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第6章 服装用毛皮与皮革6.1 毛皮6.2 皮革第6章 服装用毛皮与皮革【知识目标】天然毛皮的结构、性能与质量,真假毛皮的识别;天然皮革的结构、性能与质量,真假皮革的识别。【能力目标】能识别真假毛皮与真假皮革;能评定毛皮与皮革服装的质量优劣;会保养皮革服装。第6章 服装用毛皮与皮革供皮革工业加工的动物皮叫原料皮,它是指从动物体上剥下来的有实际经济价值的皮张。带毛的动物毛皮称为毛皮,又称裘皮。毛皮轻便柔软,坚实耐用,既可用作面料,又可充当里料与絮料,特别是裘皮服装,既在外观上保留了动物毛皮自然的花纹,又通过挖、补、镶、拼等缝制工艺,使之形成绚丽多彩的花色。不带毛的动物毛皮称为皮革。张幅较大、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皮都可以用作皮革的原料皮。牛皮、山羊皮、猪皮和绵羊皮是常用的原料皮,爬行动物皮、水生动物皮等也可用于制作皮革。皮革经过染色处理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后可以得到各种颜色和不同的外观风格,主要用作服装面料与服饰材料。6.1 毛皮6.1.1 天然毛皮天然毛皮是动物毛皮经过加工后而制成的。动物毛皮(俗称生皮)是“裘皮”的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技术加工,可转换成既柔软又御寒的熟皮。1. 天然毛皮的结构天然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天然毛皮是由皮板和毛被组成。皮板是毛皮产品的基础,毛被是关键。(1) 皮板结构皮板由表皮层(上层)、真皮层(中层)和皮下层(下层)组成。(2) 毛被的组成和形态1)毛被的组成。下一页返回6.1 毛皮所有生长在皮板上的毛总称为毛被。毛被由锋毛、针毛、绒毛组成。三种毛按比例成簇有规律地排列而成。也有的毛被由一种或两种类型的毛组成。①锋毛。锋毛是毛被中最粗、最长、最直、弹性最好、数量最少的一类毛,占毛被总量的0.5%~1%。锋毛在每组毛中最多一根,多具有漂亮的颜色。②针毛。针毛是毛被中较粗、较长、较直,弹性、颜色、光泽较好的一类毛。针毛占总毛量的2%~4%。针毛长于绒毛,在绒毛上形成一个覆盖层,起到保护绒毛的作用。针毛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状况决定了毛被的美观和耐磨性能,是影响毛被质量的重要因素。③绒毛。绒毛是毛被中最细、最短、最柔软、数量最多的毛。绒毛的颜色较差,色调较一致,占总毛量的95%以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在动物体和外界之间,形成了一个体温不易散失、外界空气不易侵入的隔热层,这是毛皮御寒的重要因素。2)毛被的形态。毛被按组成的类型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形态:具有三种毛型的毛被,其由锋毛、针毛、绒毛组成,如山兔的毛皮;具有两种毛型的毛被,其由针毛和绒毛组成,如水貂皮;单一类型的毛被,如美利奴羊皮只有绒毛,鹿皮只有针毛。2. 天然毛皮的加工过程(1) 鞣制。鞣制就是将带毛的生皮转化成熟皮的过程。鞣制后,毛皮应软、轻、薄,耐热、抗水、无油腻感,毛被松散、光亮,无异味。(2) 染整。染整是指对毛皮进行整饰,包括染色、褪色、增白、剪绒和毛革加工等。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工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①染色。染色是指毛皮通过染料改色或着色的过程。毛皮染色后,颜色鲜艳、均匀、坚牢,毛被松散、光亮,皮板强度高、无油腻感。②褪色。褪色是指在氧化剂或还原剂的作用下,使深色的毛被颜色变浅或褪白。③增白。