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测诊断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溶血性贫血筛查检测的项目及临床意义。能力目标:能分析溶血性贫血化验单。素质目标:具有敬佑生命,关爱患者的良好职业素养。学习内容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四、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1.参考值 <50mg/L(1~ 5mg/dl)2.临床意义(1) 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2) 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不增高;(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轻度增高。(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1.参考值 0.7~ 1.5g/L(70~ 150mg/dl)2.临床意义(1)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血管内溶血时减低显著;(2)肝脏病、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血清结合珠蛋白血症等可减低或消失;(3)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可有结合珠蛋白增高。(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1.检测方法 生化法、电泳法2.正常值 阴性3.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为严重血管内溶血(三)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测定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1.原理 铁离子在酸化的亚铁氰化钾溶液中生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即普鲁士蓝反应。2.正常值 阴性3.临床意义(1)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呈现阳性,并持续数周;(2)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在溶血初期可阴性。(四)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1.原理 用51Cr标记红细胞检测红细胞半衰期。2.正常值 正常红细胞半衰期为25~ 32天。3.临床意义 溶血性贫血时常小于15天,这是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可靠方法。(五)红细胞寿命测定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1.原理 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细胞逐渐膨胀甚至破裂而溶血。2.参考值开始溶血: 0.42%~ 0.46%(4.2~ 4.6g/L) NaCl溶液完全溶血: 0.28%~ 0.34%(2.8~ 3.4g/L) NaCl溶液3.临床意义(1)脆性增高: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2)脆性减低: 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某些肝硬化及阻塞性黄疸等。(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1.原理 红细胞孵育过程中,葡萄糖的消耗增加,贮备的ATP减少,导致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主动传递受阻,钠离子在红细胞内集聚,细胞膨胀,渗透脆性增加。2.参考值未孵育: 50%溶血为4.00~ 4.45g/L NaCl37℃孵育24h: 50%溶血为4.65~ 5.9g/L NaCl3.临床意义(1) 脆性增加: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等;(2)脆性减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镰形细胞贫血等(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1.原理 红细胞内酶缺陷,葡萄糖酵解障碍,不能提供足量ATP,以维持红细胞内的钠泵作用。病人红细胞无菌条件下在自身血浆中温育48小时,使ATP储备减少,钠泵作用减弱,导致溶血增强。在孵育过程中,分别加入葡萄糖和ATP作为纠正物,并以氯化钠溶液为对照,观察溶血是否能被纠正。2.参考值 正常人红细胞经孵育48小时后,仅轻微溶血、溶血度<3.5% 加葡萄糖和加ATP孵育,溶血明显纠正,溶血度均<1%(三)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1.原理 红细胞内酶缺陷,葡萄糖酵解障碍,不能提供足量ATP,以维持红细胞内的钠泵作用。病人红细胞无菌条件下在自身血浆中温育48小时,使ATP储备减少,钠泵作用减弱,导致溶血增强。在孵育过程中,分别加入葡萄糖和ATP作为纠正物,并以氯化钠溶液为对照,观察溶血是否能被纠正。2.参考值 正常人红细胞经孵育48小时后,仅轻微溶血、溶血度<3.5% 加葡萄糖和加ATP孵育,溶血明显纠正,溶血度均<1%(三)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1.原理 在被检血液中加入亚硝酸钠使血红蛋白变成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当血液中有足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时,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又被还原成亚铁型的血红蛋白。2.参考值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5%;高铁血红蛋白0.3~ 1.3g/L。3.临床意义 减低:蚕豆病和伯氨喹型药物溶血性贫血病人由于G6PD缺陷,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明显下降。(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1.原理抗坏血酸钠与HbO2反应产生H2O2,氰化钠能抑制过氧化氢酶使H2O2不被分解,于是H2O2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发生反应,产生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NADPH使GSSG再还原为GSH。如红细胞中催化NADPH形成的G6PD酶缺陷,则GSH产生减少,蓄积的H2O2会把亚铁型的HbO2氧化成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2.参考值(1) 正常人血液要在4小时以上才变成棕色;(2) 纯合子G6PD缺陷的血液变成棕色,在2小时内即变色,杂合子者要3~ 4小时变色。(二)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1.原理 G6PD缺陷可致红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减少,高铁血红蛋白增高,最后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 bodies)。取G6PD缺陷者血液,然后加乙酰苯肼于被检血样及对照标本中, 37℃温育2~ 4小时,推薄血片,用1%煌焦油蓝染色。计算含5个或更多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百分率。2.参考值 <30%3.临床意义 G6PD缺陷病、不稳定Hb、 HbH病等Heinz bodies常高于45%(三)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四、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1.原理在一定的PH缓冲液中,缓冲液的PH大于Hb等电点,其带负电,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反之向阴极移动。2.参考值 正常人的电泳图谱显示4条区带,最靠阳极端的为量多的HbA,其后为量少的HbA2,再后为两条量更少的红细胞内的非血红蛋白成分(NH1和NH2)。3.临床意义(1) HbA2增高 是诊断β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重要依据(2) HbA2减低 缺铁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贫血HbA2减低(一)血红蛋白电泳四、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1.原理在碱性溶液中, HbF不易变性沉淀,其他Hb在碱性溶液中可变性被沉淀。测定其滤液中Hb含量,即HbF含量。2.参考值 成人<2%。新生儿55%~ 85%, 1岁左右同成人。3.临床意义增高: β地中海贫血明显增高,重型者高达80%~ 90%。 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轻度增高。(二) 胎儿血红蛋白测定或HbF碱变性试验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1.原理抗球蛋白抗体可与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段相结合起链接或桥接作用,导致红细胞凝集可被观察到,称为抗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阳性。 直接Coombs试验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已结合有不完全抗体。 间接Coombs试验阳性则说明病人血清中存在着不完全抗体。2.参考值 直接、间接抗球蛋白均呈阴性反应。(一)抗球蛋白试验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3.临床意义(1) 阳性: 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SLE、类风湿关节炎等。(2) 温抗体与冷抗体: 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3) 抗体亚型: AIHA大多为IgG型抗体(4) 间接Coombs试验: 主要用于Rh或ABO妊娠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一)抗球蛋白试验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1.原理冷凝集素是一种可逆性抗体,在低温时可与自身红细胞、 “O” 型红细胞或与病人同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当温度增高时,凝集现象又消失。2.参考值 效价<1∶40,反应最适温度为4℃。3.临床意义 某些AIHA病人的冷凝集素效价很高,有的效价可达64000或更高。(二)冷凝集素试验思政启迪生命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像我们的红细胞一样遇到一些内外因素会碎裂,敬佑生命,关爱患者,我们该怎么做?1.溶血性贫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A. 蔗糖溶血试验B.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C. 骨髓细胞学检查D. 网织红细胞计数E. 血红蛋白含量答案:A医考链接2.血管内溶血时. 下述检查指标中哪一项最敏感 A.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B.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C. 尿游离血红蛋白阳性D. 血浆凝乳素降低E.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答案:A医考链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