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女装的缝制工艺 课件(共145张PPT) - 《服装缝制工艺》同步教学(北京理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 女装的缝制工艺 课件(共145张PPT) - 《服装缝制工艺》同步教学(北京理工版)

资源简介

(共146张PPT)
第5章女装的缝制工艺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第二节 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一、女西服的外形概述
平驳头,前身单排钉纽扣2粒,门里襟方角;左右各开一袋,装方角袋盖;前身领圈处收领省,腰节处收腰省腋下省;后身做背缝;袖型为圆装袖,袖口处做假权,钉装饰纽扣各两粒,见图5-1。
二、女西服的成品规格(表5-1)
三、女西服的质量要求
(1)成品规格正确。
(2)面、里、衬松紧适宜,外观饱满、挺括,美观大方。
(3)领头、驳头、造型正确,串口顺直,封塔正直,驳、领窝服,两格左右对称,条格一致,两格缺嘴相同,高低一致。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4)前身胸部圆顺、饱满;两格腰吸一致,封塔顺直;门里襟长短一致,止口顺直、平服、不外吐;胸省顺直,高低一致,省尖无“酒窝”;衣袋高低一致,左右对称;袋盖窝服,宽窄一致;下摆衣角方正,底边顺直。
(5)后背背缝顺直,条格对称,吸腰自然,袖山饱满。
(6)肩头部位肩缝顺直,前后平挺,肩头略带翘势。
(7)袖子袖山吃势均匀圆顺居中,弯势适宜,袖口平整,大小一致。
(8)里子光洁平整,坐势正确。
(9)整烫要求平、薄、挺、圆、顺、窝、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四、女西服的工艺流程
黏衬—做缝制标记—缉烫省缝—推门—敷牵带—开袋—做后衣片—缝合摆缝、肩缝—做、装领里—装领面—复挂面、领面—修、烫门里襟与领止口—翻烫门里襟、领止口和定底边—做袖—装袖—做装夹里—锁眼—整烫—钉纽扣
五、女西服的缝制
女西服是女装中较为典型的合体类服装,缝制工艺中要考虑裁剪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之符合女子人体曲线的需要。因此“推门”和“整烫”为本节的难点。
西服结构严谨,穿着端庄、美观,缝制工艺上对称要求严格,因此本节的重点侧重于西服的对称上。如:开袋、做领、装领、兜挂面、做袖、装袖及后背工艺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一)黏衬
(1)前衣片。摆缝上端向下12~14cm至1/2袋口左右,靠门里襟一侧全部黏衬。袋口、贴边部位钻衬。离驳口线1cm至腋下省的胸部增粘一层薄胸衬,见图5-2 。
(2)挂面。全部黏衬,也可以下段约20cm处不黏衬。
(3)后衣片。底边贴边部位钻衬。
(4)袖片。大袖片袖贴边与袖衩贴边部位钻衬,小袖片袖口贴边部位黏衬。
(5)领片。领面、领里全黏衬。为防止衣片黏衬后收缩,衣片应适当裁宽些,黏衬后进行修片后再缝制。
注:为厂制图的清晰,黏衬部位在图中不再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二)做缝制标记
西服一般都采用打线钉的方法做缝制标记,打线钉的部位如下:
(1)前衣片。叠门线、扣眼位、驳口线、缺嘴线、领口省位、乳峰点、前袖窿装袖对档位、腰节线、腰省位、腋下省位、袋位、底边线,见图5-2。
(2)后衣片。背缝线、腰节线、后袖窿装袖对档位、底边线。
注:背缝线打线钉位置可擦线一道,归拔后沿擦线缉合背缝。
(3)大、小袖片。前偏袖线、后偏袖线、袖肘线、袖口线、袖权线、袖山对裆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三)缉、烫省缝
(1)剪省缝。剪开两层前衣片的领口省缝、腋下省缝和腰省缝。剪省缝时不可剪到省尖头,要离省尖3~4cm。如果是条格面料,则应单层剖剪,以防止条格剪歪或左右不对称,见图5-3。
(2)缉省缝。缉省前,先把线钉的上下层对准,用擦线固定,以防移动和松紧不匀。缉省完毕,将擦线和省缝处线钉清除干净。
(3)拔烫腰省缝、腋下省缝。熨斗尖部落在省缝里档,左手助于省缝腰部,将其拨开,使缉线烫拔成直线状。
(4)分烫省缝:将单层衣片摊开,垫上拱形烫木,烫分开缝。见图5-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四)推门
前衣片的推、归、拔工艺也常称之为推门。它是高档毛呢服装工艺的重要手段之一。掌握推、归、拔工艺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由反复实践到经验积累的过程。在学习推门工艺时要注意:第一,厂解衣片同人体及人体动态的关系,理解推门的作用;第二,厂解面料的性能,掌握熨斗的温度与压力;第三,厂解熨烫顺序、熨斗走向,及熨烫衣片封塔的用力程度。