增白是指使用荧光增白剂处理,以消除黄色,增加白度。④剪绒。染色前或染色后,对毛被进行化学处理(涂刷甲酸、酒精、甲醛和水等)和机械加工(拉伸、剪毛、熨烫),使弯曲的毛被伸直、固定并剪平。剪绒后要求毛被平齐、松散、有光泽,皮板柔软,不裂面。⑤毛革加工。毛革是毛被和皮板两面均进行加工的毛皮。根据皮板的不同,有绒面毛革和光面毛革之分。对毛革的质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要求是毛被松散,有光泽,因此要求皮板软、轻、薄,颜色均匀,涂层滑爽,热不粘,冷不脆,耐老化,耐有机溶剂。3. 天然毛皮的主要性能用于服装制作的毛皮,大多具有良好的性能。(1) 毛皮的物理机械性能。毛皮的物理机械方面的特性主要有抗张强度、耐磨性、坚牢度、弹性、延伸性、可塑性等。①抗张强度。一般各种毛皮的抗张强度足以满足服装的要求。②耐磨性。毛皮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以长期使用而不损坏。③坚牢度。毛皮的毛被滑爽柔软,具有很好的抗搓性,坚牢度很好,可以长期穿着而不脱落,并抵抗外力的拉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④弹性、延伸性。毛皮的皮板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一定的延伸性及稳定性,且柔软、挺括、便于缝制,有较好的接缝强度,并具有抗皱性。⑤可塑性。皮板具有可塑性,可在湿状态下将其拉扯成一定形状,用钉子固定,干燥后即可保持这种状态不变。(2) 毛皮的外观性能。毛皮外观方面的特性主要有色彩、光泽等。一般来说,毛被的锋毛和针毛色彩丰富,光泽艳丽;绒毛则色彩自然,光泽柔和。(3) 毛皮的服用性能。毛皮的服用性能优良,其主要特点是皮板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毛被又具有极好的保暖性和防风性能,并且质地轻、软、蓬松,外观美丽、华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4. 天然毛皮的质量判定判断毛皮的质量要通过观察毛被的色彩、光泽、疏密、长短、粗细,皮板的大小、软硬、厚薄、损伤情况、物理机械性能等进行综合判断。(1) 毛皮的外观质量毛皮的外观质量与绒毛的密度和毛的高度成正比。除绵羊皮外,一般都是冬季产的毛皮质量好,针毛的毛尖柔软,底绒密足,皮板厚壮。同一毛皮因其不同部位质量也有所不同,发育最好的是耐寒的背部和两肋的毛皮。(2) 毛皮的光泽毛皮的光泽决定于毛鳞片层构造、针毛的质量及皮脂腺分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物的油润程度.栖息水中的动物毛皮的绒毛细密、柔软、光洁;栖息山中的野生动物的毛皮色彩优美,毛厚板壮;而混养家畜的毛皮含杂质较多,毛显粗糙。(3) 毛被的柔软度毛被的柔软度决定于毛的粗细和针毛、绒毛的比例。一般细毛和长毛显得柔软,短绒通常是发育好的柔软。毛皮兽的年龄不同,毛被质量也有差异,一般成年兽毛绒最丰满,接近老年时,毛绒则逐渐退化。总之,鉴定毛皮质量好坏,归纳起来可用四个字概括:看、吹、摸、抓。看毛皮的花纹、光泽及色彩;吹毛的松软程度与绒毛的细密程度;摸毛皮光滑、细腻或粗糙情况;抓皮的柔软程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5. 天然毛皮的分类、主要品种及其特点(1) 天然毛皮的分类1)根据皮毛的粗细分类。①小细毛皮。是一种毛短而珍贵的毛皮,如水貂皮、黄鼬。②大细毛皮。是一种长毛、价值较高的毛皮,如狐狸皮等。③粗毛皮。主要指各种羊皮,如山羊皮等。④杂毛皮。包括青鼬、猫及各种兔类的毛皮。在天然毛皮中,细裘皮是使用价值最高的一类,其中貂皮、狐类皮是天然裘皮中最为珍贵的。2)根据季节分类。①冬皮。由立冬到立春所产的毛皮,质量好。毛被成熟,针毛稠密整齐,底绒丰厚、灵活,色泽光亮,皮板肥壮细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②秋皮。