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实验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 课件(共52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篇 实验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 课件(共52张PPT)《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血液一般检查
BC-6700
mindray
R回 后
mindray
BC-5180
01 红细胞参数检查
02 白细胞参数检查
03 血小板参数检查
04 血细胞形态检查
05 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1、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2、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
3、在红细胞成熟进入血液循环后,其细胞核和所有的细胞器全部
退化消失,而只留下了血红蛋白、质膜和能维持质膜完整性及气体
红细胞参数检测
转运功能的少数酶类。
红细胞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4.3-5.8)×1012/L 120-160
g/L
成年女性 (3.8-5.1)×1012/L 110-150
g/L
新 生 儿 (6.0-7.0)×1012/L 170 -200
g/L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气压
性别
妊娠
临床意义(生理性)
生理性贫血
男性>女性
高原脸
原发性
增高
相对性
增加
继发性
增高
肺原性心脏病

髓增殖性疾病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
原因不明的
先天性心脏病
休克、腹泻、大面积
烧伤等血液浓缩所致
红细胞破坏过多
2 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不足
1 再障/缺铁性贫血/巨幼红贫血
3 失血
失血性贫血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病理性减少
14
大小异常
x 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
形态异常
α 球形/椭圆形/口形/靶形/镰形/泪滴形/缗钱形
染色异常
x 低色素/高色素/嗜多色性
结构异常
α 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大小不等
大红细胞
巨红细胞
小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球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高色素性红细胞 低色素性红细胞 嗜多色性性红细胞
正常色素性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在瑞氏染色的血涂片中呈淡桔红色圆盘状,中央有生
理性淡染区,具有此类特征的红细胞被称之为正常色素性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缗钱状细胞
棘形细胞
镰形细胞
裂红细胞
Cabot环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Howell-Jolly小体
有核红细胞
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HCT)
原理:血液有形成分(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方法:温氏法
微量法(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
HCT参考值


微量法 0.467±0.039 %
0.421±0.054 %
温氏法 0.40±0.50 %
0.37±0.48 %
临床意义:
1.增多: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50%
2.降少:见于各种贫血和血液稀释
缩写 项目名称 结果 报 警 单 位 参考区间 缩写 项目名称 结果 报 警 单 位 参考区间
MBC 白细腹 NEUT%中性粒细胞比率 LYMPH淋巴细胞比率 MONO%单核细胞比害 E0% 嗜酸性粒细胞比 BASO%嗜碱性粒细胞比 NEUT#中性细胞数目 LYMPH淋巴细胞数目 MONO#单核细胞数目 EO# 嗜酸性粒细胞 BASO#嗜碱性粒细胞 6.49 76.60 17.60 3.50 2.00 0.30 4.97 1.14 0.23 0.13 0.02 4.52 137.00 40.20 10~9/L 4.0-10.0 % 50-70 % 20-40 % 3-10 0.5--5 0-1 10~9/L 2--7 10*9/L 0.8--4.0 10*9/L 0.12--1.20 10*9/L 0.02-0.52 10*9/L 0--0.10 10*12/L 4.0--5.5 g/L 120-16 % 38-50 MCH 平均血红蛋白量
30.30 Pg 27-34
341.00 g/L 320-360
12.10 % 11-16
46.80 fL 35-56
319.00 10*9/L 100--300
9.40 fL 6.5--12
15.90 % 9-17
0.30 % 0.108-0.282
N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
RDW-C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S红细胞分布宽度
PLT MPV PDW PCT 血小板数目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压积
RBC HGB HCT 红细胞数目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88.90 fL 80-100
红细胞三种平均值
-出
1 PLT
1 BCBASO RI:: RBC
的 zb a “α 20
DIFF
平均RBC容积 (MCV)
每个RBC的平均体积
平均RBC血红蛋白量 (MCH)
每个RBC所含Hb的平均量
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 (MCHC)
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Hb的浓度
红细胞平均值参考值
血细胞分析仪法 手工法
MCV 80-100 fl 82-92
fl
MCH 27-34 pg 27-31
pg
MCHC 320-360 g/l 320-360 g/l
平均RBC容积 (MCV): 每个RBC的平均体积
平均RBC血红蛋白量 (MCH): 每个RBC所含Hb的平量
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 (MCHC): 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Hb的浓度
血细胞分析仪法
手工法
MCV 80-100 fl
82-92 fl
MCH 27-34 pg
27-31 pg
MCHC 320-360 g/l
320-360 g/l
红细胞平均值参考值
贫血类型 MCV MCH MCHC
常见疾病
正常细胞性 N N N
急性失血、溶血、再 障、白血病
大细胞性 个 个 N
叶酸、维B12缺乏
单纯小细胞性 ↓ ↓ N
慢性炎症、尿毒症
小细胞低色素 性 ↓ ↓ ↓
铁、维B12缺乏、珠蛋 白链合成障碍
临床意义: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反映RBC体积异质性
分析仪器自动完成检测,以RDW-CV或RDW-SD表示
参考值:11.5-14.5% (RDW-CV)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类 别 MCV
RDW
正常人 N
N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红细胞贫血 T

