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建筑形体表达方法 课件(共92张PPT)-《土木工程制图基础 》同步教学(华南理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章 建筑形体表达方法 课件(共92张PPT)-《土木工程制图基础 》同步教学(华南理工版)

资源简介

(共92张PPT)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本章概论
12.1 视图
12.2 剖面图
12.3 断面图
12.4 简化画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知识目标】
1. 掌握视图、剖面图、断面图、简化画法等概念、画法、标注;
2. 掌握建筑工程图中的各种简化画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形体选用适合的表达方法,灵活运用视图、剖面图、断面图、简化画法来表达建筑工程形体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征,以解决复杂的工程形体的表达问题。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本章概论
工程中建筑形体的结构和形状复杂多样,用三面投影难以清晰、完整地表达其内、外部的结构形状。为此,制图国家标准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本章根据《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等有关规定,介绍视图、剖面图、断面图以及工程形体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例举了如何应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表达工程实际中的复杂建筑形体,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绘制和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工程图、桥涵工程图等专业图样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12.1 视图
12.1.1 基本视图
12.1.2 向视图
12.1.3 局部视图
12.1.4 镜像视图
12.1.5 斜视图
12.1.6 旋转视图(展开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12.1 视图
视图是利用正投影法将形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主要表达形体的外部形状。视图主要有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镜像视图和旋转视图等几种表达方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1.1基本视图
1. 基本视图的形成
将形体置于六面投影体系中,按照第一角画法,分别从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六面投影体系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1.1基本视图
1. 基本视图的形成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2.基本视图
1)正立面图:从前向后得到的视图
2)左侧立面图:从左向右得到的视图
3)右侧立面图:从右向左投射得到的视图
4)背立面图:从后向前投射得到的视图
5)平面图:从上向下投射得到的视图
6)底面图:从下向上投射得到的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标准配置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3.六个基本视图的尺寸关系和方位关系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2向视图
向视图是任意配置的基本视图,也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因为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为避免引起误解,必须进行明确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向视图应注写视图名称,同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
向视图及其标注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3 局部视图
将形体的某一部分的结构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a) 投影图 (b)立体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局部视图时应注意:
(1) 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配置,如右图的局部视图A;也可以按向视图的形式配置,如右图的的局部视图B。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a) 投影图 (b)立体图
绘制局部视图时应注意:
(2)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线应以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如右图的局部视图A中的波浪线。但当所表示的局部结构完整,且外形轮廓线呈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右图局部视图B。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a) 投影图 (b)立体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局部视图时应注意:
(3) 在局部视图下方用大写拉丁字母标注图名,图名下方用粗实线绘一条横线,长度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在视图中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如右图的A向和B向局部视图的图名和箭头所示。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1 视图
返回本章目录
(a) 投影图 (b)立体图
12.1.4镜像视图
如右图所示的柱节点构造图,若按正投影法绘制平面图,下面的梁、柱等不可见轮廓均需用虚线表示,将不利于读图。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12.1.4镜像视图
