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 腹部脏器触诊 课件(共45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篇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 腹部脏器触诊 课件(共45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三、脏 器 触 诊
(一)肝脏触诊
1.准备工作:
(1)病 人排空膀胱,低枕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做深腹式呼吸。
(2)医 生站在患者右侧,面对被检查者,手要温暖。
(3)充分暴露全腹,腹肌尽量松弛。
2.肝脏触诊方法
(1)单手触诊
(2)双手触诊法
(3)冲击触诊法
(4)浮沉触诊法
(1)单手触诊法:
1.右手四指并拢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的放于肝下缘
2.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壁深部,吸气时手指缓慢抬起肋缘迎触下移的肝缘
3.手指边触边向肋缘移动
5.直至触诊至肝缘或肋缘
(2)双手触诊法:
检查者右手同单手触诊法,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配合右手进行触诊。
(3)钩指触诊法:
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弱者,触诊时,检查者面向被检查者足部,将右手掌搭在其右前胸下部,右手第2~5指弯成钩状,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动作,检查者随吸气而进一步屈曲指关节。
(4)触诊时注意:
1)示指桡侧接触,与呼吸配合
2)触诊应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进行
3)当触及肝脏时应测量其肝缘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4)当考虑巨大肝脏时,手指下移至髂前上棘或更低平面
5)腹水患者可先浮沉触诊法(三指并拢垂直在肝缘附近冲击式连续按压数次)排开腹水后再触诊
6)鉴别其他触诊器官(横结肠、腹直肌腱划、右肾下极)
3.触及肝脏内容包括:
肝脏的大小、质地、边缘及表面状态、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
(1)大小:
① 正常成人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瘦者深吸气时可触及肝脏(肋下<1CM、剑突<3CM) 瘦高者剑突下可达5cm,但不超过剑突根部至脐距离的中上1/3交界处。
②异常:
A)肝下移:见于内脏下垂、肺气肿、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B)肝肿大可分为弥漫性及局限性。
a.弥漫性肝肿大:肝炎、肝瘀血、脂肪肝、早期 肝硬化、布-加综合征、白血病、血吸虫病等。
b.局限性肝肿大:肝脓肿、 肝肿瘤、肝囊肿
C)肝脏缩小:急慢性肝坏死、 晚期肝硬化
(2)质地:
一般将肝质地分为三级:
质软:正常肝脏触之柔软,如触撅起之口唇。
质韧: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淤血,如触鼻尖。
质硬:肝硬化、肝癌质地最坚硬,如触前额。
(3)边缘和表面状态:
触诊时注意肝脏边缘的厚薄、是否整齐、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
①正常肝脏组织:边缘整齐,薄厚一致,表面光滑。
②肝边缘圆顿: 脂肪肝、肝淤血
③肝边缘锐利:肝硬化
④肝边缘不规则,呈不均匀结节状:肝癌
⑤肝明显分叶:肝梅毒
(4)压痛:
①正常肝脏无压痛
②弥漫性压痛:肝炎、肝淤血
③局限性压痛:肝脓肿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竭引起肝脏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5)搏动:
①单向性:传导性,肝脏肿大压迫腹主动脉搏动
②扩张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6)肝区摩擦感:肝周围炎
(7)肝震颤:肝包虫病、肝囊肿
(二)脾脏触诊
1.仰卧位双手触诊法
2.右侧卧位双手触诊法
1.仰卧位双手触诊法:
患者仰卧位,两腿稍屈曲,左手置于患者左背下9-11肋,向前托起脾,右手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垂直,配合深呼吸,直至触至脾缘或肋缘。
2.右侧卧位双手触诊法:
如仰卧位未能触及脾脏,应嘱病人右侧卧位,再如前法检查。
3.触及脾脏内容包括:
  脾脏的大小、质地、边缘及表面状态、压痛、肝区摩擦感。
4.脾肿大分度:
(1)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2)中度:超过2cm至脐水平线以上。
(3)高度:超过脐水平线或正中线,即巨脾。
第Ⅰ线(甲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处致脾脏下缘距离
第Ⅱ线(甲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处致脾脏最远距离
第Ⅲ线(丁戊线):脾右缘和正中线距离
(4)脾肿大测量方法:
5.脾脏触诊的临床意义:
(1)正常人的脾脏不能触及,内脏下垂、左胸腔积液、积气时膈肌下降可触及脾脏。