由立秋到立冬所产的毛皮。特征是早秋皮针毛粗短,夏毛未脱尽,皮板硬厚;中晚秋皮针毛较短,短绒较厚,光泽较好,皮板较厚,质量较好。③春皮。由立春到立夏所产的毛皮。特征是底绒欠灵活,皮板稍厚。早春皮,针毛略显弯曲,底绒粘接、干涩无光,皮板较厚;晚春皮真皮枯燥、弯曲、凌乱,底绒粘接,皮板厚硬。④夏皮。由立夏到立秋所产的毛皮。特征是无底绒或底绒较少,干枯无油性,皮板枯薄。(2) 毛皮的主要品种与特点毛皮原料皮分为家养和野生动物皮两大类。家养动物皮主要有羊皮、家兔皮、狗皮、家猫皮、牛皮和马皮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野生动物皮主要有水貂皮、狐狸皮、貉子皮、黄鼬皮和麝鼠皮等。此外,还有艾虎、灰鼠、银鼠、竹鼠、海狸、青猖、黄猛、猸子、毛丝鼠、扫雪、獾、海豹皮等。1)羊皮。包括绵羊皮、小绵羊皮、山羊皮和小山羊皮。绵羊皮又分粗毛绵羊皮、半细毛绵羊皮和细毛绵羊皮。① 绵羊皮。粗毛绵羊皮。毛粗直,纤维结构紧密,如内蒙古绵羊皮、哈萨克绵羊皮和西藏绵羊皮等。巴尔干绵羊皮多为粗毛绵羊皮。半细毛绵羊皮。我国的寒羊皮、月羊皮及阗羊皮为半细毛绵羊皮。细毛绵羊皮。毛细密,纤维结构疏松,如美丽奴细毛绵羊皮。经杂交的改良种细毛绵羊皮以我国新疆细毛绵羊皮和东北细毛绵羊皮最著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② 小绵羊皮。小绵羊皮又称羔皮,我国张家口羔皮、库车羔皮、贵德黑紫羔皮,毛被呈波浪花纹的浙江小湖羊皮,毛被呈7~9道弯的宁夏滩羔皮和滩二毛皮,均在世界上享有盛誉。2)家兔皮。其皮板薄,绒毛稠密,针毛脆,耐用性差。有本种兔皮、大耳白兔皮、大耳黑油兔皮、獭兔皮、安哥拉兔皮等。3)水貂皮。其皮板紧密,强度高,针毛松散、光亮,绒毛细密,属小型珍贵细皮。以美国标准黑褐色水貂皮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沙嘎水貂皮质量最佳。彩貂皮有白色、咖啡色、棕色、珍珠米色、蓝宝石色和灰色等,颜色纯正,针毛齐全,色泽美观者最佳。水貂现已被大量人工养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4)狐狸皮。主要品种有北极狐、赤狐、银黑狐、银狐(玄狐)、十字狐和沙狐皮等。①北极狐。又称蓝狐,有白色和浅蓝色两种色型。蓝狐皮毛被蓬松、稠密、柔软,底绒呈带蓝头的棕色,针毛呈蓝红到棕色,板质轻软,有韧性。蓝狐在欧洲、亚洲及北美接近北冰洋地带均有分布。②赤狐。即红狐,毛呈棕红色。美国产红狐狐毛稠密,有丝光感,在红狐皮中最高贵。亚洲北部的勘察加红狐皮最漂亮。③银黑狐。银黑狐皮价值昂贵,现已大量人工饲养。5)貉子皮。貉毛被长而蓬松,针毛尖端呈黑色,底绒丰厚,呈灰褐色或驼色。北貉子皮的质量比南貉子皮好。乌苏里貉子皮质量最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6)黄鼬皮。皮板薄,毛绒短,呈均匀的黄色。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所产黄鼬皮称圆皮。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圆皮质量最优,毛柔软、有丝光感。7)麝鼠皮。又称水老鼠皮、青根貂皮。毛被呈深褐色,底绒细密,针毛稀疏而光亮。产自美国、加拿大、中国和俄罗斯等国。6.1.2 人造毛皮1. 人造毛皮的分类人造毛皮是以化学纤维为原料,并经机械加工而成,其具有多种类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1) 按加工方式分。分为机织(有梭、无梭)人造毛皮,针织(纬编、经编)人造毛皮和簇绒织物等。(2) 按表面绒面外观分。分为表面绒毛比较整齐的平剪绒类,表面绒毛长短不一的长绒类和外观仿动物毛皮的人造毛皮类。(3) 按服用档次分。分为超高档仿流行色人造毛皮,高档仿动物毛皮,中档提花长毛绒,低档素色平剪绒。