为了便于看图,建筑工程中,通常将表达梁、板、柱节点构造图、建筑吊顶(顶棚)、灯具、风口布置等工程图样用镜像视图表达。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假想在形体下部设置一镜面来代替水平投影面,镜面中得到形体的图像即为镜像视图。绘制镜像视图时,应在平面图的图名后注写“镜像”二字,并加圆括号。
返回本章目录
12.1.5斜视图
为了表达倾斜结构的真实形状,可按照换面法的原理,选择一个与该倾斜结构平行并垂直于基本投影面V面的辅助投影面,然后用正投影法将倾斜部分的结构向该投影面投射,并将其展开到与基本投影面重合,由此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斜视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在视图上指明投射方向和表达的部位,并在箭头旁标注大写字母“X”,同时在斜视图上方标注相同的大写字母“X”,作为斜视图的名称。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斜视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 必要时,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允许将斜视图旋转放正。旋转放正的斜视图名称要加注表示旋转方向的旋转符号,注意表示斜视图名称的大写字母要注写在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的一侧。国家标准图样画法规定了旋转符号的尺寸和比例要求。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斜视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 采用斜视图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形体上倾斜部分的实际形状,因此对于已经表达清楚的其他部分应省略不画,用波浪线或双折线作为断裂边界。
当所表达的倾斜结构完整,其外形轮廓线是封闭的,则可省略波浪线。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12.1.6旋转视图(展开视图)
当形体的某一部分与基本投影面倾斜时,假想将形体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再向该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正投影称为旋转视图(又称展开视图),目的是表达倾斜结构的外形。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返回本章目录
12.1.6旋转视图(展开视图)
12.1 视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物的右侧倾斜部分与投影面不平行,在画立面图时,将该部分展至与投影面平行,再以正投影法绘制立面图,并在图名后注写“展开”字样。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12.2.1 剖面图的形成
12.2.2 剖面图的画法
12.2.3 剖面图的标注
12.2.4 剖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返回本章目录
12.2.1剖面图的形成

绘制工程图样时,可见轮廓画实线,不可见的轮廓画虚线。
当工程形体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或者被遮挡的部分较多时,视图中就会出现较多的虚线,既不便于读图,也不利于尺寸标注。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假想用一个正平面P作为剖切面,沿双柱杯形基础的前后对称面将其剖开,移去前半部分,而将剩余部分向V面投射,即可得到V向剖面图。
12.2 剖面图
V向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假想用一个侧平面Q作为剖切面,沿双柱杯形基础的左侧杯口对称线将形体剖开,移去左侧部分,而将右侧剩余部分向W面投射,即可得到W向剖面图
12.2 剖面图
W向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2 剖面图的画法
1.确定剖切位置
为了表达形体内部的真实形状,一般常采用平面作为剖切面。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形体内部结构的对称面,或通过孔、洞、槽等的轴线。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2 剖面图的画法
2.画剖面图
剖切面与形体接触的实体部分称为剖面区域。剖面区域为一个或多个封闭的几何图形。剖面区域的边界轮廓线用0.7b线宽的实线绘制。
绘制剖面图时,剖面图除应画出剖面区域以外,还应画出沿投射方向看到的部分,建筑制图中,剖切面没有切到但沿投射方向可以看到的部分,一般用0.5b线宽的实线绘制,比剖面区域边界轮廓线宽略细,以突出剖面区域的形状。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3. 材料图例
为了使图样层次分明,一般剖面图中不画虚线,同时便于区分实体和空腔部分,剖面图中的剖面区域内部应画出相应的材料图例。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3剖面图的标注
将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投影方法在图样中加以说明,称为剖面图的标注。剖面图的标注由剖切符号和编号组成。
剖切符号宜优先选择国际通用方法表示,也可采用常用方法,同一套图纸应选用一种表示方法。本课件剖面图示例均采用常用方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采用国际通用剖视表示方法时,剖面及断面的剖切符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剖面剖切索引符号应由直径为8mm~10mm的圆和水平直径以及两条相互垂直且外切圆的线段组成,水平直径上方应为索引编号,下方应为图纸编号,线段与圆之间应填充黑色并形成箭头表示剖视方向,索引符号应位于剖线两端;断面及剖视详图剖切符号的索引符号应位于平面图外侧一端,另一端为剖视方向线,长度宜为7mm~9mm,宽度宜为2mm。
(2) 剖切线与符号线线宽应为0.25b。
(3) 需要转折的剖切位置线应连续绘制。
(4) 剖号的编号宜由左至右、由下向上连续编排。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国际通用剖视表示
返回本章目录
采用常用方法表示时,剖切符号由剖切位置线及剖视方向线组成。均应以粗实线(线宽为b)绘制,绘制时不应与其他图线相接触。
剖切符号
1)剖切位置线:
就是剖切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它表示剖切平面的剖切位置。剖切位置线两段短粗直线表示,长度宜为6~10mm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常用方法表示
返回本章目录
2)剖视方向线(投射方向线):