女西服前衣片在平面造型上采用厂收领省、腰省、腋下省和腰节胁势等处理,但仍不能完全符合女性体型的需要。前衣片的推门就是围绕女性胸部、腰部和臀部体型特征进行的,推门后的衣片使胸部饱满圆顺,中腰胁势明显自然,臀部丰满,袋口处略有胖势,使成衣更为合体。前衣片推、归、拔的示意图,见图5-5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1)归烫驳头,推拔里襟止口。将衣片里襟止口靠身一边放平,反面朝上。左手拖住衣片第一粒纽位处,右手握住熨斗,从领口省缝处开始归烫。熨斗走势为由外向里推,由里向外归,归至第一粒纽位处将驳头止口线归直。里口边缘松起部分向胸部推散,烫匀。再将驳头以下部位推平,腰节处丝塔外弹0. 6cm或0. 8cm,见图5-6。
(2)归烫中腰。将衣片里襟止口靠身一边放平,熨斗由右向左将腰省至腋下省缝处归烫,归平、烫煞。熨斗归烫位置不超过腰省至腋下省的1/2处。将腰省和腋下省之间1/2处直刀归紧,横刀归直,使中腰腰吸明显,吸势自然。再将衣片调头,使摆缝靠身一边,用同样方法归烫腋省到腰省部位,见图5-7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3)归、拔摆缝。将衣片摆缝靠身一边放平,左手拖住摆缝腰节处拔出,右手握住熨斗在摆缝底边处起烫,归烫摆缝臀围处。熨斗自右向左,由外向里烫至袋位1/2处。再由里向外归,直至将摆缝臀位处的胖势归烫成直线状为止。接着,左手继续把腰节处拔出,拔烫腰节,将腰节凹势向外拔直,烫煞。拔开腰节后,熨斗继续向左熨烫,左手拉住摆缝上端,烫摆缝上口,使烫好的摆缝成直线状。
(4)归烫袖窿。将衣片上胸部放平,袖窿靠身,左手拉住外肩端,右手握熨斗由里将旁侧乳峰处伸开向外归烫至袖窿凹势处,使旁侧胸部隆起,袖窿斜封、横刀都要均匀归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5)推烫肩头。将衣片肩头靠身一边放平,把领圈横丝烫平,肩头缝直丝塔向外肩推熨0. 6cm。日的是防止里肩丝塔弯曲起涟状。再在肩缝1/2处略微归拢,同时把外肩袖窿上端直丝伸直,使肩头产生翘势。
(6)归烫袋口、底边。将衣片底边靠身一边放平,先用熨斗将袋位处收省后的宽出部分归烫平,横丝归直使袋口不向两边伸出,再用熨斗把底边处弧势向上推烫,烫直、烫煞,使底边不产生还口,略有窝势,见图5-8。
(7)推烫上、下胸部。在衣片下胸部搁靠工具,熨斗在领口省处落下,沿领口省缝向下推烫,推至乳峰点。再将衣片调头,在衣片上胸部搁垫工具,熨斗在腰省缝上部落下,慢慢向上胸部推烫,推至乳峰点。通过推烫,使胸部圆顺,乳峰隆起、饱满,见图5-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8)门襟格的推、归、拔工艺与里襟格对称进行。
(五)敷牵带(图5-10)
(1)画止口。将驳头和门里襟止口净线画准,缺嘴大按规格,底边按底边线钉画准。
(2)敷驳口牵带。用1. 2cm宽的直斜钻合牵带,离开驳口线0. 6cm左右,拉紧粘上。
(3)敷止口牵带。用1. 2cm宽的直斜钻合牵带,离开净线0. 2cm,从串口开始敷至驳角缺嘴,剪一刀眼,按驳角转敷至驳头止口,敷到底边角时再剪一刀眼,转90°敷至大身衬部位。牵带顺直,在驳头与门襟止口相交处略紧,装挂面的衣边处略紧,其余部分平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4)敷袖窿牵带。用0. 6cm宽直料钻合牵带,粘在袖窿凹势的紧靠净线边的缝份上从腋下省前10cm开始向后敷到摆缝,使袖窿弧线不还口,袖子装好后,袖窿略有窝势。
(六)开袋
1.做袋盖、烫嵌线牵带
(1)袋盖布料条格与大身相符,上口放缝1cm,周围放缝0. 8cm,黏上钻衬,袋盖里布按袋盖面每边再修去0. 15cm作袋盖里外匀层势。
(2)把袋盖面和袋盖里正面相对机缉,缝头0. 8cm,机缉袋盖角时袋盖夹里要拉紧,以防袋盖翻出后袋盖角外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3)将缝合好的袋盖缝头修剪到0. 3cm,袋盖角处略微窄些,使袋盖角方正,然后烫平,要求夹里止口不可外露,止口顺直。
(4)袋盖做好后要将两块袋盖复合在一起,检查袋盖规格大小及丝塔、左右对称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将袋盖按4. 7cm宽度,上口缝份修成0. 7cm。。
(5)烫嵌线牵带。一般嵌线的反面都要放直丝塔的牵带,以增强嵌线的厚度,见图5-1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2.开袋
(1)缉袋盖和嵌线。将袋盖宽度4. 7cm净线对准袋口线钉,毛缝向下,缉上袋口位。将嵌线粘牵带一边毛缝对齐袋口线钉,距离袋盖缉线0. 8cm也缉上袋口位,注意上下缉线顺直,进出一致,间距宽窄一致,见图5-11.
