水平距离(L)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直线上任意两点C、B的高差是一个单位时的水平距离,称为直线的平距,记为l。此时,该直线的坡度可表示为i = 1 / l由上式可知,坡度与平距互为倒数。坡度大,则平距小;坡度小,则平距大。直线的坡度的大小是指直线对水平面倾角的大小。例如,i=1的坡度大于i=0.5的坡度。当坡度以平距的形式表示时,则写成i = 1: l此时,i=1:1的坡度小于i=1:0.5的坡度。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2.直线的标高投影表示法通常用直线上两点的标高投影来表示该直线,在图中,把直线上点A和B的标高投影a5和b2连成直线,即为直线AB的标高投影。当已知直线上一个点A的标高和直线的方向,可以用点A的标高投影a5和直线的坡度i=1:2来表示直线,直线上表示坡度方向的箭头指向下坡。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例14-1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的标高投影a28.4b9.4,求直线AB的坡度、平距和直线上点C的标高。解:根据图中给出的绘图比例尺,在图上量出标高投影a28.4b9.4之间距离,便可以求出坡度和平距。HAB=28.4-9.4=19按绘图比例尺量得LAB=38,则求得坡度i= HAB /LAB=1/2因为坡度和平距互为倒数,由此得到平距l =2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按比例量得ac 间的距离为LAC=22,所以点A、C之间的高差HAC= i x LAC=0.5×22=11由此可求出点C的标高HC=HC- HAC =28.4-11=17.4记为C17.4,如右图所示。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 例14-1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3. 直线的实长与倾角(1)直角三角形法以直线的标高投影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以直线的两端点的高差作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所得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为直线的实长,实长与标高投影的夹角即为直线对H面的倾角α。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直角三角形法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3. 直线的实长与倾角(2) 换面法分别过直线两端点引垂线,在所引垂线上按比例尺分别截取相应标高数值,得到A、B。AB的长度即为所求实长,AB与a5b2间的夹角即为直线对H面的倾角。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换面法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4. 直线上的整数标高点(刻度)在直线的标高投影上标出整数标高的点,称为直线的刻度。可以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进行直线刻度。例14-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的标高投影为a2.7b6.9,求作直线上的整数标高点。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解: (一)数解法根据给出的绘图比例尺在图中量得LAB =9.5,可计算出坡度i 和平距li = HAB /LAB=4.2/9.5=0.44 l =1/0.44=2.27点a2.7到第一个整数标高点c3的水平距离LAC = HAC /i=(3-2.7)/0.44=0.68。用题目给出的绘图比例尺在直线a2.7b6.9 上自a2.7量取 LAC =0.68便可得到c3整数标高点。 之后的整数标高点之间的间距是平距l,用绘图比例尺依次按平距2.27量取,即可得到直线的整数标高点d4、e5、f6。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二)图解法在任意位置处,按给定的比例尺作一组平行于a2.7b6.9 的等距直线,分别作为标高等于2、3、4、5、6、7的整数标高线。过点a2.7和b6.9 引整数标高线的垂线,按比例插值确定出点A、B,连接AB,过AB与各整数标高线的交点C、D、E、F分别向a2.7b6.9 引垂线,所得的各垂足即为直线的整数标高点,记为c3、d4、e5、f6。显然,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例14-2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5.直线的相对位置如果两直线的标高投影相交,且两直线交点处的标高相同,则直线相交,如图中的K4.7,否则,两直线交叉。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5.