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 触诊 课件(共21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篇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 触诊 课件(共21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节
触 诊
腹部触诊的基本要求
1.患者体位:排尿后低枕仰卧位,两腿屈曲稍分开
2.患者腹式呼吸
3.医生站在患者右侧
4.顺序: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检查,健康部位→患处
5.注意事项:手要温暖、指甲剪短、分散患者注意力
基本检查法
浅部触诊法(1cm):腹壁紧张度、表浅的压痛、肿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
深部触诊法(>2cm):压痛、反跳痛、腹内肿物,分为:
滑动触诊 :脏器或肿物
双手触诊法 :肝、脾、腹腔内肿物等
深压触诊法 :压痛、反跳痛
浮沉触诊法 :大量腹水时
钩指触诊法 :肝、脾
单手触诊
双手触诊
浅部触诊
自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检查















一、腹壁紧张度
腹壁柔软
肌卫增强
腹壁紧张度增强
腹壁紧张度减低
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性别、生育史
生活史等情况综合判断腹壁紧张度
(一)腹壁紧张度增强
全腹壁紧张:
1.腹腔内容物增加:肠胀气、气腹、大量腹水
特点:多为漏出液 腹部张力增加
2.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特点:腹壁紧张 强直坚硬如木板
3.揉面感:结核性炎症、癌性腹膜炎
特点:腹壁柔韧具有抵抗力 不易塌陷
4.局部腹壁紧张:局部脏器炎症所致-脏器部位
特点:见于病变脏器部位 紧张度不明显
(二)腹壁紧张度减低
1.全腹紧张度减低:
慢性消耗性疾病
大量放腹水
经产妇、老年体弱、脱水
脊髓损伤、重症肌无力
2.局部紧张度减低:
局部腹肌瘫痪
腹壁疝
二、压痛、反跳痛
1.正常腹部触诊时:一般不引起疼痛,如由浅入深触诊发生疼痛,称压痛。一般表示该区域的脏器有病变。
2.反跳痛:如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将手抬起来,腹痛加重,称反跳痛。提示腹膜壁层受炎症累及。
3.压痛点:局限于一点的压痛如阑尾点、胆囊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肋腰点。
胆囊压痛点:右锁骨中线与肋缘的交界处胆囊压痛点
Mebumey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上输尿管点:位于脐水平线腹直肌外侧缘
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输尿管第二狭窄部
肋脊点:第12肋与脊柱夹角的顶点,为肾的位置
肋腰点:腰大肌外缘与第12肋交叉点
结肠充气征:医师用右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区或左手按压结肠上端是气体传送至右下腹盲肠和阑尾,如引起右下腹疼痛,则为结肠充气征阳性。
腰大肌征:患者左侧卧位,两腿伸直,将患者右下肢被动向后过伸,如发生右下腹疼痛则为腰大肌征阳性。
提示:阑尾炎位于盲肠后位
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腹部常见疾病的压痛部位
肋腰点压痛点
第十二肋骨与腰肌外缘夹角的顶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