2. 人造毛皮的性能特点目前多数人造毛皮是将腈纶作为毛绒,棉或粘胶纤维等机织物及针织物作为组织的制品,特点是质量轻、光滑柔软、保暖、仿真皮性强、色彩丰富、结实耐穿、不霉、不易蛀、价廉,可以湿洗;缺点是防风性差,容易产生静电,易沾尘土,洗涤后仿真效果变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3. 人造毛皮的结构人造毛皮都是由底布与长毛两部分组合而成,底部是针织物或机织物,在织造过程中同时将纤维加进去,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绒面以仿制天然毛皮的毛被。6.1.3 天然毛皮与人造毛皮的区分(1) 观察长毛的底部。观察长毛的底部是织物还是皮板。从毛皮的反面看,底部有经、纬纱或纱圈组织的为人造毛皮;反面是皮板的为天然毛皮。(2) 对比手感。天然皮毛的手感比人造毛皮制品好、弹性足、有活络感,且细摸时能感觉到皮板与织物质感不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1 毛皮6.1.4 毛皮服装的保养(1) 毛皮服装穿着时应避免摩擦、沾污和雨淋受潮,以防止脱毛、皮板变硬、发霉、遭虫蛀。(2) 毛皮服装是冬季防寒的高级服装,应季过后要及时清洗收藏,收藏前先进行晾晒、去尘。(3) 收藏时衣袋内放入用纸包好的樟脑丸,最好挂藏,注意保护好毛锋;如放在箱内,要毛朝内折叠,放置箱子上层。上一页返回6.2 皮革6.2.1 天然皮革从动物身上剥下来的皮为原料皮。把原料皮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机械加工处理鞣制成的革叫天然皮革。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革的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1. 天然皮革的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皮板的纵切面结构,可以看到皮板大致分为三层:上层最薄,叫表皮层;中层最厚,叫真皮层;下层最松软,叫皮下组织。(1) 表皮层表皮层的厚度随动物种类的不同而异。一般毛被发达的皮,表皮较薄。毛皮不发达的皮,表皮较厚,如绵羊皮,其表皮下一页返回6.2 皮革厚度占皮厚的0.5%~1.5%;牛皮的表皮厚度占皮厚的0.8%~2.5%;猪皮的表皮厚度占皮厚的2%~5%。在加工过程中,表皮与毛一同被除去。(2) 真皮层真皮层位于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其厚度与重量占生皮的90%以上,是生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纤维成分和非纤维成分构成。纤维成分中以胶原纤维为主,约占表皮纤维的95%~98%。非纤维成分中有油腺、脂腺等。真皮层一般由粒面层与网状层组成:①粒面层。其表面有许多小突起,形成乳头,故又称乳头层,在制成革后形成皮革的粒面。这一层中的毛囊、脂腺、汗腺等,在制革中除去后,会留下许多孔隙,使粒面层强度下降。粒面层的纤维束细小,排列也比较疏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②网状层。其胶原纤维束比粒面层粗大,且呈紧密的网状排列。由于不含汗腺、脂腺等夹杂物,故比较紧密、结实。皮革的强度主要由此层决定。(3)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动物体与动物皮之间相互联系的疏松组织,其中含有大量脂肪以及血管、淋巴等。在制革过程中,这一层将被去除。2. 天然皮革的性能特点(1)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如抗张强度、耐撕裂强度、耐曲折等,耐穿耐用。