直线的相对位置如果两直线的标高投影平行,上升或下降的方向一致,而且坡度或间距相等,如图所示,则两条直线平行。14.1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14.2.1平面上的等高线和最大斜度线由平行四边形ABCD表示的平面P,图中AB位于H面上,是平面P与H面的交线,以PH表示。如果用一系列平行于H且相距为一单位的水平面截切平面P,则得到平面P上一组水平线,它们的H面投影称为平面的等高线。平面与基准面H的交线AB,是标高为零的等高线。平面P的等高线都平行于PH,且间隔相等。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14.2.2平面标高投影表示法用平面上的一条等高线和平面的坡度表示平面平面的坡度线与平面上的等高线互相垂直,根据直角投影定理,他们的投影也互相垂直。若已知平面上的一条等高线,则可知道该平面的坡度线的方向,如果再给出平面的坡度,则该平面就可以唯一确定了。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用坡度比例尺表示平面由于坡度比例尺的坡度就是平面的坡度,因此,坡度比例尺的位置和方向一旦给定,平面的位置和方向也随之而定了,如图所示。坡度比例尺与等高线是垂直的。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过坡度比例尺上的整数标高点作直线与之垂直,即可得到平面的等高线。坡度比例尺第14章 标高投影14.2.3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两平面平行若两平面平行,则它们的坡度比例尺平行,平距相等。而且它们的标高数字的增减方向一致。如图所示。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2. 两平面相交在标高投影中,两相交平面的交线可用辅助平面法来求。辅助平面一般选过整数标高点的水平面,该水平面与两已知平面的交线是两条标高相等的等高线,它们的交点就是两已知平面的交线上的点。利用这一原理,作两个辅助平面,求两个交点,它们的连线即为交线。如图所示。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2. 两平面相交辅助平面法选择:选过整数标高点的水平面作为辅助平面,与两已知平面的交线是两条标高相等的等高线,它们的交点就是两已知平面的交线上的点。利用这一原理,作两个辅助平面,求两个交点,它们的连线即为交线。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分析:平面的坡度比例尺与平面的等高线垂直,只要先作出平面的等高线,就可以画出平面的坡度比例尺Qi。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例14-3 如图所示,已知平面Q由三点给定,求平面Q的坡度比例尺Qi。返回本章目录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55667作图步骤:连接三个点,分别对两条边AC、BC进行刻度;2. 连接两条边上相同标高的刻度点5-5,6-6,得出平面Q的等高线;3. 作等高线的垂线,即可作出平面Q的坡度比例尺Qi。ABCC例14-3 如图所示,已知平面Q由三点给定,求平面Q的坡度比例尺Qi。例14-4需要在标高为5的水平地面上,堆筑一个标高为8的矩形平台。堆筑时,各边坡的坡度如图所示,试求相邻边坡的交线和边坡与地面的交线(即施工时开始堆砌的边界线——坡脚线)。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例14-4 作图步骤图解法求各边坡平距l1, l2, l3;按所求得的平距作出各边坡的等高线;连接相同标高的等高线的交点,得到相邻边坡的交线;整理图线,将边坡交线和坡脚线加粗轮廓,在坡顶边界处用细实线画出示坡线。例14-4注意事项:1. 求各边坡的平距l1, l2, l3。除了图解法,也可用例1中所介绍的数解法;2. 各边坡的等高线,分别平行于平台各边。标高为5的等高线,就是各边坡与地面的交线,称为坡脚线;3. 连接相同标高的等高线的交点,得到相邻边坡的交线(边坡交线);4. 坡顶边界画示坡线,示坡线可仅表示出几组。14.2 平面的标高投影第14章 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坡脚线边坡交线示坡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14.3.1圆锥面的标高投影在标高投影中圆锥面的底圆为水平面。假设用一组间距相等的水平面与圆锥相交,截交线均为水平圆。用这组标有高度值的圆的水平投影来表示圆锥,在圆锥的等高线(圆)的水平投影上注上相应的标高,同时,注上锥顶的标高,以区分圆锥和圆台。标高数字从低处朝高处注写。返回本章目录例14-5已知圆形平台的标高为8,建在一斜坡平面上,斜坡平面用平面上的一组等高线表示。平台的填筑坡面的坡度为i1=1:0.8,开挖坡面的坡度i2=1:0.5。试做填筑坡面、开挖坡面与已知斜坡平面的交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解:从图可知,以斜坡平面上的等高线8为界,标高大的一侧为开挖区,标高小的一侧为填筑区。等高线8与圆形平台的圆周的交点a8 和b8为填挖分界点。