画在剖切位置线外端,且与剖切位置线垂直的两段粗实线,表示形体剖切后剩余部分的投射方向。其长度应短于剖切位置线,长度宜为4~6mm;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采用常用方法表示时,剖切符号由剖切位置线及剖视方向线组成。
返回本章目录
剖切符号的编号
剖视剖切符号的编号宜采用粗阿拉伯数字,按剖切顺序由左至右、由下向上连续编排,并应注写在剖视方向线的端部。
剖面图应标注图名。图名与剖切符号的编号相对应,图名应写在剖面图的下方或一侧,图名下方用粗实线(线宽b)绘一条横线,长度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需要转折的剖切位置线,应在转角的外侧加注与该符号相同的编号。
剖面图与被剖切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内,应在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注明其所在图纸的编号,也可在图纸上集中说明。
特殊位置的剖面图可以不标注剖切符号。另外,通过门、窗洞口位置水平剖切房屋所绘制的建筑平面图,也不需要标注剖切符号。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剖切过程是假想的,形体并没有真的被剖开和移去一部分。因此除了剖面图,其他视图仍应按原先未剖切时完整地画出。
(2)剖切平面应尽量通过形体内部孔、槽等结构的轴线或对称面,并且平行于基本投影面。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在绘制剖面图时,被剖切平面剖到的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线宽b)或中粗实线(线宽0.7b)绘制。剖切平面没有切到,但沿着投射方向可以看到的部分(即剩余部分)应全部画出,宜用中实线(线宽0.5b)绘制。
(4)凡已表达清楚的内部结构或被遮挡的部分,虚线可省略不画。对于没有表达清楚的结构,必要时也可画出虚线。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4剖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12.2.4.1 剖切面的种类
1. 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
12.2.4剖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12.2.4.1 剖切面的种类
1. 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
适用于仅用一个平面剖切后,就能把内部结构表达清楚的情形。
剖切平面通过内孔的回转轴线,也是形体的前后对称面,剖切后从前向后投射得到剖面图,因此省略了剖切符号及剖面图名称的标注。同时平面图中省略了虚线。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2.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平面剖切
当形体的内部结构层次较多,如孔、槽等结构不在同一平面上,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形体再进行投射,所得到的剖面图习惯上称为阶梯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阶梯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反映形体上各内部结构的实形,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应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剖切平面的数量应根据所需表达的内部结构的数量而定。
(2)由于剖切过程是假想的,因此在绘制剖面图时,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画分界线,剖切平面转折处应恰当,不得使剖面图出现不完整要素,同时转折处应避免与其他轮廓线重合。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阶梯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特别要注意,对于形体上分布在不同层次的几个内部结构,只有假想能够将它们重新排列到同一层次,用单一的剖切平面就可以全部剖到时,才能够采用阶梯剖面图的表达方法。
(4)阶梯剖面图必须加以标注。即在相关视图中用剖切符号指明剖切平面的起讫和转折位置,并标注剖切符号的编号,在转折处的外侧加注相同的编号。
3.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平面剖切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交线垂直于基本投影面)将形体剖切,将其中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位置再进行投射,所得到的剖面图习惯上称为旋转剖面图。
绘制旋转剖面图时,常选用其中一个剖切平面平行于投影面,另一剖切平面绕剖切平面的交线(投影面垂直线)旋转到与投影面平行的位置,然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射,画出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3.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平面剖切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旋转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剖面图中不应画出两个相交剖切平面的交线。
旋转剖面图的图名后应加注“(展开)”字样。
旋转剖面图应标注剖切位置线和投射方向线及编号。在相交的剖切线外侧,应加注与剖切符号相同的编号。若转折处位置有限,可省略编号。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4.2 剖面图的种类
1.全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4.2 剖面图的种类
根据剖切范围的不同,剖面图分为全剖面图、半剖面图和局部剖面图。
1.全剖面图
假想用剖切面把形体完全剖开,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剖面图称为全剖面图。全剖面图适用于外形不对称、或者虽然对称但外形比较简单而内部比较复杂的形体。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4.2 剖面图的种类
1.全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建筑工程中,常采用全剖面图表达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局和竖向结构或构造形式。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2.4.2 剖面图的种类
2.半剖面图
2.半剖面图