(2)固定嵌线。先将嵌线烫分开缝,再折转嵌线宽0. 8cm烫平,为防止移动可用攘线固定,然后翻到反面,在原缉线上再机缉一道固定嵌线,见图5-12 (a) (b)。
(3)剪袋口。在两道缉线居中剪开,剪缝不能歪斜,剪到离袋口两端0. 7cm处,然后剪三角,切不可剪断缉缝线,以免造成正面袋角毛出。也不能留有余缝,以免袋角翻出后不方正,见图5-12 (c)。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4)袋盖、嵌线翻正。将衣片翻到正面,将嵌线翻上,袋盖翻下,袋盖上口缝向上,在正面袋盖上口的缉线缝上擦线一道。袋两端的三角缝用镊子钳顶至反面拉平。盖上水布后熨烫定型。为防三角毛口,可先缉一道线将三角封牢。
(5)接小袋布。将小袋布上口和嵌线下口正面相叠缉合,缉缝向下坐倒烫平,见图5-13。
(6)装大袋布。将袋垫布机缉在袋布正面,下口缉暗线,上口缉线离毛缝0. 8cm,机缉后烫平。将袋布垫在袋盖上口,略放上一些。在原袋盖缝缉线上机缉一道,见图5-14。
(7)封三角、兜袋布。将左右两端的三角来回封口缉线三四道,缉线正直,以免影响正面袋角方正。然后将袋布三面兜缉,注意小袋布略放松些,避免袋口嵌线豁开,见图5-1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3.衣袋整烫
将袋布修剪整齐,下垫布馒头,在袋盖上面盖水布高温熨烫。袋口烫出立体感,再用适当温度在袋盖夹里处熨烫一下,随即用手指将左右袋盖角朝反面捻一下,使左右袋盖角带有窝势。最后在袋布的缉缝处用温熨斗熨烫平服。
(七)做后衣片
1.定捧背中缝
按背中净缝标记从领圈起针向下攘至底边,针1.5~2cm左右,在背部胖势处将线抽紧些,攘线时应注意上下两层后片条格丝塔的顺直与对称,后背领口中心线必定是在两条格的中间或以条子为中线。
2.归拔后衣片
后衣片的归拔与前衣片归拔工艺同样重要,归拔前要厂解人体后背部位的肩脚部、背沟部及腰、臀的体型特征。尽管后衣片在平面造型上采用厂背缝、腰节、吸势和肩缝倾斜的处理。但这还不能完全符合人体背部的造型,因此必须应用归、拔工艺来进行弥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经过对后衣片的归、拔,使后背肩脚骨处隆起,中腰吸进,臀部弹出,以符合女性体型特征。后衣片归拔是两层后衣片叠合进行的,难免产生上下两层形态不一的现象,要求一面向上归拔后,翻转另一面向上重复归拔一次,以达到两片对称的日标,归拔示意图,见图5-16。
(1)归、拔背中缝。将后衣片背中缝靠身一边,肩缝向右,左手拉住背中缝腰节处,右手将熨斗从背中缝领口处起烫,由外向里将背部胖势推烫,至背肩脚,骨处即背中缝至腰侧缝1/2处,再由里向外归烫,把背中缝上段胖势推归成直线状。接着,左手继续用力拉出背中缝腰节吸势,右手用熨斗向腰节拔烫,拔成直线状。熨斗继续前进,左手拉住背中缝底边位,由外向内推进,再由内向外归烫背中缝的臀位胖势,使之成直线状。经过熨烫的背中缝应成一条直线形状,若一次不到位,可反复儿次推、归、拔直至烫干烫煞为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2)归、拔后片摆缝。将衣片调头,摆缝靠身一边,肩缝向左。左手拉住摆缝腰节处,右手将熨斗从摆缝底边落下,由外向里推,再由里向外将摆缝臀围处胖势归直。左手继续用力拉、摆缝腰节凹势,右手用熨斗将其拔烫,熨斗不超过摆缝至背中缝的合处。熨斗继续向前,左手拉住外肩袖窿处,由外向内推进,由内向外归烫摆缝上段和袖窿下段部位。烫煞后的摆缝也应成为直线形状。
(3)归烫后背肩缝。左手拉住内肩端,右手将熨斗从外肩部轻轻落下,由外向里推烫,将肩头的横丝推向肩脚骨部位,再由里略归至肩缝处。同时要注意将后领圈丝塔归正。
3.缉烫背中缝
后衣片经过归拔冷却后,合缉背中缝,按归拔状态将背中缝放直后分缝烫平、烫煞。并在袖窿和领圈离进0. 2cm处粘上1~2 cm宽的直料牵带,见图5-1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八)缝合摆缝、肩缝
(1)缝合摆缝。将前后衣片摆缝正面相叠对齐,用攘线定攘后合缉。缉时归拢处手朝前推送,以免丝塔缉还。然后烫分开缝,分烫摆缝时要将摆缝放直,衣片保持归拔后的形状。臀围处缩分烫,腰节处伸分烫,其余部位平分烫,见图5-18。
(2)缝合肩缝·将前后肩缝正。才目叠对齐,后肩缝在上定、。后肩的里肩合处吃势0. 5cm左右,有吃势部位要攘密,以防吃势移动。攘好后将吃势处归烫,推向后肩脚骨处代替后肩省的作用然后机缉烫分开缝,见图5-19
缝合摆缝、肩缝,虽然看似简单,但若不根据缝制要领随意缝合,也会严重影响外观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九)做装领里
1.做领里
(1)拼接领里中缝。领里是用两块对称的本色斜料,外口按净样放缝1cm,下口放缝0. 8cm,粘上钻合衬后,后领中心拼接,见图5-20 ( a)。
(2)归拔领里。在领里下口做好对肩缝对后领圈中心的对档刀眼。在领里画好翻领线,在后领脚下口拔开,在拔开的同时,将翻领线处归拢。在离翻领线0. 3cm的领脚上钻上0. 8cm宽的直斜料牵带,将归缩量固定,并用手缝将牵带固定在领里上,见图5-20 ( a)。
2.装领里
将领里下口与衣身领圈放齐,正面相叠,各部位对档标记对准,定攘后机缉,缉缝0. 8cm。缉缝处分缝烫开,见图5-20 (b) (c)。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十)装领面
(1)领面用横丝面料,按领衬净样在外口放缝1.2cm,下口放缝头1 cm,并在缺嘴处、后领中心处和对肩缝处分别剪好刀眼,然后归拔领面,方法、要求与领里归拔相同。
(2)归拔挂面。把挂面驳头外口直丝拔长、拔弯,下段略归拢,里口胸围线处归拢,归至与大身驳头止口相符为止,见图5-21 ( a)。