(2) 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易于加工成型。(3) 易于保养,使用中能长久保持其天然外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4) 耐湿热稳定性好,耐腐蚀,对一些化学药品具有抵抗力,耐老化性能好。(5) 优良的透气(汽)、吸湿(汗)、排湿性能,因而穿着卫生、舒适。3. 天然皮革的分类(1) 按用途分天然皮革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用革、服装用革、生活用革(鞋、手套、球、箱包等)。(2) 按鞣制方法分按鞣制方法分为铬鞣革、植鞣革、醛鞣革、油鞣革及各种结合鞣革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3) 按外观形态分按外观形态分为光面革(正面革)及绒面革。(4) 按真皮层次分按真皮层次分为头层革和二层革,其中头层革又分为全粒面革和修面革。①头层全粒面革。其表面平细,毛眼小,结构细密紧实,革身丰满有弹性,物理性能好。它不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②头层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机将革表面轻磨后进行涂饰,再轧上相应的花纹而制成的。此种革几乎失掉原有的表面状态,涂饰层较厚,耐磨性和透气性与全粒面革相比较差。③二层革。经过涂饰或贴膜等系列工序而制成的。其牢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耐磨性较差,是同类皮革中最廉价的一种。(5) 按来源分按来源分为猪皮革、牛革、羊皮革、马皮革、驴皮革和袋鼠皮革等,还有少量的鱼皮革、鸵鸟皮革等。4. 服装用皮革的特点服装用革多为铬制革,厚度为0.6~1.2mm,透气性、吸湿性良好,具有染色坚牢,薄、轻、软的特点。光面革表面保持原皮天然的粒面,绒面革具有柔和的光泽,手感柔软,但易吸尘沾污,不易保养。5. 服装用皮革的质量要求服装用皮革的质量关系到服装成品的质量和服用性能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1) 内在质量①身骨。皮革的身骨是指皮革整体的挺括程度。身骨丰满而富有弹性的革皮,用手捏时紧实而有骨感,柔软而硬挺。身骨干瘡的皮革,手感枯燥而空松。②软硬度。服装用革必须质地柔软,且软硬度均匀,具有轻、薄、软的特点。③弹性。服装用革必须弹性好,利于服装加工、造型及人体运动需要。弹性好的革皮服装,不易变形,外观平整挺括。④服用性能。服装用革应具有吸湿、透气、防水、保暖的性能,穿着舒适,且美观耐用。(2) 外观质量①表面形状。皮革经加工后,粒面细洁光滑,具有天然皮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的风格,即虽细致仍可看到毛孔,虽光滑仍有纹理。绒面革绒感细致、短密、均匀、整齐 。②色泽。皮革染色应均匀、不褪色。皮革应光亮而不耀眼,自然柔和。缺乏光泽的皮革外观陈旧。③厚度。厚度小的较柔软,厚度大的较挺硬。④伤残。皮革的伤残包括原料皮的伤残和制革加工产生的伤残,如松面、裂面、掉浆、脱色、露底、剥刀伤等,影响皮革的外观质量。6. 服装用皮革的主要品种及其性能特点(1) 猪革①结构特征。猪革皮粒面毛孔圆而粗大,并倾斜深入革内。毛孔的排列是三五根为一组,革面呈现小三角形或梅花形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案。胶原纤维细而松弛,含有大量脂肪。因外观不光滑,粒面粗糙,常磨去粒面制成绒面革或涂饰成修饰革。②皮革特点。猪革的特点是表面凹凸不平,粒面层厚,耐磨性好,耐折,不易断裂,比牛皮吸湿、透气、柔软。③应用。适于做服装、鞋面、鞋底、手套、球类用料等。(2) 牛革用于制鞋及服装的牛革主要有黄牛革、水牛革和小牛革。1)黄牛革。①结构特征。