溶血性贫血 1

铁粒幼细胞贫血 N

再障 N
N
单纯小细胞贫血 ↓
N
临床意义: 对贫血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2.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
3.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象
缺铁性贫血血象
三、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Ret) 计数
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胞浆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 (RNA), 经煌焦油蓝等活体 染色后,胞浆中含有多少不等的蓝色点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
细胞。
方 法 :自动分析仪器检测
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
参考值: 0.5-1.5%(成人)
2.0-6.0%(新生儿)
绝对值: (24-84)×109/ L
临床意义:
※评价骨髓造血功能
※贫血治疗效果观察
※贫血病情观察指标
白细胞参数检测

白细胞
成 人
(4.0-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
(5-12)×109/L
自动计数仪,手工法
瑞氏染色
电阻抗计数
荧光染色后激光计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50-75%
0.5-5% 0-1%
20-40%
N
E
B
L
M
3-8%
临床意义:
① 生理性变化: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
绪影响、妊娠与分娩
① 病理性变化:增高(>10×109/L)
降低(<4 .0×109/L)
白细胞
成 人
(4.0-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
(5-12)×109/L
自动计数仪,手工法
瑞氏染色
电阻抗计数
荧光染色后激光计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N 50-75%
E 0.5-5% B 0-1%
L 20-40%
M 3-8%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N)
1.病理性增多
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急性中毒
急性大出血
严重组织损伤或急性溶血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增多
05
01
04
急性感染
或化脓性
炎症
急性大
出血
严重组 织损伤
急性 中毒
白血病
02
03
2.病理性减少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严重细菌感染
血液病:再障、粒细胞减少症
化学药品与放射损伤
脾亢及自身免疫性病
过敏性休克
中性粒细胞减少
04
脾功能 亢进
05
自身免 疫疾病
03
理化损 伤
02
血液病
01
感染
,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E)
寄生虫病:血吸虫、丝虫
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药物过敏
皮肤病:湿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 ◇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
某些肿瘤:转移瘤
某些传染病:猩红热
其他: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溶血
骨髓纤维化症
脾切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B)
参与超敏反应
单核细胞 (monocyte,M)
增多
某些感染疾病:疟疾、结核病、黑热病
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性
减少
一般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 (lymphocyte,L)
增多
病毒性感染:麻疹、风疹、腮腺炎
肿瘤疾病:急性、慢性白血病
急性传染性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
减少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PLT)
原 理:单位容积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
方 法: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
参考值: (100-300)×109/ L
血小板参数检测
临床意义
生理变化
新生儿PLT较少,3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
晨间变化:早晨较低,进食或运动后升高
妇女经期或妊娠期PLT升高
午后较高,冬季高于夏季
动脉>静脉>外周血
*PLT 增多:>400×109/L ,见于慢粒、溶血性贫血、脾切除、急
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PLT增多症,不明原因增多,要考虑 可能为恶性疾病。
*PLT减少:<100×109/L , 见于造血功能障碍(急性白血病、再
障、药物损害)、破坏过多(药物中毒、 ITP 、TTP) 、 细菌或病 毒感染(败血症、伤寒、麻疹),分布异常。
病理变化
PLT平均容积 (MPV) 和分布宽度 (PDW) 测定
参考值
PDW:15.5-18.1% MPV:6.8-13.6fl
临床意义
MPV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PDW在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意义
9.9
8.8
0.165
PDW
MPV
P-LCR
fL
fL
[fL]
血小板形态检查
大小不均
体积增大或缩小
PBCBASO RIR RBC PLT -
DIFF
0 103 233R ·0 0 il C
C 2) C :
|l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
100 200 300
RBC
EASO
PLT
DIFF
白细胞形态检查
异常白细胞形态
空泡粒细胞
中毒颗粒
是一种出现于成熟粒细胞浆中的淡蓝色小体,常分布在细胞边缘、圆形或不规则,有时
不止一个。染色较模糊,稍有不注意或涂片染色不佳即不易发现。目前认为它不过是红 色胞浆中残留下来的一小块淡蓝色胞浆(含RNA), 经常与严重感染时出现的其它粒细 胞“中毒性”改变并存。但偶尔可在某些孕妇或用细胞毒剂治疗的患者血片中找到。
Dohle体
奥 尔(Auer) 氏 体
是含于胞浆内的一种被罗氏染色染成红色的棍棒状小体。形态类似抗酸染色的结核杆菌。
一般认为它是嗜天青颗粒融合而成(来自溶酶体 ),髓过氧化物酶,苏丹黑B染色和
PAS反应都呈阳性。正常细胞中见不到,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时原始、早幼粒细胞和幼稚
单核细胞胞浆中,但决不会出现于淋巴和红细胞中,故对白血病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细 胞 类 型 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过渡期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杆状核 2 叶 3 叶 4 叶
5 叶
分 布 曲 线 极 度 左 移 移 ( 急 性 化 脓 性 感 染 ) 正常 右移
( 急 性 、 慢 性 白 血 病 或 类 白 血 病 反 应 )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粒细胞核象:指粒细胞的分叶情况
反映粒细胞成熟度
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核左移:外周血,中性粒杆状核个,甚至出现晚
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等幼稚细胞,称核 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
急性化脓性感染,白血病等
核右移:正常中性粒以三叶核为主,若五叶核以
上超过3%,称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竭或造血物 质缺乏所致.
巨幼贫、恶性贫,用抗代谢药物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