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及使用年级 高一历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国家产生的关系;认识夏、商、西周的国家制度和经济文化。2.能力目标:通过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3.学科素养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课前预习:要求:认真自学并及时记录自己的问题或者是奇思妙想(记在右侧空白处),准备在课堂上提出进行重点解决.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根据石器制作技术把原始社会分为 和2.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阶段 文化遗存 地域 文明表现新石器时代 早期新石器时代 晚期3.阅读教材P4,指出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特征:4.探究 观察教材 P4《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总结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二.从部落到国家和 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我国最早的王朝是 其国家性质是启开创了 制度三.商和西周1.阅读教材,整合商、西周两朝的基本概况,完成下表。角度 商朝 西周政治 政权建立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探究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材料一: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材料二: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有哪些?3.探究: 结合夏商周国家治理模式,尝试概括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当堂练习:单选题1.2021年3月20日根据“考古中国”通报,有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新的“祭祀坑”,与之前的祭祀坑共同构成了“祭祀区”。专家推测,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这可以用来解释( )A.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B.神学色彩融入了国家政治生活C.礼乐制度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D.早期人类文明的信仰及其文化2.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以粟等为主要作物,并使用彩绘陶瓷: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造成两地居民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生产工具 C.国家形态 D.政治制度3.《诗经·大雅》说:“(西周)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据此可知,西周国家管理( )A.区分职位等级 B.以族权强化君权 C.人人皆行宗法 D.以嫡庶之制为本4.《史记》载,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山东半岛,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于是,“太公劝其女功(妇女纺织之事),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辏。故齐冠带衣履天下”。上述材料表明,姜太公( )A.通过工商业开发齐国经济 B.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C.打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D.以工商业吸引人口成就霸业5.《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重要地区( )A. 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 B.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C. 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 D.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