黄牛革皮粒面较细致,胶原纤维组织紧密,厚薄均匀,革面毛孔呈圆形,较直地深入革内,毛孔紧密而均匀,排列不规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②皮革特点。黄牛皮坚实致密,耐磨、耐折,吸湿透气较好,粒面磨后光亮度较高,绒面革的绒面细密。③应用。适于做皮鞋、皮箱、皮包、球类用料。2)水牛革。①结构特征。较黄牛革粒面粗糙,胶原纤维粗,革面毛孔粗大、稀疏,革质较松弛。②皮革特点。不如黄牛革丰满、细致、滋润,耐磨、耐腐性稍差,吸水性较大,且不如黄牛皮美观耐用。③应用。适于做皮鞋、皮箱、皮包、球类等的用料。3)小牛革。①结构特征。小牛革与黄牛革和水牛革相比,具有厚度小,毛孔细密、均匀,粒面精致的特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②皮革特点。皮质细腻柔软,粒面精致、轻薄,质量较好。③应用。适于做皮衣、皮裤、套裙、大衣等服装面料和鞋面用料。(3) 羊皮革羊皮革的原料皮可分为山羊皮和绵羊皮两种。1)山羊皮。①结构特征。毛孔呈扁圆形,斜伸入革内,粒纹向上凸,几根成一组似鱼鳞状排列,胶原纤维紧密,含脂肪细胞较少。②皮革特点。山羊革粒面清晰,立体感较强,革面略显粗糙,具有轻薄、光泽较好、坚牢、柔韧、弹性强、不松面的特点。③应用。适于做长短大衣、夹克、手套、提包、女鞋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2)绵羊皮。①结构特征。表面较薄,粒面层较厚,胶原纤维细而疏松,弹性纤维发达,含有较多脂肪。②皮革特点。绵羊革皮薄而柔软,纹粒立体感较弱,粒面较山羊皮细致光滑,延伸性和透气性较山羊皮好,但坚牢度不如山羊皮。③应用。适于做长短大衣、夹克、手套、小型皮件等。(4) 麂皮。①结构特征。表面较薄,粒面层较厚,胶原纤维细而紧密,毛孔小而均匀。②皮革特点。制成反面绒革后,绒面细腻、柔韧、光滑,皮质厚实耐磨,透气性好,外观精美,但怕虫蛀、易发霉。③应用。适于做较高档的服装、小型皮件、提包、手套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6.2.2 人造皮革1. 人造皮革的分类(1) 人造革人造革是采用聚氯乙烯树脂为原料,涂在底布(机织布、针织布或非织造布)上,制成类似革的制品,特色品种为人造麂皮。(2) 合成革合成革是模仿天然皮革构造,将非织造布浸喷聚合物后,在上面加一层聚合物表面层,外观、手感、性能等近似天然皮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1. 人造皮革的主要品种及性能特点(1) 聚氯乙烯人造革①结构特征。聚氯乙烯人造革是采用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其他辅料组成的混合物涂敷或贴合在基材上,再经过适当加工而成。底布有市布、帆布、针织布、非织造布等。②皮革特点。聚氯乙烯人造革与天然皮革相比,耐用性较好,强度与弹性好,耐热、耐寒、耐油、耐酸碱、耐污、易洗、阻燃、不吸水、不褪色,而且厚薄均匀、涨幅大、易裁剪和缝纫。但透气性和透湿性不如天然皮革。③应用。适于做服装、鞋帽面料。(2) 人造麂皮1)结构特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人造麂皮的生产方法有多种:①采用聚酯超细纤维非纺织面料和由稀松窗帘布一样的100%聚酯机织面料在两侧叠合,再用氨基甲酸乙酯浸渍。②对聚氨酯合成革表面进行磨毛处理,底布采用化纤中超细纤维织成的无纺布。③在涂过胶液的底布上,采用静电植绒工艺,使底布表面均匀地布满一层绒毛,从而产生麂皮般的绒状效果。④将专门的针织物进行拉绒处理,使织物表面呈致密的绒毛状。2)皮革特点。皮革具有柔软、透气、保暖、耐穿、耐用等特点,质地轻,形态稳定不易折皱,不易褪色,易洗,外观酷似天然麂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3)应用。适于做服装、小型皮件、提包、手套等仿麂皮面料。