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八:西方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19—2023)五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1.(2023·全国·高考真题)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2.(2023·全国·高考真题)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于( )A.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 D.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3.(2022·全国·高考真题)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4.(2022·全国·高考真题)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5.(2021·全国·高考真题)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6.(2020·全国·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C.罗马共和政体 D.寡头政治7.(2019·全国·高考真题)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8.(2023·全国·高考真题)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9.(2023·全国·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10.(2019·全国·高考真题)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11.(2023·全国·高考真题)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12.(2019·全国·高考真题)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13.(2020·全国·高考真题)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14.(2023·全国·高考真题)如图为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B.拿破仑战争的局势C.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D.英国推行绥靖政策15.(2019·全国·高考真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16.(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1854~1868年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 )A.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 B.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C.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D.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17.(2021·全国·高考真题)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18.(2020·全国·高考真题)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19.(2019·全国·高考真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据本题材料时间“公元前18世纪”,“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为《汉谟拉比法典》结束语内容,该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材料强调他的法典的不可破坏性,谁敢破坏、不遵守法典,就将遭到严惩,以保护法典的权威性。《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材料内容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B项正确;波斯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亚述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上埃及与下埃及完成统一,古埃及进入早王朝时,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94年,梭伦担任雅典“执政兼仲裁”一职后进行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在庇西特拉图主政时期,在政治、军事、外交、工业、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延续了梭伦改革的路线,A项正确;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在公元前6世纪末,排除B项;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确立了五百人议事会,排除C项;“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的表述太过绝对,只是打击了贵族特权,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梭伦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以获取民众支持;某主战派统帅战前战中都会说服雅典人也是为了获取民众支持,这说明雅典的事务由雅典公民决定,雅典是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D项正确;梭伦等人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说明领袖人物没有绝对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梭伦等人争取民众的支持,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直系亲属、男性亲属所在村社”结合所学可知,成为雅典官员的先决条件是具有雅典籍贯的成年男性公民,D项正确;“信仰、品质、能力、财力、血统”只是成为官员的“加分项”,不是“必须项”,排除ABC项。5.答案:C解析:由材料“‘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有一定的缺陷,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无用,这无法确保司法的正义,故选C;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是从公民中选出来的,这就代表了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参与,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缺陷,而非其完善,排除B;材料没有显示法律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6.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等,充分而自如地批评“国家所有权威部门”,但同时容易在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出现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造成流血和冲突,是多数人的暴政,A项正确;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统治权力的僭主政治,实行少贵族集体专政的罗马共和政体和少数人执政的寡头政治,都不是民主政治,不会出现“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的平和批评”这一现象,BCD三项错误。7.答案:B解析: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是雅典城邦的核心力量,有权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但公民的含义狭小,不包括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所以A中的“民众”不等于公民,而D中的“人”也不等于公民,排除AD;只有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才有充分的参与政治的机会,排除C;雅典的陪审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受理公民投诉,对“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进行最终判决”,广泛参与政治生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可知,共和之前至罗马共和时期,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越来越少,更多的维护了公民的利益,故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B项正确;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民法大全,系统完备的罗马体系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且神权对法律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虽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材料未涉及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本题材料时间“13世纪”,“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东罗马帝国领土日益缩小,第4次十字军东侵期间(1202~1204),西欧封建主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及帝国的大部,建立拉丁帝国,东罗马残余势力退至小亚细亚,建立尼西亚帝国,1261年复国,国力更加衰落,14世纪初开始,又面临奥斯曼土耳其的严重威胁,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由于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导致材料中拜占庭人认为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D项正确;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5世纪,由著名律师傅德斯古爵士明确提出限制君王权力的主张,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创建时间始于1299年,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13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处于初建阶段,排除B项;14世纪前后,欧洲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选项排除。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1661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再度开始了君主威权统治,可知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B项正确;18世纪中后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不断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1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有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人民主权说、三权分立等,体现的是以社会平等为主要目标,D选项符合题意。美国也采用了民主共和政体,无法体现法国革命的特色,A选项排除。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方式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国也是暴力革命,B选项排除。法国大革命后曾出现多次封建王朝复辟,C选项排除。13.答案:C解析:新宪法未对诸州的权力做出明确的界定,而联邦政府权力却较小,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而在宪法修正案中提出“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故选择C项;各州保留的权力主要是决定和处理本州本州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权力,没有“主权”,排除A项;麦迪逊反对邦联制度,主张实行联邦制,排除B项;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同时,还要限制地方的权力,因此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据本题时间“1808年”,“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的发生时间是1803年5月13日—1815年11月20日,漫画《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中,拿破仑被描绘成蛛网中心的一只蜘蛛,尽管欧洲其他国家大多都被网住,但是“约翰牛”这只大苍蝇(英国)仍旧飞得自由自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拿破仑帝国时期,与欧洲部分国家发生了连绵数年的大规模战争,拿破仑大军横扫整个欧洲战场,迫使英国联合其他欧洲国家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拿破仑,B项正确;1815年,欧洲各国参加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排除A项;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排除C项;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是在20世纪3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D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B项排除。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以及材料内容可知,本题主旨是近代日本学习西方的政治、军事、科技等内容,这些举措有利于推动日本政治、军事以及科技的近代化,D项正确;这些举措只能说打击了封建势力,不能说摧毁了,排除A项;日本只是学习西方科技,还达不到西方科技本土化的程度,排除B项;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材料的主旨是学习西方制度和技术,无法得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排除C项。17.答案:C解析:由材料“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可知,巴黎公社加深了普通人民群众与政权的联系,它是代表普通大众的新政权,这体现了工人政权鲜明特征,故选C;巴黎公社并未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所以它很快就失败了,排除A;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大革命时期就已被废除,这不是巴黎公社对历史的贡献,排除B;俄国革命20世纪才发生,故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1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的政体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其中皇帝是国家的中心,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因此当帝国宰相俾斯麦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相左时,俾斯麦被迫辞职,此事件反映的是皇帝个人权力的强大,B正确;德意志帝国议会受到政府控制,且材料未涉及议会对政府的监督,A排除;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对外政策虽然不一致,但是这仅是材料的表象,材料强调的是皇帝个人权力过大,C排除;德意志帝国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因此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的说法错误,D排除。19.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解析:(1)作用:结合所学明治维新的背景可得出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为推翻幕府做出了贡献。根据材料“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得出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根据所学可知“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根据材料“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并结合明治维新改革的相关内容,从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等方面概括。(2)根据所学可从维护政府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等角度概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