(3)装领面。将领面与挂面的串口缝正面叠合,缺嘴处对准对档记号,用擦线定擦后缝缉。缉线时不可将串口拉还。再将领面下口与挂面横开领缝至肩端以下1cm处留1cm余缝以便装夹里。然后在挂面的缺嘴处和领圈转角处剪刀眼,喷水烫分开缝,见图5-21 (b)。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十一)复挂面和领面
(1)定攘驳口和领头翻折线。将挂面、领面正面与衣片正面的止口缝相叠,领面后中缝刀眼对准领里后中缝,领缺嘴处对准,分别用大头针定牢。用 线从里襟驳口线下端起针,沿领脚线至门襟驳口线下端定 一道,见图5 -22。
(2)定 止口。从后领中缝开始分别定到门里襟下端挂面宽为止。定攘时大身放在下面,领面在后领处平,前领角部位略松,跳过缝头从驳头缺嘴处开始攘,驳头上角处略松,接着平攘,在驳头下端松度推进定攘,使驳头驳转有松度。在扣眼档约12cm左右处也略放松,接着平攘到门里襟下角,挂面需略持急攘。定攘止口的松度分段掌握,以保证领头、驳头和门里襟旱里外匀,不外翘.见图5-2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3)兜缉门里襟与领止口。将大身翻上,从门襟底边开始,沿止口净线缝缉至驳头缺嘴处。跳过缝头,再从领头缺嘴处开始沿领头净线缝缉至另一端领头缺嘴处再同样要求缉至里襟底边止。缉线顺直,驳角、缺嘴不走样,门里襟对称一致,见图5-24 。
(十二)修、烫止口
西服、大衣等比较高档的服装,修、烫止口的工艺方法有好儿种。现以女西服为例简单介绍如下。
方法如下:
(1)修止口。止口兜缉以后,抽去止口定攘线,将门里襟部位衣身止口留缝修成0. 3~0. 4cm宽,挂面止口留缝修成0.5 ~0.6cm宽。驳头、领头部位挂面、领面止口留缝修成0. 3~0. 4cm宽,衣身、领里止口留缝修0.5~0.6cm宽。驳角、领角处可适当再修小缝份,使止口翻出后平、薄,见图5-25 ( a)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2)烫止口。门、里襟止口的缝份向衣面方向按缉线坐进0. 1cm,驳头和领止口的缝份向挂面和领面方向按缉线坐进0. 1cm,分别烫倒、烫平。使止口翻出后有里外匀效果,见图5-25 (b)。
(十三)翻烫止口和定底边
(1)将整件西服的止口部分翻出,领角和底边角处翻足、翻方。挂面在底边和门里襟止口处坐进0. 1 cm,驳头部位坐出0. 1 cm,领面外口坐出0. 1cm,用攘线定攘,攘线离止口0. 5cm。并盖水布将止口用高温烫平、烫煞、烫薄,见图5-28.
(2)把衣片放平,将领头和驳头按领脚线和驳口线翻折后,沿翻折线,从里襟驳口线下端,经领脚线至门襟驳口线下端止,用攘线定攘,使领头和驳头形成里外匀,见图5-2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3)将挂面放平,沿里口毛边0. 5 cm用攘线定攘固定。攘线不可顶穿正面面料,在正面不能有针点。最后,在领中心处装上吊拌。吊拌用斜料反缉后翻出,长6 cm、宽0. 5cm,见图5-29。
(4)定底边,按底边线钉折转贴边,用攘线定攘,盖水布高温烫平、烫紧、烫煞。再用本色线采用缭针将贴边缭牢,缭线略松,正面不能露针影,见图5-31。
(十四)做袖
西服袖子的外观造型不仅同裁剪有关,而且同做、装袖子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做袖的操作要求。使袖子做好后能摆平,并符合手臂的弯势形状。装上后前圆后登,自然平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1.归拔大、小袖片
归拔大袖片,祥见图5-32 (a)
(1)将前袖缝朝自己,把前袖缝袖肘线处凹势拔烫。在拔烫同时把袖肘线处的吸势归向偏袖线,注意归拔时熨斗不宜超过偏袖线。
(2)前袖缝、袖山深线向下8 cm处略归烫。
(3)后袖缝中段归拢。
(4)袖口贴边在偏袖线处拔开。归拔小袖片祥见图5-32 ( b) 。
小袖片归拔比较方便一些,只需将袖片弯势略拔弯一些即可。
2.缉烫前后袖缝
(1)缉烫前袖缝。将大小袖片正面相叠,大袖片在上前袖缝放齐,按以上归拔要求擦线一道,然后机缉缝合,缉缝0. 8cm。分烫前袖缝时,注意一定要将小袖片丝塔放直,在大袖片袖肘处略归。并按袖口线钉将袖贴边折转烫平,见图5-3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2)缉烫后袖缝。将大、小袖片正面相叠,大袖片在上,后袖缝放齐,擦线一道,擦线时袖权处大袖片贴边折转,小袖片贴边放平。擦线后机缉缝合,缉缝0. 8cm。分烫后袖缝时,小袖片袖权转角处斜向剪一刀眼,刀眼离开缉线0. 1cm左右,袖权向大袖片方向坐倒。下垫布馒头或胖弧形垫烫工具将分缝和袖权烫平,注意熨烫时不能将丝塔拉还,见图5-34。为厂方便袖权部位的处理,也可以先缉烫后袖缝,后缉烫前袖缝。
3.缉烫袖里缝
大小袖片正面相叠,前后袖缝缉合。缉线时按袖面的归拔要求,在规定部位拔开或放层势,缝头0. 8cm,缉好后把缝头向大袖片扣转烫坐倒缝,坐势0. 1 cm左右,见图5-3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4.娇袖视、装袖里、定袖里。
(1)袖权。将小袖片袖贴边翻上,按袖口大把袖权烫煞,注意左右袖口大小一致。然后用本色刀线按锁眼方法将毛边同袖贴边锁牢,同时把袖权洞娇牢,见图5-36。
(2)装袖里。装袖里时要防止左右袖里装反。要求面子与夹里相对,前袖缝与后袖缝分别对齐,然后将袖里兜缉到袖子贴边上去,缉缝0. 8 cm。缉好之后,袖贴边绷三角针或缭针固定,针距可适当放大,拉线要松,不使袖口正面露出针迹,见图5-37。
(3)定袖里。袖里缉上之后,将袖里翻出,在袖口处的袖里要预留1 cm坐势,攘线一圈,再将袖里坐势烫平服。然后把袖面前后袖缝同袖里前后袖缝相对,袖里适当放松,在离袖口和袖缝上口均为10 cm左右的中间一段,沿缉缝用攘线攘牢,针距2cm左右,针迹要松,见图5-3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5.修剪袖里,烫袖子及收袖山吃势