(2)轻度脾脏肿大见于: 慢性肝炎、伤寒、粟粒性结核、急性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SLE。脾脏质地柔软。
(3)中度脾脏肿大见于: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及慢性溶血性黄疸等.脾脏质地一般较硬。
(4)高度脾肿大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热病、慢性疟疾、骨髓纤维化症等。
(5)摩擦感:脾梗死、脾周围炎
(三)胆囊触诊
1.方法:单手触诊法,钩指触诊法。
单手滑行触诊,要领与肝脏触诊相同。正常时胆囊隐于肝之后,不能触及。肿大胆囊可在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触及,肿大的胆囊呈梨形或卵园形、张力较高的包块,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2、胆囊肿大的性质:
(1)如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明显压痛者见于急性胆囊炎。
(2) 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无压痛可见于壶腹周围癌。
(3)胆囊肿大,有实性感、可见于胆囊结石或胆囊癌。
(4) 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黄疸渐进加深,称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阳性,见于胰头癌
3.胆囊触痛:医师右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部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触到按压的拇指引起疼痛,为胆囊触痛,因剧烈疼痛使呼吸中止称Murphy征阳性。
(四)肾脏触诊
1.方法:医生以左手掌托住右腰部并向上推起,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如触及光滑钝圆的脏器,可为肾下极、此时患者常有酸疼或恶心不适感。
肾脏触诊—双手触诊法触诊右肾
肾脏触诊—双手触诊法触诊左肾
2.肾脏触诊的临床意义:
(1)正常肾脏: 一般不易触及。瘦长者、肾下垂、游走肾或肾代偿性增大时,肾较易被触到。
(2)肾肿大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肿瘤、多囊肾等。
(3)肾脏各压痛点:
①季肋点:相当于肾盂位置第10肋前端,右侧稍低。
②上输尿管: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③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④肋脊点:背部12肋与脊柱的夹角。
⑤肋腰点:12肋与腰肌外缘的交点。
肾脏和尿路疾病各压痛点
(五)膀胱触诊
1.方法:采用单手触诊法,患者仰卧位,医师以右手自脐开始向耻骨方向触摸,膀胱呈扁圆形或圆形,触之囊性感,不能用手推动。
2.注意鉴别:按压时憋胀有尿意,排尿或导尿后缩小或消失。可与妊娠子宫、卵巢囊肿、直肠肿块
3.膀胱胀大的临床意义:
①尿路梗阻: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肿瘤
②脊髓病变:尿潴留
③昏迷、腰骶椎麻醉后
(六)胰腺触诊
1.位置:胰腺属腹膜后脏器,位置深,正常人不能触及。胰腺横卧于上腹部第一、二腰椎处(脐上5~10cm左右)。
2.临床意义:
胰腺有病变时,可在上腹部出现体征
(1)胰腺炎症:左上腹有压痛或肌紧张,涉及左腰部提示胰腺炎
(2)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及中毒症状。早期常出现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少尿、呼吸困难、精神错乱。上腹中部或左上腹横行带状压痛或肌紧张、血性腹水、麻痹性肠梗阻 、脐周或两侧腰部淤血发蓝。
(3)慢性胰腺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上腹部坚硬无法移动横行条索状肿物
(4)胰腺癌:坚硬块状,表面有结节
四、腹部包块:
多由肿大或异位的脏器、炎性包块,囊肿,肿大淋巴结,恶性肿瘤,胃内结石,肠内粪块等所形成。
(一)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包块
1.腹直肌及腱划
2.腰椎锥体及骶骨岬
3.乙状结肠粪块
4.横结肠
5.盲肠
(二)异常包块
触诊时应注意了解包块的: 位置、大小、形态、硬度、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的关系。
(三)小结:
炎性包块:质中、压痛、不移动
良性肿瘤:质中、光滑、无压痛、
移动度大
恶性肿瘤:质硬、表面不平、无压 痛、移动度差
五、液波震颤
液波震颤(fluid thrill)或称波动感(fluctuation)。检查时患者平卧,医师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
六、振水音
胃内有多量液体存留时可出现振水音(succussion splash),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医生一耳凑近上腹部,或用听诊器听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液体撞击声音。空腹或6~8小时以上仍有此音,提示幽门梗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