当形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以细点画线为分界线,一半画表示物体外部形状的视图,另一半画表示物体内部形状的剖面图,这种“组合”的图形称为半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半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半剖面图中视图与剖面图应以对称线为分界线,并在对称线的两端绘制对称符号。
对称符号由对称线和两端的两对平行线组成。
对称线用单点长画线绘制,线宽宜为0.25b;
平行线应用实线绘制,其长度宜为6~10mm,每对平行线的间距宜为2~ 3mm,线宽宜为0.5b;
对称线应垂直平分于两对平行线,两端超出平行线宜为2~3mm。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绘制半剖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习惯上,当对称线是竖直的线时,将剖面图画在对称线的右边;
半剖面图中的视图部分一般省略虚线;
半剖面图标注与全剖面图的标注完全相同。当剖切平面与形体的对称面重合,且半剖面图又位于基本视图的位置时,可以省略标注
特别要注意: 如果形体对称,但形体轮廓线与对称线重合时,则不能用半剖面图进行表达该形体。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3. 局部剖面图
用剖切面将形体局部地剖开后,再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剖面图称为局部剖面图。
局部剖面图适用于内、外形状均需要表达的不对称形体,或不宜用半剖面图表达的对称形体,或部分内部结构尚未表达清楚但又不必作全剖的形体。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局部剖面图一般不需要标注。剖切范围用波浪线表示。
返回本章目录
在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中,为表达层次较多的诸如楼面、屋面、墙面、地面等处的构造和所用材料,经常采用分层剖切的方法画出各构造层次的剖面图,称为分层局部剖面图。 外形与剖切部分、各剖切层次之间应以波浪线作为分界线。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2 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3 断面图
12.3.1 断面图的概念
12.3.2 断面图的标注
12.3.3 断面图的种类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断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形体的某处剖开,仅画出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部分的形状,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
建筑工程中,断面图常用来辅助基本视图表达梁、板、柱、墙、基础等构配件的截面形状。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2. 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
(1) 断面图只画出被剖的截断面;剖面图除了画出剖面区域,还应画出沿投射方向可以看到的部分,因此,同一剖切位置的剖面图必包含断面图。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2. 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
(2) 断面图只表达单一剖切平面的断面特征,而剖面图可采用多个剖切平面表达形体的断面特征。
(3) 标注形式不同。断面图一般只标注剖切位置线,不画剖视方向线,用剖切符号编号的注写位置代表剖切后的投射方向。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3.2断面图的标注
1.剖切位置线
断面图中的剖切符号由剖切位置线表示。剖切位置线用粗实线绘制,长度为6~lOmm。
2.剖切符号的编号
剖切符号编号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编号所在的一侧即为剖切后的投射方向。如编号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下方,则表示剖切后向下投射,编号写在剖切位置线的右侧,则表示剖切后向右投射。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12.3.2断面图的标注
3.断面图的名称
断面图应标注图名。图名与剖切符号的编号相对应,图名写在图形下方或一侧,图名下方用粗实线绘一条横线,长度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
当构配件结构比较复杂,需要用多个断面表达不同位置的截面特征时,断面图应按剖切编号顺序依次整齐排列在视图的周围。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3.3断面图的种类
根据断面图配置位置的不同,断面图可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
1.移出断面图
绘制在构配件基本视图之外的断面称为移出断面图。
移出断面图一般应标注剖切位置、投射方向以及断面名称。
12.3 断面图
断面图可以画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当断面图形对称,可用细单点画线表示剖切位置,并将断面图绘制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位置,同时省略其他标注。
(a)重合断面图 (b) 画在中断处的断面图
细长杆件和各种型钢,可以将断面图画在形体的中断处。如图槽钢的断面图,这种画法适用于表示较长,且沿全长断面形状相同的杆件及型钢,可假想把型钢中间沿某处断开画出视图,并把断面布置在中断处。画在中断处的断面图也不加任何说明。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断面图画在杆件断开处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2.重合断面
直接绘制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重合断面通常不标注剖切符号,也不予编号当断面图的轮廓线与视图轮廓线重合时,视图轮廓线应连续画出,不得间断。
断面图应绘制相应的材料图例,当断面尺度较小时,可将断面图涂黑。
墙上装饰线的断面图
厂房屋面的断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3 断面图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4 简化画法
12.4.1 对称结构的简化画法
12.4.2 相同要素的简化画法
12.4.3 较长构件的断开画法
12.4.4 同一构件的分段画法
12.4.5 构件局部不同的简化画法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4 简化画法
12.4.1 对称结构的简化画法