(1)修剪袖里。袖子翻到正面,袖子上口向下10 cm左右处攘线一周,接着将袖里的袖山袖底弧线按裁剪时的要求用画粉画圆顺,然后修剪,见图5-39。
(2)整烫袖子。因为西服做好之后再进行袖子整烫,操作不方便,所以在装袖之前先将袖子烫好。把前后袖缝及袖口放在布馒头上烫平、烫煞。要求袖子放平后,弯势正确,袖里不起皱、不起涟。
(3)收袖山吃势。从前袖缝经袖山至后袖缝以下小袖片横处,单线密纳一道或两道攘线,一道攘线离毛缝口0.6cm,若纳二道攘线第二道离毛缝口0. 3cm。吃势要均匀圆顺,经纬封塔平正。抽线吃势约4 cm左右,一般吃势分布情况如图5-40 ( a)所示。根据不同面料做适当调整。抽好吃势后,为防止袖山吃势移动,可将袖山吃势放在铁凳上用熨斗尖侧部归烫,归烫时熨斗不要超过1 cm将吃势烫缩烫匀,使袖山头成型饱满、圆顺,产生1. 2cm左右的球冠状厚度。归烫之后如再纳线一道,袖山吃势就完全固定厂,见图5-40 (b)。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装袖工艺是西服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装袖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整件西服的外观质量。装袖工艺要求做到袖子封塔顺直,弯势自然,袖山头饱满,前圆后登,袖子不搅不涟,左右对称。
1.检查袖子和袖窿上的装袖对档标记
(1)前袖缝对前袖窿对档位。
(2)袖山头对肩缝。
(3)后袖缝对后袖窿对档位。在实际装袖时,对档位置会产生偏移,因此还需按照装袖质量要求适当调整对档位置,见图5-41。
2.定捧袖子
一般习惯先装左袖,将前袖缝对准左襟格前袖窿对档位,袖底处凹势同前袖窿凹势要吻合,从袖底凹势向袖山头离毛缝0. 7 cm攘线。此攘线可以不拆。定攘时要注意操作手势,袖子放上层,要将袖窿弹起,袖山吃势不能移动,攘线要圆顺,针距一般要求0. 7 cm左右,见图5-4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袖子装好之后,将袖子翻转,用左手托肩头部位或挂在胸架上,检查装袖是否符合要求。首先,检查袖子前后是否正确;一般以袖子遮去大袋口1/2为标准,或以袖子塔顺直与大身封塔对应为标准;其次,检查袖山头及袖底是否圆顺,吃势是否匀称,袖山头横、直封塔应不紧不吊;再次,检查后背歌势是否方登,腰吸及后背是否有下沉现象。另外,检查袖底小袖片是否涌起或有牵串现象,若有质量问题应予以纠正。
左襟格装袖经检验后,认为符合装袖质量要求,则参照左襟装袖的对称位置,再攘右襟格袖子。擦右襟格时从后袖缝装袖刀眼向袖山头起针,具体方法与左襟格相同。袖子擦好后以同样的方法检查一遍,保持左右袖子对称。
3.缉袖子
袖子放在上面,在攘线里侧兜缉一周,缝头为0. 8cm。缉时用镊子钳稳住沿边毛缝,顺袖窿弯势朝前送,防止袖子袖窿受压脚压力和下牙齿向前推动的影响造成袖子移动走样,见图5-43。袖子缉好后,将袖窿轧烫一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4.装袖山垫条
一般采用斜丝绒布料。垫条宽4cm左右,从前袖缝装到后袖缝向下2cm处,长约28cm左右,垫条外口平齐肩缝,与衣袖相贴,缉线时衣身向上,垫条放在下层略微紧些,使之形成里外匀。缉线与厚袖窿缉线重叠,不可偏进。装袖山垫条能使袖山头外观更饱满、圆顺,见图5-44。
5.装垫肩
(1)将袖窿靠身一边,装垫肩按前肩短、后肩长,即1/2处对准肩缝偏后0. 5cm,垫肩外口比袖窿毛缝出0. 2cm,用双股攘线沿袖窿缉线攘出0. 05cm,将垫肩与袖窿扎牢。攘线不宜过紧,垫肩两角不能吊紧,以免使装袖处不平整。要将袖窿顺着垫肩的窝势扎,使成衣肩部窝服,见图5-4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2)将衣服翻到正面观察是否平服,然后在正面前肩和后肩的垫肩处用攘线定扎一道,再观察是否平服,如果是平服的即在反面肩缝处与垫肩攘牢。后垫肩从肩缝至后袖窿,用本色线同后衣片娇牢。线要松,以免正面有针印,影响外观,见图5-46。
6.定袖里
将袖里翻上,袖山的刀眼对准肩缝的垫肩,袖里包着大身袖窿,叠过袖窿缉线1cm攘线沿袖窿缉线定攘一周,里子袖山层势与面子袖山层势相同。
(十六)做、装大身夹里
1.做大身夹里(图5-47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1)收省。夹里的腰省和腋下省缉缝的高低距离与面料收省相同。省缝向门里襟方向坐倒,烫平服。领圈省可省去不做。在配里子时,上口与挂面拼接处按面料领圈省的大小将里子修掉,以此代替夹里的领圈省。
(2)合缉背中缝。缝合背中缝后,反面向右坐倒,坐势1cm,烫平服,腰节处略拔开。
(3)合缉侧缝。与面料的缝缉相同。缉缝向门里襟坐倒,烫平服,腰节处略拨开。
为厂使熨烫后的夹里不起吊,在夹里的背中缝和侧缝的腰节处剪三个刀眼,即腰节吸势处剪一个,其上下各剪一个刀眼,距离1 cm左右。
(4)合缉肩缝。前衣片夹里里口将毛缝按缝头大小折转扣烫,然后合缉肩缝,向后衣片坐倒,烫平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2.装大身夹里(图5-48)
(1)将衣服反面的摆缝和夹里反面的摆缝吻合,对直,在摆缝上口向下5 cm至底边向上5 cm段用攘线定攘,针脚4 cm。定线要宽而松,以防正面有针点或起皱。
(2)将衣片反穿在衣架上,夹里合上,对准各对档标记,放平服。把后领圈夹里塞进领面,用攘线定攘。挂面处的夹里折光后盖住挂面1 cm定攘,然后用本色线娇暗针。
(3)将袖窿周围持平,距离袖窿5cm处用攘线定攘一周。然后将袖窿夹里毛边折转,遇弯直丝塔需放刀眼,折平后覆盖在袖子夹里上,用攘线定攘一周,再用本色线全乔暗针。
(4)将底边夹里折转,毛缝与面子底边毛缝平齐,坐势1cm,用攘线定攘,然后用本色线娇针,底边挂面的毛缝用本色线锁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5)抽去所有露在外面的攘线,将夹里轻轻熨烫平整。