(3) 聚氨酯合成革①结构特征。聚氨酯合成革是在机织、针织或非织造布上涂敷一层聚氨酯而制成的,这层树脂具有微孔结构。底部有化纤或混纺非织造布、非织造布与织物并用的多层纺织材料、机织针织物。②皮革特点。聚氨酯合成革外观和手感优于人造革,表面质感和纹路酷似真皮,手感轻便、丰满柔软,近似天然皮革,且耐折、耐磨、耐水、耐腐蚀,但易老化。③应用。适于制作服装、鞋帽、箱包、手套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6.2.3 天然皮革与人造皮革的辨别“真皮”在皮革制品市场上是常见的字样,是人们为区别合成革而对天然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常用皮革的辨别方法有:1. 手感用手触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软、丰满、弹性感觉的是真皮;而手感发涩、死板、柔软性差的则一般为人造合成革。2. 眼看真皮革面有较清晰的毛孔、花纹,黄牛皮有较匀称的细毛孔,牦牛皮有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鱼鳞状的毛孔,而猪皮则有三角粗毛孔;人造革,尽管也仿制了毛孔,但不清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3. 嗅味凡是真皮革都有皮革的气味;而人造革具有刺激性较强的塑料气味。4. 点燃从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点纤维,点燃后,凡发出刺鼻的气味、结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发出烧毛发臭味,不结硬疙瘩的即为真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6.2.4 皮革服装的保养(1) 皮革服装应注意防潮,一旦受潮发霉,就会失去光泽,影响牢度。如被雨淋湿,必须立即用于毛巾吸干水分,再置于阴凉处风干。如已发霉,可先用毛刷刷去浮尘,再用棉球蘸酒精擦净霉迹;或用淡碱水擦拭,再用干毛巾擦拭干净,放置阴凉处风干。(2) 对长期存放的皮革衣物,用毛巾蘸4%浓度的高级香皂洗涤液轻擦一遍,再蘸清水轻轻复擦,晾干,以防发霉。(3) 皮革衣物要注意防折防裂,不要曝晒,更忌烘烤。(4) 衣物不穿时,应用衣架挂起,不要折叠存放。如果皮面出现小裂纹,可用毛笔蘸鸡蛋清涂于裂纹处,再涂擦鸡油或鸭油打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6.2 皮革( 5 ) 如果皮面出现皱纹,可在皱纹处覆盖一层牛皮纸,再用电熨斗在牛皮纸上熨烫,熨斗温度应掌握在40~50℃,不可太高。烫时熨斗要不停地移动;烫后立即揭去牛皮纸,趁热将衣服拎起,拉挺皱纹,同时轻吹,使其迅速冷却定形。(6) 皮革服装不能用鞋油擦拭上光。如果想使其光亮柔软,可用鸡油或鸭油薄而均匀地涂在表层,待10分钟后用清洁柔软的布将其擦净即可。有条件者,可送洗染店清洁上光,或用皮革光亮剂自行清洁上光。(7) 穿着时,要注意保护皮面,防止硬物或尖物划破皮面。如沾上脏物,应及时用湿布轻轻拭去;不要猛擦,以免伤皮褪色。出现油迹时,可用氨水与酒精、水(配比是1:2:30)的溶液轻揩,如油迹不能一次去除,可按此法重复几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6章 服装用毛皮与皮革【本章学习重点提示】学习本章后,应重点掌握两大模块的知识点:1. 毛皮模块(1) 天然毛皮的结构、加工、性能、质量判定与品种;(2) 人造毛皮的分类与性能;(3) 天然皮毛与人造毛皮的识别。2. 皮革模块(1) 天然皮革的结构、特点、分类、质量要求与品种;(2) 人造皮革的分类与性能;(3) 真假皮革的识别。上一页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