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淋巴结正常淋巴结:直径0.2-0.5cm,质软,表面光滑,单个散在,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一般不易触及。一、表浅淋巴结分布一、表浅淋巴结分布二、检查顺序、方法及内容1、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2、方法:3、内容: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同时注意寻找原发病灶。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2)淋巴结结核(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急性炎症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炎症淋巴结较硬,最终淋巴结可缩小或消退。淋巴结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相互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表面可光滑或突出,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锁骨上或腋窝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此处为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细菌感染见于布氏杆菌病、麻风等;螺旋体感染见于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2、非感染性疾病(1)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病等。(2)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复习题一、问答题1.体温测量时应注意:①测量前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②消瘦、病情危重或意识障碍的病人不宜使用腋测法。③口测法对婴幼儿及意识障碍的病人不能使用。④小儿及意识障碍病人多用肛测法。⑤体温计附近不要有影响局部体温的冷热物体,如冰袋、热水袋等。⑥测量前不要用热水漱口或热毛巾擦拭腋窝。2.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摄食障碍;②消化障碍;③消耗增多。3.皮肤弹性减弱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者。此外年老者也可见皮肤弹性减弱。4.水肿分为三度①轻度水肿: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②中度水肿: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较深的或的组织下陷,平复较慢;③重度水肿: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5.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有①非特异性淋巴结炎;②淋巴结结核;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二、选择题1.发育成熟前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者患者A.巨人症 B.侏儒症C.肢端肥大症 D.呆小病E.佝偻病2.恶病质多见于A.支气管扩张 B.肺炎球菌肺炎C.病毒性肝炎 D.消化性溃疡E.恶性肿瘤晚期3、昏迷与昏睡的鉴别要点是A.压眶有无反应 B.有无角膜反射C.有无对光反射 D.有无病理反射E.病人能否唤醒4.一个意识丧失的病人所采取的体位是A.自动体位 B.被动体位C.辗转体位 D.强迫坐位E.强迫仰卧位5、病人喜卧于患侧,多见于A.肺炎 B.腹膜炎C.胸膜炎 D.心绞痛E.胆绞痛6.心功能不全病人常取A.强迫端坐位 B.强迫蹲位C.强迫立位 D.强迫仰卧位E.角弓反张位7、小脑疾病常出现A.蹒跚步态 B.醉酒步态C.慌张步态 D.跨阈步态E.共济失调步态8.伤寒或副伤寒常出现A.斑疹 B.丘疹C.斑丘疹 D.玫瑰疹E.荨麻疹9.出血点与充血性皮疹的区别是A.出现顺序 B.分布部位C.形状特点 D.颜色深浅E.压之是否退色10.夜间睡后出汗常见于A.风湿热 B.肺结核C.休克 D.虚脱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谢谢!思考题或作业题:一.填空题:1.生命征包括( )、( )、( )、( )。2.体温测量方法有( )、( )、( )。3.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 )、( )、( )、( )以及( )。4.常见体位有以下几种( )、( )、( )。一.填空题答案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口测法、腋测法、肛测法。3.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及昏迷。4.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二、是非改错题1.体温测量的腋测法是指把体温计头端置于腋窝深处,嘱患者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5分钟后读数。 (× )(10)2.判断皮下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和最适宜的部位在前臂曲侧或上臂内侧下1/3处。(×)、(上臂内侧改为上臂背侧)?3.被动体位是患者不能自己调整位置(√)三.名词解释题1.消瘦:消瘦是指当体重减轻至低于正常的10%时。2.肥胖:肥胖是指体内中性脂肪积聚过多,体重增加,当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3.被动体位:被动体位是指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见于极度衰竭或意识丧失者。四.问答题1.体温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是什么?(1)测量前未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5度以下;(2)采用腋测法时肢体未能将体温计夹紧;(3)检测局部存在有冷热物品或刺激。2.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摄食障碍(2)消化障碍(3)消耗增多五.选择题A型题:1.以下哪种疾病情况不会引起性征的改变:( B )A 肾上腺皮质肿瘤B 肺结核C 肝硬化D 支气管肺癌E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某女性患者,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该患者为何种面容?( )A 病危面容B 肝病面容C 肾病面容D 二尖瓣面容E 慢性面容3.某患者气促,诊断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 D )A 自主体位B 被动体位C 强迫坐位D 右侧卧位E 左侧卧位4.外源性肥胖的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B )A 摄入热量过多所致B 全身脂肪分布不均匀C 有遗传倾向D 青少年患者可有外生殖器发育迟缓E 无内分泌疾病5.发育成熟前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者患A.巨人症 B.侏儒症C.肢端肥大症 D.呆小病E.佝偻病6.恶病质多见于A.支气管扩张 B.肺炎球菌肺炎C.病毒性肝炎 D.消化性溃疡E.恶性肿瘤晚期7、昏迷与昏睡的鉴别要点是A.压眶有无反应 B.有无角膜反射C.有无对光反射 D.有无病理反射E.病人能否唤醒8.一个意识丧失的病人所采取的体位是A.自动体位 B.被动体位C.辗转体位 D.强迫坐位E.强迫仰卧位9、病人喜卧于患侧,多见于A.肺炎 B.腹膜炎C.胸膜炎 D.心绞痛E.胆绞痛10.心功能不全病人常取A.强迫端坐位 B.强迫蹲位C.强迫立位 D.强迫仰卧位E.角弓反张位11、小脑疾病常出现A.蹒跚步态 B.醉酒步态C.慌张步态 D.跨阈步态E.共济失调步态12.伤寒或副伤寒常出现A.斑疹 B.丘疹C.斑丘疹 D.玫瑰疹E.荨麻疹13.出血点与充血性皮疹的区别是A.出现顺序 B.分布部位C.形状特点 D.颜色深浅E.压之是否退色14.夜间睡后出汗常见于A.风湿热 B.肺结核C.休克 D.虚脱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