装大身夹里,在挂面底边和领圈部位可采用机缉来完成,方法如下:
①底边贴边定攘后先不绷三角针或缭针。
②将前片夹里与挂面缝合。
③拼接夹里肩缝。
④领面装上夹里领圈,并与大身的领圈缝固定。
⑤夹里底边与大身底边缝合,中间留洞。
⑥底边绷三角针或缭针。
⑦从底边留洞中将衣身翻到正面,从留洞中将面子夹里摆缝定攘。
⑧将底边留洞暗针娇牢。
兜缉的夹里一定要裁配准确,不然会出现夹里不平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十七)锁扣眼
扣眼位按线钉标记确定,眼位的进出按叠门线向止口方向移出0. 3cm,扣眼大小一般为2. 3cm。
(十八)女西服的整烫
西服的整烫能使西服更平服、挺括,使之具有立体感,还能弥补工艺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采用归一归、窝一窝、神一神等方法使西服平服、对称,通过整烫把西服中的污渍和遗留的线钉、线头清理干净。有时候主要的整烫工序在大身夹里装上之前就开始厂,这样更为方便,也能避开夹里对熨烫面子部分的干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整烫的顺序和方法:
(1)将衣服各部位的线头清理干净,准备熨烫工具(干湿烫布、布馒头、铁凳)。
(2)烫袖子,将袖子不平服处垫上布馒头,喷水烫平。袖口袖权处盖水布烫煞、烫平整,见图5-49。
(3)烫肩头,在肩头缝下垫铁凳,盖上湿布熨烫,外肩端略向上拔,使肩头略带翘势。另外,前肩部丝塔归正,后肩部肩月甲骨处烫顺,见图5-5O。
(4)烫胸部:在胸部下垫布馒头,上、下、左、右分段喷水,盖布熨烫,使胸部烫后饱满圆顺,符合人体胸部造型,见图5-5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5)烫腰节处、衣袋。腰节处按推门时的要求烫出吸势,门里襟丝塔外弹,使之顺直。袋口位盖水布后放在布馒头上一半一半熨烫,烫出立体感,使之符合人体胯部造型。袋盖两角处用手指朝里捻一下,使之窝服,见图5-52。
(6)烫摆缝。摆缝熨烫时要放平、放直,不能出现拉还现象,见图5-53。
(7)烫后背、底边。后背中缝放直、放平,盖水布烫平、烫煞。肩脚骨隆起处和臀围胖势处放在布馒头上盖水布熨烫,使之符合人体造型。底边放在布馒头上,从门襟至里襟逐段熨烫,烫干、烫煞,烫后略带窝势,见图5-54。
(8)烫止口。将领止口和驳头止口靠身一侧放平,正面朝上,丝塔放顺直,盖干、湿布用力压烫,再用烫木用力压止口,将其压薄、压挺。然后翻过来,用同样方法熨烫反面止口。门里襟止口、领止口和驳头止口一样压烫,烫薄、烫挺,见图5-55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9)烫驳头和领头。将驳头放在布馒头上,按驳头规格向外翻折后,盖干湿烫布,从串口向下熨烫,串口至驳头长的2/3处烫煞,下面1/3不要烫煞,以增加自然感。熨烫领头时,将领部放在布馒头上,按领脚线向外翻折后,盖干湿烫布烫挺、烫煞。应注意在领圈转弯处的领脚线要归拢,这样可使西服领圈紧扣脖子。然后翻到反面,放在桌板上,将领头和驳头的驳口线盖水布后熨烫,方法和要求同上,见图5-56。
(10)烫西服里子。将衣服放平后,用温熨斗将里子轻轻熨烫平整。
(11)在熨烫过程中应适当控制好熨斗的温度,充分利用好熨烫工具,将衣服各部位烫平、烫煞、烫挺,烫出立体感。不可有烫黄、烫焦、极光和水花印等现象出现。熨烫完毕,将西服穿在衣架上冷却定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比较精做的西服讲究边做边熨烫定型,若处理得好,在整烫时某些部位可以不需再烫,发现有褶皱的地方,最后应 全面复烫一下。
(十九)钉纽扣
(1)定纽扣位。高低、进出与扣眼位相符,画出粉印。袖口装饰纽扣位离底边3. 5cm,袖权进0. 5cm,两纽相距0. 8cm。
(2)钉纽扣。用同色双股粗丝线,钉线两上两下将纽扣钉牢。再绕纽脚五圈左右,纽脚长短可根据面料的厚薄作相应增减。袖权钉装饰纽扣,不需绕脚,用双股同色粗丝线两上两下钉牢即可。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一、女两用衫的外形概述
无领式U字形领,门里襟下摆方角,单排4粒扣,前衣片左右收省各1个,横形双嵌线开袋各1个。后衣片做背缝,左右收省各1个。袖型为圆装袖,两袖口各钉装饰纽扣2粒,见图5-57
二、女两用衫的成品规格(表5-2)
三、女两用衫的部件
前片2片,后片2片,大袖片2片,小袖片2片,挂面2片,后领贴1片,袋嵌线2片,袋垫布2片,大袋布2片,小袋布2片,挂面衬2片,后领贴衬1片,嵌线衬、袋口衬若干,牵带若干,肩衬1付,纽扣大小各4粒。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四、女两用衫的工艺流程
做缝制标记—收省—归拔—拷边—开袋—合缉背缝—合缉肩缝、摆缝—装挂面、领贴—做底边—做袖—装袖—锁眼、整烫—钉纽扣。
五、女两用衫的缝制
女两用衫缝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衣片、袖片的归拔熨烫工艺,开双嵌线袋和装袖。
(一)做缝制标记
(1)前衣片。省位、扣眼位、腰节位、开袋位、底边、袖标对档,见图5-58 (a) 。
(2)后衣片。省位、背缝、腰节位、底边、袖背缝对档,见图5-58 (b)。
(3)大、小袖片。偏袖线、袖肘线、袖底边、袖山对肩,见图5-58 (c) , (d)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二)收省
(1)前衣片腰省。将衣片按省中线对折,衣片正面叠合,按省大缉线。右襟格由底边向上缉至省尖,左襟格由省尖向下缉至底边,省缝分别倒向左右襟止口。见图5-59 (a)。
(2)后衣片腰省。收省方法与前衣片相同,省缝烫向背中缝,见图5-59 (b) .