对称的图形可以只画一半或1/4,但要再对称线两端加上对称符号。 图形也可稍超出其对称线,此时可不画对称符号。
(a) 简化前 (b) 简化画法一 (c)简化画法二
不画对称符号
12.4 简化画法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4.2 相同要素的简化画法
构配件内多个完全相同而连续排列的构造要素,可仅在两端或适当位置画出其完整形状,其余以中心线或中心线交点表示。
若相同构造要素少于中心线交点,则其余部分应在相同构造要素位置的中心线交点处用小圆点表示。
12.4 简化画法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4.3 较长构件的断开画法
当沿长度方向的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可断开省略绘制,断开处应以折断线表示。应当注意的是,虽然采用断开画法,但在标注尺寸时仍应标注构件的实际长度。
12.4 简化画法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4.4 同一构件的分段画法
一个构配件如绘制位置不够,可分成几个部分绘制,并以连接符号表示相连。连接符号应以折断线表示需连接的部分。两部位相距过远时,折断线两端靠图样一侧应标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连接编号。两个被连接的图样应用相同的字母编号。
12.4 简化画法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4.5 构件局部不同的简化画法
一个构配件如与另一构配件仅部分不相同,该构配件可只画不同部分,但应在两个构配件的相同部分与不同部分的分界线处,分别绘制连接符号。
12.4 简化画法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例12-2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例12-1
如图所示,根据化污池的正立面图(V投影)和平面图(H投影),采用适当的表达方法重新表达该建筑形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形体分析:
由V、H投影对应关系可知,化污池前后对称,并由五个部分组成。
1. 底板
池子的底板是一个长方体经切割而成的。由正立面图的梯形图形和平面图所对应的虚线可知,底板下方有两个前后剖通的梯形槽。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2. 长方体池身
长方体池身与底板叠加,池身的长宽略小于底板,池身的左壁与右壁上各有一圆柱孔,顶部左侧有圆柱孔,顶部右侧有长方形孔。 结合V、H投影图的中间虚线可知,池子中间有一隔板,此隔板将池子分为左右两个部分。隔板的厚度与池子壁厚相同,隔板顶面与池子顶板底有一段距离,隔板宽与池子内壁等宽。由尺寸φ可知隔板的底部与上部各有一个圆形通孔。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形体分析:
返回本章目录
池身左壁外部结构。
池身左边外壁上有一方形凸台,由尺寸φ可知,并有一与池身相通的圆柱孔。
4. 池顶左上方结构。
池顶左上方有一个长方体的加强板,板长与池身宽度相等,在加强板上有一圆形凸台和与池身相通的圆柱孔。
5. 池顶右上方结构。
池顶右上方有一个方形凸台以及与池身相通的方孔。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形体分析:
返回本章目录
综合分析:将以上分解的各部分按着它们的相对位置以及组合方式,综合起来想象整体,就能确定化污池的内、外结构和整体形状。图为化污池的V、H、W投影图及立体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返回本章目录
形体表达:(1)根据形体分析可知,化污池结构前后对称且外形简单,为了清楚表达其内部结构,正立面图采用全剖面图,剖切平面为前后对称面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返回本章目录
形体表达:(1)根据形体分析可知,化污池结构前后对称且外形简单,为了清楚表达其内部结构,正立面图采用全剖面图,剖切平面为前后对称面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返回本章目录
(2)因为池顶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前后对称,故平面图采用半剖面图,剖切平面通过池身左右壁和隔板的孔的轴线,一半画俯视的外形,一半画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返回本章目录
(2)因为池顶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前后对称,故平面图采用半剖面图,剖切平面通过池身左右壁和隔板的孔的轴线,一半画俯视的外形,一半画剖面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返回本章目录
(3)因为池身左侧有方形凸缘,为了保留该外形,左侧立面图也采用半剖面图,一半画左视外形的一半,一半画剖面图。剖切平面通过池子顶部左边的圆孔,表达池子顶部左边的圆孔结构以及内隔板的结构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返回本章目录
(3)因为池身左侧有方形凸缘,为了保留该外形,左侧立面图也采用半剖面图,一半画左视外形的一半,一半画剖面图。剖切平面通过池子顶部左边的圆孔,表达池子顶部左边的圆孔结构以及内隔板的结构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返回本章目录
遵循正确、完整、清晰、合理的尺寸标注原则,使化污池内外结构表达更为清晰完整,读图更加方便。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1
最终表达结果
返回本章目录
例12-2
如图所示,根据空腹鱼腹式吊车梁的三面投影,采用适当的表达方法重新表达该建筑形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返回本章目录
解: 通过给定的三面投影,分析可该形体结构特征如图所示。对于这种断面形状变化较多的建筑构件,可采用多个断面图来表达。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2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2
返回本章目录
图中五个断面图均用了比投影图大一倍的比例绘制。其中3-3断面因为剖切后产生了两个分离的断面,按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此处采用剖面图的画法,除了画出断面形状,还要画出断面后的可见轮廓(用中实线将两个断面相连)。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2
返回本章目录
第12章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12.5 建筑形体表达综合举例
例12-2
返回本章目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