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胸部检查心脏检查熟悉:心脏解剖位置及检查要点,血压测量方法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了解:检查的注意事项,血管杂音。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 心脏的叩诊及听诊◎难点:心脏杂音的听诊概 述运用视、触、叩、听等检查方法初步判定有无心脏疾病,判断心脏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及程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查的注意事项◆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明亮◆病人:仰卧位或坐位、不能隔衣检查◆医生:位于病人右侧、检查仔细全面 心脏解剖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纵膈内,正中偏左。 ◆上与大血管相连。 ◆下面位于横膈上,两侧紧靠肺脏。 一 、视诊 心脏视诊要点: ◆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 ◆视诊心尖搏动,两眼视线与心尖区呈切线。◆观察异常搏动和隆起,两眼与胸廓同高。 视诊心尖搏动(一)胸廓畸形1.心前区隆起: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间的局部隆起. 产生机制: 右心室肥大挤压胸廓所致.常见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期慢性心包炎 2.心前区凹陷: 漏斗胸肋膈沟 (二)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定义: 心脏收缩初始的等容收缩期间,心脏发生逆钟向旋转,心尖冲击心前区左下方胸壁,使局部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心室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位置:◆中心点位于胸骨左侧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搏动范围(直径)为: 2.0-2.5cm 2.心尖搏动移位 (1)生理因素 ◇左侧卧位,左移2~3cm ◇右侧卧位,右移1~ 2.5cm◇矮胖体型者,可达第4肋间。◇瘦长体型者,可达第6肋间。◇深吸气时向下移位。◇深呼气时向上移位。 (2)病理性因素 右室扩大→向左移位 心脏疾病 左室扩大→左下移位双室扩大→左下移位 (2)病理性因素 胸部疾病肺不张或胸膜增厚、粘连——向患侧移位胸腔积液或积气——向健侧移位 腹部疾病腹腔积液、巨大肿瘤——心脏呈横位严重肺气肿——心脏呈垂位左下肺气胸右侧广泛胸膜增厚2.强度与范围的改变胸壁厚度①生理因素 肋间隙宽度运动及情绪②病理因素心尖搏动↑: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代偿期、甲亢、发热、严重贫血心尖搏动↓: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左侧胸腔积液、气胸等 3.负性心尖搏动:◇定义: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为负性心尖搏动。◇见于: 粘连性心包炎 右室明显增大并占据心尖时 (三)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 ◆肺动脉扩张或高压 2.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 ◆升主动脉扩张或主动脉弓瘤 3.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右心室肥大4.剑突下搏动: ◆右心室肥大 腹主动脉瘤 如何鉴别? 腹主动脉搏动与右心室搏动鉴别方法:1深吸气后,搏动增强则为右心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2如图,冲击手指末端则为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掌面则为腹主动脉搏动小结心前隆起右室增 心尖搏动正负分正常左锁中线内 位置强度可变更心内心外皆可致 异常搏动多器质心包粘连则负性习题:心尖主要由心脏哪部分构成?A 左心房B 右心室C 左心室D 右心室E 左心耳心前区隆起常见于:A 左心房增大B 右心房增大C 左心室增大D 右心室增大E 心包积液右心室肥大心尖搏动的位置为:A 向左下移位B 向右移位C 向右上移位D 向左上移位E 向左移位下列哪种情况胸骨左缘第2肋间见异常搏动?A 左心室肥大B 肺动脉高压C 升主动脉瘤D 主动脉弓瘤E 大动脉炎心前区隆起可见于:A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B 先天性心脏病C 粘连性心包炎D 右位心E 大量心包积液心脏视诊的内容?A 心前区异常搏动B 心尖搏动C 心尖抬举样搏动D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E 心前区震颤关于心脏视诊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左心室肥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异常搏动B 剑突下搏动亦可见于腹主动脉瘤C 右心室肥大心尖搏动向右移位D 胸腔积液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E 小儿心脏扩大都有心前区隆起关于心尖搏动的位置改变,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B 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右移位C 左右心室都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D 一侧肺不张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E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