(三)归拔
比较合体的服装,通过归拔处理能使服装更加符合人体,穿着更加舒适。但是对于中低档服装不一定要独立进行归拔工序,归拔部位可以通过缝制过程中的缝纫、中间熨烫的正确处理,来达到一定的效果。归拔时要注意熨斗的温度与衣片面料的耐热性相适应。归拔的步骤及方法如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1.前衣片
(1) U字领前胸处略归,腰节处丝塔外弹,
(2)袖窿凹势处归拢,见图5-60 ( b) 。
(3)肩部归烫将胖势推向胸部,见图5-60
上下丝塔推直,见图5-60 ( a) (c)
(4)摆缝上段略归,腰节拔开,臀部胖势归拢。摆缝经熨烫后成直线状,见图5-60(d)。
(5)底边归拢,见图5-60 (e) 。
2.后衣片
(1)后片腰节收省较大,可先将腰节省缝拔开,见图5-61 (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2)背中缝上段归拢,腰节拔开,臀位胖势处归拢,将其烫成直线状为止,见图5-61(b)。
(3)肩缝中段归拢,将胖势推向肩月甲骨处,见图5-61 (c) 。
(4)摆缝上段略归,腰节拔开,臀部胖势归拢,将其烫成直线状,见图5-61 (d) 。
(5)底边归拢,见图5-61 (e) 。
3.袖片
主要对大袖片进行归拔。前袖缝的袖肘处拔开,归到偏袖线。前袖缝上段略归,后袖缝袖肘偏上归拢。这样使袖子做好后能放平,并符合手臂的弯势形状,见图5-62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四)拷边
(1)前衣片。肩缝、摆缝、底边。
(2)后衣片。背缝、肩缝、摆缝、底边。
(3)大、小袖片。前袖缝、后袖缝、袖口。
(4)挂面、后领贴,里口。
(五)开袋
双嵌线袋可以按西裤所介绍的方法制作。这里再介绍一种比较简易的缝制方法:
(1)在前衣片正面画好袋口线,见图5-63 ( a) 。
(2)在前衣片袋口处反面粘上钻衬,见图5-63 (b) 。
(3)嵌线布粘上钻衬并画上袋口线,袋垫布缉上大袋布(大袋布如用面料布可不缉袋垫布),见图5-6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4)袋嵌线布袋口线与衣片袋口线重合放齐,沿嵌线宽度缉上衣片,并居中剪开袋口,见图5-65。
(5)将嵌线布从袋口中翻到反面,上、下袋口分缝熨烫,见图5-66。
(6)将嵌线宽度烫平,袋口两端三角先缉线一道封牢,见图5-67 。
(7)翻到衣片正面,缉漏落缝固定下嵌线,见图5-68。
(8)小袋布接上嵌线布,见图5-69。
(9)大袋布与小袋布、上嵌线上口放齐后,翻到衣片正面,缉漏落缝固定上嵌线的同时将大袋布也固定,翻开袋角处衣片用来回针将三角封牢,见图5-7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10)大袋布与小袋布放齐,兜缉袋布一周并拷边,见图5-71.
袋嵌线可如上面用缉漏落缝来固定,也可以翻起衣片暗缉固定,或袋口嵌线不分缝,在衣片正面嵌线四周缉0.1 cm明止口。
薄衣料省缝坐倒对开袋处影响不大,如衣料较厚,则可对嵌线部位的省缝部分分缝或者配上里子,省缝剪开后分缝再开袋。
(六)合缉背缝
将后衣片正面叠合,背缝对齐,缉缝2cm。缝合后烫分开缝,见图5 -72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七)合缉肩缝、摆缝
(1)合缉肩缝。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叠,肩缝对齐,缉缝lcm,缉合时后肩缝放吃势,里肩1/3处多吃一些。然后将肩缝放在铁凳上烫分开缝,注意防止肩缝烫还,见图5-73。
(2)合缉摆缝。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叠,摆缝对齐,缉缝lcm,然后缝子放直烫分开缝,不可烫还,见图5-74。
(八)装挂面、领贴
(1)挂面、领贴全部钻上钻衬后,正面相叠,肩缝对齐缉缝1 cm,并烫分开缝。
(2)挂面领贴与前后衣片正面相叠,门里襟止口、领圈缝对齐,缉缝0. 8cm。 U字领斜处缉线时注意不要将领圈拉还,还可考虑在U字领圈处钻上牵条。底边处按底边净缝缉线,并注意门里襟方角处挂面略急,以形成方角处的里外匀窝势,见图5-75。由于缉缝较长,应选择儿点做临时固定,以便掌握上下层缉线不错位。也可攘线固定后再缉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3)将缝份修狭,厚料修大小缝,方角处缝份修去一角,按里外匀要求熨烫后将挂面翻进,也可将缝份向挂面领贴坐倒后缉0. 1cm止口,帮助形成里外匀。
(4)挂面翻正后再按里外匀要求进行熨烫。
(5)将挂面、领贴在肩缝、后缝与大身缝份固定。
缉挂面底边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门里襟方角转向底边处,先按净缝缉1cm左右后将挂面拉向衣身底边毛缝,挂面靠里口一段与衣身底边毛缝平齐后斜向缉线,这样缝合后挂面翻正,使挂面底边处也有坐势,可以避免挂面里口因处理不当而产生衣服起吊的常见弊病,见图5-76。
另外如有夹里,挂面与夹里可以完全缝合,下口不需留空3 cm左右。挂面夹里缝合后与衣身底边的缝合也可以连续厂,这样减少厂挂面与夹里在两边下口留空处的手工娇针,简化厂工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九)做底边
底边贴边按净缝折转烫平,见图5-77。用本色线绷三角针。然后将底边正面放在布馒头上一段一段烫,将底边烫窝服。
(十)做袖
(1)合缉前袖缝。将大、小袖片正面相叠,大袖片放在下面,前袖缝放齐缉缝1cm ,然后烫分开缝。烫分开缝时注意将小袖片放平整,接着可将袖口贴边先折转烫平,见图
5-78。
(2)合缉后袖缝。将大、小袖片正面相叠,大袖片放在下面,后袖缝放齐缉缝1cm,袖肘处大袖片归拢处注意缉线时层进,然后烫分开缝,见图5-7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3)绷袖口贴边。用本色线绷三角针,然后翻到正面将袖子熨烫平整,见图5-80.
