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二节巴西 课件 (共5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二节巴西 课件 (共51张PPT)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巴西
1、巴西的半球位置
巴西

北半球
南半球
160°E
西半球
东半球
巴西地跨南、北两个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全部位于西半球。
Geography
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1
赤道
大部分位于热带
是全球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2
3
2、巴西的纬度位置
3、巴西的海陆位置
圈出大西洋,概括巴西的海陆位置。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西面不濒临海洋)
大西洋
4、巴西的地形
圈出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概括巴西的地形、地势特点。
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平原
世界最大高原
5、巴西的气候
巴西气候分布图
在图中恰当位置写出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并写出其所在的地形区。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亚热带湿润气候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6、巴西的河流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六分之一,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在图中去圈出亚马孙河,并简要分析其水文特征。
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
巴西国土面积约852万平方千米,人口1.91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人口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印第安人是当地的原住居民。
7、巴西的民族
巴西的原著住居民是什么人?
印第安人
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来到这里,在以后的数百年间,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不同种族的人们纷纷踏上这块土地。由于各种族间相互通婚,混血种人的比重不断增加。
巴西以白色人种为主,但混血种人比重大,语言以葡萄牙语为主。
7、巴西的民族
小丽
内马尔(混血种人)
7、巴西的民族
巴西作为世界民族的大熔炉,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多元的巴西文化。
狂欢节作为欧洲天主教的传统节日,由欧洲移民带到巴西。每年的2月中旬或下旬,巴西各地的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桑巴舞是巴西的传统舞蹈,它在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音乐中加入了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成分,将黑奴饱受的奴役之苦与满腔悲愤融入狂热的歌舞,并尽情地宣泄出来。
世界杯 冠军
1958年瑞典世界杯 巴西
1994年美国世界杯 巴西
1998年法国世界杯 巴西
2002年韩/日世界杯 巴西
2006年德国世界杯 巴西
2010年南非世界杯 巴西
巴西足球运动发达
8、巴西的农业
巴西地域辽阔,气候湿润,可耕地多,水资源丰富。巴西立足本国国情,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确立了“以农立国”的战略,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确立了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大国。
8、巴西的农业
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
巴西以生产和出口热带经济作物闻名,如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巴西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被誉为“咖啡王国”。
巴西咖啡种植园
巴西咖啡种植园
巴西甘蔗种植园
8、巴西的农业
在图中描出赤道和南回归线,分析巴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
巴西热带面积广,水热条件充足。
赤道
南回归线
7、巴西的农业
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粮食作物。
目前,巴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大豆、玉米、水稻的产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其中大豆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为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
巴西大豆
此外,巴西畜牧业发展迅速,牛的饲养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猪的存栏量居世界第三位。
巴西烤肉
读图分析,巴西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巴西矿产与工业分布图
8、巴西的工矿业
巴西铁矿石的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铁矿石品位高达60%。
巴西铁矿开采
巴西矿产与工业分布图
8、巴西的工矿业
巴西积极发展水电,与巴拉圭联合建成的伊泰普水电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巴西能源的不足。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8、巴西的工矿业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巴西积极推进工业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钢铁、汽车、机械、飞机的重要生产国。
读图分析,巴西的工业的分布特点。
巴西矿产与工业分布图
8、巴西的工矿业
巴西的工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靠近原材料(铁、矿)
原因
1
2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3
海上交通便利
9、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位置?
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东南沿海。
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气候温和湿润、海运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在图中圈出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巴西利亚,说说这三个城市的地位。
圣保罗
第一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
第二大城市
巴西利亚
首都
9、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活动
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巴西为什么要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
1
处于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
2
为了加强与内陆地区的开发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为什么巴西的北部人口稀少?
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
9、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Amazon River and Amazon plain
10、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位于巴西境内。亚马孙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为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巴西鹦鹉
树懒
卷尾猴
犰狳
亚马孙热带雨林也被称为“地球之肺”,对调节全球气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热带雨林还有哪些生态意义。
①防止水土流失
②涵养水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净化空气
20世纪60年代,巴西开始对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采伐。同时,建设农牧场,开采矿山、修建公路等也摧毁了大量雨林。此外,当地农民原始的烧荒耕作方式,也是造成热带雨林北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机械化伐木
开采矿山
近年以来,过度采伐和开发使热带雨林的面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温室效应加剧。
解决措施:
①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环保意识。
②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热带雨林。
③鼓励保护性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1.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环境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东部濒临大西洋 B. 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C. 中部地势低平 D. 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2.关于两国人文地理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集中在本国北部 B. 人口数量均为所在大洲之最
C. 属于经济发达的国家 D. 盛产咖啡、可可、天然橡胶
读两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B
课堂练习
A
1.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
A. 巴西高原 B. 圭亚那高原
C. 亚马孙平原 D. 拉普拉塔平原
2.巴西东南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环境优美,游客众多 B. 地处热带,高温多雨
C. 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D. 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3.中国在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项目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A. 资金、劳动力 B. 原料、技术 C. 原料、劳动力 D. 资金、技术
中国工业大奖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2020年12月27日,中国在巴西投资建设的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如图示意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C
课堂作业
A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