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PAGE 01第三节 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特征与功能第七章综合吸引类景区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述第四节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现状第五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达到:知识目标: 1.了解风景名胜区及相关的概念、功能、特征2.了解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历程3.熟悉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4.了解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 1.能够辨析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功能2.能够分析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3.能够正确认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实训目标: 1.能够明晰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前言延时符PAGE 03一、风景名胜区定义二、相关概念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述延时符01关键词02关键词03关键词05关键词04关键词一、风景名胜区定义凡是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范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延时符01关键词02关键词03关键词05关键词04关键词二、相关概念PAGE 03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特征与功能一、风景名胜区的特征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延时符01关键词02关键词03关键词05关键词04关键词一、风景名胜区的特征变化与不确定性??差异与多样性复杂与整体性冲突与矛盾性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游憩功能教育功能生态功能科研功能经济功能PAGE 03第三节、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一、 风景名胜区分类的意义二、风景名胜区有哪些类别一、 风景名胜区分类的意义风景名胜区分类的意义在于对风景名胜区进行分类管理。由于我国风景区一般规模较大,资源类型丰富,自然人文资源交织,管理机构的管辖对象复杂。因而,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风景区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指导,成为目前风景区行业管理领域的一个空缺。另外,不同类型的风景名胜区在规划的侧重点和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方面也存在差异,未来的风景区规划也应在统一要求与标准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类型提出不同的规划内容与方法。通过风景名胜区的分类,可以与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公园等与国内风景名胜区体系、性质或功能相近的保护区域分类方法合理对接。二、风景名胜区有哪些类别风景名胜区分类包括风景名胜区类型(大类)和景区类别(中类)。大类是对风景名胜区的特质和资源价值的规定。大类分为:圣地类、生态类、胜迹类、风物类四种。四种类型按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严格程度顺序排列。PAGE 03第四节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现状一、风景名胜区现状三、风景名胜区管理中的问题??二、风景名胜区事业管理历程一、风景名胜区现状1982年,国务院审定批准了第一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着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初步建立。此后,国务院先后共审定批准设立了9批共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批准设立的80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总数已达到1051处,总面积约21.4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3%二、风景名胜区事业管理历程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建立基于我国著名的、为数不多的名山大川面临威胁却无人管理的现象,该问题是在城市建设的相关调研与讨论中被提出的,风景名胜的管理议题最初现于1963年的部门文件,国务院于1979年正式提出由住建部门归口管理。三、风景名胜区管理中的问题(一)问题的表象(管理结果问题)?(二)问题的内因(管理方式问题)?(三)问题的本质(管理理念问题)??PAGE 03第五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一、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定义二、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构成三、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研究进展一、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定义关于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规章制度的总和。二、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构成一是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行政领导体制。二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系统内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三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系统中的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三、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研究进展(一)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总体研究(二)单个省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研究(三)国内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差异化研究(四)产权归属经营权制度研究本章小结:本章对风景名胜区的基本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做了解读,阐述了风景名胜区的特征与功能,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的分类标准的意义和类别,叙述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和未来发展。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