(4)抽袖山吃势。用长针距在袖山毛缝处离边0. 3 cm和0. 6cm机缉两道。从袖后缝开始至前偏袖抽吃势,根据面料质地共收吃势3 cm左右见图5-81。
(十一)装袖
(1)装袖前检查一下袖窿与袖子的缝子是否吻合一致。可用皮尺测量,要量袖窿与袖子的净缝。装袖子一般先装左襟格,从前袖缝袖标开始,对准袖窿袖标对档,袖山刀眼对准肩缝,后袖缝与袖窿的袖背缝对档刀眼对准,定攘一周,攘线缝头为0. 6cm,见图5-82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2)攘好后翻到正面,检查袖山是否圆顺,前后是否适宜。放在衣架上,装垫肩的需衬上垫肩做检查,袖子一般以遮住袋口1/2为准。右襟格袖子用同样方法攘上后检查,见
图5-83。
(3)然后兜缉袖窿,缉缝为0. 8cm。装袖时,袖子缝放在上面,缉到袖山时要用镊子钳将袖山吃势均匀地推进,防止产生小徊形状。装好后,将袖窿拷边,见图5-84。
(4)袖子装好后放在铁凳上将袖窿轧烫一周,将缝子和缉线熨烫平整,轧烫时熨斗边缘不超过袖窿缉线,见图5-85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5)装垫肩。
①垫肩按前肩短、后肩长,一般按1 /2偏短1cm部分为前肩,余者属于后肩。垫肩中间外口和肩缝外口吻合。垫肩前后对折后与后肩缝缉线外侧紧靠缉线处缝牢,见图5一86。
②前后垫肩平齐袖窿缝外口,将垫肩与袖窿缝牢。缝线在缉线外侧,紧靠缉线,但不能偏进,抽线也不能太紧,否则正面袖窿会外露针花和线迹,且不平服,见图5-87。
(十二)锁眼、整烫
(1)锁眼。手工锁眼见手缝工艺,机器圆头锁眼时眼位线画在挂面一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2)整烫。要求无极光、无水花印,要平服、挺括。整烫顺序:轧袖窿—烫肩头—烫袖子—烫后身和摆缝—烫前身衣袋、挂面止口、底边—烫领圈。
女两用衫结构比较简单,在缝制过程中边做边烫,各部位基本上都已烫平整。有时整烫时只需要简单地将有皱褶的部位复烫一下即可。
(十三)钉纽
(1)将门里襟上下对齐,根据眼位高低、离止2.3cm。钉纽线两上两下,绕四周,作为纽脚,线头藏进,不可外露。纽脚点子要小,大身面里均不可起皱。
(2)袖口装饰纽离袖口3. 5 cm,距后袖缝1. 5cm。纽扣间距0. 5cm。钉纽线两上两下,不必绕纽脚,见图5-88。
上一页
返回
图5-1
返回
表5-1
返回
图5-2
返回
图5-3
返回
图5-4
返回
图5-5
返回
图5-6
返回
图5-7
返回
图5-8
返回
图5-9
返回
图5-10
返回
图5-11
返回
图5-12
返回
图5-13
返回
图5-14
返回
图5-15
返回
图5-16
返回
图5-17
返回
图5-18
返回
图5-19
返回
图5-20
返回
图5-21
返回
图5-22
返回
图5-23
返回
图5-24
返回
图5-25
返回
图5-28
返回
图5-29
返回
图5-30
返回
图5-31
返回
图5-32
返回
图5-33
返回
图5-34
返回
图5-35
返回
图5-36
返回
图5-37
返回
图5-38
返回
图5-39
返回
图5-40
返回
图5-41
返回
图5-42
返回
图5-43
返回
图5-44
返回
图5-45
返回
图5-46
返回
图5-47
返回
图5-48
返回
图5-49
返回
图5-50
返回
图5-51
返回
图5-52
返回
图5-53
返回
图5-54
返回
图5-55
返回
图5-56
返回
表5-2
返回
图5-57
返回
图5-58
返回
图5-59
返回
图5-60
返回
图5-61
返回
图5-62
返回
图5-63
返回
图5-64
返回
图5-65
返回
图5-66
返回
图5-67
返回
图5-68
返回
图5-69
返回
图5-70
返回
图5-71
返回
图5-72
返回
图5-73
返回
图5-74
返回
图5-75
返回
图5-76
返回
图5-77
返回
图5-78
返回
图5-79
返回
图5-80
返回
图5-81
返回
图5-82
返回
图5-83
返回
图5-84
返回
图5-85
返回
图5-86
返回
图5-87
返回
图5-88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