填筑坡面为正圆锥面,开挖坡面为倒圆锥面。两个圆锥面的锥顶在标高投影图中与圆形平台圆心重合。因为斜坡平面上等高线都是整数标高,且高差为1,根据给定填筑坡面的坡度开挖坡面坡度,可求出填筑坡面平距为l1 =0.8,开挖坡面的平距为l2=0.5。根据填、挖平距作出两侧的圆锥面的等高线。光滑连接圆锥面上的等高线与斜坡平面上的等高线相同标高的交点,即可得到填、挖坡面与斜坡平面的交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例14-5返回本章目录光滑连接圆锥面上的等高线与斜坡平面上的等高线相同标高的交点,即可得到填、挖坡面与斜坡平面的交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例14-5返回本章目录第14章 标高投影 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14.3.2同坡曲面 曲面上各处的最大斜度线的坡度都相等,这种曲面称为同坡曲面。正圆锥面、弯曲的路堤和路堑的边坡面,都是同坡曲面。设有一条弯曲斜路面,其两侧边界都是空间曲线,要求通过其中的一条曲线A0B1C2D3作出一个边坡面,坡面最大坡度为1:1。如分别以B1C2D3作为锥顶,分别作素线坡度为1:1的正圆锥,则过曲线A0B1C2D3并与各正圆锥同时相切的曲面就是同坡曲面。例14-6已知平台标高为18,地面标高为14,欲修筑一条弯曲斜路与平台相连,斜路位置和路面坡度已知。所有填筑坡面的坡度i=1:1,如图所示。试作出各边坡线和坡面间的交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弯道路面上等高线的高差为1m,各坡面上等高线的高差也是1m,相应的平距l 也是1m。以弯道两侧边线上的标高点15、16、17、18为圆心,分别以l 、2 l 、3 l 、4 l为半径画圆和同心圆,得出各锥面的等高线。作各锥面上相同标高等高线公切线,即为弯道两侧同坡曲面上相应标高的等高线14、15、16、17。这些等高线与平台填筑坡面上相同标高的等高线相交,用光滑曲线连接各交点,即为同坡曲面与平台坡面的交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3 曲面的标高投影例14-6返回本章目录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地面是不规则曲面,在工程中常把起伏不平、形状复杂的地面称为地形面。地形面的表示方法与同坡曲面相同,用高差相同的整数标高的等高线表示。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洼地山地返回本章目录例14-7已知地形图和正平面1-1的位置,试作出1-1地形断面图。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11返回本章目录作图步骤: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2)过断面位置线1—1与地形图上等高线的交点,引竖线;(3)光滑连竖线与等高线上各交点;(4)在交线下方画出部分自然土壤的材料图例。地形断面图形象地反映出断面处地形的起伏情况。(1)根据比例尺作一系列等距的整数标高等高线;例14-7已知地形图和正平面1-1的位置,试作出1-1地形断面图。例14-8如图所示,拟在山坡上修筑一带圆形的水平运动场,其标高为16m,填筑坡面的坡度i1=1:1.5,开挖坡面的坡度i2=1:1。求填挖边界线及各边坡的坡面交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返回本章目录解:分析本题是求解面(平面和圆锥面)与地形面交线的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地形等高线的高差为1m,因此在做坡面等高线时,高差也应为1m,以便作出相同高程的等高线的交点。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例14-8返回本章目录解:作图步骤:(1)首先应确定填筑区和开挖区。以高程为16的等高线为界,左边比16低,为填筑区。右边比16高,为开挖区。图中a16、b16为填挖分界点。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例14-8例14-8返回本章目录(2) 作出开挖坡面与地形面的交线(开挖线)。开挖区的边坡坡面由相切的倒圆锥面和平面组成。由开挖区坡度1:1可知,平距为1,作出倒圆锥上高程为17、18、…、23的等高线(同心圆弧)。同时作出两侧平坡面上的等高线(平行直线),它们与同高程的圆弧相切。求出开挖坡面等高线与同高程的地形等高线相交的交点,光滑连接各交点,即为开挖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例14-8返回本章目录(3)作填筑坡面与地形面的交线(坡脚线)。填筑区的边坡坡面为三个平面。由填筑区坡度1:1.5可知,平距为1.5,据此平距作出三个填筑平坡面上的等高线15、14、13、12、11,求出相同高程的地形等高线的交点,光滑连接各交点,即为坡脚线。第14章 标高投影 14.4 地形面的标高投影例14-8返回本章目录(4)作各边坡的坡面交线,在坡顶处画出示坡线。填筑区的边坡为平面,作图结果如图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